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油炒飯罐子兄弟2(茶油罐頭炒飯)
1. 茶油罐頭炒飯
材料:白米兩杯、甜杏仁10g、甘草8片、五谷茶油、大蒜、蔥花、豬肉絲100g(退冰)、雞蛋兩顆(先打在碗裡)、食鹽少許。
做法:
1.前一天先將白米洗掏乾淨後,加入甜杏仁及甘草片,放入電鍋煮成白米飯,放冰箱冷藏備用。
2.炒鍋中放入五谷茶油、大蒜,以小火慢煸。
3.待大蒜香氣開始出現(xiàn),倒入蛋汁,將蛋汁翻炒到凝固後,再加入豬肉絲一起翻炒。
4.當豬肉絲炒到九分熟,加入前一天煮好的白米飯。將白米飯與鍋內(nèi)所有配料翻炒均勻之後,再加入蔥花、食鹽適量,攪拌均勻即可關(guān)火。
2. 拉罐茶油炒飯
先選好隔夜的飯,然后用茶油上熱,然后炒出來放進易拉罐,這就是易拉罐茶油炒飯
3. 茶油罐頭炒飯好吃嗎
材料:白米兩杯、甜杏仁10g、甘草8片、茶油適量、大蒜適量、蔥花適量、豬肉絲100g、雞蛋兩顆、食鹽少許。
1.前一天先將白米洗掏干凈后,加入甜杏仁及甘草片,放入電飯鍋煮成白米飯,放冰箱冷藏備用。
2.炒鍋中放入苦茶油、大蒜,以小火慢煸。
3.待大蒜香氣開始出現(xiàn),倒入蛋汁,將蛋汁翻炒到凝固后,再加入豬肉絲一起翻炒。
4.當豬肉絲炒到九分熟,加入前一天煮好的白米飯。將白米飯與鍋內(nèi)所有配料翻炒均勻之后,再加入蔥花、食鹽適量,攪拌均勻即可關(guān)火。
5.美味又好吃的茶油炒飯的全部過程完成開吃了。
4. 油炒茶的罐罐
漢中的特色飲食 面皮 面皮,將大米浸泡、磨漿,加水稀稠相宜,蒸成薄片,待冷卻后切成條,具有色白、薄 漢中面皮、光、嫩、細、柔、韌、香等特點,再輔以豆芽、菠菜、胡蘿卜絲,芝麻醬、辣椒油、大蒜汁或生姜汁,芥茉、五香粉、精鹽等調(diào)料。涼拌后紅綠相映、黃白互襯、色澤鮮亮,食之爽口,氣味芳香,風(fēng)味獨特。面皮除涼食外,還可切片曬干油炸,雪白透亮,香酥迷人,在宴席可與蝦片媲美;還有炒、燴等吃法。為本地風(fēng)味獨特的地方名小吃。[17]值得一提的是,面皮大多是米做的,因為柔嫩、勁道恰似皮條,故名之,漢中人甚喜食。 粉皮 粉皮,又稱粉皮子、片皮,入口有咸、酸、辣、香、沖等味,嚼之光滑柔韌。粉皮是由生長在山上的蕨菜根莖搗碎,取其淀粉加工而成。民間的制作過程是將蕨粉稀釋,加微量明礬攪成糊狀,舀進平底小燙鍋,讓燙鍋浮在沸水上,隨即左右旋轉(zhuǎn),讓糊狀漿汁均勻鋪開,再放在冷開水中降溫,待收汗后撈出來切成條狀,色澤鮮亮,柔滑如皮條,筋絲好,有彈性。粉皮的調(diào)味非常講究,一般都佐以少許的菠菜、豆芽、紅蘿卜、調(diào)入鹽、醋、醬油、芥末、姜蒜汁、紅油辣椒汁及味精,頗能誘發(fā)食欲。 漢中菜豆腐 菜豆腐 菜豆腐,又稱菜豆腐粥,制作歷史悠久,原為招待客人的佳肴,現(xiàn)為大眾化食品。將黃豆浸泡、磨漿,用細籮或紗布濾去豆渣,煮沸,然后加入漿水菜酸湯點清,待形成豆腐時,再濾出豆腐壓成塊。豆腐質(zhì)地細嫩,色澤青白如玉。吃法有酸甜之分:用所剩的酸漿水加入大米煮粥,快熟時加入所制豆腐,粥食之酸香可口;用白水加大米煮快熟時加入所制豆腐,該粥食之醇香甘甜。食酸味豆腐時,配以油煎辣椒、蒜泥、芫荽等拌成的佐菜,清香意爽,余味無窮。菜豆腐營養(yǎng)價值高,經(jīng)濟實惠 漢中漿水面漿水面 漢中各地均喜食漿水面,尤其城南關(guān)幺兒拐的漿水面,其味酸、辣、清香,別具一格。漿水菜的菜以芥菜(俗稱花辣菜)為佳,或用白菜、芹菜等制作,將菜在沸水中煮燙至半熟,放入瓦盆罐,加入漿水湯,一至二日菜色變成金黃色,再用食油、精鹽,加蒜苗炒熟,配以蔥花、姜末、花椒粉等調(diào)料及豆腐丁,燴入炒熟的漿水菜內(nèi)作臊子。