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色一级啪啪,国产精品亚洲精品青青青,日本高清在线观看视频你懂的,亚洲色图综合区,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观看在线,2016天天干天天插天天操,无码理论在线视频

首頁>茶油設(shè)備>為什么取名長慶油田

為什么取名長慶油田

來源:m.petajastudio.com   時間:2023-10-25 21:37   點擊:439   編輯:niming   手機版

一、為什么取名長慶油田

長慶油田是用地虛彎名命名的因為長慶油田會戰(zhàn)時候的指揮部是在一個叫長慶橋的地方就是現(xiàn)在長慶石油學校的將軍樓就取了差昌悶長慶橋的“長慶”作為油田名迅野稱長慶橋,是在慶陽和平?jīng)龅慕唤鐓^(qū)為什么叫長慶橋 是因為當初這個地方是連接長武和慶陽的一個紐帶。

一樓資料稍微有點老了。。。

因為剛開始長慶油田指揮部在慶陽長慶橋,所以取名長慶油田。

2011年長慶油田油氣產(chǎn)量4000萬噸,已經(jīng)成為全國僅次于大慶的芹或汪第二大油氣團鋒田,預計在嫌仔2013年年產(chǎn)量突破5000萬噸。。。

長慶油田勘探區(qū)域主要在陜甘寧盆地,勘探總面積約37萬平方公里。油氣勘探開發(fā)建設(shè)始于1970年,先后找到油氣田22個,其中油田19個,累計探嫌穗明油氣地質(zhì)儲量54188.8萬噸(含天然氣探明儲量2330.08億立方米,按州空當量折合原油儲量在內(nèi))。從2003年到2007年12月,只用了短短四年時間就實現(xiàn)了從1000萬噸到2000萬噸的大跨越,成為國內(nèi)僅次于大慶油田、勝利油田的第三大油芹跡卜田。

有“長久歡慶”的意思

二、我拍了一組照片,一個女孩和燦爛的油菜花,叫什么主題好?

晴空下,大片、燦爛的鬧凳皮油菜花,沖擊眼簾液差的,是那湛藍天空與金黃花海的天然融合。?

%D3%CD%B2%CB%BB%A8?

佇立于這片大自然的絕美景色之中,一位靚麗、清純的女孩,清新、雅麗、熱粗陪烈、奔放,天、地、人合一,這樣的意境,可以叫做:?

金色藍調(diào)?

田野丹青?

天地麗人

就叫【蘊愛】吧。

中名:油菜

油菜的英文名稱:rape

油菜籽: rape seed

別名:蕓苔

十字花科,蕓苔屬,被子植物。

蕓苔,蘊愛,蘊藏無限生機與無盡纏綿的愛,到春暖花開時,花的美麗留給人間一片繁華,繁華落盡,仍有睜銷記憶的照片值得珍藏。而那蘊藏在缺答心中的愛,就像那美好的瞬間,值得一輩子去銘記。

如果喜歡悉扮游希望盡快采納,嘻嘻,等著升四級呢。

我個人感覺你的主題叫做:美妙瞬間的對照

名字的信扮原因:

一個女孩,稱為女孩,那她一定是在她最陽光,最純真,最美麗的時候,油菜花也是在最燦爛的時候,那么兩個不同的滑雀灶方面彼此對照,反應出現(xiàn)今社會要在加速經(jīng)濟發(fā)展的同時,也要好好的考慮一下我們的未來,將來的孩子是否還會有如此美麗的生態(tài)環(huán)境。

提醒人們注意環(huán)保,為子孫歲兄造福。

你覺的怎么樣,希望你給我留言。

盛世繁花,因為女孩與油菜花的鮮黃都是積極向上的象征,所以前半句話是盛世,女孩與油菜花互相灶豎交融,因為女孩讓棚花一樣的美麗,加坦辯則上大片燦爛的花兒,更有繁華之美,

個人觀點,希望你可以作為參考

不管是女孩,還是油菜花,還是女孩與油菜花表現(xiàn)出現(xiàn)的生機與希望,最適當?shù)闹黝}莫過于————花季?。?!

三、苗族的風俗

苗族傳統(tǒng)節(jié)日

苗族的傳統(tǒng)節(jié)日有苗年、四月八、龍舟節(jié)、吃新節(jié)、趕秋節(jié)等,其中以過苗年最為隆重。苗年相當于漢族的春節(jié),一般在秋后舉行。節(jié)日早晨,人們將做好的美味佳肴擺在火塘邊的灶上祭祖,在牛鼻子上抹酒以示對其辛苦勞作一年的酬謝。盛裝的青年男女跳起踩堂舞。

苗年

苗年,是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廣西壯族自治區(qū)融水苗族自治縣等地的苗族人民歡慶豐收,祈求來年風調(diào)雨順的傳統(tǒng)節(jié)日。一般在收獲季節(jié)以后,有的在農(nóng)歷十月亥日,有的在農(nóng)歷九、十、十一月的卯(兔)日或丑(牛)日舉行。相當于漢族的春節(jié)。

節(jié)日早晨,晚輩將做好的美味佳肴、虔誠地擺在火塘邊的灶上祭祖。在牛鼻子上抹些酒以示對其辛苦耕作一年的酬謝。姑娘們身著色彩鮮艷、風格各異、刺繡鑲邊或挑花的蠟染衣褲或長短百褶裙,佩戴著引人注目的耳環(huán)、手測釧等多種銀飾物,與英俊的小伙子們跳起踩堂舞(男的吹蘆笙,女的排成弧形翩翩起舞)。入夜,大銅鼓聲傳遍整個村寨。外村寨男青年手提馬燈吹著笛子來到村寨附近的“游方”場去游方(又稱“坐妹”、“坐寨”、“踩月亮”等,即青年男女的社交戀愛活動),村村寨寨歌聲不斷。通過對歌,鐘情男女便由定情之物--繡有鴛鴦的錦花帶連接在一起。

苗年若與“吃鼓藏”年相遇,更為隆重“鼓”為“大家族”之意,“鼓藏”是由家族人共同舉行的祭祖儀式,若干年舉行一次,七八年、十來年不等?!肮牟亍鼻?,將“鼓藏”牛(為鼓藏神喂養(yǎng)三年的大牯牛)排隊角斗。屆時,大家推舉的“鼓藏頭”一主持儀式,殺牛祭祖,還要殺雞鴨。全鼓的親戚都要趕來參加,活動持續(xù)十余天。

吃新節(jié)

也叫“新禾節(jié)”。“吃新”是居住在清水江和都柳江中上游的苗族節(jié)日之一。沒有統(tǒng)一的規(guī)定日期。按照習慣,在收獲的季節(jié)里,找一塊稻谷長勢最好的田,大家就在這里歡慶“吃新節(jié)”。相傳很古的時候,人間沒有谷子,只有天上告呼(雷公)掌管的谷子國有谷子,人們只好打獵為生。為了得到谷種,苗族的老祖先缺襪顫告勞拿了九千九百九十九種珍禽異獸到谷子國換了九斗九升九碗谷種,放在倉庫里,等來年開春播種??墒怯幸惶焱砩?,胳膊很長很長的阿烏友,手扒著天邊,借著天燈的光,踩著石頭,舂蕨粑根,不小心將天燈打翻,恰恰掉落到木板倉頂上。結(jié)果起火,火越燒越大,谷種在倉里哭喊連天,最后乘著煙飛上了天,跑回了告呼家。告勞去找告呼,請他勸回谷種,可是告呼硬說谷種沒上天。沒辦法,告勞又和告呼商量,再拿九千九百九十九種珍禽異獸去換回谷種。嘴巴磨破了九層皮,嗓子說干了九壇水,告呼死活不答應。告勞想了九天九夜,終于想出了一條計策:等谷子成熟的時候,派一只狗到稻田里打幾個滾,讓谷子沾在毛毛上帶回來。古歷七月十三日早上,狗要出發(fā)了,告勞又交待:要取谷子桿有五尺高、谷穗有五尺長的谷種。但因狗走的太急,到南大門時,不小心絆了一跤,把告勞交待的話記顛倒了,結(jié)果跑到只有五寸長的稻田里,趕忙打了幾個滾就往回跑。計策被告呼識破了,當狗走到天橋時,告呼早派了九十九個彪壯的武士一把守橋頭,他們把狗打落到天河里,他們想天河又寬又深,狗只有死路一條??伤麄?nèi)f萬沒想到,狗落入天河后趕緊把尾巴翹得高高的露出水面,費了九牛二虎的力氣,游過天河回來了,尾巴上還沾有九粒谷種。告勞有了谷種,趕緊犁田撤種,到了古歷六月六日這天,秧尖上伏敗抽出了一串狗尾巴一樣的谷穗,一個月后,金閃閃的谷穗成熟了。古歷七月十三日,正是取得谷種一年的日子,告勞這好宴天摘了九升谷子,煮了一大鍋香噴噴的白米飯。他先舀了三大碗給狗吃了,然后自己才嘗新。剩下的谷種,年年播種,使人們都吃上了白米飯。為了記住取谷種的日子,將七月十三日定為吃新節(jié),一直傳下來。節(jié)日這天,家家都用新谷做飯,天剛破曉,人們便帶上新米飯、酒、雞、鴨、魚、肉來到田間,祭過先人之后,宴席開始,大家圍成一個圓圈,每人將手中的酒杯舉到下一位的唇邊,老人一聲令下,大家接連歡呼三聲,便互相敬又酒,一飲而盡。頓時田間笑聲回蕩,對歌、踩塘、跳蘆笙等傳統(tǒng)的文體活動開始,直到黃昏。

