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茶油鴨(汾陽老鴨湯)
汾陽老鴨湯
1.北京特產(chǎn)之北京烤鴨
北京烤鴨算是北京特產(chǎn)風味的代表作了。有著“天下第一美味”之稱。北京烤鴨最出名的就是全聚德烤鴨店了。這家店已經(jīng)有130多年的歷史了。全聚德的烤好的鴨子色呈棗紅,鮮艷油亮,皮脆肉嫩。 烤完的鴨子被廚師切成薄薄的片狀,每一片上面又要有瘦又要有肥;然后擺在桌面上,旁邊是面餅,大蔥,面醬等簡單而味美的配料?,F(xiàn)在那種真空包,可以方便帶回家。
2.北京特產(chǎn)之桂花陳酒
桂花陳酒在封建朝代,只有御膳房掌握其配方及釀制技術(shù),其酒“于八月桂花飄香時節(jié),精選待放之朵,釀成酒,入壇密封三年,始成佳釀,酒味香甜醇厚,有開胃、怡神之功效”。釀制出來的酒稱作“桂花陳酒”,專供皇宮、王府的帝王和達官貴人享用,一般官吏和百姓都難得一見。
3.北京特產(chǎn)之茯苓夾餅
茯苓夾餅是原本屬于清朝末年的時候的宮廷的食品?,F(xiàn)代的茯苓夾餅,根據(jù)經(jīng)典的味道又添加新的工藝,用料考究,做工精細。選了多種果仁、加上桂花、蜂蜜、海藻、茯苓粉等食物。味道香甜美味入口即化。實為深受人們歡迎的北京風味小吃。茯苓,味甘性平,且有益脾安神、利水滲濕的功效。所以不僅好吃還對身體特別好。
4.北京特產(chǎn)之內(nèi)畫壺
內(nèi)畫壺亦稱鼻煙壺,內(nèi)畫壺是料器(我國以前對玻璃的稱呼)的一類,也有水晶質(zhì)地的,因數(shù)量多,影響大,單列一類,是清代末年發(fā)展的民族工藝品,與滕氏布糊畫一樣都享有極高的藝術(shù)品價,以前西方人根本不相信是直接畫的,直到工藝公開,制作場所可以參觀。內(nèi)畫壺一開始只是裝飾鼻煙壺,后來逐漸發(fā)展成為工藝品,內(nèi)畫壺一般用半透明料器制造,比如玻璃,高級的也有用水晶、瑪瑙、翡翠等制作的。內(nèi)畫壺作為精致的小擺設(shè)、馳名中外。
5.北京特產(chǎn)之大磨盤柿
北京的大磨盤柿,也是非常的有名氣。屬于北京的特產(chǎn)之一。這種柿子個頭很大,一般一個都在250g左右。大的一個就有一斤重。大磨盤柿的口味美味,而且營養(yǎng)豐富。還能夠降血壓、止血、潤腸等功效。
6.北京特產(chǎn)之北京面人
北京面人也稱面塑,是一種制作簡單但藝術(shù)性很高的民間工藝品,捏面藝人根據(jù)所需,先是用面粉、糯米粉為主要原料,再加上色彩、石蠟、蜂蜜等成分,經(jīng)過防裂防霉處理,制成柔軟的各種顏色面團,用這些面團在手中幾經(jīng)捏、搓、揉、掀,用小竹刀巧妙的點、切、刻、劃,塑成身、手、頭面,披上發(fā)飾和衣裳,頃刻之間,各種各樣的藝術(shù)形象便脫手而成,有婀娜多姿、衣裙飄逸的美女,有天真爛漫的兒童,有各種神話故事、戲劇中的角色和歷史人物。
7.北京酥糖
北京酥糖是中國三大名糖(上海奶糖、廣州水果糖和北京酥糖)之一,其中尤以紅蝦酥糖為上乘佳品。酥糖,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北京的酥糖一向享有盛名。
紅蝦酥的特點可以概括為“酥、脆、香、甜”四個字。在制作上集中了傳統(tǒng)工藝的精華,用料考究。一律選用優(yōu)質(zhì)榴花砂糖,高濃度葡萄糖漿和“二八麻醬”,經(jīng)多次熬煉拔拉折包而成。這種糖皮薄酥脆、糖餡層次清晰 ,吃起來香甜可口,不粘牙不膩口,吃后不留殘渣。目前,北京各大超市均有銷售。
8.北京艾窩窩
艾窩窩是北京一款用糯米制作的清真風味小。形如球狀,質(zhì)地粘軟,口味香甜。不僅北京人喜歡這款小吃,就是進京的外地人也常常要品味一下這款聞名全國的清真小吃。
9.稻香村的點心
清朝光緒二十一年(公元1895年),握有稻香村食品制作絕技和經(jīng)營謀略的金陵人郭玉生,帶著幾個伙計來到北京,在前門觀音寺打出了“稻香村南貨店”的字號,自此,稻香村落戶京都。
稻香村食品講究“四時三節(jié)”,端午賣粽子,中秋售月餅,春節(jié)供年糕,上元有元宵。用料講究正宗,核桃仁要山西汾陽的,因為那里的桃仁色白肉厚,香味濃郁,嚼在嘴里甜;玫瑰花要用京西妙峰山的,因為那里的玫瑰花花大瓣厚,氣味芬芳,而且必須是在太陽沒出來時帶著露水采摘下來的;龍眼要用福建莆田的;火腿要用浙江金華的等等。做工講究“憑眼”“憑手”,例如熬糖何時可以端走全憑師傅的經(jīng)驗,早一分鐘沒到火候,晚一分鐘火候又過了,這就是所謂的“憑眼”;“憑手”則是指將熬好的糖剪成各種形狀,這全是手工活兒。
10.白酒二鍋頭
二鍋頭酒是北京的傳統(tǒng)白酒,屬普通白酒?!岸侇^酒”的名稱是怎么來的?這還得從北京釀制白酒的歷史說起。
北京釀制白酒的歷史悠久。金朝將北京定為“中都”,傳來了蒸酒器,釀制燒酒。
到了清代中期,京師燒酒作坊為了提高燒酒質(zhì)量,進行了工藝改革。在蒸酒時用作冷卻器的稱為錫鍋,也稱天鍋。蒸酒時,需將蒸餾而得的酒汽,經(jīng)第一次放入錫鍋內(nèi)的涼水冷卻而流出的“酒頭”和經(jīng)第三次換入錫鍋里的涼水冷卻而流出的“酒尾”提出做其它處理,因為第一鍋和第三鍋冷卻的酒含有多種低沸點和沸點的物質(zhì)成分,所以只摘取經(jīng)第二次換入錫鍋里的涼水冷卻而流出的酒,故起為“二鍋頭”。是一種很純凈的好酒,也是質(zhì)量最好的酒?,F(xiàn)在各地的白酒廠蒸酒時所采取的“掐頭去尾”、“按質(zhì)取酒”的方法就是沿承“二鍋頭”工藝原理而來的。清代末期,二鍋頭的工藝已傳遍北京各地,頗受文人墨客贊譽。吳延祁在詩中贊道“自古人才千載恨,至今甘醴二鍋頭。”將二鍋頭比作“甘醴”。
汾陽烤鴨哪里好吃
中國的百年老店可謂是數(shù)不勝數(shù),充分的說明了中國古代的人們匠心獨運,心靈手巧,誠信經(jīng)營,市場是有優(yōu)勝劣汰的功能的,能存活下來的,必定是大家認可的。中國的飲食文化博大精深,有幾個食品歷盡百年不倒,應(yīng)該好好了解下。
1 六必居
六必居醬菜是北京市傳統(tǒng)名菜。由北京六必居生產(chǎn)。六必居是北京醬園中歷史最久、聲譽最顯著的一家,其生產(chǎn)的六必居醬菜,選料精細、制作嚴格,加工技藝精湛、色澤鮮亮、脆嫩清香、醬味濃郁、咸甜適度。六必居醬菜原料都有固定的產(chǎn)地,保證了六必居醬菜的質(zhì)量。六必居醬園始于明嘉靖九年,至今已有487年的歷史,如今不但是京城許多家庭的必備小菜,也是國宴上必備的名小菜之一,具有很高的歷史文化價值、營養(yǎng)保健價值和品牌價值。
六必居自產(chǎn)自銷的醬菜,因加工技藝精湛、色澤鮮亮、脆嫩清香、醬味濃郁、咸甜適度,清代被選作宮廷御品。為送貨方便,清朝宮廷還賜給六必居一頂紅纓帽和一件黃馬褂,這兩件衣帽一直保存到1966年。
遵循古訓,講求厚德務(wù)實,讓六必居靠著一瓶瓶微利銷售的醬腌菜成為全國醬腌菜行業(yè)中規(guī)模最大的企業(yè)。銷售網(wǎng)絡(luò)遍布東北、西北、華北、江南等地,產(chǎn)品遠銷日本、澳大利亞、新加坡、泰國、加拿大、美國及歐洲等十幾個國家和地區(qū)。
2 稻香村
稻香村起源從1773年,距今已有244年,當時叫“蘇州稻香村茶食店”。當年乾隆皇帝下江南,在蘇州品食稻香村糕點后,贊嘆為“食中雋品,美味不可多得”并御題匾額,名揚天下。
稻香村食品講究“四時三節(jié)”,端午賣粽子,中秋售月餅,春節(jié)供年糕,上元有元宵。用料講究正宗,核桃仁要山西汾陽的,因為那里的桃仁色白肉厚,香味濃郁,嚼在嘴里甜;玫瑰花要用京西妙峰山的,因為那里的玫瑰花花大瓣厚,氣味芬芳,而且必須是在太陽沒出來時帶著露水采摘下來的;龍眼要用福建莆田的;火腿要用浙江金華的等等。做工講究“憑眼”“憑手”,例如熬糖何時可以端走全憑師傅的經(jīng)驗,早一分鐘沒到火候,晚一分鐘火候又過了,這就是所謂的“憑眼”;“憑手”則是指將熬好的糖剪成各種形狀,這全是手工活兒。
3 狗不理
狗不理包子是一道由面粉、豬肉等材料制作而成的小吃,始創(chuàng)于公元1858年,為“天津三絕”之首,是中華老字號之一。狗不理包子的面、餡選料精細,制作工藝嚴格,外形美觀,特別是包子褶花勻稱,每個包子都不少于15個褶。