漿水面條人工搟作,頁寬、條長、片薄。熟面條調(diào)上漿水菜臊,澆上辣椒紅油。其色紅白黃相間,入口酸辣清香,回味無窮,并具有開胃健脾之功效,是漢中有名的風(fēng)味小吃。涼粉 涼粉是以冰豆涼粉、豌豆涼粉為上品,米涼粉次之。漢臺區(qū)鋪鎮(zhèn)的冰豆涼粉更為可口。制作涼粉的方法非常簡單:以豌豆、胡豆或扁豆(檳豆)為原料,浸入水中泡脹磨漿,去掉粗渣,經(jīng)漂濾沉淀,摻入適量清水置鍋內(nèi)燒火加熱,邊攪邊煮,呈漿糊狀時舀在盆里,冷卻后就成涼粉。如果趁涼粉沒有冷卻之前佐料熱食,便稱為吃“熱涼粉”。吃法比較講究,在同一盆中的涼粉可分為兩種,即塊片和糊狀,可任選其一,或兼而食之。熱涼粉的調(diào)料與涼粉調(diào)料迥然不同。事先要配制,熬好調(diào)料湯,把大香、花椒、胡椒等加水煮沸,再加入油鹽和少量干粉,熬成稀糊。食用時不用鹽、醬、醋,只要在熱涼粉碗里澆上紅油辣椒和調(diào)料湯就行了。味香色佳,經(jīng)濟實惠。 紅豆腐 全市各縣均產(chǎn),以城固縣上元觀鎮(zhèn)紅豆腐最為著名。用優(yōu)質(zhì)黃豆制成豆腐塊,切一寸見方,恒溫發(fā)酵,以食鹽、花椒、大香、桂皮、良姜、砂仁等19種調(diào)味品浸拌淹漬后晾干,再用大曲酒、辣醬調(diào)制混合入壇密封,用自然氣溫調(diào)節(jié)壇內(nèi)溫度,使二次發(fā)酵,存放三年而成。外觀棗紅色,內(nèi)呈杏黃色。具有松軟、細膩、咸辣、尾味醇厚、清香爽口、余味悠長等特點。1981年全國調(diào)味品評比會上被評為同類產(chǎn)品第三名。[ 黃酒 洋縣、城固等縣生產(chǎn),以洋縣謝村黃酒最為著名。謝村黃酒自清同治元年(1862)始釀,迄今仍享盛譽。黃酒以小麥作曲料,用烏藥、梔子、肉桂、黃柏、細辛、當歸、菊花等10多種中藥材制成酒曲,精釀而成,酒味香醇濃郁,色澤橙亮透明,既為酒中佳品,又能保健強身,深受消費者喜愛。[ 罐罐茶 略陽縣傳統(tǒng)茶點,有水泡茶、油炒茶、面罐茶等種類,后者最具特色。用小罐盛水,放入茶葉,置火上煮熬;邊煮邊放入面糊加清油,調(diào)以茴香、藿香、生姜、食鹽、核桃、肉丁、雞蛋花等調(diào)味品及佐料。清早或客來時,煮茶就以早點而飲食,提神暖胃,爽口宜人。此種茶食本為氐 羌人生活習(xí)俗,流傳至今。[17] 西鄉(xiāng)牛肉干 相傳有100多年歷史,采用優(yōu)質(zhì)“西鎮(zhèn)?!比鉃樵希婵径?,皮呈褐色或咖啡色,精肉呈桃紅色,切面帶光澤,香酥可口,含蛋白質(zhì)較高,曾作為國務(wù)院招待外賓的佳肴。[17] 漢中米糕饃米糕饃 是城鄉(xiāng)老幼皆宜的食品。以大米為原料打漿發(fā)酵蒸制而成。味甜、柔軟易消化。還有一種以玉米為原料磨漿加食堿的蒸制而成的叫堿水饃??芍苯邮秤靡部汕衅捶嗜?,味道頗佳,秦巴山區(qū)縣制作較多。 松花變蛋 西鄉(xiāng)縣傳統(tǒng)食品,久享盛名,用松柏樹枝等物包裹腌制而成。其風(fēng)格獨特,蛋清部分透明,隱約可見朵朵松花、翠柏,間有桔紅、淡紅、棕紅色;蛋黃部分層次分明,墨綠、桃紅、桔黃三色相間,咸淡適中,味美清爽。[17] 寧強王家核桃餅 寧強縣傳統(tǒng)風(fēng)味小吃。王記福興老字號核桃餅開業(yè)于清乾隆年間,其技藝代代相傳至今。其特點是:色澤金黃,油酥可口,久貯不變。含有豐富的不飽和脂肪酸、碳水化合物。核桃還具有壯腰補腎、潤腸通便的食療作用。 鍋貼 漢中鍋貼據(jù)說在隋朝末期,政治腐敗,兵慌馬亂,戰(zhàn)勢處于下風(fēng),做飯的人也都是敷衍了事,打仗的士兵很難吃上熱飯。