四月八

農(nóng)歷四月初八,是貴州省貴陽市附近苗族人民紀念古代英雄“亞努”的傳統(tǒng)節(jié)日。相傳在很早很早以前、苗族人民就在富庶的格羅格桑(今貴陽附近)休養(yǎng)生息,過著幸福、美滿、豐衣足食的生活。為了抵御統(tǒng)治者官兵的攻打,足智多謀的首領(lǐng)“亞努”率眾英勇抗擊,給來犯者以沉重打擊,但終因寡不敵眾,不幸于四月初八犧牲,葬在“嘉八許”(今貴陽市噴水池附近)。為了紀念“亞努”英烈,至今每逢農(nóng)歷四月初八,身穿節(jié)日盛裝的苗族人民,都要從四面八方匯集到貴陽市噴水池旁集會。

屆時,噴水池旁紅旗招展,人如潮涌,吹笙奏笛、對歌傳情、耍獅子、玩龍燈、打球、比武熱鬧非凡。小伙子的蘆笙比賽別有情趣,他們邊吹蘆笙邊做快速旋轉(zhuǎn)、矮步、倒立等技巧。夜晚,貴陽市和噴水池一帶燈火輝煌,如同白晝,到處歡歌曼舞,一派歡樂景象。

四月八的活動在川、鄂、湘、黔等地苗族中也廣為盛行。

舟溪蘆笙節(jié)

居住在凱里舟溪一帶的苗族。在農(nóng)歷正月十六至二十日要過蘆笙節(jié)。蘆笙堂設(shè)在舟溪井坎邊的河沙壩上。正月十六日的清晨,幾位主持蘆笙堂的老人,扛著蘆笙來到井坎查看碑文,念道:“吹笙挑月,乃我苗族數(shù)千年來盛傳之娛樂活動。每逢新年正月,各地紛紛仿效,以娛樂而賀新年,更為我苗族自由配婚佳期……”念完后倒出葫蘆里的米酒,先在碑石上和蘆笙堂中央,噴酒數(shù)口,各人又飲一大口,吹響了第一支蘆竺曲;這時帶著銀花首飾,穿著艷麗節(jié)日盛裝的姑娘和小伙子們隨著悅耳的曲調(diào)翩翩起舞。小伙子們向意中人索取花帶,姑娘們則將花帶系在中意的小伙的蘆笙管上。三天過去了,青年男女各自物色了心中的伙伴。這時主持蘆笙堂的老人,仍然背著米酒,在碑石上和蘆笙堂上噴灑米酒。堂中央插上草標。此后蘆笙高掛,直到五谷歸倉,農(nóng)歷“苗年”,才能取下,直吹到蘆笙節(jié)。第四天是鬧春,青年情侶,自由談唱,交融感情,互送信物。

龍舟節(jié)

龍舟節(jié)是每年農(nóng)歷五月二十四至二十七日,此時萬人盛裝,云集江邊,參加龍舟出發(fā)前的獻祭活動。比賽開始,幾十條龍舟破浪前進,兩岸鑼鼓、禮炮齊鳴,觀眾吶喊驚天動地。岸上還舉行對歌、跳蘆笙舞等活動。入夜,余興未盡,青年男女相聚對歌,傾訴真情。

捕魚節(jié)

捕魚節(jié)是貴州中部獨木河及南明河兩岸苗族的節(jié)日。獨木河發(fā)源于云霧山,在貴州境內(nèi)北流至尤里、福來交界處與南明河匯合,再北流注入烏江。這個節(jié)日最初是在播種插秧需要水時,苗族人民在河邊祈禱龍王降雨的求雨節(jié),但年長月久,就逐漸演變?yōu)椴遏~節(jié)了。

節(jié)日時期各地不一,從三月到六月,由各寨善捕魚而有威信的“漁頭”商定。屆時,青壯男子都要前往山上采集樹葉作“鬧藥”,到河中鬧魚捕魚,婦女則在家中備辦臘肉、香腸、糯米飯和酒。中午時,全家老少都穿著盛裝,攜帶酒肉到河邊進餐。食畢,男吹蘆笙。女唱山歌,盡興歡樂。到夕陽西下時,才帶著鮮魚回家,另設(shè)宴招待親友或以魚饋贈他們。

吃信節(jié)

吃信節(jié),是貴州省合江縣包寨一帶苗族人民的節(jié)日,歷時四天,時間在每年的農(nóng)歷六月“信”(戊)日(根據(jù)干支紀年計算)。屆時,遠嫁他鄉(xiāng)的苗家姑娘,極盡梳妝打扮,穿著如花似錦的衣裙,佩戴琳挪滿目的銀飾物,滿“載”節(jié)日禮品,跋山涉水回家探望父母鄉(xiāng)親。節(jié)日期間,全寨歡騰,鼓樂齊鳴,吹起蘆笙,翩翩起舞,到處洋溢著節(jié)日的歡樂。百嗄雅山腳、翁雅河畔,人聲鼎沸。斗牛、斗雀、跳蘆笙、拔河、打球等比賽場上,喝彩聲此起彼落。鐘情青年男女相邀到樹林里,溪水邊對山歌,互相傾訴愛慕之情。

花山節(jié)

花山節(jié),又稱“踩花山”、“?;ㄉ健被??!安壬剑步?跳場或桃花,是貴州省西部、中部,云南省東南部和四川省南部苗族人民的盛大節(jié)日。日期不盡相同,有的在農(nóng)歷正月,有的在五月、六月、八月下旬不等。節(jié)前,幾個苗寨聯(lián)合產(chǎn)生花山會的三人領(lǐng)導小組,連任三年、七年、十二年不等花場在地勢平坦的風水寶地。

屆時,披上節(jié)日盛裝的“花場”,燈籠高懸,彩旗飛舞。花桿矗立。身穿對襟短衣,頭纏青色長布,腰來大市帶的男子和身著節(jié)日盛裝、精心梳妝打扮的婦女,吹著蘆笙、吹吶,敲著銅鼓,載歌載舞,從四面八方云集會場。蘆笙舞貫穿花會始末,賽歌是花會的主要項目,爬桿比賽最引人矚目。舞獅、武藝競賽、斗牛、賽馬活動,各地不盡相同或兼而有之。蘆笙舞給人一種輕松活潑之感,衣著鮮艷的姑娘和著小伙子蘆笙的旋律起舞,有的是幾個男子一字排開,邊吹邊舞,姑娘們圍繞蘆笙隊,轉(zhuǎn)圈而跳;有的是小伙子吹笙在前,姑娘聯(lián)臂縱舞于后,或全場數(shù)百人隨樂齊舞,歌舞升平,令人心曠神情。舞獅活動別有情趣,在矗立的花桿頂端懸掛一個豬頭(或一只雞)、兩瓶美酒,舞獅畢,比賽爬花杯?;ū怯靡豢脛兤さ乃蓸渲瞥?,又高又滑又細,要想取勝是很困難的,人們常常采用人梯的辦法摘取勝利品。爬花桿表演最富有民族特色。表演者邊吹笙,邊繞桿旋轉(zhuǎn)起舞。一個鷂于翻身上桿,頭朝下,雙腿交叉緊緊絞住桿子倒掛,吹奏蘆笙,一個鯉魚打挺,身體倒轉(zhuǎn)一百八十度,循環(huán)反復一直攀到桿頂亮相。表演者雙腳夾住花桿倒掛。吹著蘆笙下滑,距地面數(shù)尺時,一個筋斗翻下,輕盈自如,賽過體操運動員的技巧,博得全場喝采。婦女的績麻穿針比賽,饒有風趣,比賽搓麻繩、穿針引線的質(zhì)量、速度。勤勞、智慧的結(jié)晶為她們帶來節(jié)日歡樂?;ㄉ綍乔嗄昴信缃坏臋C會,鐘情的姑娘會被小伙子撐開的花傘攏去,互相依偎著,傾訴衷腸?;ㄉ綍教幯笠缰?jié)目的氣氛,充滿著真摯的友誼,純潔的愛情。