剛出籠的包子,鮮而不膩,清香適口。狗不理包子以鮮肉包為主,兼有三鮮包、海鮮包、醬肉包、素包子等6大類、98個品種。2011年11月,國務(wù)院公布了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名錄,“狗不理包子傳統(tǒng)手工制作技藝”項目被列入其中。
4 王致和
提起“王致和”,北京人都知道,說起來真有點像美國人都以“可口可樂”為“國飲”一樣自豪?!巴踔潞汀迸c“同仁堂”同齡,始創(chuàng)清康熙八年,至今已有300多年歷史。時至今日,“王致和”作為地道的“中華老字號”,以其產(chǎn)品的細、膩、松、軟、香五大特點倍受廣大華人消費者的鐘愛。
幼時曾在家做過豆腐的王致和為謀生計,做起了豆腐生意,用手推的小磨,每日磨上幾升豆子做成豆腐沿街銷售。同時他刻苦攻讀,以備下科。盛夏某日,他做出的豆腐沒賣完,恐日久腐壞,便切成四方小塊,配上鹽、花椒等佐料,腌于一小缸中。從此,他歇伏停磨,一心攻讀,竟淡忘此事。秋涼后,王致和重操舊業(yè),猛然間想起那小缸豆腐,連忙打開,未曾想臭味撲鼻,定神一看,豆腐已變成青色。扔了實在可惜,于是他大著膽子嘗了一下,不料別具風味,遂送給鄰里品嘗,結(jié)果品者無不稱奇。王致和臭豆腐
汾陽重慶老鴨湯
一、北京——北京得首都之利,匯集了全國佳肴,可說是要吃什么就有什么。不僅如此,近幾年來涌入北京的西洋菜系也遍布京都,法國大菜、俄式西餐、意大利風味、美式快餐,已成為北京人隔三差五品嘗的佳饌。不過,既然不遠萬里來到北京,就不得不以品嘗地地道道的北京菜為先。北京烤鴨有“天下第一美味”之稱,也是北京風味的代表作。吃烤鴨的最佳去處當是北京前門外、和平門、王府井的“全聚德烤鴨店”。這家店創(chuàng)建于130年前,如果從烤鴨店的鼻祖楊仁全經(jīng)營鴨子算起,那又要上推30年。宮廷菜是北京菜系中的一大支柱,體現(xiàn)了北京800年為都的歷史特點,有著十足的貴族血統(tǒng)。時至今日,宮廷菜早已流入民間,雖然嚴格地保留著貴族風范。
二、廣州——廣州人愛吃、會吃,天下聞名,夸張點的說法就是:廣州人除了四足的桌子不吃外,什么都吃,于是,麻雀、鷓鴣、穿山甲、蝙蝠、海狗、鼠、貓、狗、蛇、猴、龜??,超過一千種材料可以變成桌上佳肴,甚至不識者誤認為“螞蝗”的禾蟲,亦在烹制之列,而且一經(jīng)廚師之手,頓時就變成異品奇珍、美味佳肴,令中外人士刮目相看,十分驚異。
三、天津——天津的飲食文化馳名中外,不少到天津旅游的人都是奔著吃去的。天津菜已有三百多年歷史,上千個品種,烹飪技術(shù)以鮮咸為主,主料突出,配料考究,色鮮味俱全。另外,在天津的大街小巷,還可以嘗到全國各地的風味菜肴。 天津市主要的特色食品街有南市食品街、和平區(qū)風味食品街、十月美食街。此外,天津還有一些歷史悠久的老字號,如桂順齋、祥德齋、正興德茶莊、一品香糕點店、四遠香糕點店、杜稱奇蒸食鋪、恩發(fā)德羊肉包子鋪、起士林西餐廳等。
四、上海——在中國烹飪中,上海烹飪又博采眾長,多姿多彩,別具特色,故海內(nèi)外早就有“吃在上海”之說。上海各幫風味流派紛呈,名菜薈萃,能品嘗到上海菜、蘇州菜、無錫菜、寧波菜、廣州菜、北京菜、四川菜、安徽菜、福建菜、湖南菜、河南菜、山東菜、揚州菜、潮州菜、清真菜和素食菜等佳肴。上海確確實實是美食家的樂園。上海有許多獨具特色的“老字號”餐館,它們都有自己的絕活——特色招牌菜,吸引了海內(nèi)外眾多的美食家。
汾陽不老泉飯店
北京
北京鴨梨、京白梨、白雞、燒鴨、油雞、果脯、北京蜂王精、北京秋梨膏、茯苓夾餅、北京酥糖、六必居醬菜、北京織毯、北京雕漆、景泰藍、北京玉器、內(nèi)畫壺、北京葡萄酒、北京白鳳龍、安宮牛黃丸、虎骨酒、京繡、桃補花、、北京酸菜、密云金絲小棗、少峰山玫瑰花、門頭溝大核桃、平谷大桃、平谷手工桃罐頭、北京烤鴨、桂花陳酒、大磨盤柿、北京面人、爆肚馮的爆肚、小腸陳的鹵煮火燒、天興居的炒肝、錦馨的豆汁/焦圈、白魁老號的白水羊頭、不老泉的冰糖葫蘆/蒸餃、全聚德的烤鴨、東來順的涮羊肉、天福號的醬肉、護國寺小吃、牛街齋月、華天小吃。
天津
五加脾酒、天津小站稻、泥人張彩塑、衛(wèi)青蘿卜、盤山蓋柿、金絲小棗、天津風箏、牙雕和玉雕、楊柳青年畫、天津地毯、天津酸棗、鴨梨、寶坻紅皮大蒜、天津磚刻、王朝半干白葡萄酒、青麻葉大白菜、中國對蝦、津味嘎巴菜、紅鐘醬油、天津衛(wèi)韭、黃皮蔥頭、楊村糕干、玫瑰腸、十八街麻花、狗不理包子、貓不聞餃子、大橋道糕點、正興德茶葉、果仁張、蹦豆張、石頭門檻的素包子、楊村糕干、武清豆腐絲、小寶栗子、小李燒雞、津酒、風箏魏、煎餅馃子、獨流老醋。
河北
承德:山楂、水晶餅、絲糕、吉祥菜、沙棘、坎上酸膜、核桃、黃花菜、獼猴桃、棒子。
其他:趙州雪花梨、興隆紅果、滄州金絲小棗、宣化葡萄、京東板栗、涉縣核桃、祁州藥材、沙北血杞、邯鄲叢臺大曲、長城干白葡萄酒、白洋淀松花蛋、回民扒雞、滄州冬菜、河北對蝦、唐山陶瓷、定瓷、永佳木雕、曲陽石雕、秦皇島貝雕畫、山海關(guān)人造琥珀、涿縣金絲掛毯、白洋淀葦編織品、饒陽鞭炮、保定“三五菜刀”。
衡水:衡水老白干,內(nèi)畫鼻煙壺,衡水“宮廷金魚”,候店毛筆,武強年畫、冀州辣椒,大營皮草,深州蜜桃。
唐山:唐山驢皮影、唐山麻糖、遷西板栗等。
保定:鐵球(即王鐵匠健身球)、面醬、春不老(一種醬菜)、望都辣椒等。
辛集(皮革之鄉(xiāng)):裘皮
易縣:易水古硯(玉帶石,石源瀕于枯竭)酸棗汁
蔚縣(剪紙之鄉(xiāng)):剪紙
張家口:口蘑口皮
高碑店:豆腐絲
河間:驢肉火燒
贊皇縣:金絲大棗
元氏縣:小洋梨、佃戶營核桃、大紅袍柿
發(fā)菜、薇菜、蕨菜、康縣木耳、蘭州百合、黃花菜、甘谷辣椒、蘭州香桃、臨澤紅棗、河西沙棗、沙棘、隴南獼猴桃、隴南甜柿、天水花牛蘋果、冬果梨、軟兒梨、蘭州白蘭瓜、苦水玫瑰、紫花苜蓿、芨芨草、黃芪、岷縣當歸、沙漠肉蓯蓉、鎖陽、甘草、祖師麻、灘羊和灘二毛裘皮、隴南春和金徽大曲、張掖南酒、冰州曲酒、紅川特曲、臨夏黃酒、酒泉夜光杯、敦煌羅布麻、敦煌李廣杏干、敦煌鳴山大棗、敦煌木雕天水雕漆、蘭州刻葫蘆、洮硯、蘭州水煙
山西
山西省五臺山特產(chǎn):臺蘑,禮麥,金蓮花,臺參,莜面,花椒,紅皮小米,豆腐丸子,素齋,佛珠,木碗。汾陽杏花村汾酒,竹葉青酒,祁縣六曲香酒,長治潞酒,清徐香醋,陵州玉泉陳醋;稷山,運城,臨汾,芮城,太谷等地棗子,原平梨,清徐葡萄,永濟青柿;大同黃花,沁州黃米,平順花椒,永治黨參;手工業(yè)名產(chǎn)并州(太原)刀剪,大同藝術(shù)陶瓷,陽泉鐵鍋;山西風味菜肴名點并州火鍋,清真全羊大菜,平遙牛肉,頭腦(以羊肉,山藥,藕根,黃芪等多種補品制成),山西刀削面,太谷餅,黃米油糕,保德碗托:保德羊雜碎(由羊頭肉,羊內(nèi)臟等制成)
內(nèi)蒙古
內(nèi)蒙古地毯、駝毛、山羊皮、灰鼠皮、猞猁皮、鹿茸、肉蓯蓉、黨參、枸杞、黃芪、黑木耳、發(fā)菜、鹿胎、麝香、熊膽、水獺、旱獺皮、駝形蒙古組合刀、蒙古族銀器、黃河美鯉、中華麥飯石、巴林彩石、犴鼻、熊掌、鹿尾、馬寶、呼和浩特純低粗毛線、包頭和阿拉善左旗地毯、阿拉善駝絨、多
倫馬鞍、蒙古靴、海拉爾、滿洲里旱獺、呼倫貝爾盟猞猁、大興安嶺地區(qū)灰鼠、熄林郭勒草原口蘑、河套蜜瓜、風味佳肴烤全羊、烤羊腿、風干牛肉干、風味名食奶皮子、奶豆腐、馬奶酒、昭君酒。
至于說有區(qū)名的特產(chǎn)則看你怎么去定義的,如果要看購買人數(shù)多的特產(chǎn)可以去一些專門賣特產(chǎn)的網(wǎng)站或者做本地電商的網(wǎng)站例如賣貨郎商城這類的平臺去找找看,看看大家都喜歡的特產(chǎn),然后看看評價適不適合自己等
汾陽老鴨湯在哪開的
我的答案是:楊胖子的醬鴨子,金澤的豬手,老西兒燒酒館的驢肉!都是店面不大但是很有特色的好地方!!
金融大廈對面(新建路)有一家飯店叫黃山飯店可以去嘗嘗價格看你自己點的菜了然后就到桃園二巷,一般我去二巷先吃面皮(一圓),那家店好象叫個玉萍面皮店,
然后到對面的江南外買買個紅豆粥(一圓),然后配個夾肉餅(二圓)完美啊~
旁邊的火辣辣粉店也不錯~
下來就去了食品街,食品街北段有個什么記的灌腸(一圓)是個老店建議也嘗嘗麻辣燙,旁邊點呢就是羊肉湯羊雜割一條街了太原比較NB的羊肉店都在此街(價格不祥因為我不吃羊肉),
到食品街的南口有個買擔擔面(一圓五角)的~也是很長時間了~
在電力局樓下靠左面的一個樓里有個小門面名字是"老三樣面館"建議中午去吃打鹵面,里面還有汾陽自己釀的酒不錯偶,對了還有自己做的豬頭肉!