有一天,那炊事員將鍋燒熱,準備給帶兵的將領(lǐng)煮面,這時候突然傳來了戰(zhàn)斗的號角聲,那廚子慌亂之下將未拉長的面條扔進鍋里,等他開鍋后才發(fā)現(xiàn)原來鍋里根本沒加水,面條全貼在了鍋邊,上面還是軟的,下面已鍍上了一層金黃,這時也故不了那么多,拿出來一吃,嘿,上軟下脆,還很爽口。隋朝雖然被歷史的浪潮所淹沒,但這種面食卻流傳至今,便演化成了今天的鍋貼。后來人們在制作鍋貼的工藝上做了更新,又添加了許多佐料,經(jīng)過水蒸油煎,不僅保留了鍋貼松軟酥脆的舒適口感,吃起來油滋滋的,回味無窮。 臘汁肉 臘汁肉即用臘汁煮出來的肉。但它不同于干臘肉,它們最大的區(qū)別在于,干臘肉是用煙熏臘的;它也不同于一般的鹵肉,鹵肉是用鹵法制作的肉,即用鹽水、五香料或醬油制成鹵水,將肉放進鹵水里煮熟即成。而臘汁肉不加姜蔥、料酒,也不用加糖來調(diào)色,只需用幾味中草藥及香料與肉同煮即可。漢中臘汁肉所用中草藥及香料為甘松,山奈,蓽撥,良姜,砂仁,白蔻,細辛,白芷,肉桂,丁香,另加大茴香、小茴香、草果。這幾種藥料混雜在一起,制成藥料包,即可用來熬制臘汁,它除了能提供特殊香味外,還有健胃消食,潤肺理氣,散寒祛風(fēng),鎮(zhèn)痛化滯,通竅開胃等功效。將藥料包放入清水鍋里,以旺火燒開,再以小火慢慢熬出味,調(diào)入精鹽后,即可放入肉料同煮。所用肉料以豬雜碎(即豬頭、豬肝、豬肚、豬心、豬蹄等)為主,牛肉、驢肉、狗肉及雞、鴨、干魚等也可選用。煮時用文火,慢慢地熬,讓肉充分入色入味。肉不宜煮爛,要恰到好處,約40分鐘左右,將肉撈出,經(jīng)驗豐富的家庭主婦,聞其味便可知肉的生熟程度。煮熟后的臘汁肉,黑里透紅,香味撲鼻,觀其色,聞其味,不食也會滿口生津。 熏臘肉 熏臘肉,又叫臘肉。每逢冬臘月,家家戶戶殺豬宰羊,除留夠過年用的鮮肉外,其余乘鮮用食鹽,配以一定比例的花椒、大茴、八角、桂皮、丁香等香料,腌入缸中。七~十五天后,用棕葉繩索串掛起來,滴干水,進行加工制作。選用柏樹枝、甘蔗皮、椿樹皮或柴草火慢慢熏烤,然后掛起來用煙火慢慢熏干而成?;驋煊跓窕鸬脑铑^頂上,或吊于燒柴火的烤火爐上空,利用煙火慢慢熏干。秦巴山區(qū)林茂草豐,幾乎家家都燒柴草做飯或取暖,是熏制臘肉的有利條件。如自家不燒柴火,便托鄉(xiāng)下親友熏上幾塊。熏好的臘肉,表里一致,煮熟切成片,透明發(fā)亮,色澤鮮艷,黃里透紅,吃起來味道醇香,肥不膩口,瘦不塞牙,不僅風(fēng)味獨特,營養(yǎng)豐富,而且具有開胃、去寒、消食等功能。陜南臘肉保持了色、香、味、形俱佳的特點,素有“一家煮肉百家香”的贊語。臘肉從鮮肉加工、制作到存放,肉質(zhì)不變,長期保持香味,還有久放不壞的特點。 黑米與黑米酒 洋縣水鄉(xiāng)一帶為我國特異大米種類黑米祖產(chǎn)地,解放后在全縣推廣,質(zhì)量優(yōu)良,全國各地引進種植。洋縣等地以黑米為原料,制作多種特色食品,現(xiàn)已建成黑米酒、飲料、快餐粥等食品生產(chǎn)企業(yè)多家,產(chǎn)品榮獲國際國內(nèi)多項大獎,并銷往國內(nèi)外各地市場 石門麻辣豆瓣魚 石門麻辣豆瓣魚,見長于活魚快做,魚鮮肉嫩入味爽口,紅油漫浸柔辣不膩,麻中透香回味悠長。饒記石門魚餐館常有國外友人、影視明星、文人雅士惠顧贊賞。始創(chuàng)于石門水庫大壩,后遷于現(xiàn)址石門國家水利風(fēng)景區(qū)所在地褒河街褒姒路口,該館不斷創(chuàng)新,推出有口味各異的魚宴系列佳肴,“去石門旅游,到褒河吃魚”已成為漢中人飽眼福、享口福的一道風(fēng)景線。 