砍火星節(jié)

苗族傳統(tǒng)節(jié)日。流行于貴州關(guān)嶺一帶。節(jié)日內(nèi)容主要是規(guī)定鄉(xiāng)規(guī)。根據(jù)不同姓氏,節(jié)日的時間也不盡相同。大致為七月、八月和九月二十七日不等。一年一度,按氏族中的人戶,輪流值年,值年負責召集大家商討鄉(xiāng)規(guī)和有關(guān)大事,然后值年家要備酒殺雞,請大家喝“合心酒”,并把雞頭敬給下一屆值年。循環(huán)輪流輪到誰家值年,就在誰家舉行聚議和飲會心酒。

客家年

苗族的客家年就是春節(jié)。在農(nóng)歷三十晚上,家人團聚,不許外人打攪。他們用半掩門放鞭炮以示此時來人不許入內(nèi)。初一清晨繼續(xù)燃放鞭炮,敬祖先,除邪惡。人們用兩手做欄牛、攔羊狀,嘴里說:“趕牛,趕羊……”以示六畜興旺,然后吃年飯。初二開始身著盛裝的苗家人走鄉(xiāng)串戶,互相祝賀節(jié)日。好客的主人對來賓要敬酒三杯。家家洋溢著節(jié)日的歡樂。青年男女聚集在村前寨旁的草坪上,吹蘆笙,彈月琴,跳舞唱歌,有些地方還要舉行“踩花山”、“并?!钡然顒?。

晾橋節(jié)

貴州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三穗縣苗鄉(xiāng)寨頭的傳統(tǒng)節(jié)日,也叫“二月二”。相傳寨頭人原住在也霧山,因寨頭土地肥沃,全寨人一起搬進寨頭。搬家那天,龍也要跟著搬,但石屏河水擋住了龍的去路,于是寨里的構(gòu)羅(長老)們商議一下,決定架橋把龍接來,因龍象征吉祥幸福。全寨十二房都要接,所以這座橋就修了十二個橋墩。橋修好了起名為“接龍橋”,橋是農(nóng)歷二月初二造的,為了紀念這個日子,每年這一天寨頭苗家十二房各抬一頭豬,在橋上宰殺。

龍船節(jié)

龍船節(jié),有的地方又稱“龍舟節(jié)”,是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松桃苗族自治縣和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等地苗族人民的傳統(tǒng)節(jié)日,一般在農(nóng)歷五月初五舉行。

屆時,清水江畔,彩旗飄舞,人如海,歌如潮,幾十只裝飾一新的青、紅、黃龍舟一字排開,泊在爭相競發(fā)的起跑線上。 “風調(diào)雨順”、“五谷豐登”的旌旗迎風“嘩嘩”作響。每條船上三四十名運動健兒,上著對襟短衣,腰系繡花帶,下穿陰丹士林布褲,頭戴精巧的斗笠,個個精神抖擻,集中待命。德高望重的鼓師和標致英俊的少年擂鼓吶喊,指揮龍舟行進在寬闊的江面上,龍船似離弦飛箭,兩岸的歡呼聲,喝彩聲響徹天空。競賽結(jié)束,男女青年隨蘆笙、吹吶、竹笛、芒筒、月琴、木葉等樂曲聲翩翩起舞。跑馬、斗牛、踩鼓和“游方”活動相伴舉行,增加了節(jié)日濃郁的氣氛。節(jié)日里,出嫁的姑媲精滿載雞鴨、棕粑回娘家探望。

姊妹節(jié)

苗族傳統(tǒng)節(jié)日。流行于貴州省黔東南苗族地區(qū)。每年春天,那里的苗族婦女要過一次“姊妹節(jié)”,吃上一餐“姊妹飯”。節(jié)日的早上,寨子里的姑娘們便去田里捉魚,準備“姊妹飯”、不管她們到哪家田里捕撈,都會受到歡迎。婦女們吃完“姊妹飯”后,便各自帶上事先準備好的彩色糯米飯,到游方場找小伙子對歌。小伙子想要吃到糯米飯,必須在對歌中取勝。除對歌以外,婦女們可以隨意參加各種娛樂活動.出嫁的姑娘也要回娘家過“姊妹節(jié)”。

爬山節(jié)

苗族的爬山節(jié)亦稱“爬坡節(jié)”,形成至今已有上千年的歷史了,每年農(nóng)歷的三月下旬里的“馬日”(古代用十二生肖記日),即農(nóng)歷三月十九日這天舉行。屆時居住在黔東南凱里地區(qū)的苗族人民聚集在香爐山上,他們在山上對歌斗雀,歌山人海,熱鬧非凡。青年男女邊唱歌邊沿著曲曲彎彎的山間小路向山頂攀登。一路春風一路歌,苗族的飛歌、情歌、酒歌、古歌灑滿山坡,最先到達山頂?shù)谋蛔u為“爬山英雄”,受到大家的尊重。得到姑娘們的青睞。相傳香爐山爬山節(jié)是紀念苗族的英俊青年阿補和玉帝小女兒阿別的。玉帝的小女兒阿別向往人間的自由生活,順著山頂飛下來,與聰明能干、忠厚善良的阿補結(jié)為夫妻并生有三個女兒。一天黎明全家人正在高興之際忽然雞叫頭遍。玉帝規(guī)定每天雞叫三遍時為朝拜時,阿別若不能及時趕到,必有大禍臨頭。心急如火的阿別在山頂向天空飛奔時一腳將香爐山頂?shù)强辶肆鶎?。香爐山?jīng)]了山頂,阿別再無法下凡了,玉帝也因沒有山頂不能享受人間香火,便罰阿補變?yōu)橄銧t,供燒香之用。為了紀念阿別和阿補的忠貞愛情,苗家人便在阿補變香爐這天過一年一度的爬山節(jié)。

殺魚節(jié)

居住在貴州省貴定一帶的苗族人民每年農(nóng)歷三月初九都要過殺魚節(jié)。這天,人民起早來到河邊,叉起河里的鮮魚,在河邊煮著吃,邊吃邊唱山歌,吹蘆堅,祝愿風調(diào)雨順、五谷豐登。

挑蔥會節(jié)

是湘西保靖縣翁排坡苗族青年的集會。傳說很久以前,老鼻子苗寨土官的女兒阿達惹愛上了夯沙的苗家放牛郎巖諾。土官氣得要死,說:“鳳凰鳥哪能與釘釘雀共窩?”巖諾的老人也勸巖諾:“金銀花與地巴菜同不了一個心。”阿達惹被鎖在吊腳樓里,不能出去。巖諾每天黃昏趕?;丶?,從夯沙跑到老鼻子寨來看心愛的姑娘。失去自由的阿達惹用歌聲唱道:“翠鳥關(guān)在竹籠籠里,掛牽山上花蓬蓬哩。鳥盼花,花盼鳥,清明采青才相逢哩。”“清明采青”是苗族姑娘在清明這天,上山挑葫蔥,求山神保佑。巖諾明白了姑娘的意思,忙唱道:“扯下樹的藤子卷在地哩,藤也枯葉也枯好孤凄哩,盼清明,發(fā)春雨哩,纏上村兒再莫離哩?!鼻迕鬟@天,兩人各自早出家門,正好走在葫蔥茂密的翁排坡上相遇。他倆忠貞相愛感動了葫蔥仙姑,促成了他們美好姻緣。因此,每年的清明節(jié),苗族女青年穿上節(jié)日盛裝,帶上蒸好的“清明粑粑”,手拿挑蔥刀,男青年拿著沙刀,都聚集在翁排坡上,對歌擇偶。這就是一年一度的“挑蔥會”。