據(jù)說在半坡街還有一家NB店,地址不知道~是一家住家戶,里面的阿姨超NB進去以后叫你自己拿碗筷,然后自己找地方坐,根本不招呼你,就炒幾個菜,可是還是很多人去~她周末還休息~這個地方我還沒去~但是絕對有~他們叫那叫小東海(注:東海是太原是NB海鮮大酒店)
下面我們就來了大南門了~大南門本來是手機市場但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時而會飄來一股特別香的味道,呵呵~這就是開了很久的上帝炸雞,美味啊~雞腿(五圓)基本北城的小吃就這么多了~
下面我們?nèi)ツ铣枪涔浒蓗又到桃園路是桃園南路和文源巷丁字口有個順華粉館,本人強力推薦,好象是一些四川人開的,里面有牛肉粉,肥腸粉,雪菜粉....大碗(五圓)加兩個鍋盔(一圓/個)超爽~走的時候還喝幾口湯~唉~爽啊~
斜對面有一家麻辣小龍蝦是太原最有名最好吃的,PLMM特別的多哈哈哈哈!!!!!!我們再來青年路~青年路中段有個買渾原涼粉的~是太原最最最正宗的一家,好象是(三圓)!!!
再到體育路,大鵬燒烤的烤雞腿雞翅很好吃,主要是它的配料與別的燒烤不同好象加醋,特別適合山西人的口味
!還有就是體育場北側(cè)的鮮美水煮魚(共三家分店,總部就是這,二部在金融大廈對面,三部在青年路迎澤公園門口)一般偶去了就叫個微辣或不辣的鯰魚,因為沒什么刺,肉還很鮮美,走的時候辣椒還可以帶走回家炒菜用~嘿嘿!!!對了~
還有個吃早點的地方,就是五一路進六中的口上有就叫閆記丸子湯的~早上路過可要記得吃一碗啊~對了對了~
還有半夜出來吃的地方,唐都的早茶消夜我就不說了~來過太原的人應(yīng)該都去過,
沒去過的應(yīng)該就是大營盤的地攤了~太原過夜生活的人大部分每天晚上都會去~一碗面,溜個肥腸,再來個豬皮炒豆豆,拼個涼菜,再少喝點.....此地不光是夏天非?;鸨┑蕉焱砩虾芾涞臅r候都是異常火暴!!!
還有一個,就是電力大廈對面也是晚上出來的地攤,他就做方便面,也是很多人去~就一個人,看他都很累,可是就是人多~好吃,很多年了......至于其他嘛我是一時想不起來了~可是這都是本人和偶MM長去的地方~價格不貴可是絕對好吃,太原人基本都知道~可是我說的都知道的人不見的有幾個吧~我說的地方你們隨便去~不可能讓各位失望的~
補充:桃園3、巷,志勇大酒店
解放路鼓樓派出所北30米,武田大排擋
大南門,起鳳街口,有一家溫州抄米粉的店,里面的花蛤異常好吃,基本我們?nèi)ゾ鸵o人家吃空
甚至有一次吃光了花蛤吃白蛤,全吃完了吃白菜!!!那里炒白菜也好吃!!!黃魚也好吃
價格非常便宜,10元一盤!!!最成功的一次是6人吃了10盤花蛤!
在桃南省消防總隊南邊的巷子里有一家河源小拉面館,嘗嘗人家的鹵豬手、雞脖、溜肥腸、喝上二量二鍋頭,酒足了上一大碗小拉面就上人家送的干煸辣椒,別忘了要一碗面湯,原湯化原食嗎,對,最后別忘了結(jié)帳,那里的工作人員非常忙,中午12點以后就沒有座位了。
說燒烤,講正宗,品口味,我推薦親賢北街(水總對面,高管局旁邊)有家絕正的新疆飯店.那里的店小二到掌柜的說的全是外語.正宗的一撕爛風味。還超便宜。
比迎澤分局的燒烤村落,體育館的都不知道好多少倍?。。。?/p>
我覺得2巷的羊肉串不在經(jīng)典之列也太疏忽了吧,我看著那個賣羊肉串的小伙子(當年)一步步變成胖老頭的。我忠心耿耿的吃了12年阿!
2巷的肥腸粉絕對比tm文源巷的好吃,你試過了發(fā)現(xiàn)不是的話找我,我非陪著你吃到承認不可
從頭看到尾為什么沒有人知道老軍營小區(qū)里的林源燴菜館,吃遍太原市,他家的大骨頭,黑肉燉菜無人能及。
柳北口郝剛剛對面有家成都特色小吃也蠻正點的推薦里面的冒菜和涼面
汾陽羊湯館
看顏色:平遙牛肉色澤紅潤,晶瑩鮮亮。而假牛肉的顏色較淺,即使是通過特殊手段加工上色的也不會像真牛肉一樣自然。
看肉皮:有無紅點 ,無紅點是好肉,有紅點者是壞肉;
看脂肪:新鮮肉的脂肪潔白或淡黃色,次品肉的脂肪缺乏光澤,變質(zhì)肉脂肪呈綠色。
看紋路:真牛肉的牛肉筋是緊緊嵌在肉里面的,是比較正常的紋路,而假牛肉則不一定有這樣的紋路。
二 聞
牛肉有膻味,雖不像羊肉那么濃,但是仔細聞有一種微微的膻味。新鮮的平遙牛肉具有正常的氣味,較次的肉有一股氨味或酸味。
三 摸
新鮮肉表面微干或有風干膜,觸摸時不粘手。變質(zhì)肉嚴重粘手,但有些注水嚴重的肉也完全不粘手,但可見到外表呈水濕樣,不結(jié)實。
四 品
品口感:平遙牛肉肉質(zhì)鮮嫩,吃起來綿軟可口,肥而不膩,咸淡適中。
汾陽老友飯店
1891年 趙承綬出生于山西 五臺縣槐陰村。其父趙長庚,子星西,前清附生、候銓訓導(dǎo),以教書為業(yè)。趙幼年隨父課讀,十四歲就學本縣創(chuàng)辦最早的郭家寨文西學堂。因喜好武事,十八歲入太原陸軍小學,繼升清河陸軍中學。辛亥革命山西新軍起義后,趙回省參加地方革命武裝――忻(州)代(州)寧(武)公團,在團長續(xù)桐溪屬下任教練官。同年11月間,公團二千人經(jīng)繁峙縣出茹越口攻取大同。趙率左翼游擊隊為前鋒,進至懷仁縣,偵知大同同盟會已經(jīng)起義,清總兵王得勝已率部退走,公團遂進入大祠。同日,清駐宣化和張家口的淮軍郭殿幫部,毅軍陳希義部二千人前來增援大同,圍城猛攻。公團與大同起義軍堅守四十余日,直至南北議和,各省停戰(zhàn),公團依協(xié)議撤至雁南,由趙翠左翼游擊隊殿后。1912年,忻代寧公團解散,趙復(fù)學于清河陸軍第一預(yù)備學校,畢業(yè)后升入保定陸軍軍官學校第五期騎科學習。趙豪爽不羈,綽號二虎,學習不甚用功,考試常居榜末,但性格豁達,膽大心細,遇事能當機立斷,敢作敢為。有一次假期后由原籍步行返太原,途中見有群眾圍觀一匹駿馬,趙素愛馬,遂上前觀看。原來是一匹烈性馬,不服駕馭,已摔壞數(shù)人。趙不聽他人勸阻,一躍而上,馬遂奔馳跳躍,趙被摔了下來,左臉鼻側(cè)裂口出血。趙不顧疼痛,立即爬了起來,以左手按住傷口,右手攬轡,再次躍上馬背,以足鐙用力夾擊馬腹,烈馬終為馴服,不再暴跳,一氣跑到太原。趙始就醫(yī),傷疤至老可見。 1918年 趙承綬畢業(yè)后回山西,在晉軍步兵第一團團長楊愛源屬下歷任排、連、營長等職。1924年升任第六混成旅第十一團目長,先后參加了閻錫山堵截續(xù)桐溪策劃的樊鐘秀建國豫軍進攻山西的戰(zhàn)役;閻錫山為策應(yīng)吳佩孚軍北上攻打駐在直隸省(今河北省)順德的國民軍第二軍鄭思成部的戰(zhàn)役;奉、直、晉三方聯(lián)合進攻國民軍的所謂討赤戰(zhàn)役。 1927年6月間 閻錫山通電易幟,晉綏軍改編為北方國民革命軍,趙承綬任第二軍第二師師長。同年9月,他率部參加了進攻奉軍的戰(zhàn)爭,占領(lǐng)新樂和石家莊等地。其后晉軍作戰(zhàn)失利,趙率部撤回,退守娘子關(guān)一線。 1928年3月 國民黨進行第二次北伐,趙承綬受命率部進攻平山,以威脅奉軍側(cè)背。趙部攻占平山后,繼又與主力夾擊石家莊的奉軍,占領(lǐng)了石家莊。6月,奉軍被驅(qū)逐出關(guān),北伐完成后,晉軍主力縮編為12個師,并改用全國統(tǒng)一番號,趙承綬改任陸軍第三十九師師長。 此時, 閻錫山統(tǒng)治了晉、冀、察、綏四省及平、津兩大城市。閣錫山接收了察綏兩省雜牌騎兵約四個軍二十六個團的人馬,包括在綏遠滿泰的一個騎兵軍和王英的一個騎兵軍,包頭另有一個獨立騎兵旅;在察哈爾省有張礪生的一個騎兵軍和彭兆林的一個騎兵軍。這些隊伍都是利用“北伐”的機會,招收土匪騎兵擴充成軍的,建制龐雜、素質(zhì)不良,紀律很差;誰來就擁護誰,只知道要糧要餉,不知道服從軍令。從擴充實力起見,閻錫山著意將其正式收編。因此,察、綏甫定,即委其第六軍軍長傅存懷為騎兵司令,對雜牌騎兵著手進行改編。傅存懷出師不利,欲速則不達,釀成了王英部一個騎兵旅拉走當了土匪的后果。經(jīng)過考察,閻錫山改任出身保定軍校騎科的趙承綬出任騎兵司令,騎兵是趙承綬的本行,這是他歸口的一個絕好機會,況且一上來就是獨當一面的騎兵司令,何樂而不為。這時的趙承綬雖然春風得意,但是頭腦卻異常冷靜,吸取傅存懷失敗的教訓,他就雜牌騎兵整編問題向閻錫山提出三點要求建議:第一,不能操之過急,需要一段較長的時間;第二,逐次編遣,由我斟酌用人;第三,創(chuàng)辦一個教育機構(gòu),培養(yǎng)基層干部,以便逐步打入各騎兵隊伍內(nèi)部。得到閻錫山的全力支持后,趙承綬就任第三集團軍騎兵司令,設(shè)司令部于大同。1928年10月,閻錫山批準的軍事教育機構(gòu)――“第三集團軍騎兵教練所”設(shè)立,趙承綬兼任所長。教練所從培養(yǎng)基層干部、加強騎兵的正規(guī)化建設(shè)出發(fā),分設(shè)兩個軍官隊和五個軍士隊。