漢中梆梆面 漢中梆梆面,用上等白面粉精制而成。因多在夜晚挑擔上市,敲梆叫賣而得名?;局谱鞴に囀?將面粉用水和成硬面團,餳5分鐘后盤揉,用搟杖搟成極薄面片,切成韭菜葉寬的面條。炒鍋置火上倒入菜籽油,燒七成熱時離火,涼至五成熱時,放入辣椒面,制成油辣椒。生姜搗成汁,大蔥切成蔥花,醬油、醋分別熬開。在碗內(nèi)加適量醬油、醋、精鹽、油辣椒、姜汁、花椒粉、蔥花等,加入少量清湯。撈入煮熟的面條,淋上熟豬油即成。其特點是酸辣鮮香,利濕暖胃,是一種高碳水化合物、又含有一定脂肪、維生素B和鈣、磷、鐵的可口小吃。 柿餅 古為朝廷貢品。將成熟的柿子去皮后制作成干果食品。寧強代家壩的柿餅為好,個大、質(zhì)軟、雪面紅瓤、味道甘美,曾遠銷省內(nèi)外,出口東南亞及日本等國。 麻辣雞 用鮮活公雞加工制成,色澤金黃,余味濃長,味兼麻辣,有開胃益神作用。為群眾節(jié)日佳肴和招待賓客之名菜。寧強縣城制作者最好。 漢中板鴨 鮮活麻鴨為原料烤制而成,色澤黃亮,美味可口。 香油散子、油炸豆腐餃子 香油散子是細拉圓面條繞在大竹筷子下鍋后繞成蘿形炸成,又酥又脆,百吃不煩。炸豆腐餃子,是一種素食,加上韭菜,咬開一股子香味噴鼻。 油茶 大鍋熬熟面粉成稀糊拉湯加上調(diào)料、姜米和大頭菜顆和油辣子,上面抓些油散子算一碗。冬天喝起來可以暖胃。湯能喝。散子帶脆,軟中有硬,堪稱佳食。 秦巴中華獼猴桃酒 陜南秦巴山區(qū)盛產(chǎn)獼猴桃,秦巴中華獼猴桃酒采用傳統(tǒng)工藝和現(xiàn)代科學(xué)技術(shù)相結(jié)合的方法,充分利用秦巴山區(qū)特產(chǎn)的優(yōu)質(zhì)中華獼猴桃為主要原料,采用優(yōu)質(zhì)酒曲,經(jīng)破碎、壓汁、分離、澄清、發(fā)酵、精釀而成。再經(jīng)凈化處理、冷凍殺菌,可長期保存。漢中的許多縣都已釀造出中華獼猴桃酒,比較著名的有洋縣、勉縣、南鄭等縣市所產(chǎn)中華獼猴桃酒。
5. 易拉罐油茶炒飯
部分食物的熱量(1000種)
名 稱 能量
大黃米(黍) 349
大麥(元麥) 307
稻谷(早秈) 359
稻米(大米) 346
稻米(粳,特級) 334
稻米(粳,標一) 343
稻米(粳,標二) 348
稻米(粳,標三) 345
稻米(粳,標四) 346
稻米(早秈,特等) 346
稻米(早秈,標一) 351
稻米(早秈,標二) 345
稻米(晚秈,特) 342
稻米(晚秈,標一) 345
稻米(晚秈,標二) 343
稻米(秈) 347
稻米(優(yōu)標) 349
稻米(秈,標一) 346
稻谷(紅) 344
稻米(香大米) 346
方便面 472
麩皮 220
高粱米 351
掛面(賴氨酸) 347
掛面(標準粉) 344
掛面(精白粉) 347
谷子(龍谷) 383
黑米(稻米(紫)) 333
花卷 217
黃米 342
煎餅 333
烤麩 121
苦蕎麥粉 304
烙餅(標準粉) 255
饅頭(蒸,標粉) 233
饅頭(蒸,富強粉) 208
面筋(水)(水面筋) 140
面筋(油)(油面筋) 490
面條(富強粉)(切面) 285
面條(干) 355
面條(煮,富強粉) 109
面條(蝦蓉面) 429
面條(標準粉)(切面) 280
米飯(蒸,秈米) 114
米飯(蒸,粳米) 117
米粉(干,細) 346
米粉(排米粉) 355
米粥(粳米) 46
糜子(帶皮) 348
糜子米(炒米) 374
糯米(優(yōu)糯米) 344
糯米(粳糯) 343
糯米(江米) 348
糯米(秈) 352
糯谷(早糯) 344
糯米(紫紅,血糯米) 343
蕎麥 324
青稞 298