祭鼓節(jié)

這是苗族的傳統(tǒng)祭祖節(jié)日。十二年一大祭,六七年一小祭。傳說,人類的媽媽“妹榜妹留”是從楓樹的樹心里生出來的,他們死后還要回到楓樹里去,人死后靈魂也要回到老家去才得安息。祖宗的老家在樹心里,木鼓就是象征祖宗安息的地方。后來祭祖,“祭祖”喊成了“祭鼓”了。沿襲到現(xiàn)在祭鼓就是祭祖了。祭鼓是以“韁略”為單位舉行的,一個“韁”是一個始祖?zhèn)飨聛淼挠醒夑P(guān)系的親族,他們共同敬奉一個認為祖宗的靈魂住在里面的木鼓。祭鼓節(jié)那天,每家準備一頭水粘牛,也可以幾家準備一頭,或買些牛肉。先放牛角斗,幾百頭牛一起角斗,場面是很壯觀的,然后再宰殺敬供。按習慣,不論是來慶賀的親友,還來看斗牛的客人、過路的商販,一律留下,不準走,人越多,主人臉上越光彩。跳花節(jié)

苗族傳統(tǒng)節(jié)日。流行于貴州關(guān)嶺地區(qū)。這是關(guān)嶺地區(qū)苗族時間最長、規(guī)模最大的節(jié)日。據(jù)說是為多年不生育的夫婦們舉行的娛樂盛會?,F(xiàn)在遠超出這個范圍。節(jié)目多在正月舉行,為期三天左右。白天,吹蘆笙、口弦,唱歌跳舞。晚上,對歌,談情說愛,老人圍在篝火旁飲酒暢談。參加者有時上萬人,男女老幼競相赴會。

苗族,現(xiàn)有人口740萬人,主要分布在貴州、湖南、云南、湖北、海南、廣西等省(區(qū))。主要從事農(nóng)業(yè)。刺繡、挑花、織錦、蠟染和銀飾,享譽盛名。

苗族聚居的苗嶺山脈和武陵山脈氣候溫和,山環(huán)水繞,大小田壩點綴其間。出產(chǎn)水稻、玉米、谷子、小麥、棉花、烤煙、油菜、油桐等。除此,還蘊藏著豐富的木材資源和礦產(chǎn)資源。

苗族的先祖可追溯到原始社會時代活躍于中原地區(qū)的蚩尤部落。商周時期,苗族先民便開始在長江中下游建立“三苗國”,從事農(nóng)業(yè)稻作。苗族在歷史上多次遷徙,大致路線是由黃河流域至湘(湖南)、至黔(貴州)、至滇(云南)。

苗族有自己的語言,屬漢藏語系苗瑤語族苗語支。原先無民族文字,2 0 世紀5 0 年代后期創(chuàng)制了拉丁化拼音文字。現(xiàn)今大部分人通用漢文。

苗族曾經(jīng)自稱“牡”、“蒙”、“摸”、“毛”,有的地區(qū)自稱“嘎腦”、“果雄”、“帶叟”、“答幾”等。他稱“長裙苗”、“短裙苗”、“紅苗”、“白苗”、“青苗”、“花苗”等。新中國成立后統(tǒng)稱為苗族。

苗族的音樂舞蹈歷史悠久,群眾喜愛的蘆笙舞,技藝很高。苗族的挑花、刺繡、織錦、蠟染、首飾制作等工藝美術(shù),瑰麗多彩,在國際上享有盛名。苗族節(jié)日較多,較隆重的節(jié)日有過“苗年”、“四月八”、“龍船”節(jié)等。

[民族簡介]

苗族,現(xiàn)有人口740多萬人,主要分布在貴州、湖南、云南、湖北、海南、廣西等?。▍^(qū))。 苗族聚居的苗嶺山脈和武陵山脈氣候溫和,山環(huán)水繞,大小田壩點綴其間。出產(chǎn)水稻、玉米、谷子、小笑姿麥、棉花、烤煙、油菜、油桐等。除此,還蘊藏著豐富的木材資源和礦產(chǎn)資源。 苗族的先祖可追溯到原始社會時代活躍于中原地區(qū)的蚩尤部落。商周時期,苗族先民便開始在長江中下游建立“三苗國”凳升咐,從事農(nóng)業(yè)稻作。苗族在歷史上多次遷徙,大致路線是由黃河流域至湘(湖南)、至黔(貴州)、至滇(云南)。 苗族有自己的語言,屬漢藏語系苗瑤語族苗語支。原先無民族文字,2 0 世紀5 0 年代后期創(chuàng)制了拉丁化拼音文字。現(xiàn)今大部分人通用漢文。 苗族的音樂舞蹈歷史悠久,群眾喜愛的蘆笙舞,技藝很高。苗族的挑花、刺繡、織錦、蠟染、首飾制作等工藝美術(shù),瑰麗多彩,在國際上享有盛名。苗族節(jié)日較多,較隆重的節(jié)日有過“苗年”、“四月八”、“龍船”節(jié)等。

[宗教習俗]

苗族過去信仰萬物有靈,崇拜自然,祀奉祖先?!凹拦墓?jié)”是苗族民間最大的祭祀活動。一般是七年一小祭,十三年一大祭。于農(nóng)歷十月至十一月的乙亥日進行,屆時要殺一頭牯子牛,跳蘆笙舞,祭視先人。食時邀親朋共聚一堂,以求增進感情,家庭和睦。

苗族的主要信仰有自然崇拜、圖騰崇拜、祖先崇拜等原始宗教形式,苗族傳統(tǒng)社會迷信鬼神、盛行巫術(shù)。也有一些苗族信仰基督教、天主教。苗族信仰佛教、道教的極少。

傳統(tǒng)地講,苗族對一些巨形或奇形的自然物,往往認為是一種靈性的體現(xiàn),因而對其頂禮膜拜,酒肉祭供。其中比較典型的自然崇拜物有巨石(怪石)、巖洞、大樹、山林等。此外,苗族認為一些自然現(xiàn)象或自然物具有神性或鬼性,苗族語言往往鬼神不分,或者兩詞并用。多數(shù)情況下,鬼被認為是被遺棄或受委屈的靈魂和工具所變成的,常給人類帶來災難、病痛、瘟疫或其他不幸,比如所謂東方鬼、西方鬼、母豬鬼、吊死鬼、老虎鬼棗純等,被稱為惡鬼。而有靈性的自然現(xiàn)象常被認為是善鬼,具有一定的神性,如山神、谷魂、棉神、風神、雷神、雨神、太陽神、月亮神等。對于善鬼、惡鬼,苗族人的祭祀之法亦不同。對善鬼有送有迎,祭祀較真誠,對惡鬼則須賄賂哄騙直至驅(qū)趕使之遠離。

在許多地區(qū),苗族還認為自然界存在許多精怪。比如牛在廄內(nèi)以糞便蓋身或在廄內(nèi)打轉(zhuǎn)、將糞踩成圓圈,豬吃豬仔或躺在食槽里,鴨吃鴨蛋,老虎進田,遇到兩蛇交尾,母雞發(fā)出公雞的鳴叫等均屬出現(xiàn)了相應的精怪。

在一些苗族地區(qū),人造物崇拜有土地菩薩、土地奶、家神、祭橋、水井等。土地菩薩苗語叫土地鬼,一般由幾塊石頭壘成,土地屋多為木制或用三塊石板搭成,極為簡陋,設(shè)于寨旁路口處或大路邊行人休息處。家神信仰存在于川黔滇方言的部分苗族中,即在家中設(shè)立“家神”偶像。祭橋流行于黔東南大部分地區(qū)。龍也是各地苗族的崇拜和祭祀對象。

圖騰崇拜方面。東部地區(qū)許多苗族與瑤族共同崇拜盤瓠(一種神犬)。他們世代傳說著“神母犬父”的故事,把盤瓠視為自己的始祖。中部地區(qū)一些苗族認為他們的始祖姜央起源于楓木樹心,因而把楓樹視為圖騰。另有一些地區(qū)的苗族以水牛、竹子等為自己的圖騰崇拜對象。