軍官隊的學員一部分來自趙承綬老步一團的軍官,一部分來自各騎兵部隊中的中下級軍官,還有一部分為在本地招收的文化基礎(chǔ)較好的學生;軍士隊的學員一部分來自趙承綬舊屬年齡在20歲以下的青年士兵,一部分來自騎兵部隊中年齡在20歲以下的青年士兵,還有一部分是在本地招收的文化基礎(chǔ)差一些的青年學生。所內(nèi)講授科目:軍官隊學科有騎兵簡要教程和騎兵典范令,術(shù)科有馬術(shù)和野外教練;軍士隊學科有騎兵典范令,術(shù)科與軍官隊同。1929年6月畢業(yè),舉辦一期,共培養(yǎng)軍官320名,軍士630名。畢業(yè)后,軍官隊學員分發(fā)到各騎兵團充任準尉特務(wù)長,少、中、上尉排長,個別成績的突出的直接充任少校連長;軍士隊學員少數(shù)分配到各騎兵連充任準尉特務(wù)長,少、中尉排長,多數(shù)任各騎兵連的上、中、下士等基層干部。由趙承綬一手訓練出來的這批騎兵干部逐步被配備到復(fù)雜的雜牌騎兵中,通過他們,趙承綬及時地了解各騎兵部隊的動態(tài)和具體情況,防范于未然,因此編遣任務(wù)得以順利完成,從而初步奠定了晉綏軍騎兵統(tǒng)一的基礎(chǔ)。與此同時,趙承綬從閻錫山規(guī)定的“不出事,編的越小越好”的原則,采取“培養(yǎng)基層、輪訓中層、調(diào)配上層的辦法,經(jīng)兩次并編,把這些騎兵縮編為4個旅12個團?!苯?jīng)過整頓、并編、教練, 晉軍騎兵規(guī)模初步形成。晉軍之正式有騎兵序列由此開始。從這個意義上講,趙承綬對于晉軍騎兵起了奠基的作用。趙承綬本人也因此進一步得到閻錫山的信任和重用。此后一個相當長的時期內(nèi)晉軍騎兵雖幾經(jīng)變動,擴編、縮編、整頓,但騎兵司令卻一直為趙氏所任,“承綬統(tǒng)領(lǐng)晉綏騎兵長達十年之久?!苯庸茯T兵之后不久,1929年2月,趙承綬開始兼任第三集團軍特別黨部監(jiān)察委員;同年11月,又任第二十六路軍總指揮,統(tǒng)帥綏北各軍。1929年,閻錫山為增強自己的實力,再次擴軍。趙承綬所屬的騎兵擴編為四個師,所委任的四個師長都是趙的親信。1930年夏,中原戰(zhàn)起,趙承綬所屬騎兵隨晉綏軍參加隴海線作戰(zhàn),歸徐永昌指揮節(jié)制。9 月,奉軍入關(guān),反蔣軍潰敗,趙承綬率部退回雁北、綏遠一帶整頓。晉軍整編,趙承綬仍任騎兵司令,駐節(jié)大同。同時兼任平綏護路司令、大同警備司令、剿匪司令等職。土匪軍閥孫殿英,自盜挖清東陵慈禧墓葬后,受到多方責難,不知所從,不得已投靠了占有華北五省市主要地盤的閻錫山。孫雖名義上投了閻,但仍很不安分,時時想著東山再起,令閻十分頭痛。為穩(wěn)定山西省境,遂慫恿其向西北發(fā)展,逼迫孫殿英離開山西。待孫進攻寧夏失敗后,閻錫山?jīng)Q定派兵解決孫部,以絕后患。趙承綬奉命攔截孫部。據(jù)他本人回憶:當時,“孫殿英正處于被馬鴻逵消滅的危險境地,趙承綬派騎兵第三旅呂汝驥部把孫從石咀子以南接應(yīng)過來,于是孫的殘部也得以安全渡過黃河,逃出馬鴻逵的勢力范圍?!薄摆w承綬一方面把孫部接應(yīng)下來,另方面傅作義、王靖國、趙承綬三部早已在三盛公地區(qū)布成防線,阻止孫部再向后撤,傅、趙、王早已秘密商好解決孫殿英的辦法?!薄皩O殿英退過黃河以后,狼狽不堪,兵無糧,馬無草,完全陷于困境。某日趙承綬以電話告孫說:‘傅主席已經(jīng)到五原,請你立刻來五原開會,共商善后辦法。我也在五原等你,請你務(wù)必立刻就來?!睂O對此毫不懷疑,徑直前往五原。趙承綬遂會同傅作義等按原定部署,向?qū)O殿英出示事先擬好的閻錫山電文,內(nèi)容大意是:“殿英未遵照中央命令去青海,反而攻擊寧夏,蔣先生大為不滿。殿英失敗后,善后很難處理,也不好向蔣交待,希望速親到太原商討善后辦法?!睂O殿英自感窮途末路,只好答應(yīng)親去太原。隨后,趙承綬交等又派專人送孫殿英到太原,實際上等于是押解交給閻錫山處理。孫殿英離開后,趙承綬與傅作義同駐五原,專門處理孫部的改編事宜。這時,閻錫山指示趙、傅:不許給孫部留一枝槍,一顆子彈,一匹騾馬。毫無出路的孫殿英所部不得接受改編:按序列先后開過山西軍隊第一道防線時被收繳全部長槍,到第二道防線時收繳全部馬匹,第三道防線盡上所有殘留的武器、騾馬以及手槍等。除劉月亭、盧豐年兩部編為兩個旅外,其余散編于晉軍各部隊,趙承綬部“近水樓臺先得月”,不僅滿員,而且每個班都有備補兵幾人。孫殿英到太原后,方知上當,無奈事情已不可挽回,在蟄居晉祠一個時期之后,只身赴北京,投了宋哲元。孫殿英后來提及此事,曾不無感慨地說:“萬沒想到我攻寧夏失敗,竟叫幾個小孩子(指趙承綬、傅作義等)就給收拾了?!?932年,趙在綏遠剿匪,收編了土匪蘇玉生手下的一個團。但不久,趙得知該團軍紀很差,群眾反映極壞,并圖謀嘩變,便以果決手段收繳了全團的槍械。宣稱發(fā)錢遣散回家,把全團官兵五六百人,裝進五節(jié)鐵皮車廂中,之后全部槍斃在乎綏鐵路豐鎮(zhèn)至包頭的沿線各站。四方聞風肅堪,一段時期,綏省股匪為之斂跡??谷諔?zhàn)爭前,趙以六七萬元支援家鄉(xiāng)槐陰村建設(shè)。主要項目是:在原有基礎(chǔ)上擴建了一所規(guī)模不小的兩級小學,購置圖書儀器,出高薪聘任有辦學經(jīng)驗的校長和優(yōu)秀教師;貧寒學生免費上學,學習成績優(yōu)良者有獎學金,修建了承志醫(yī)院,村人免費就醫(yī),強令村人吸鴉片煙者戒煙,組織供銷社,設(shè)立紡織廠,提倡植樹種棉,從外地引進蘋果樹苗,免費發(fā)給,每株另給獎勵金一元;修溶水渠,打自流水井一眼,源泉至今不息。趙援助家鄉(xiāng)的建設(shè)工程直到抗戰(zhàn)開始,尚未全部竣工。他修建的校舍,解放后除槐陰本村學校占用部分外,五臺縣辦了一所高級中學。1936年1月 趙承綬以戰(zhàn)功獲國民**四等云麾勛章。同月25日, 被國民**授予陸軍中將軍銜。7月, 獲國民革命軍誓師十周年紀念勛章。11月,獲三等云麾勛章,在1936年冬,?閱魯?克棟魯普(德王)和王英等部在日軍直接指使下由察北進犯綏遠省。其時,為了適應(yīng)戰(zhàn)時需要,經(jīng)南京國民**軍事委員會批準,晉綏騎兵整編為騎兵第一軍,仍由趙承綬任軍長,所屬三個旅,整編為兩個騎兵師,分駐集寧、武川、五原、臨河一帶。是年秋冬,日偽犯綏日亟,當傅作義將軍獲閻錫山首肯抵抗日偽,與駐兵綏遠的趙承綬及王靖國等商談抗敵大事時,趙承綬慨然同意傅對日偽的反擊主張,并表示以全力支持抗敵。1936年11月15日,日偽進攻紅格爾圖。其時駐守紅格爾圖的即是趙承綬所屬騎兵部隊。面對敵之進攻,守軍遵從抵抗精神,由第二團團附張著親率兩個騎兵連,一個重機槍連(欠一排)固守紅格爾圖。由第二團團長張培勛親率兩個騎兵連,一個重機槍排,從距紅格爾圖三十華里之高家地前往支援。敵人在飛機大炮掩護下,向我陣地猛攻。我英勇的騎兵部隊則拼死抵抗。戰(zhàn)斗持續(xù)兩日,敵仍不能前進一步。16日,趙承綬軍長與傅作義將軍一起親到集寧前線指揮,命令騎兵第一師師長彭毓斌配附二一八旅董其武一部,出其不意抄襲敵后,一舉擊潰了進犯之敵。紅格爾圖一戰(zhàn)旗開得勝,趙承綬又襄助傅作義策劃百靈廟戰(zhàn)役。在百靈廟之戰(zhàn)中,騎一軍第二師與傅部孫蘭峰旅擔任主攻任務(wù),第二師師長孫長勝、傅部孫蘭峰旅長分任正副指揮。百靈廟戰(zhàn)役在晉綏軍趙、傅兩部的鼎力配合下,大獲全勝,沉重地打擊了日偽的囂張氣焰。綏遠抗戰(zhàn)一振全國士氣,傅作義將軍因此而享譽海內(nèi)外,趙承綬也因綏遠抗日有功,獲頒二等寶鼎勛章。綏戰(zhàn)歸來,趙承綬感慨系之, 奮筆自題一聯(lián),出征未遂男兒愿,班師猶恨日本奴,以明堅決抗日之志。 1937年7月 全面抗日戰(zhàn)爭爆發(fā)。趙承綬所部改編為騎兵第一軍,趙任軍長,率軍直搗熱河林西縣,一鼓攻克察北的商都、化德南壕塹(屬張北縣)等地。正在擴大戰(zhàn)果,繼續(xù)前進之際,因右翼平綏線失利,被迫轉(zhuǎn)移,于1938年初逐步由呼和浩特退歸晉西北,駐守岢嵐、神池、寧武、靜樂等縣。趙的司令部先后駐寧武壩上,靜樂南關(guān)等地。時八路軍已先期進駐岢嵐、五寨、嵐縣地區(qū)。因國共實行合作抗日,八路軍第一二O師在晉西北的部隊列歸趙承綬軍長統(tǒng)一指揮,師長賀龍親至壩上與趙會晤。賀既胸懷坦蕩,趙亦天性豪爽,雙方一見如故,相與甚歡,遂共商晉西北地區(qū)對日作戰(zhàn)的戰(zhàn)略大計及有關(guān)協(xié)同配合等問題,至為融洽。賀并推趙為晉西北抗戰(zhàn)部隊的總指揮。這次會晤使趙承綬思想上受到很大影響,他對八路軍堅持抗戰(zhàn)的信念,艱苦奮斗的精神,嚴明整肅的紀律和軍民魚水般的關(guān)系等十分敬佩。