燒餅(糖) 302
沙子面 362
通心面(通心粉) 350
五谷香 377
小麥(龍麥) 352
小麥粉(特二粉) 349
小麥粉(標準粉) 344
小麥粉(特一,精粉) 350
小麥胚粉 392
小米 358
小米粥 46
燕麥片 367
薏米(薏苡回回米) 357
油餅 399
莜麥面 385
油條 386
玉米(白,包谷) 336
玉米(黃,包谷) 335
玉米(鮮,包谷) 106
玉米罐頭(玉米筍) 4
玉米面(白) 340
玉米面(黃) 340
玉米面(黃豆玉米面) 339
玉米糝(黃) 347
玉米粥(即食) 390
糍粑(稞麥(熟品)) 257
扁豆 326
扁豆(白) 256
蠶豆(去皮) 304
蠶豆(帶皮) 342
臭干 99
豆粕 310
豆腐 81
豆腐(內(nèi)酯豆腐) 49
豆腐(南豆腐) 57
豆腐(北) 98
豆腐干 140
豆腐干(香干) 147
豆腐干(菜干) 136
豆腐干(醬油干) 158
豆腐干(小香干) 174
豆腐干(熏干) 153
豆腐花 401
豆腐卷(豆制五香卷) 200
豆腐卷 201
豆腐腦(老豆腐) 10
豆腐皮 409
豆腐絲 201
豆腐絲(干) 451
豆腐絲(油) 300
豆腐渣 35
豆肝尖 192
豆?jié){ 13
豆?jié){粉 422
豆奶 30
豆沙 243
腐乳(白) 133
腐乳(臭,臭豆腐) 130
腐乳(桂林腐乳) 204
腐乳(紅,醬豆腐) 151
腐乳(上海南乳) 138
腐乳(糟豆腐乳,糟乳) 158
腐竹 459
腐竹皮 489
高蛋白豆米粉 414
黑豆(黑大豆) 381
紅豆餡 240
花豆(紅) 317
花豆(紫) 315
黃豆(大豆) 359
黃豆粉 418
豇豆(紫) 315
豇豆 322
綠豆 316
綠豆餅(餅折) 122
綠豆面 330
鹵干 336
眉豆(飯豇豆) 320
腦豆 360
膨化豆粕(大豆蛋白) 321
蒲包干 135
千張(百頁) 260
青豆(青大豆) 373
酸豆乳 67
素大腸 153
素火腿 211
素雞 192
素蝦(炸) 576
素雞絲卷 186
素什錦 173
酥香蘭花豆 416
豌豆 313
豌豆(花) 322
小豆(紅,紅小豆) 309
油豆腐(豆腐泡) 244
油炸豆瓣 405
油炸豆花 400
蕓豆(白) 296
蕓豆(紅) 314
蕓豆(虎皮) 334
蕓豆(雜,帶皮) 306
雜豆 316
枝竹 472
扁豆(鮮) 37
蠶豆(鮮) 104
刀豆 35
豆角 30
豆角(白) 30
發(fā)芽豆 128
荷蘭豆 27
黃豆芽 44
豇豆(鮮) 29
豇豆(鮮,長) 29
綠豆芽 18
垅船豆 34
龍豆 32
龍牙豆(玉豆) 17
毛豆(青豆) 123
四季豆(菜豆) 28
豌豆(鮮) 105
豌豆苗 29
油豆角(多花菜豆) 22
蕓豆(鮮) 25
百合 162
百合(干) 342
百合(脫水) 343
荸薺(馬蹄,地栗) 59
慈菇(烏芋白地果) 94
甘薯(紅心,山芋紅薯) 99
甘薯(白心,紅皮山芋) 104
甘薯粉(地瓜粉) 336
甘薯片(白薯干) 340
胡蘿卜(紅) 37
胡蘿卜(黃) 43
胡蘿卜(脫水) 320
茭筍 25
姜 41
姜(干) 273
姜(子姜,嫩姜) 19
芥菜頭(大頭菜水芥) 33
洋姜(洋生姜,菊芋) 56
玉蘭片 43
芋頭(芋艿,毛芋) 79
竹筍 19
竹筍(白筍,干) 196
竹筍(鞭筍,馬鞭筍) 11
竹筍(春筍) 20
竹筍(黑筍,干) 213
竹筍(毛筍,毛竹筍) 21
白菜(脫水) 286
白菜(大白菜) 21
白菜苔(菜苔菜心) 25
菠菜(赤根菜) 24