普遍地,祖先崇拜在苗族社會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他們認為祖先雖然死去,其靈魂卻永遠與子孫同在,逢年過節(jié)必以酒肉供奉,甚至日常飲食也要隨時敬奉祖先。許多地區(qū)定期或不定期地舉行祭祖盛典,在湘西有“敲棒棒豬”、“椎牛祭祖”,黔東南有“吃牯臟”,黔中地區(qū)叫“敲巴郎”,黔西北、滇東北有打老牛習俗。其中,黔東南的吃牯臟至今盛行不衰,最為典型。吃牯臟亦稱祭鼓節(jié)、鼓社節(jié)、鼓藏(牯臟)節(jié),以宗族(鼓社)為單位,每七年或十三年舉行一次。他們認為祖先的靈魂寄居中在木鼓里,祭鼓就是敲擊木鼓召喚祖先的靈魂來享用兒孫的供品。主祭者稱為牯臟頭,祭品牯臟牛是專門為此而飼養(yǎng)的。每屆祭祀活動前后延續(xù)三年之久。

大多數(shù)苗族人虔信巫術(shù)。主要的巫術(shù)活動有過陰、占卜、神明裁判、祭鬼等,此外還有蠱術(shù)等。巫術(shù)活動由巫師主持。巫師大多是非職業(yè)化的。他們在前述各種原生性崇拜和巫術(shù)活動中起著主持者的角色,有的地方巫師還兼任寨老。巫師除了熟悉祭祀方法外,大多還能講述本宗支的譜系、本民族重大歷史事件和遷徙來源的路線,熟悉各種神話傳說、古歌古詞和民間故事,有的巫師還兼有歌師和舞師的職能。所以說,巫師是苗族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的傳承人,在苗族社會中充任知識分子的角色。此外,巫師還掌握一定的醫(yī)術(shù),懂得一些草藥,在為人驅(qū)鬼的同時,輔以科學的醫(yī)藥手段。

除了這些傳統(tǒng)信仰之外,自近代以來,隨著西方傳教士深入我國內(nèi)地傳教,在滇黔川交界地區(qū)、貴州凱里、湖南沅陵等地區(qū)有一些苗族群眾皈依了基督教,在滇東南有少數(shù)苗族信仰天主教。尤其是滇東北、黔西北一帶的基督教信仰曾經(jīng)勢頭強盛,影響極大。外國傳教使團或者傳教士們在苗族地區(qū)開設(shè)了許多的中小學校、醫(yī)療機構(gòu)、甚至實施了一些經(jīng)濟發(fā)展項目,對于苗族社會的進步、政治地位的改善起到了不可抹滅的作用。著名的牧師有安順的黨居仁、柏格理、張道慧、王樹德等,前二者均殉職苗區(qū)。

新中國建立之后,基督教、天主教的影響一度衰微,近年有一定的復蘇的趨勢。但是,現(xiàn)在基督教、天主教實行“三自”,與1950年以前的基督教信仰在社會組織、社會影響甚至信仰內(nèi)容方面都有許多的不同。

國外的苗族,在越南、老撾有少數(shù)苗族信仰天主教。美國、法國等西方國家的苗族也有信仰基督教、天主教的。老撾、泰國的苗族也受佛教文化的影響。盡管如此,在他們的社會中,傳統(tǒng)的祖先崇拜、靈魂觀念等仍在很大程度上的保留。

[苗族歷法]

苗族是中國最古老的民族之一,也是中國最早定居的民族之一。

遠古時期,苗族文化科技十分發(fā)達,從近期發(fā)掘的苗族古歷足見一般。苗族古歷,豐富了中國與世界歷法體系。

據(jù)中國著名天文學專家陳久金教授考證:苗族有古歷體系。迄今為止,還沒有他人能夠推算、編寫出苗族古歷,筆者欲予嘗試。

據(jù)筆者考證:中國苗族古歷體系屬陰陽歷,以太陽歷為主。

苗族古歷以十二生肖記時、日、月、歲,一歲365.25日,陽歷平歲365日,閏歲366日。

每歲分為動月、偏月、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其中1、3、5、7、9月5個月為月長日,每月31日;動月、偏月、2、4、6、8、10月等7個月為月短日,每月30日。

以“冬至”為歲首、年首、節(jié)首、氣首,屬中國歷法“子正人統(tǒng)”。

一歲分“冬至”(陽旦)、“夏至”(陰旦)兩個年節(jié),“冬至”前一日為苗歷大年。

一歲分冷季、溫季、熱季三季,分上半歲和下半歲,每半歲中冷季、溫季、熱季各占兩個月,一歲中冷季、溫季、熱季各占4個月。

上半歲由“冷漸熱”,下半歲由“熱漸冷”,歲歲循環(huán)往復。4歲1閏,附加值為1日,閏在動月,亦即歲首,閏月31日。

苗歷10月的最后一日為除夕夜(“冬至”前一日)。

動月的第一個子日、丑日、寅日分別為天歲節(jié)、地歲節(jié)、人歲節(jié)。因此,有“歲首初日不出門”的苗習。

苗歷除使用十二生肖記時、日、月歲外,還用1、2、3、4、5、6、7、8、9、10、自然數(shù)相輔助記時、日、月、歲,為老人祝壽:“祝120歲高壽”。

十二生肖來源,與中國遠古十二個氏族有關(guān)。用十二生肖記時、日、月、歲,一歲分12個月,一日分12個時辰,歲、月、日、時固定不變,日按十二生肖相記,循環(huán)使用。建制以“建”作日首,固定循環(huán)使用。

二十七宿與苗族九卦有關(guān)。

苗族先民還用所住房屋的相應方位與十二生肖輔助記時、日、月、歲,將一日分為夜、晨、晝、昏4個時段,與十二生肖相配記為“大門口、堂屋、左屋、屋后、右屋、屋頂”,觀測日出日落。陰歷從月圓到下一輪月圓為1 個月,每月分27宿。陰歷平歲358日,閏歲387日。動月、偏月為月短日;1—10月為月長日。月長日30日,月短日29日,閏月29日。苗族古歷不論陽歷或陰歷均在歲鼠、歲辰、歲申置閏,每4歲一閏,閏動月。苗族古歷體現(xiàn)了“一分為三、三位一體”的苗族生成哲學觀和“九卦”立體思維觀(即前后、左右、上下、表里、中或東、南、西、北、中、東南、西南、西北、東北)。

苗族先民崇拜“日、月、星”,視三光為純潔之至。

苗族先民認為組成宇宙萬物的原生物質(zhì)為雷、龍、夔三種(意譯為水、火、氣),記為“三?!?;“五行”分別依次為光、氣、水、土、石。大堯(亦稱鬼谷先生)歸順黃帝(自稱天子),大夔妹嫘祖(雷祖)嫁給黃帝為妻后,大堯為討黃帝之好改九卦為八卦(漢書稱伏羲制八卦,有誤),改一分為三(陽、陰、不陽不陰)為一分為二(陽、陰),改立體思維為平面思維。將十干支與十二生肖結(jié)合創(chuàng)天干、地支、六十甲子(漢書有此記載)。改27宿為二十八宿。將五行按平面方位及所產(chǎn)之物改為金、水、木、火、土(西、北、東、南、中),同時與金、水、木、火、土星、日、月相配創(chuàng)七曜歷?!镀哧讱v日》乃我國現(xiàn)存最早的歷書。

中國苗族古歷與古埃及歷同屬太陽歷,但比距今6200年的埃及歷還要早3800多年,每歲365日,4年一閏;不同的是古埃及歷閏年的附加日為6天,苗族古歷閏歲的附加值為1日。苗族古歷與太陽回歸年長度365.25日一致,天狗周期為1460歲,準確率高。

中國苗族古歷對遠古苗民從事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主要是水稻生產(chǎn))具有巨大的指導作用,民間亦曾應用于擇吉。(詳見石啟貴的《湘西苗族實地考察報告》)。