同時迫于抗日形勢的要求和閻錫山為改造舊軍的四新教育(新的教育、新的統(tǒng)馭、新的管理和新的作戰(zhàn))的號召,他深深感到必須革故鼎新,闖出一條新路子,方能取得抗戰(zhàn)的勝利,決計在他的部隊里掀起一個整軍的熱潮。旋將軍司令部及所屬主力部隊,由壩上移駐東寨。趙每日雞鳴即起,身著士兵服裝,扎腰帶、裹綁腿,集合軍部全體官兵及駐在附近的所部舉行早操,言傳身教,對部隊嚴加整頓,并置身行伍,演習操作,加緊訓練。通過一段時間的整訓,部隊的精神面貌為之一新。是年6月,騎一軍司令部移駐靜樂縣南關(guān),與駐在嵐縣的第一二O師相距只有三十華里,經(jīng)常聯(lián)系,互通情報,關(guān)系尤稱密切。有一次,賀龍師長親率第一二O師文工團到靜樂縣為騎兵第一軍作慰問演出,節(jié)目內(nèi)容是趙承綬軍長率部配合友軍打敗日偽軍,收復(fù)了察北失地商都、化德、興和等縣的戰(zhàn)績。在演出前還由蘇聯(lián)顧問介紹了蘇聯(lián)**對這一戰(zhàn)績的評價,和蘇聯(lián)小學生在表演這一戲劇時爭當趙軍長的騎兵,不愿扮演日偽軍的情況。第一二O師文工團這一演出,極大地鼓勵了騎一軍的士氣。由于同一二O師的頻繁接觸和深入了解,趙承綬看到八路軍的政治工作開展得十分活躍,于是先后邀請了**員宋震寰到騎兵軍任政治部主任、甄夢筆(現(xiàn)名甄華)任軍部的軍政干部學校政治部主任。一時有不少**員和進步青年進入騎兵軍,對趙整訓騎兵軍的工作,起了一定的影響和推動作用。這段時期騎兵軍抗日政治氣氛頗為濃厚,儼然是一支抗日的勁旅了。趙承綬騎兵軍多次與第一二O師互相配合,在寧武、軒崗和神池、五寨地區(qū)的八角堡、利民堡、三井、義井等戰(zhàn)役中,兩軍并肩作戰(zhàn),取得了勝利。趙為感謝第一二O師協(xié)助騎兵軍解救寧武之圍,回訪了賀龍師長,并以晉鈔二十萬元饋贈,幫助第一二O師解決了一段時期的軍需困難,兩軍友好關(guān)系進一步得到發(fā)展。 1939年7月 晉綏軍擴編為四個集團軍,趙承綬升任第七集團軍總司令兼任山西省**第二行署主任。趙由第二戰(zhàn)區(qū)司令長官司令部駐地陜西省宜川縣秋林鎮(zhèn)返晉西北時,取道陜北,宿于延安以東不遠的一個山村內(nèi)。**中央發(fā)覺后,立即派較高級干部和群眾代表數(shù)十人將他接到延安,為他舉行了隆重的歡迎會,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趙承綬回到晉西北后,在興縣蔡家崖組設(shè)了第七集團軍總司令部和山西省**第二行署。晉西北的組、政、軍、經(jīng)、教各部門統(tǒng)歸他領(lǐng)導(dǎo)。是年12月,震動全國的晉西事變爆發(fā),趙承綬奉閻錫山之命,率部自岢嵐、寧武、五寨等抗日陣地撤至興縣、臨縣、萬山縣一帶,作進攻新軍決死隊的部署。趙的司令部移駐臨縣后,召開進攻新軍的軍事會議。趙請辛亥革命以來二十多年的老友、暫編第一師師長續(xù)范亭參加了這次機密會議。當趙傳達了閻錫山消滅新軍及**抗日武裝的命令之后,續(xù)范亭在會議中借故脫身,策馬飛奔岢嵐縣的**晉西北駐地,立即向黨委作了報告。因而新軍決死第四縱隊暫編一師、八路軍第三五八旅等抗日武裝得以搶先占領(lǐng)臨縣、方山、岢嵐縣間的赤尖嶺軍事要地,使趙進攻新軍和八路軍的計劃與部署頓歸破產(chǎn)。新軍方面成立了山西新軍臨時總指揮部,由續(xù)范亭任臨時總指揮,從1940年元旦開始向趙承綬部進行自衛(wèi)反擊,于1月14日即將趙承綬第七集團軍總部所在地臨縣攻克。趙率部向離軍公路以南倉皇敗退,沿途遭到新軍截擊。趙部傷亡逃散,為數(shù)過半,一應(yīng)軍資器物幾乎盡行丟棄。事后閻錫山向重慶國民**除自請?zhí)幏滞?,并請給趙承綬以撤職留任處分。此后,趙承綬不得不離開他一手組建起來的騎一軍,脫離軍職。1945年8月中旬 閻錫山命第十九軍軍長史澤波、第五專區(qū)專員續(xù)汝楫趁日軍未撤退之前,由汾東去搶收上黨,遭八路軍沉重打擊,迭電告急。閻擬命趙承綬率二萬余人前往增援。趙以正在接收日軍遺留物資和改編日偽軍,難以分身為借口,不敢受命。閻乃改派趙的副手――第七集團軍副總司令彭毓斌前往。結(jié)果,彭毓斌和史澤波所率領(lǐng)的三萬八千余人基本上被消滅。趙又奉命到沁縣收容殘余部隊和安慰軍心,并在祁縣來遠鎮(zhèn)會晤由長治撤退下來的日軍第十四旅團長原泉福,攜歸太原見閻,留用日軍三千人。是年10月, 國民**軍事委員會嘉獎抗戰(zhàn)有功人員,趙承綬獲忠勤勛章;次年5月,再獲勝利勛章. 1946年7月 第三次國內(nèi)革命戰(zhàn)爭全面爆發(fā)。趙承綬被閻錫山任命為太原綏靖公署野戰(zhàn)軍總司令。向**領(lǐng)導(dǎo)的解放區(qū)頻頻出擊,山西卷入大規(guī)模內(nèi)戰(zhàn)之中。解放軍奮勇反擊,幾個月中,先后取得了晉北、呂梁諸戰(zhàn)役的勝利。接著,解放軍晉冀魯豫部隊一部,揮戈向東,對閻軍守備薄弱的汾陽、孝義地區(qū)展開進攻,并于1947年1月17日攻克孝義,包圍了汾陽。在此緊急關(guān)頭,趙承綬“臨?!笔苊?,再掌第三十三軍帥印,奉閻錫山之命率第七十一、四十六師及趙端、楊誠的第八、九總隊和機甲隊等部,及其附屬部隊,與孫楚、王靖國等部,由太原分北、中、南三路南下,向汾陽孝義反撲,展開汾孝戰(zhàn)役。企圖壓迫解放軍退出孝義縣城。27日,趙承綬率部進駐汾陽田屯柄,令步、炮、坦克以猛烈炮火進攻解放軍據(jù)守的孝義桃園堡,結(jié)果受挫。趙部第四十六師魏秉枚團由司馬鎮(zhèn)襲取孝義縣城中伏,全團官兵盡數(shù)被解放軍俘獲。第九總隊魯效伊團向瑤圃進攻數(shù)次,毫無進展。趙承綬又命第四十六師進攻長黃,亦無進展,乃撤回司馬鎮(zhèn)休整。解放軍乘夜經(jīng)孝義以東地區(qū)向萬戶堡及薛賢村一線進擊,趙承綬急命各部撤退,他本人倉皇從前線遁入平遙縣城。趙部被圍在中街的第七十一師、四十六師經(jīng)五天戰(zhàn)斗,彈藥糧秣已告枯竭,面臨被殲的危局,趙指揮第八、九總隊以猛烈炮火,拚死向解放軍攻擊,付出很大傷亡代價,始得接應(yīng)部隊突出重圍。 1948年5月 解放軍華北野戰(zhàn)軍第一兵團進擊晉中。晉中閻軍有六七萬人之眾,趙承綬奉命統(tǒng)一指揮,加緊防備。7月1日,經(jīng)過血戰(zhàn),由晉中通往上黨的子洪口要隘被解放軍攻克。時趙承綬駐祁縣指揮,恐解放軍進占東觀鎮(zhèn)斷其歸路,急忙撤至太谷縣城。解放軍突然占領(lǐng)太谷縣城北面的朝陽和董村地區(qū),切斷閻軍北逃之路。趙承綬雖派鐵甲車往返射擊,并以猛烈炮火掩護步兵反攻,但仍未能稍挫解放軍的攻勢。隨后解放軍主動撤離,趙承綬野戰(zhàn)軍才得經(jīng)胡村向北轉(zhuǎn)移。途中接閻錫山電令迅速脫離戰(zhàn)斗,撤回太原。前鋒行至東陽、車輞以南地區(qū)遇到解放軍阻擊,汾河以西的解放軍呂梁縱隊亦渡河截擊,兩部于7月7日被趙承綬部壓縮至榆(次)、太(谷)、徐(溝)三角地區(qū)的大、小常村,及三李青一帶。16日拂曉,解放軍發(fā)起全面總攻,趙承綬最后轉(zhuǎn)移到第七十一師(師長韓春生)師部掩蔽部里,解放軍的炮火迅速跟蹤而來。事已至此,在晉軍中一貫以勇著稱,敢打硬仗的趙承綬自知無力“回天”,恃勇再戰(zhàn)已屬徒勞,遂作出了最后的抉擇,接受部下建議,派副官馬續(xù)援持白旗和解放軍聯(lián)系,于下午四時,全軍放下武器,向解放軍投降。歷盡劫波泯恩仇趙承綬與徐向前 趙承綬從前線被送到解放軍華北兵團指揮部后,司令員徐向前優(yōu)予接見,以老友口吻問趙:印甫呀,你還認識我嗎?趙承綬微微抬起頭,看著徐司令員答道:怎么能不認識呢?是子敬(徐向前的字)吧?徐說:老同學了,你的眼力還不錯嘛!分手這么多年,你還很壯實嘛!(趙與徐家鄉(xiāng)相距十里,早年有同學關(guān)系)趙說:說來慚愧,還說什么壯實!哈,還蠻有點‘英雄'氣概哩,是否還準備為蔣介石、閻錫山自殺呢?我可以成全你!趙囁嚅著說:不是這個意思,我感到對不起您!徐說:你看你胡扯什么呢?晉中決戰(zhàn),雙方死傷幾萬人,難道是我們老同學間誰對不起誰的問題嗎?徐向前接著勸告趙承綬不要為蔣介石,閻錫山殉葬,要學些為人民做好事的新本領(lǐng)。趙很受感動,后來經(jīng)過學習,很快認識到過去參加反人民戰(zhàn)爭的錯誤,愿立功自贖。 成立軍事工作小組 兵團參謀長王世英,敵工部長劉玉衡,抗戰(zhàn)初期均與趙承綬相識,在他們的指導(dǎo)下,成立了一個軍事工作小組,由趙任組長,與趙同時被俘的第三十三軍軍長沈瑞、參謀長曹近謙和野戰(zhàn)軍總部參謀處長楊誠為組員,向閻軍展開了政策攻心工作。當時閻軍駐在東山淖馬村的第八總隊司令趙瑞,和楊誠一樣同屬趙承綬多年的親信部下,楊誠以趙的名義寫信,派人送給了趙瑞,趙瑞遂于11月間率部投誠。