菠菜(脫水) 283
菜花(花椰菜) 24
菜花(脫水) 286
菜節(jié)(油菜苔,油菜心) 20
莼菜(瓶裝,花案板) 20
蔥莖(脫水) 303
蔥頭(洋蔥) 39
蔥頭(白皮,脫水) 330
蔥頭(紫皮,脫水) 324
大白菜(青白口) 15
榨菜 29
草菇(大黑頭細花草) 23
大紅菇(草質(zhì)紅菇) 200
地衣(水浸) 3
冬菇(干,毛柄金線菌) 212
發(fā)菜 246
海帶(干,江白菜,昆布) 77
海帶(鮮,江白菜,昆布) 17
海凍菜(石花菜,凍菜) 314
猴頭菇(罐裝) 13
黃蘑 166
金針菇(智力菇) 26
金針菇(罐裝) 21
口蘑(白蘑) 242
蘑菇(干) 252
蘑菇(鮮,鮮蘑) 20
木耳(黑木耳,云耳) 205
木耳(水發(fā),黑木耳,云耳) 21
平菇(鮮,糙皮) 20
普大香杏丁蘑 207
普中紅蘑 214
瓊脂(紫菜膠) 311
雙孢蘑菇(洋蘑菇) 22
松蘑(松口蘑,松茸) 112
苔菜(苔條條滸苔) 148
香菇(干,香蕈,冬菇) 211
香菇(鮮,香蕈,冬菇) 19
香杏片口蘑 207
羊肚菌(干,狼肚) 295
銀耳(白木耳) 200
榛蘑(假蜜環(huán)菌) 157
珍珠白蘑 212
紫菜 207
芭蕉(甘蕉,板蕉,牙蕉) 109
菠蘿(鳳梨,地菠蘿) 41
菠蘿蜜肉 103
菠蘿蜜子 160
草莓 30
草莓醬 269
橙 47
吊蛋 56
番石榴(雞矢果,番桃) 41
柑 51
橄欖(白欖) 49
甘蔗汁 64
桂圓(鮮) 70
桂圓(干,龍眼,圓眼) 273
桂圓肉 313
果丹皮 321
海棠果 73
海棠脯 286
海棠罐頭 53
黑棗(無核,烏棗,軟棗) 228
紅果(山里紅,大山楂) 95
紅果(干) 152
黃皮果(黃皮) 31
金糕 176
金糕條 300
金桔(金棗) 55
桔柑子(寬皮桂) 43
桔(福桔) 45
桔(蘆柑) 43
桔(三湖紅桔) 41
桔(四川紅桔) 40
桔(小葉桔) 38
桔(早桔) 57
桔(蜜桔) 42
桔餅 364
李(玉皇李) 36
梨 32
梨(巴梨) 46
梨(冬果梨) 37
梨(鵝黃梨) 37
梨(早酥梨) 43
梨(紅肖梨) 30
梨(錦豐梨) 44
梨(京白梨) 54
梨(庫爾勒梨) 28
梨(萊陽梨) 49
梨(礪山梨) 48
梨(馬蹄黃梨) 47
梨(明月梨) 53
梨(木梨) 28
梨(蘋果梨) 48
梨(軟梨) 14
梨(蘇木梨) 48
梨(酥梨) 43
梨(酸梨) 26
梨(香梨) 46
梨(雪花梨) 41
梨(鴨梨) 43
梨(鴨廣梨,廣梨) 50
梨(專把梨) 35
梨(紫酥梨) 47
梨(冬果梨罐頭) 47
梨(糖水罐頭) 33
荔枝(鮮) 70
芒果(抹猛果,望果) 32
面蛋 84
南瓜果脯 336
檸檬 35
檸檬汁 26
枇杷 39
蘋果 52
蘋果(伏蘋果) 45
蘋果(紅星蘋果) 57
蘋果(黃元帥蘋果) 55
蘋果(國光蘋果) 54
蘋果(旱) 30
蘋果(紅富士蘋果) 45
蘋果(紅香蕉蘋果) 49
蘋果(金元帥蘋果) 50
蘋果(黃香蕉蘋果) 49
蘋果(香玉蘋果) 59
蘋果(印度蘋果) 44
蘋果(紅元帥蘋果) 59
蘋果(祝光蘋果) 46
蘋果(青香蕉蘋果) 49
蘋果(秋里蒙蘋果) 35
蘋果(倭錦蘋果) 50
蘋果(紅玉蘋果) 43
蘋果罐頭 39
蘋果醬 277
蘋果脯 336
葡萄 43
葡萄(紫) 43
葡萄(紅玫瑰) 37
葡萄(巨峰) 50
葡萄(馬奶子) 40
葡萄(玫瑰香) 50
葡萄干 341
青梅果脯 308
人參果 80
桑葚 49
桑葚(干) 239
柿 71