中國苗族古歷的使用時限,上溯至少可達一萬年,下限是光緒三十三年(即公元1907年)。據(jù)《永綏直隸志》記載:“父子遞傳,以鼠牛虎馬記年月,暗與歷書合?!保ㄇ?楊瑞珍撰,同治七年刻本)清?董鴻勛撰,光緒三十三年鉛印本《古丈坪廳志》也有同樣的記載。根據(jù)珍藏于北京博物館《乾隆六十年苗匪檔》內(nèi)的原始奏折和被捕苗族首領(lǐng)的“供單”以及當年參予鎮(zhèn)壓起義的人士編著的史書或地方志記載:商定鳳凰、乾州、永綏、松桃四廳起義日期為乾隆六十年二月初六(農(nóng)歷)。據(jù)吳添半在“供單”中解釋說,這一日是苗年的正月初一(苗歷陰歷年),把起義日子定為這一日,取去舊還新之意。后因泄密,提前于正月十八日(農(nóng)歷)起義。這是史書記載與苗族古歷有關(guān)的重大歷史事件。

中國苗族古歷與聯(lián)合國公布的“未來日歷方案”(詳見于《資料卡片》1988年第二期《未來的日歷》,新華社內(nèi)蒙古分社主辦)有異曲同工之妙合。苗族古歷比現(xiàn)行公歷、陰歷每月的日數(shù)單一,且閏法簡單,易于掌握和運用。

中國苗族古歷體系表明十二生肖、七曜歷和二十七、二十八宿均產(chǎn)生于中國,后傳入巴比侖、印度等國。由此可見:中國苗族古歷是中國歷法之母,也是世界歷法之母。

苗歷的月份與節(jié)氣對應見下表。

苗歷十二月與二十四節(jié)氣表月份

生肖 建制 節(jié)氣 季節(jié) 動月

鼠 子 冬至、小寒 冷季 偏月

牛 丑 大寒、立春 冷季 1月

虎 寅 雨水、驚蟄 溫季 2月

兔 卯 春分、清明 溫季 3月

龍 辰 谷雨、立夏 熱季 4月

蛇 巳 小滿、芒種 熱季 5月

馬 午 夏至、小暑 熱季 6月

羊 未 大暑、立秋 熱季 7月

猴 申 處暑、白露 溫季 8月

雞 酉 秋分、寒露 溫季 9月

狗 戌 霜降、立冬 冷季 10月

豬 亥 小雪、大雪 冷季

[苗族節(jié)日]

苗族是一個富有古老文明、講究禮儀的民族,歲時節(jié)慶獨特鮮明。苗族傳統(tǒng)節(jié)慶按功能含義分為:⒈農(nóng)事活動節(jié)慶;⒉物質(zhì)交流節(jié)慶;⒊男女社交、戀愛、擇偶節(jié)慶;⒋祭祀性節(jié)慶;⒌紀念性、慶賀性節(jié)慶。按時序分,一歲分十二個月,每月都有一個以上的節(jié)慶日。動月(鼠或子月)1—15日(第一個子日至第二個寅日)為玩年節(jié),其中第1個子日為天歲節(jié),苗人不出門(遠門);第1個丑日是地歲節(jié),第1個丑日至第2個丑日(2—14日)期間,人們紛紛走親訪友、互賀新歲、男女對歌、玩龍燈、獅子等;第2個寅日(15日)為尾巴年(燒龍燈)。偏月(牛月或丑月)第一個丑日為社日,亦稱龍頭節(jié),苗人祭土地神,接龍、安龍(苗語染戎)。1月(虎月或寅月)的第一個寅日為物質(zhì)交流、男女社交節(jié)(漢籍稱為三月三街節(jié))。2月(兔月或卯月)的第一個未日為牛王節(jié)(漢籍稱四月八日)、男女社交櫻桃會、佛生日。3月(龍月或辰月)的第一個辰日、第二個寅日分別為小端午節(jié)和大端午節(jié),其中小端午節(jié)后來為紀念苗族偉大愛國詩人屈原(羋姓),亦稱屈原節(jié)、歌師節(jié)。4月(蛇月或巳月)的第1個巳日為降龍節(jié)(漢籍稱為六月六、六月場)、吃薪節(jié)(大麥熟)。5月(馬月或午月)的第1個子日是小年節(jié)(夏至日,陰旦? 冢???個午日為七巧節(jié)(苗語稱七姊妹,即北斗七星)。6月(羊月或未月)的第2個寅日為鴨節(jié),第2個辰日為趕秋節(jié)。7月(猴月或申月)的第1個申日為酒節(jié)(糯稻收割釀制甜酒、米酒)。8月(雞月或酉月)為祭祀節(jié)(主要進行椎牛、吃豬、跳香、還儺愿、安龍等祭祖祀魂活動)。9月(狗月或戌 月)狩獵節(jié),擇日祭梅山三神,開始狩獵。10月(豬月或亥月)卯日、午日為吃豬泡湯節(jié)(殺年豬),灶神節(jié)(祭灶神),除夕夜(大年夜,漢籍稱苗人十月過年)。

[飲食習慣]

大部分地區(qū)的苗族一日三餐,均以大米為主食。油炸食品以油炸粑粑最為常見。如再加一些鮮肉和酸菜做餡,味道更為鮮美。 肉食多來自家畜、家禽飼養(yǎng),四川、云南等地的苗族喜吃狗肉,有“苗族的狗,彝族的酒”之說。苗家的食用油除動物油外,多是茶油和菜油。 以辣椒為主要調(diào)味品,有的地區(qū)甚至有“無辣不成菜”之說。苗族的菜肴種類繁多,常見的蔬菜有豆類、瓜類和青菜、蘿卜,大部分苗族都善作豆制品。 各地苗族普遍喜食酸味菜肴,酸湯家家必備。酸湯是用米湯或豆腐水,放入瓦罐中3-5天發(fā)酵后,即可用來煮肉,煮魚,煮菜。 苗族的食物保存,普遍采用腌制法,蔬菜、雞、鴨、魚、肉都喜歡腌成酸味的。苗族幾乎家家都有腌制食品的壇子,統(tǒng)稱酸壇。 苗族釀酒歷史悠久,從制曲、發(fā)酵、蒸餾、勾兌、窖藏都有一套完整的工藝。日常飲料以油茶最為普遍。湘西苗族還特制有一種萬花茶。酸湯也是常見的飲料。 典型食品主要有:血灌湯、辣椒骨、苗鄉(xiāng)龜鳳湯、綿菜粑、蟲茶、萬花茶、搗魚、酸湯魚等。

[婚喪習俗]

在青年男女婚戀過程中也必不可少的食品是糯米飯。湖南城步的苗族把畫有鴛鴦的糯米粑做為信物互相饋贈;舉行婚禮時,新娘新郎要喝交杯酒,主婚人還要請新郎、新娘吃畫有龍鳳和奉娃娃圖案的糯米粑。

[服飾特色]

假若盛裝的苗族姑娘匯聚在一起,那一定會變成一個美麗的銀色世界。喜戴銀飾是苗族姑娘的天性,她們挽發(fā)髻于頭頂,戴上高約2 0 公分左右,制做精美的銀花冠,花冠前方插有6 根高低不齊的銀翹翅,上面大都打制著二龍戲珠圖案。有的地區(qū),銀冠上除插銀片外,還插高約1 公尺的銀牛角,角尖系彩飄,更顯的高貴富麗。銀冠下沿,圈掛銀花帶,下垂一排小銀花墜,脖子上戴的銀項圈有好幾層,多以銀片打制花和小銀環(huán)連套而成。前胸戴銀鎖和銀壓領(lǐng),胸前、背后戴的是銀披風,下垂許多小銀鈴。耳環(huán)、手鐲都是銀制品。只有兩只衣袖才呈現(xiàn)出以火紅色為主基調(diào)的刺繡,但袖口還鑲嵌著一圈較寬的銀飾。苗家姑娘盛裝的服飾常常有數(shù)公斤重,有的是幾代人積累繼承下來的。素有“花衣銀裝賽天仙”的美稱。苗家銀飾的工藝,華麗考究、巧奪天工,充分顯示了苗族人民的智慧和才能。 苗家姑娘的裙子叫百褶裙,但實際上一條裙子上的褶有5 0 0 多個,而且層數(shù)很多,有的多達三、四十層。這些裙子從紡織布到漂染縫制,一直到最后繪圖繡花,都是姑娘們自己獨立完成,再加上親手刺繡的花腰帶,花胸兜,真是異彩紛呈,美不勝收。