解放軍兵團政治部主任胡耀邦代表兵團前委在榆次駐地接見了趙承綬,趙瑞和楊誠,向他們表示祝賀。趙承綬又到東山前線喊話,鼓動閻軍陣前起義。他說:你們告訴閻錫山,就說我趙承綬反了他了!堅定地表現(xiàn)了他立場的根本改變,受到兵團領(lǐng)導(dǎo)的贊許和表揚。 攻打太原 徐向前向趙承綬征詢攻打太原的戰(zhàn)術(shù)意見。趙建議說:閻錫山把太原比做一個人,東山是頭,城池是腹,南北兩機場是臂膀,西山礦區(qū)是腿腳,歷來攻太原都是從東山――頭頂上起步,李自成如此,日本人也是如此。這叫從頭頂上攻身子的戰(zhàn)術(shù)?,F(xiàn)在閻錫山的頭長得太長了――往東伸出三十華里,都是堅固設(shè)防的要塞和集團工事群。如果再從頭頂往肚子里攻,勢必誤時費力,不如采取割頭戰(zhàn)術(shù),卡住脖子,從小窯頭、淖馬、山頭,牛駝?wù)@一線南北四個要塞一起下手,置四要塞以東地區(qū)于不顧――這段地帶是‘雪恥奮斗團'史澤波、李佩膺的防地,他們在上黨戰(zhàn)役后受過**的寬大政策教育,對形勢有所認識,勢必防而不堅。如四大要塞到手,太原一城就是囊中之物了!趙還說:就怕我的建議是個歪主意。徐向前表示:我們想到一塊去了,怎么是個歪主意呢!徐向前原就有奪取四大要塞的設(shè)想,在得到趙的建議后,遂作出決定。果然,攻打四要塞時,李佩膺部就投誠了。1949年4月,趙承綬受徐向前派遣,進入閻軍第六十一軍六十九師二O六團二營前線指揮部,要求入城談判和平解放太原。當時閻錫山逃往南京,孫楚、王靖國答以無人負責,拒趙入城。在解放軍總攻太原的頭一天,趙承綬又帶著徐向前對城內(nèi)守敵最后爭取的指示,深入閻軍前沿的一個團部,給太原守備司令王靖國親自打電話,勸王走北平傅作義的道路,并要求進城會談,復(fù)遭王拒絕。4月24日,解放軍攻克太原,趙承綬進城后,見人就指責王靖國不足與謀大事。后記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趙承綬任中央水利電力部參事室參事,山西省**委員。1966年10月1日,他病故于北京。1891年 趙承綬出生于山西 五臺縣槐陰村。其父趙長庚,子星西,前清附生、候銓訓導(dǎo),以教書為業(yè)。趙幼年隨父課讀,十四歲就學本縣創(chuàng)辦最早的郭家寨文西學堂。因喜好武事,十八歲入太原陸軍小學,繼升清河陸軍中學。辛亥革命山西新軍起義后,趙回省參加地方革命武裝――忻(州)代(州)寧(武)公團,在團長續(xù)桐溪屬下任教練官。同年11月間,公團二千人經(jīng)繁峙縣出茹越口攻取大同。趙率左翼游擊隊為前鋒,進至懷仁縣,偵知大同同盟會已經(jīng)起義,清總兵王得勝已率部退走,公團遂進入大祠。同日,清駐宣化和張家口的淮軍郭殿幫部,毅軍陳希義部二千人前來增援大同,圍城猛攻。公團與大同起義軍堅守四十余日,直至南北議和,各省停戰(zhàn),公團依協(xié)議撤至雁南,由趙翠左翼游擊隊殿后。1912年,忻代寧公團解散,趙復(fù)學于清河陸軍第一預(yù)備學校,畢業(yè)后升入保定陸軍軍官學校第五期騎科學習。趙豪爽不羈,綽號二虎,學習不甚用功,考試常居榜末,但性格豁達,膽大心細,遇事能當機立斷,敢作敢為。有一次假期后由原籍步行返太原,途中見有群眾圍觀一匹駿馬,趙素愛馬,遂上前觀看。原來是一匹烈性馬,不服駕馭,已摔壞數(shù)人。趙不聽他人勸阻,一躍而上,馬遂奔馳跳躍,趙被摔了下來,左臉鼻側(cè)裂口出血。趙不顧疼痛,立即爬了起來,以左手按住傷口,右手攬轡,再次躍上馬背,以足鐙用力夾擊馬腹,烈馬終為馴服,不再暴跳,一氣跑到太原。趙始就醫(yī),傷疤至老可見。 1918年 趙承綬畢業(yè)后回山西,在晉軍步兵第一團團長楊愛源屬下歷任排、連、營長等職。1924年升任第六混成旅第十一團目長,先后參加了閻錫山堵截續(xù)桐溪策劃的樊鐘秀建國豫軍進攻山西的戰(zhàn)役;閻錫山為策應(yīng)吳佩孚軍北上攻打駐在直隸省(今河北省)順德的國民軍第二軍鄭思成部的戰(zhàn)役;奉、直、晉三方聯(lián)合進攻國民軍的所謂討赤戰(zhàn)役。 1927年6月間 閻錫山通電易幟,晉綏軍改編為北方國民革命軍,趙承綬任第二軍第二師師長。同年9月,他率部參加了進攻奉軍的戰(zhàn)爭,占領(lǐng)新樂和石家莊等地。其后晉軍作戰(zhàn)失利,趙率部撤回,退守娘子關(guān)一線。 1928年3月 國民黨進行第二次北伐,趙承綬受命率部進攻平山,以威脅奉軍側(cè)背。趙部攻占平山后,繼又與主力夾擊石家莊的奉軍,占領(lǐng)了石家莊。6月,奉軍被驅(qū)逐出關(guān),北伐完成后,晉軍主力縮編為12個師,并改用全國統(tǒng)一番號,趙承綬改任陸軍第三十九師師長。 此時, 閻錫山統(tǒng)治了晉、冀、察、綏四省及平、津兩大城市。閣錫山接收了察綏兩省雜牌騎兵約四個軍二十六個團的人馬,包括在綏遠滿泰的一個騎兵軍和王英的一個騎兵軍,包頭另有一個獨立騎兵旅;在察哈爾省有張礪生的一個騎兵軍和彭兆林的一個騎兵軍。這些隊伍都是利用“北伐”的機會,招收土匪騎兵擴充成軍的,建制龐雜、素質(zhì)不良,紀律很差;誰來就擁護誰,只知道要糧要餉,不知道服從軍令。從擴充實力起見,閻錫山著意將其正式收編。因此,察、綏甫定,即委其第六軍軍長傅存懷為騎兵司令,對雜牌騎兵著手進行改編。傅存懷出師不利,欲速則不達,釀成了王英部一個騎兵旅拉走當了土匪的后果。經(jīng)過考察,閻錫山改任出身保定軍校騎科的趙承綬出任騎兵司令,騎兵是趙承綬的本行,這是他歸口的一個絕好機會,況且一上來就是獨當一面的騎兵司令,何樂而不為。這時的趙承綬雖然春風得意,但是頭腦卻異常冷靜,吸取傅存懷失敗的教訓,他就雜牌騎兵整編問題向閻錫山提出三點要求建議:第一,不能操之過急,需要一段較長的時間;第二,逐次編遣,由我斟酌用人;第三,創(chuàng)辦一個教育機構(gòu),培養(yǎng)基層干部,以便逐步打入各騎兵隊伍內(nèi)部。得到閻錫山的全力支持后,趙承綬就任第三集團軍騎兵司令,設(shè)司令部于大同。1928年10月,閻錫山批準的軍事教育機構(gòu)――“第三集團軍騎兵教練所”設(shè)立,趙承綬兼任所長。教練所從培養(yǎng)基層干部、加強騎兵的正規(guī)化建設(shè)出發(fā),分設(shè)兩個軍官隊和五個軍士隊。軍官隊的學員一部分來自趙承綬老步一團的軍官,一部分來自各騎兵部隊中的中下級軍官,還有一部分為在本地招收的文化基礎(chǔ)較好的學生;軍士隊的學員一部分來自趙承綬舊屬年齡在20歲以下的青年士兵,一部分來自騎兵部隊中年齡在20歲以下的青年士兵,還有一部分是在本地招收的文化基礎(chǔ)差一些的青年學生。所內(nèi)講授科目:軍官隊學科有騎兵簡要教程和騎兵典范令,術(shù)科有馬術(shù)和野外教練;軍士隊學科有騎兵典范令,術(shù)科與軍官隊同。1929年6月畢業(yè),舉辦一期,共培養(yǎng)軍官320名,軍士630名。畢業(yè)后,軍官隊學員分發(fā)到各騎兵團充任準尉特務(wù)長,少、中、上尉排長,個別成績的突出的直接充任少校連長;軍士隊學員少數(shù)分配到各騎兵連充任準尉特務(wù)長,少、中尉排長,多數(shù)任各騎兵連的上、中、下士等基層干部。由趙承綬一手訓練出來的這批騎兵干部逐步被配備到復(fù)雜的雜牌騎兵中,通過他們,趙承綬及時地了解各騎兵部隊的動態(tài)和具體情況,防范于未然,因此編遣任務(wù)得以順利完成,從而初步奠定了晉綏軍騎兵統(tǒng)一的基礎(chǔ)。與此同時,趙承綬從閻錫山規(guī)定的“不出事,編的越小越好”的原則,采取“培養(yǎng)基層、輪訓中層、調(diào)配上層的辦法,經(jīng)兩次并編,把這些騎兵縮編為4個旅12個團?!苯?jīng)過整頓、并編、教練, 晉軍騎兵規(guī)模初步形成。晉軍之正式有騎兵序列由此開始。從這個意義上講,趙承綬對于晉軍騎兵起了奠基的作用。趙承綬本人也因此進一步得到閻錫山的信任和重用。此后一個相當長的時期內(nèi)晉軍騎兵雖幾經(jīng)變動,擴編、縮編、整頓,但騎兵司令卻一直為趙氏所任,“承綬統(tǒng)領(lǐng)晉綏騎兵長達十年之久?!苯庸茯T兵之后不久,1929年2月,趙承綬開始兼任第三集團軍特別黨部監(jiān)察委員;同年11月,又任第二十六路軍總指揮,統(tǒng)帥綏北各軍。1929年,閻錫山為增強自己的實力,再次擴軍。趙承綬所屬的騎兵擴編為四個師,所委任的四個師長都是趙的親信。1930年夏,中原戰(zhàn)起,趙承綬所屬騎兵隨晉綏軍參加隴海線作戰(zhàn),歸徐永昌指揮節(jié)制。9 月,奉軍入關(guān),反蔣軍潰敗,趙承綬率部退回雁北、綏遠一帶整頓。