柿(磨盤) 76
柿(荷柿) 57
柿餅 250
石榴(紅粉皮石榴) 64
石榴(瑪瑙石榴) 63
石榴(青皮石榴) 61
酸刺 107
酸棗棘 278
桃 48
桃(白粉桃) 24
桃(高山白桃) 40
桃(旱久保) 46
桃(黃桃) 54
桃(金紅桃) 26
桃(久保桃) 41
桃(蒲桃) 33
桃(蜜桃) 41
桃(晚,黃) 39
桃(慶豐) 44
桃(五月鮮) 42
桃(早,黃) 38
桃(糖水罐頭) 58
桃醬 273
桃脯 310
無花果 59
香蕉 91
西瓜脯 305
杏 36
杏(李子杏) 35
杏干 330
杏醬 286
杏脯 329
杏脯(李廣杏) 284
杏子罐頭 37
楊梅(樹梅,山楊梅) 28
桃(楊桃) 29
椰子 231
櫻桃(野,白刺) 288
櫻桃 46
柚(文旦) 41
余甘子(油甘子) 38
棗(鮮) 122
棗(干) 264
棗(干,大) 298
棗(金絲小棗) 322
棗(酒棗) 145
棗(蜜棗,無核) 320
棗(蜜棗) 321
棗(密云小棗) 214
棗(沙棗) 200
棗(烏棗) 228
獼猴桃(中華獼猴桃,羊桃) 56
白果 355
白果(干,銀杏) 355
核桃(干,胡桃) 627
核桃(鮮) 327
花生(生,落花生,長生果) 298
花生(炒) 589
腸(茶腸) 329
腸(大臘腸) 267
腸(大肉腸) 272
腸(蛋清腸) 278
腸(兒童腸) 290
腸(風(fēng)干腸) 283
腸(廣東香腸) 433
腸(紅果腸) 260
腸(火腿腸) 212
腸(臘腸) 584
腸(松江腸) 402
腸(蒜腸) 297
腸(午餐腸) 261
腸(香腸) 508
腸(小紅腸) 280
腸(小泥腸) 295
腸(豬肉香腸,罐頭) 290
叉燒肉 279
方腿 117
宮爆肉?。ü揞^) 336
狗肉 116
火腿后坐(火腿) 330
火腿(金華火腿) 318
火腿(熟) 529
醬驢肉 246
醬牛肉 246
醬羊肉 272
醬汁肉 549
臘肉(培根) 181
臘肉(生) 498
臘肉(熟) 587
臘羊肉 246
驢鞭(生) 143
驢鞭(熟,金錢肉) 186
駱駝蹄 116
駱駝?wù)?310
驢肉(瘦) 116
驢肉(熟) 251
鹵豬雜 186
馬肉 122
馬心 104
牛大腸 66
牛肚 72
牛肺 94
牛肝 139
牛腦 149
牛肉(肥瘦) 190
牛肉(五花,肋條) 123
牛肉(后腿) 98
牛肉(后腱) 93
牛肉(前腱) 100
牛肉(前腿) 95
牛肉(瘦) 106
牛肉干 550
牛肉松 445
牛舌 196
牛腎 94
牛蹄筋 151
牛蹄筋(熟) 147
牛心 106
牛血 52
兔肉 102
兔肉(野) 84
煨牛肉(罐頭) 166
午餐肚 181
午餐肉 229
咸肉 385
小肚 225
羊大腸 70
羊肚 87
羊肺 96
羊肝 134
羊肝(青羊) 143
羊腦 142
羊肉(肥,瘦) 198
羊肉(瘦) 118
羊肉(凍,山羊) 293
羊肉(凍,綿羊) 285
羊肉(后腿) 102
羊肉(里脊) 94
羊肉(頸,羊脖) 109
羊肉(前腿) 111
羊肉(青羊) 99
羊肉(熟) 215
羊肉(胸脯,腰窩) 109
羊肉串(炸) 217
羊肉串(電烤) 234
羊肉干(綿羊) 588
羊舌 225
羊腎 90
羊腎(青羊) 166
羊蹄筋(生) 177
羊心 113
羊心(青羊) 86
羊血 57
圓腿 138
珍珠里脊絲(罐頭) 215
豬大腸 191
豬膽肝 336
豬大排 264
豬肚 110
豬耳 190
豬肺 84
豬肝 129
豬肝(鹵煮) 203
豬腦 131