苗族半數(shù)以上居住在貴州,其余分布在湖南、云南、廣西、四川等地。苗族人食物以大米為主,輔以包谷、小米、高粱、小麥和薯類等雜糧。苗族人最喜食糯米。副食品主要有瓜類、豆類、蔬菜以及作為佐料的辣椒、蔥、蒜等。肉類有豬、牛、羊、雞、鴨及魚類。

苗族人口味以酸、辣為主,尤其喜食辣椒。日常菜肴主要是酸辣味湯菜。酸菜味鮮可口,制作方便,可生食,也可熟食。平時吃新鮮蔬菜或瓜豆,苗家也摻些酸菜或酸湯。令人增加食欲。此外,苗家的酸湯煮魚是風味名菜,做法是將酸湯加水、食鹽煮沸,取鮮活魚去苦膽,入酸湯中煮制而成,此菜肉嫩湯鮮,清香可口,一年四季都可以做。

苗家能加工保存熏制臘肉、腌肉、腌魚、魚干、香腸等.其中腌魚是苗族的傳統(tǒng)佳肴。方法是將鮮魚剖開,去內(nèi)臟,抹上鹽、辣椒粉,放火上方焙烤至半干,然后人壇密封.食時取出蒸熟。此魚具有骨酥,咸辣適度,清香可口的特點。

苗族人還喜歡制作豆腐、豆豉,加工豬灌腸、血豆腐等。愛吃火鍋。苗家男女都喜歡酒,大部分人家都能自己釀酒。他們自制酒秈,用土產(chǎn)的糯米、包谷、高粱等釀出芳香的甜酒、泡酒、燒酒、窖酒等

編輯詞條

開放分類:

民族、中華民族、少數(shù)民族、歷史文化、民族傳統(tǒng)

參考資料:

1.苗族所有節(jié)日:

2.苗族節(jié)日:

社會制度

鼓社制

新中國成立前,苗族鼓社是由共同源于一個男性祖先而結(jié)合起來的人們的集團。鼓社一般由同宗的一個或數(shù)個自然村寨組成,小的幾握隱十戶或百來戶,大的幾百戶乃至上千戶。一個社共立一個鼓祭祖,有共同的宗教節(jié)日、共同的地域觀念和共同的習慣法規(guī),穿同一服飾,操共同的方言。一個宗族就是一個大鼓社,稱“黑社”,又有許多分社,苗族稱為兄弟鼓社,又稱“白社”?!昂谏纭币话阌泄裕垂念^)、果敘(即歌頭)、果當(桌頭)、果熙(禮頭)、果扎(武頭)、果養(yǎng)(活路頭)、頂王(護頭)、頂榜(護尉)、珈也揚(糧頭)等頭領(lǐng),共稱為“鼓社九鼓頭”,由他們共同領(lǐng)導全社事務。鼓社的最高權(quán)力機關(guān)是全體社員大會,也就是13年一屆的鼓社節(jié)。屆時男女老幼都要參加。鼓社節(jié)要舉行隆重的祭祖活動,祭祀央公、央婆,并選舉新一屆鼓頭,討論決定鼓社規(guī)約和其他重大事項。鼓社具有組織和發(fā)展生產(chǎn),調(diào)整婚姻關(guān)系,促進人口增長,調(diào)整內(nèi)外部關(guān)系等基本職能,并具有“軍事單位”的職能,負有維護氏族的榮譽與復仇的職責。苗族鼓社是一個結(jié)合得十分緊密的血緣集團,親屬稱謂制度、祖先崇拜、地域觀念以及人們在生產(chǎn)、生活中所體現(xiàn)出來的互助精神是其重要支柱,有力地支持著鼓社組織觀念。因此,鼓社是氏族制的殘余。至近現(xiàn)代,鼓社組織只保持在操中部方言的黔東南地區(qū),其他地區(qū)已經(jīng)消失或大部分消失。

議榔制

議榔是不同宗的家族組成的地域性村寨組織,即農(nóng)村公社組織。各地苗族的叫法不一。黔東南叫“構(gòu)榔”或“勾夯”,也叫“構(gòu)榔會議”;廣西叫“栽巖會議”或“埋巖會議”;湘西大部分地區(qū)稱“合款”;云南金平縣叫“叢會”或“里社會議”。它是苗族社會中一種議定公約的制度,是地區(qū)性的政治經(jīng)濟聯(lián)盟組織。議榔組織大小不一,幾個或幾十個寨子組成的最為普遍。議榔的最高權(quán)力機關(guān)是議榔大會,其任務主要討論有關(guān)大事,制定議榔款約,選舉各種執(zhí)事首領(lǐng)。議榔設(shè)有榔頭(湘西稱為“款頭”或“款首”,廣西融水稱“頭老”,貴州從江稱為“該歪”,云南金平稱“叢頭”)一人,副榔頭若干人,另有“硬手”和“老虎漢”(軍事首領(lǐng))、祭司、“行頭”和“理老”(主持司法)等若干執(zhí)事首領(lǐng)。議榔頭人根據(jù)“議榔規(guī)約”維持一方社會秩序。其主要職責為調(diào)解并處理爭執(zhí)田土和山林所有權(quán)的糾紛、婚姻糾紛、游大偷盜事件、民族內(nèi)部糾紛、違反禁忌事件、互相殘殺事件,并組織人們起來共同對敵、抗擊外侮等等。寨老、榔頭一般不脫離生產(chǎn),但隨著社會的發(fā)展,階級分化劇烈的地方,有了一些變化。在黔東南的一些地區(qū),國時期有的寨老、榔頭還兼任甲長、保長、聯(lián)保主任,蛻變?yōu)榈刂麟A級,利用議榔來維護本階級的利益,使議榔的性質(zhì)產(chǎn)生了變化。議榔通過組織制定的習慣法榔規(guī)款約來進行管理,榔規(guī)款約一經(jīng)群眾通過,就成了不成文的法律。過去,苗族議榔規(guī)約在維護當?shù)氐纳a(chǎn)、生活及社會秩序等方面,發(fā)揮了重要作用。直至現(xiàn)代,在許多苗族地區(qū),議榔的形式依然存在,議榔規(guī)約被換上了與現(xiàn)代社會生活相適應的內(nèi)容,成為政府的行政組織及法律法令的有效補充,在社會生產(chǎn)和維護社會安定方面,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理老制

理老(或稱“寨老”、“鄉(xiāng)老”)是苗族村寨中的自然領(lǐng)袖,他自然形成,不經(jīng)選舉產(chǎn)生,也不世襲。理老大致有三級:一個村寨的理老,稱之為“寨老”或“勾往”,主要調(diào)解發(fā)生在本村寨內(nèi)的糾紛;一個鼓社(氏族)的理老,稱為“鼓公”或“婁方”,主要調(diào)解管理發(fā)生在本氏族內(nèi)的糾紛;一片地方(包括若干村寨)的理老,稱為“勾珈”或“大理頭”,負責調(diào)解發(fā)生在本片地方內(nèi)的重大糾紛案件。理老熟悉古理古規(guī),主持公道,辦事認真,能言善辯,在人們心目中享有崇高的信譽和威望段磨廳,對維護苗族社會的生產(chǎn)、生活秩序,曾起到過十分積極的作用。

飲食

酸湯魚

苗族飲食習俗自有其特點。黔東南、湘西、海南島和廣西融水的苗族,主食為大米,也有玉米、紅薯、小米等雜糧;黔西北、川南、滇東北的苗族,則以玉米、土豆、蕎麥、燕麥等為主食。副食種類很多,肉類有自家養(yǎng)的家畜、家禽和魚類,蔬菜有豆類、菜類、瓜類,此外還采集野菜和從事漁獵等以補充。酸辣二味是苗族生活中不可缺少之物。過去,由于山區(qū)缺少食鹽,因此很多苗族人民終年淡食,只能以酸辣調(diào)味,日久形成習慣。

苗族人尤其喜歡吃酸,幾乎家家戶戶都自制酸湯、酸菜、酸辣,腌制魚肉,苗家的酸湯魚肉嫩湯鮮,清香可口,聞名遐邇。苗族喜飲酒。平時勞作之余,喝一點酒,舒筋活血,消除疲勞;親友來訪,逢年過節(jié),紅白喜事,必以酒待客,久之形成了一套喝酒的傳統(tǒng)習俗和禮儀,很多地方的苗族宴飲和敬酒時,還有唱酒歌的習俗。湘、桂、黔交界地區(qū)的苗族還流行喝油茶,它不僅是苗家待客時必備的飲食佳品,而且還是平時飯前飯后的一種特制飲料,有些地方甚至以油茶當中飯吃。湘西、黔東北和重慶南部則將炒米茶作為過年節(jié)時飲用和招待親友貴賓的高檔飲料 。