晉軍整編,趙承綬仍任騎兵司令,駐節(jié)大同。同時兼任平綏護路司令、大同警備司令、剿匪司令等職。土匪軍閥孫殿英,自盜挖清東陵慈禧墓葬后,受到多方責難,不知所從,不得已投靠了占有華北五省市主要地盤的閻錫山。孫雖名義上投了閻,但仍很不安分,時時想著東山再起,令閻十分頭痛。為穩(wěn)定山西省境,遂慫恿其向西北發(fā)展,逼迫孫殿英離開山西。待孫進攻寧夏失敗后,閻錫山?jīng)Q定派兵解決孫部,以絕后患。趙承綬奉命攔截孫部。據(jù)他本人回憶:當時,“孫殿英正處于被馬鴻逵消滅的危險境地,趙承綬派騎兵第三旅呂汝驥部把孫從石咀子以南接應(yīng)過來,于是孫的殘部也得以安全渡過黃河,逃出馬鴻逵的勢力范圍?!薄摆w承綬一方面把孫部接應(yīng)下來,另方面傅作義、王靖國、趙承綬三部早已在三盛公地區(qū)布成防線,阻止孫部再向后撤,傅、趙、王早已秘密商好解決孫殿英的辦法。”“孫殿英退過黃河以后,狼狽不堪,兵無糧,馬無草,完全陷于困境。某日趙承綬以電話告孫說:‘傅主席已經(jīng)到五原,請你立刻來五原開會,共商善后辦法。我也在五原等你,請你務(wù)必立刻就來?!睂O對此毫不懷疑,徑直前往五原。趙承綬遂會同傅作義等按原定部署,向?qū)O殿英出示事先擬好的閻錫山電文,內(nèi)容大意是:“殿英未遵照中央命令去青海,反而攻擊寧夏,蔣先生大為不滿。殿英失敗后,善后很難處理,也不好向蔣交待,希望速親到太原商討善后辦法?!睂O殿英自感窮途末路,只好答應(yīng)親去太原。隨后,趙承綬交等又派專人送孫殿英到太原,實際上等于是押解交給閻錫山處理。孫殿英離開后,趙承綬與傅作義同駐五原,專門處理孫部的改編事宜。這時,閻錫山指示趙、傅:不許給孫部留一枝槍,一顆子彈,一匹騾馬。毫無出路的孫殿英所部不得接受改編:按序列先后開過山西軍隊第一道防線時被收繳全部長槍,到第二道防線時收繳全部馬匹,第三道防線盡上所有殘留的武器、騾馬以及手槍等。除劉月亭、盧豐年兩部編為兩個旅外,其余散編于晉軍各部隊,趙承綬部“近水樓臺先得月”,不僅滿員,而且每個班都有備補兵幾人。孫殿英到太原后,方知上當,無奈事情已不可挽回,在蟄居晉祠一個時期之后,只身赴北京,投了宋哲元。孫殿英后來提及此事,曾不無感慨地說:“萬沒想到我攻寧夏失敗,竟叫幾個小孩子(指趙承綬、傅作義等)就給收拾了?!?932年,趙在綏遠剿匪,收編了土匪蘇玉生手下的一個團。但不久,趙得知該團軍紀很差,群眾反映極壞,并圖謀嘩變,便以果決手段收繳了全團的槍械。宣稱發(fā)錢遣散回家,把全團官兵五六百人,裝進五節(jié)鐵皮車廂中,之后全部槍斃在乎綏鐵路豐鎮(zhèn)至包頭的沿線各站。四方聞風肅堪,一段時期,綏省股匪為之斂跡。抗日戰(zhàn)爭前,趙以六七萬元支援家鄉(xiāng)槐陰村建設(shè)。主要項目是:在原有基礎(chǔ)上擴建了一所規(guī)模不小的兩級小學,購置圖書儀器,出高薪聘任有辦學經(jīng)驗的校長和優(yōu)秀教師;貧寒學生免費上學,學習成績優(yōu)良者有獎學金,修建了承志醫(yī)院,村人免費就醫(yī),強令村人吸鴉片煙者戒煙,組織供銷社,設(shè)立紡織廠,提倡植樹種棉,從外地引進蘋果樹苗,免費發(fā)給,每株另給獎勵金一元;修溶水渠,打自流水井一眼,源泉至今不息。趙援助家鄉(xiāng)的建設(shè)工程直到抗戰(zhàn)開始,尚未全部竣工。他修建的校舍,解放后除槐陰本村學校占用部分外,五臺縣辦了一所高級中學。1936年1月 趙承綬以戰(zhàn)功獲國民**四等云麾勛章。同月25日, 被國民**授予陸軍中將軍銜。7月, 獲國民革命軍誓師十周年紀念勛章。11月,獲三等云麾勛章,在1936年冬,?閱魯?克棟魯普(德王)和王英等部在日軍直接指使下由察北進犯綏遠省。其時,為了適應(yīng)戰(zhàn)時需要,經(jīng)南京國民**軍事委員會批準,晉綏騎兵整編為騎兵第一軍,仍由趙承綬任軍長,所屬三個旅,整編為兩個騎兵師,分駐集寧、武川、五原、臨河一帶。是年秋冬,日偽犯綏日亟,當傅作義將軍獲閻錫山首肯抵抗日偽,與駐兵綏遠的趙承綬及王靖國等商談抗敵大事時,趙承綬慨然同意傅對日偽的反擊主張,并表示以全力支持抗敵。1936年11月15日,日偽進攻紅格爾圖。其時駐守紅格爾圖的即是趙承綬所屬騎兵部隊。面對敵之進攻,守軍遵從抵抗精神,由第二團團附張著親率兩個騎兵連,一個重機槍連(欠一排)固守紅格爾圖。由第二團團長張培勛親率兩個騎兵連,一個重機槍排,從距紅格爾圖三十華里之高家地前往支援。敵人在飛機大炮掩護下,向我陣地猛攻。我英勇的騎兵部隊則拼死抵抗。戰(zhàn)斗持續(xù)兩日,敵仍不能前進一步。16日,趙承綬軍長與傅作義將軍一起親到集寧前線指揮,命令騎兵第一師師長彭毓斌配附二一八旅董其武一部,出其不意抄襲敵后,一舉擊潰了進犯之敵。紅格爾圖一戰(zhàn)旗開得勝,趙承綬又襄助傅作義策劃百靈廟戰(zhàn)役。在百靈廟之戰(zhàn)中,騎一軍第二師與傅部孫蘭峰旅擔任主攻任務(wù),第二師師長孫長勝、傅部孫蘭峰旅長分任正副指揮。百靈廟戰(zhàn)役在晉綏軍趙、傅兩部的鼎力配合下,大獲全勝,沉重地打擊了日偽的囂張氣焰。綏遠抗戰(zhàn)一振全國士氣,傅作義將軍因此而享譽海內(nèi)外,趙承綬也因綏遠抗日有功,獲頒二等寶鼎勛章。綏戰(zhàn)歸來,趙承綬感慨系之, 奮筆自題一聯(lián),出征未遂男兒愿,班師猶恨日本奴,以明堅決抗日之志。 1937年7月 全面抗日戰(zhàn)爭爆發(fā)。趙承綬所部改編為騎兵第一軍,趙任軍長,率軍直搗熱河林西縣,一鼓攻克察北的商都、化德南壕塹(屬張北縣)等地。正在擴大戰(zhàn)果,繼續(xù)前進之際,因右翼平綏線失利,被迫轉(zhuǎn)移,于1938年初逐步由呼和浩特退歸晉西北,駐守岢嵐、神池、寧武、靜樂等縣。趙的司令部先后駐寧武壩上,靜樂南關(guān)等地。時八路軍已先期進駐岢嵐、五寨、嵐縣地區(qū)。因國共實行合作抗日,八路軍第一二O師在晉西北的部隊列歸趙承綬軍長統(tǒng)一指揮,師長賀龍親至壩上與趙會晤。賀既胸懷坦蕩,趙亦天性豪爽,雙方一見如故,相與甚歡,遂共商晉西北地區(qū)對日作戰(zhàn)的戰(zhàn)略大計及有關(guān)協(xié)同配合等問題,至為融洽。賀并推趙為晉西北抗戰(zhàn)部隊的總指揮。這次會晤使趙承綬思想上受到很大影響,他對八路軍堅持抗戰(zhàn)的信念,艱苦奮斗的精神,嚴明整肅的紀律和軍民魚水般的關(guān)系等十分敬佩。同時迫于抗日形勢的要求和閻錫山為改造舊軍的四新教育(新的教育、新的統(tǒng)馭、新的管理和新的作戰(zhàn))的號召,他深深感到必須革故鼎新,闖出一條新路子,方能取得抗戰(zhàn)的勝利,決計在他的部隊里掀起一個整軍的熱潮。旋將軍司令部及所屬主力部隊,由壩上移駐東寨。趙每日雞鳴即起,身著士兵服裝,扎腰帶、裹綁腿,集合軍部全體官兵及駐在附近的所部舉行早操,言傳身教,對部隊嚴加整頓,并置身行伍,演習操作,加緊訓練。通過一段時間的整訓,部隊的精神面貌為之一新。是年6月,騎一軍司令部移駐靜樂縣南關(guān),與駐在嵐縣的第一二O師相距只有三十華里,經(jīng)常聯(lián)系,互通情報,關(guān)系尤稱密切。有一次,賀龍師長親率第一二O師文工團到靜樂縣為騎兵第一軍作慰問演出,節(jié)目內(nèi)容是趙承綬軍長率部配合友軍打敗日偽軍,收復(fù)了察北失地商都、化德、興和等縣的戰(zhàn)績。在演出前還由蘇聯(lián)顧問介紹了蘇聯(lián)**對這一戰(zhàn)績的評價,和蘇聯(lián)小學生在表演這一戲劇時爭當趙軍長的騎兵,不愿扮演日偽軍的情況。第一二O師文工團這一演出,極大地鼓勵了騎一軍的士氣。由于同一二O師的頻繁接觸和深入了解,趙承綬看到八路軍的政治工作開展得十分活躍,于是先后邀請了**員宋震寰到騎兵軍任政治部主任、甄夢筆(現(xiàn)名甄華)任軍部的軍政干部學校政治部主任。一時有不少**員和進步青年進入騎兵軍,對趙整訓騎兵軍的工作,起了一定的影響和推動作用。這段時期騎兵軍抗日政治氣氛頗為濃厚,儼然是一支抗日的勁旅了。趙承綬騎兵軍多次與第一二O師互相配合,在寧武、軒崗和神池、五寨地區(qū)的八角堡、利民堡、三井、義井等戰(zhàn)役中,兩軍并肩作戰(zhàn),取得了勝利。趙為感謝第一二O師協(xié)助騎兵軍解救寧武之圍,回訪了賀龍師長,并以晉鈔二十萬元饋贈,幫助第一二O師解決了一段時期的軍需困難,兩軍友好關(guān)系進一步得到發(fā)展。 1939年7月 晉綏軍擴編為四個集團軍,趙承綬升任第七集團軍總司令兼任山西省**第二行署主任。趙由第二戰(zhàn)區(qū)司令長官司令部駐地陜西省宜川縣秋林鎮(zhèn)返晉西北時,取道陜北,宿于延安以東不遠的一個山村內(nèi)。