茶油豬肚砂仁正宗做法(砂仁煲豬肚放什么料)
1. 砂仁煲豬肚放什么料
砂仁胡椒豬肚的做法
豬肚買回來反過里面用水沖凈,用鹽抓過再沖洗,然后用油和生粉徹底洗去腥臭味。將洗干凈的豬肚濾干水后待用。
春砂仁和胡椒磨碎放入洗干凈的豬肚里面,灌入少量的水,約小半碗水
用牙簽或針線封好口,入鍋放入適量水,淹過豬肚開火煮。想讓豬肚吃起來脆而爽口,可在煮滾之后再注入一碗冷水沖入鍋中,轉(zhuǎn)中小火繼續(xù)熬煮。
撈去湯面浮沫,大約煮兩小時,時間視個人口感適當加減。
加冷水
煮好的豬肚撈出,剪開并濾出肚中的湯汁(這可是好東西,養(yǎng)胃暖胃精華全在這里,添少量鹽即可飲用)。豬肚切塊開吃!
我個人更喜愛用點醬油,熟油,和蔥頭香菜做漿汁拌著吃。美味!春砂仁味道有些怪,但習慣的人都愛上它,最重要是它功效很好:養(yǎng)胃,暖胃,健脾胃
2. 砂仁豬肚湯要放多少砂仁
材料:豬肚150克,黨參15克,高良姜20克,春砂仁5克,生姜20克,油鹽適量。
1、將豬肚去掉油脂后,洗凈切塊備用。2、砂仁、黨參分別洗凈,高良姜和生姜磨成茸,與豬肚一起放進燉盅。
3、加清水適量,燉盅加蓋,用文火隔水燉2個小時,調(diào)味后即可。
3. 砂仁煲豬肚放什么料酒
配方原料:春砂仁6克,羊肉1個,蒜6克,姜、蔥各5克,胡椒粉、鹽各3克 料酒適量
做法如下:
1.羊肚撕去白膜,盆中加入陳醋與食鹽,反復(fù)搓洗羊肚內(nèi)部,直到羊肚聞起來幾乎沒味道后就可以了;蒜去皮;春砂仁打成粉末;姜洗凈拍扁;蔥洗凈切段備用;
2.把蔥姜蒜和砂仁一起放入羊肚內(nèi),用白棉線縫合。
3.接著將羊肚放入燉鍋內(nèi),加入適量清水,些許姜片和料酒,開大火煮開后撇去浮沫,再轉(zhuǎn)小火燉至羊肚熟透。
4.待時間到后根據(jù)自己口味放入適量鹽、些許胡椒粉即可完成!
4. 豬肚煲沙仁一個豬肚放多少
[原料]豬肚150g
[調(diào)味料]香油、堿灰各10g,熟豬油30g,味精2g,精鹽3g,蔥白5g
[做法]
1、豬肚用堿灰和香油混合搓揉5分鐘,搓揉出粘液后用清水洗滌3~4遍,洗凈后放入沸水鍋中煮半小時,撈出,再用清水沖洗。
2、把洗凈豬肚切成3cm長,3cm厚片狀。
3、蔥白洗凈,切段。
4、姜洗凈,拍破待用。
5、將鍋放在旺火上,倒入豬油燒熱,先放蔥、姜炒一下,接著放入肚片爆炒,加鹽。再將炒片裝入砂鍋或砂罐內(nèi),放足清水,用中火煨至豬肚爛時放入味精起鍋即成。
5. 砂仁煲豬肚的功效與作用
砂仁具有化濕開胃,溫脾的作用,可以燉豬肚,具有補胃的作用。用砂仁燉羊肉是可以吃的,不過胃熱的情況是不適合使用的,同樣具有補胃的作用。
6. 豬肚煲春砂仁做法
原料:
豬肚750g
砂仁適量
食鹽適量
黨參適量
水適量
做法:
1
準備白蓮、砂仁、枸杞、黨參豬肚洗凈,開水氽去異味備用
2
把砂仁和白蓮塞到豬肚里在去
3
砂鍋內(nèi)水燒熱后加入豬肚
4
加黨參和枸杞
5
中間要不時翻動,這樣才煮得透
6
二個小時后加入適量鹽
7
撈起豬肚,湯裝碗即可
7. 砂仁煲豬肚的做法大全
1/首先將準備好的豬肚洗凈。
2/放人適量淀粉和鹽,搓洗一遍后。
3/用清水再次清洗一遍。
4/起鍋燒水,水開后放人洗凈的豬肚。
5/煮至水開盛出切成絲。
6/再次起鍋燒水,水開后放人切好的豬肚絲。
7/加入蓮子、花生仁、當歸、姜片。
8/加入蓮子、花生仁、當歸、姜片,加入適量黃酒和鹽攪拌均勻。
9/加入蓮子、花生仁、當歸、姜片,加入適量黃酒和鹽攪拌均勻。中火煮熟即可。
10.美味又好吃的肚仁湯做法完成開吃了。
8. 砂仁可以煲豬肚嗎
材料: 豬肚1個(重750克)、醬油90克,料酒60克,大蒜5克,姜片10克,蔥段5克,精鹽6克,香料包1個(內(nèi)裝胡椒、花椒、桂皮、八角、砂仁各克,小茴香、丁香各2克)。
醬燉豬肚做法步驟:
1、豬肚用鹽、醋、淀粉搓洗干凈,用溫水投洗2-3次。
2、然后將洗干凈的豬肚放入煮開沸水鍋內(nèi)焯透,撈出投涼。
3、鍋內(nèi)加適量清水,加入所有調(diào)味料和香料包,大火燒開煮20分種, 即成醬湯。
4、將豬肚放入醬湯中,中火燒開,撇凈浮沫,轉(zhuǎn)為小火醬熟,食用時切條裝盤撒上香菜,即可,醬燉豬肚就做好了。
9. 豬小肚煲砂仁的做法
區(qū)別】
1、位置不同。
粉腸和小腸都是豬的小腸,但是粉腸處在胃接下來的一段,也就是整條腸子的前半段;而小腸在腸子的后半段。
2、口感不同
粉腸含有的脂肪多,吃下去有些粉狀的口感,而形狀則像腸一樣,所以取名叫粉腸。
而小腸只要是不煮的過于長久,吃起來更筋道一些。
擴展資料
【粉腸的地域食品】
1、廣東及香港地區(qū)傳統(tǒng)的名菜,主要材料有豬肉、豬小腸等,輔料有豆蔻、丁香、桂皮、砂仁、白芷等,屬于粵菜。此菜五香味濃,爽口不膩,熏制之后,便于保存。
2、在中國北方,粉腸亦是指北京、河北及東北內(nèi)蒙古等地區(qū)流行的用淀粉糊混合豬五花肉或是豬瘦肉等作為餡料,并灌注在普通腸衣中蒸煮后晾干或是熏干而成的一種香腸制食品,如加入大蒜等餡料則成為蒜腸,有人考據(jù)這是由居住東北的白俄帶來的俄式食品。
在黑龍江,這種香腸與哈爾濱紅腸并不相同,其味道與松仁小肚略相似,但比松仁小肚味淡質(zhì)軟,非常受大家的喜愛,已成為黑龍江的一道物產(chǎ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