酸湯

酸湯是用米湯或豆腐水,放入瓦罐中3-5天發(fā)酵后,即可用來煮肉,煮魚,煮菜。苗族的食物保存,普遍采用腌制法,蔬菜、雞、鴨、魚、肉都喜歡腌成酸味的。苗族幾乎家家都有腌制食品的壇子,統(tǒng)稱酸壇。苗族釀酒歷史悠久,從制曲、發(fā)酵、蒸餾、勾兌、窖藏都有一套完整的工藝。日常飲料以油茶最為普遍。湘西苗族還特制有一種萬花茶。酸湯也是常見的飲料。部分地區(qū)的楊姓苗族有不吃豬心等禁忌,除此之外苗族無過多的食物禁忌和要求,中國苗族典型食品主要有:血灌湯、辣椒骨、苗鄉(xiāng)龜鳳湯、綿菜粑、蟲茶、萬花茶、搗魚、酸湯魚等。

糯米飯

糯米飯是苗族主食之一,在苗族人民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為男女老幼喜愛之食品,人們認為吃粘米飯不頂餓,味淡,不及糯米飯香,不用菜也能吃下,不用筷子,手捏著吃極為方便。凡逢走親訪友的禮品,各種節(jié)日(姊妹節(jié))的主食,多為糯米做成的各種食品。有甑蒸絢白的糯米飯,染成五顏六色的花糯米飯,枕頭形和三角的粽子、糯米粑,以及釀酒、長途旅行或上坡做活,多以竹制盒盛糯米飯儲之隨身帶去食用。

小黑藥燉雞

在苗族村寨,只要家中來了貴客,他們都會燉制出香噴噴的小黑藥雞讓客人品嘗。這一美食不僅香味獨特、營養(yǎng)豐富,而且“清肺排毒、散寒止咳、滋陰補腎、行血通經(jīng)”,一直被丘北苗族同胞奉為款待上賓的佳肴和大病體虛的滋補良藥。小黑藥別名草三角楓,屬常年生草本,生長于陰涼潮濕的山地,其根、莖、葉皆可入藥,苗族同胞常用它治療腎虛、腰痛、哮喘等病癥。其燉制出的雞不僅香味獨特、肉嫩湯鮮,而且還具有滋補、治病等特殊功效。苗族孕婦產(chǎn)后補身重要食物。

禁忌

生活習俗禁忌:有些苗族地區(qū),忌隨時洗刷飲甑、飯包、飯盆,只能在吃新米時洗,以示去舊米迎新米。隨時洗刷會洗去家財,飯不夠吃。在山上飲生水忌直接飲用,須先打草標,以示殺死病鬼。忌動他人放于路邊的衣物,以免傳染麻風病。忌孩子在家中亂耍小弓箭,恐射中祖先。忌跨小孩頭頂,否則孩子長不高。禁忌婦女與長輩同坐一條長凳。苗族的禁忌,據(jù)不同的支系各有不同。

產(chǎn)忌:產(chǎn)婦生育,忌外人入室。不慎誤入者,出門時須洗腳,并喝下一碗冷水,以防將產(chǎn)婦的奶水“踩干”。產(chǎn)婦忌吃老母黃牛肉、母豬肉、公雞肉、小魚、蔬菜、辣椒等。有些苗族地區(qū),忌孕婦與孕婦會面,亦忌去別的產(chǎn)婦家,否則會被認為延長產(chǎn)期。

農(nóng)事禁忌:苗族人每年第一次往田里送糞歸來時忌見外人,若遇之,忌打招呼。栽秧時若見秧田有魚時忌說魚,否則魚會吃秧根。有些村寨,收獲小米時留下穗小的不收,若孩子問及,忌說“不要了”,要說“它們未長大”,否則以后小米因傷心而拒絕再長。在田中忌提及老鼠,惟恐其聽到前來糟蹋莊稼,只能以“他們父子”來代稱之。忌戊日,正月立春后,凡遇戊日忌動土挑水。

喪葬禁忌:有些苗族地區(qū),忌男性死于白天,女性死于夜晚,認為時辰不對,死者須再要一異性死者相伴。故死時不適,喪家常請巫師念咒“改”,同時做一手掌大小的木棺同葬,示已有伴。忌棺內(nèi)放鐵、銅等非銀金屬及棉花和涂有桐油之物,以為如是死者在回東方的路上買不了水喝,鐵、銅還會折騰死人。在些苗族地區(qū),村寨死人當天,可以勞動,但忌下田。是日,同村人忌挑柴回家,否則挑柴者會有災難。停柩期間,家屬忌吃蔬菜。入葬后1月內(nèi),家中任何東西不得出賣或借人。

節(jié)日

苗族是一個富有古老文明、講究禮儀的民族,歲時節(jié)慶獨特鮮明。苗族傳統(tǒng)節(jié)慶按功能含義分為:

1、農(nóng)事活動節(jié)慶;

2、質(zhì)交流節(jié)慶;

3、男女社交、戀愛、擇偶節(jié)慶;

4、祭祀性節(jié)慶;

5、紀念性、慶賀性節(jié)慶。

按時序分,一歲分十二個月,每月都有一個以上的節(jié)慶日。

動月(鼠或子月)1—15日(第一個子日至第二個寅日)為玩年節(jié),其中第1個子日為天歲節(jié),苗人不出門(遠門);第1個丑日是地歲節(jié),第1個丑日至第2個丑日(2—14日)期間,人們紛紛走親訪友、互賀新歲、男女對歌、玩龍燈、獅子等;第2個寅日(15日)為尾巴年(燒龍燈)。偏月(牛月或丑月)第一個丑日為社日,亦稱龍頭節(jié),苗人祭土地神,接龍、安龍(苗語染戎)。1月(虎月或寅月)的第一個寅日為物質(zhì)交流、男女社交節(jié)(華夏稱為三月三街節(jié))。2月(兔月或卯月)的第一個未日為牛王節(jié)(華夏稱四月八日)、男女社交櫻桃會、佛生日。3月(龍月或辰月)的第一個辰日、第二個寅日分別為小端午節(jié)和大端午節(jié),其中小端午節(jié)后來為紀念愛國詩人屈原(羋姓屈氏),亦稱屈原節(jié)、歌師節(jié)。4月(蛇月或巳月)的第1個巳日為降龍節(jié)(華夏稱為六月六、六月場)、吃新節(jié)(大麥熟)。5月(馬月或午月)的第1個子日是小年節(jié)(苗語稱七姊妹,即北斗七星)。6月(羊月或未月)的第2個寅日為鴨節(jié),第2個

花山節(jié)

辰日為趕秋節(jié)。7月(猴月或申月)的第1個申日為酒節(jié)(糯稻收割釀制甜酒、米酒)。8月(雞月或酉月)為祭祀節(jié)(主要進行椎牛、吃豬、跳香、還儺愿、安龍等祭祖祀魂活動)。9月(狗月或戌月)狩獵節(jié),擇日祭梅山三神,開始狩獵。10月(豬月或亥月)卯日、午日為吃豬泡湯節(jié)(殺年豬),灶神節(jié)(祭灶神),除夕夜(大年夜,漢籍稱苗人十月過年)。

除此之外,苗族因支系不同以及地域文化差異,還具有本地方本支系的一些獨具特色的節(jié)日,諸如花山節(jié)等。

感覺不錯,贊哦! (1)
下次努力,加油! (0)
網(wǎng)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場。
評論
    共 1 條評論
  • 游客
    2023-10-25 21:51
    一直讓想看下去。
本站所發(fā)布的全部內(nèi)容源于互聯(lián)網(wǎng)搬運,僅限于小范圍內(nèi)傳播學習和文獻參考,請在下載后24小時內(nèi)刪除!
如果有侵權(quán)之處請第—時間聯(lián)系我們刪除。敬請諒解!qq:2850716282@qq.com
山茶油 滇ICP備2021006107號-532
關(guān)于本站 聯(lián)系我們 特別鳴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