**中央發(fā)覺后,立即派較高級干部和群眾代表數(shù)十人將他接到延安,為他舉行了隆重的歡迎會,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趙承綬回到晉西北后,在興縣蔡家崖組設(shè)了第七集團軍總司令部和山西省**第二行署。晉西北的組、政、軍、經(jīng)、教各部門統(tǒng)歸他領(lǐng)導(dǎo)。是年12月,震動全國的晉西事變爆發(fā),趙承綬奉閻錫山之命,率部自岢嵐、寧武、五寨等抗日陣地撤至興縣、臨縣、萬山縣一帶,作進攻新軍決死隊的部署。趙的司令部移駐臨縣后,召開進攻新軍的軍事會議。趙請辛亥革命以來二十多年的老友、暫編第一師師長續(xù)范亭參加了這次機密會議。當趙傳達了閻錫山消滅新軍及**抗日武裝的命令之后,續(xù)范亭在會議中借故脫身,策馬飛奔岢嵐縣的**晉西北駐地,立即向黨委作了報告。因而新軍決死第四縱隊暫編一師、八路軍第三五八旅等抗日武裝得以搶先占領(lǐng)臨縣、方山、岢嵐縣間的赤尖嶺軍事要地,使趙進攻新軍和八路軍的計劃與部署頓歸破產(chǎn)。新軍方面成立了山西新軍臨時總指揮部,由續(xù)范亭任臨時總指揮,從1940年元旦開始向趙承綬部進行自衛(wèi)反擊,于1月14日即將趙承綬第七集團軍總部所在地臨縣攻克。趙率部向離軍公路以南倉皇敗退,沿途遭到新軍截擊。趙部傷亡逃散,為數(shù)過半,一應(yīng)軍資器物幾乎盡行丟棄。事后閻錫山向重慶國民**除自請?zhí)幏滞猓⒄埥o趙承綬以撤職留任處分。此后,趙承綬不得不離開他一手組建起來的騎一軍,脫離軍職。1945年8月中旬 閻錫山命第十九軍軍長史澤波、第五專區(qū)專員續(xù)汝楫趁日軍未撤退之前,由汾東去搶收上黨,遭八路軍沉重打擊,迭電告急。閻擬命趙承綬率二萬余人前往增援。趙以正在接收日軍遺留物資和改編日偽軍,難以分身為借口,不敢受命。閻乃改派趙的副手――第七集團軍副總司令彭毓斌前往。結(jié)果,彭毓斌和史澤波所率領(lǐng)的三萬八千余人基本上被消滅。趙又奉命到沁縣收容殘余部隊和安慰軍心,并在祁縣來遠鎮(zhèn)會晤由長治撤退下來的日軍第十四旅團長原泉福,攜歸太原見閻,留用日軍三千人。是年10月, 國民**軍事委員會嘉獎抗戰(zhàn)有功人員,趙承綬獲忠勤勛章;次年5月,再獲勝利勛章. 1946年7月 第三次國內(nèi)革命戰(zhàn)爭全面爆發(fā)。趙承綬被閻錫山任命為太原綏靖公署野戰(zhàn)軍總司令。向**領(lǐng)導(dǎo)的解放區(qū)頻頻出擊,山西卷入大規(guī)模內(nèi)戰(zhàn)之中。解放軍奮勇反擊,幾個月中,先后取得了晉北、呂梁諸戰(zhàn)役的勝利。接著,解放軍晉冀魯豫部隊一部,揮戈向東,對閻軍守備薄弱的汾陽、孝義地區(qū)展開進攻,并于1947年1月17日攻克孝義,包圍了汾陽。在此緊急關(guān)頭,趙承綬“臨危”受命,再掌第三十三軍帥印,奉閻錫山之命率第七十一、四十六師及趙端、楊誠的第八、九總隊和機甲隊等部,及其附屬部隊,與孫楚、王靖國等部,由太原分北、中、南三路南下,向汾陽孝義反撲,展開汾孝戰(zhàn)役。企圖壓迫解放軍退出孝義縣城。27日,趙承綬率部進駐汾陽田屯柄,令步、炮、坦克以猛烈炮火進攻解放軍據(jù)守的孝義桃園堡,結(jié)果受挫。趙部第四十六師魏秉枚團由司馬鎮(zhèn)襲取孝義縣城中伏,全團官兵盡數(shù)被解放軍俘獲。第九總隊魯效伊團向瑤圃進攻數(shù)次,毫無進展。趙承綬又命第四十六師進攻長黃,亦無進展,乃撤回司馬鎮(zhèn)休整。解放軍乘夜經(jīng)孝義以東地區(qū)向萬戶堡及薛賢村一線進擊,趙承綬急命各部撤退,他本人倉皇從前線遁入平遙縣城。趙部被圍在中街的第七十一師、四十六師經(jīng)五天戰(zhàn)斗,彈藥糧秣已告枯竭,面臨被殲的危局,趙指揮第八、九總隊以猛烈炮火,拚死向解放軍攻擊,付出很大傷亡代價,始得接應(yīng)部隊突出重圍。 1948年5月 解放軍華北野戰(zhàn)軍第一兵團進擊晉中。晉中閻軍有六七萬人之眾,趙承綬奉命統(tǒng)一指揮,加緊防備。7月1日,經(jīng)過血戰(zhàn),由晉中通往上黨的子洪口要隘被解放軍攻克。時趙承綬駐祁縣指揮,恐解放軍進占東觀鎮(zhèn)斷其歸路,急忙撤至太谷縣城。解放軍突然占領(lǐng)太谷縣城北面的朝陽和董村地區(qū),切斷閻軍北逃之路。趙承綬雖派鐵甲車往返射擊,并以猛烈炮火掩護步兵反攻,但仍未能稍挫解放軍的攻勢。隨后解放軍主動撤離,趙承綬野戰(zhàn)軍才得經(jīng)胡村向北轉(zhuǎn)移。途中接閻錫山電令迅速脫離戰(zhàn)斗,撤回太原。前鋒行至東陽、車輞以南地區(qū)遇到解放軍阻擊,汾河以西的解放軍呂梁縱隊亦渡河截擊,兩部于7月7日被趙承綬部壓縮至榆(次)、太(谷)、徐(溝)三角地區(qū)的大、小常村,及三李青一帶。16日拂曉,解放軍發(fā)起全面總攻,趙承綬最后轉(zhuǎn)移到第七十一師(師長韓春生)師部掩蔽部里,解放軍的炮火迅速跟蹤而來。事已至此,在晉軍中一貫以勇著稱,敢打硬仗的趙承綬自知無力“回天”,恃勇再戰(zhàn)已屬徒勞,遂作出了最后的抉擇,接受部下建議,派副官馬續(xù)援持白旗和解放軍聯(lián)系,于下午四時,全軍放下武器,向解放軍投降。歷盡劫波泯恩仇趙承綬與徐向前 趙承綬從前線被送到解放軍華北兵團指揮部后,司令員徐向前優(yōu)予接見,以老友口吻問趙:印甫呀,你還認識我嗎?趙承綬微微抬起頭,看著徐司令員答道:怎么能不認識呢?是子敬(徐向前的字)吧?徐說:老同學了,你的眼力還不錯嘛!分手這么多年,你還很壯實嘛!(趙與徐家鄉(xiāng)相距十里,早年有同學關(guān)系)趙說:說來慚愧,還說什么壯實!哈,還蠻有點‘英雄'氣概哩,是否還準備為蔣介石、閻錫山自殺呢?我可以成全你!趙囁嚅著說:不是這個意思,我感到對不起您!徐說:你看你胡扯什么呢?晉中決戰(zhàn),雙方死傷幾萬人,難道是我們老同學間誰對不起誰的問題嗎?徐向前接著勸告趙承綬不要為蔣介石,閻錫山殉葬,要學些為人民做好事的新本領(lǐng)。趙很受感動,后來經(jīng)過學習,很快認識到過去參加反人民戰(zhàn)爭的錯誤,愿立功自贖。 成立軍事工作小組 兵團參謀長王世英,敵工部長劉玉衡,抗戰(zhàn)初期均與趙承綬相識,在他們的指導(dǎo)下,成立了一個軍事工作小組,由趙任組長,與趙同時被俘的第三十三軍軍長沈瑞、參謀長曹近謙和野戰(zhàn)軍總部參謀處長楊誠為組員,向閻軍展開了政策攻心工作。當時閻軍駐在東山淖馬村的第八總隊司令趙瑞,和楊誠一樣同屬趙承綬多年的親信部下,楊誠以趙的名義寫信,派人送給了趙瑞,趙瑞遂于11月間率部投誠。解放軍兵團政治部主任胡耀邦代表兵團前委在榆次駐地接見了趙承綬,趙瑞和楊誠,向他們表示祝賀。趙承綬又到東山前線喊話,鼓動閻軍陣前起義。他說:你們告訴閻錫山,就說我趙承綬反了他了!堅定地表現(xiàn)了他立場的根本改變,受到兵團領(lǐng)導(dǎo)的贊許和表揚。 攻打太原 徐向前向趙承綬征詢攻打太原的戰(zhàn)術(shù)意見。趙建議說:閻錫山把太原比做一個人,東山是頭,城池是腹,南北兩機場是臂膀,西山礦區(qū)是腿腳,歷來攻太原都是從東山――頭頂上起步,李自成如此,日本人也是如此。這叫從頭頂上攻身子的戰(zhàn)術(shù)?,F(xiàn)在閻錫山的頭長得太長了――往東伸出三十華里,都是堅固設(shè)防的要塞和集團工事群。如果再從頭頂往肚子里攻,勢必誤時費力,不如采取割頭戰(zhàn)術(shù),卡住脖子,從小窯頭、淖馬、山頭,牛駝?wù)@一線南北四個要塞一起下手,置四要塞以東地區(qū)于不顧――這段地帶是‘雪恥奮斗團'史澤波、李佩膺的防地,他們在上黨戰(zhàn)役后受過**的寬大政策教育,對形勢有所認識,勢必防而不堅。如四大要塞到手,太原一城就是囊中之物了!趙還說:就怕我的建議是個歪主意。徐向前表示:我們想到一塊去了,怎么是個歪主意呢!徐向前原就有奪取四大要塞的設(shè)想,在得到趙的建議后,遂作出決定。果然,攻打四要塞時,李佩膺部就投誠了。1949年4月,趙承綬受徐向前派遣,進入閻軍第六十一軍六十九師二O六團二營前線指揮部,要求入城談判和平解放太原。當時閻錫山逃往南京,孫楚、王靖國答以無人負責,拒趙入城。在解放軍總攻太原的頭一天,趙承綬又帶著徐向前對城內(nèi)守敵最后爭取的指示,深入閻軍前沿的一個團部,給太原守備司令王靖國親自打電話,勸王走北平傅作義的道路,并要求進城會談,復(fù)遭王拒絕。4月24日,解放軍攻克太原,趙承綬進城后,見人就指責王靖國不足與謀大事。后記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趙承綬任中央水利電力部參事室參事,山西省**委員。1966年10月1日,他病故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