豬脾 94
豬肉(脖子,豬脖) 576
豬肉(肥) 816
豬肉(肥,瘦) 395
豬肉(后臀尖) 331
豬肉(后蹄膀,后肘) 320
豬肉(脊背,里脊) 155
豬肉(肋條肉) 568
豬肉(奶脯,軟五花) 349
豬肉(奶面,硬五花,豬排骨肉) 339
豬肉(前蹄膀,前肘) 338
豬肉(清蒸) 118
豬肉(腿) 190
豬肉(瘦) 143
豬肉松 396
豬肉松(福建式肉松) 493
豬肉松(老年保健肉松) 451
豬肉松(太倉肉松) 229
豬舌(口條) 233
豬腎(豬腰子) 96
豬蹄(爪尖) 266
豬蹄(爪尖) 266
豬蹄(熟,爪尖) 260
豬蹄筋 156
豬頭皮 499
豬小腸 65
豬小排(排骨) 278
豬心 119
豬血 55
豬肘棒 248
豬肘棒(熟) 314
鵪鶉 110
扒雞 215
斑鳩肉(麒麟鳥) 171
北京烤鴨 436
鵝 245
鵝肝 129
鵝肫 100
鴿 201
火雞肝 143
火雞腿 90
火雞胸脯肉 103
火雞肫 91
雞 167
雞(母,一年內(nèi)雞) 256
雞(肉雞,肥) 389
雞(沙雞) 147
雞(土雞,家養(yǎng)) 124
雞(烏骨雞) 111
醬鴨 266
雞翅 194
雞肝 121
雞肝(肉雞) 121
雞肝(土雞) 118
雞肉松 440
雞腿 181
雞心 172
雞胸脯肉 133
雞血 49
雞爪 254
雞肫(雞胗) 118
烤雞 240
鹵煮雞 212
瓦罐雞湯(肉) 190
燒鵝 289
瓦罐雞湯(湯) 408
烏鴉肉(老鴉) 136
喜鵲肉 128
鴨 240
鴨(北京填鴨) 424
鴨(公麻鴨) 360
鴨(母麻鴨) 461
鴨腸 129
鴨翅 146
鴨肝 128
鴨肝(公麻鴨) 136
鴨肝(母麻鴨) 113
鹽水鴨(熟) 312
鴨皮 538
鴨肉(胸脯肉) 90
鴨舌(鴨條) 245
鴨肫 92
鴨肫(公麻鴨) 112
鴨肫(母麻鴨) 126
鴨心 143
鴨血(白鴨) 58
鴨血(公麻鴨) 56
鴨血(母麻鴨) 55
鴨胰 117
鴨掌 150
炸雞(肯德雞) 279
白脫(食用,牛油黃油) 742
冰淇淋粉 396
果味奶 20
黃油 892
黃油渣 599
煉乳(罐頭,甜) 332
奶豆腐(鮮) 305
奶豆腐(脫脂) 343
奶疙瘩(奶酪干,干酸奶) 426
奶酪(干酪) 328
奶片 472
奶皮子 460
奶油 720
奶油(焦克) 447
奶油(食用工業(yè)) 503
牛乳(牦牛乳) 112
牛乳 54
牛乳(西德牛) 60
牛乳(強化VA,VD) 51
牛乳(美國牛) 59
牛乳(原料奶) 50
牛乳粉(母乳化奶粉) 510
牛乳粉(強化維生素,多維奶粉) 484
牛乳粉(全脂) 478
牛乳粉(全脂,速溶) 466
牛乳粉(嬰兒奶粉) 443
酸酪蛋 443
酸奶 72
酸奶(高蛋白) 62
酸奶(果料酸奶) 67
酸奶(桔味,脫脂) 48
酸奶(脫脂酸奶) 57
酸奶(中脂) 64
羊乳(鮮) 59
羊乳粉(全脂) 498
鵪鶉蛋 160
鵪鶉蛋(五香罐頭) 152
鵝蛋 196
鵝蛋白 48
鵝蛋黃 324
雞蛋(白皮) 138
雞蛋(紅皮) 156
雞蛋白 60
雞蛋白(烏骨雞) 44
雞蛋蛋白粉 367
雞蛋粉(全蛋粉) 545
雞蛋黃 328
雞蛋黃(烏骨雞) 263
雞蛋黃粉(蛋黃粉) 644
松花蛋(雞) 178
松花蛋(鴨,皮蛋) 171
鴨蛋 180
鮑魚(雜色鮑) 84
鮑魚(干) 322
蟶干(蟶子縊,蟶青子) 340
蟶子 40
淡菜(干) 355
淡菜(鮮) 80
干貝 264
海蠣肉 66
海參 262
海參(水浸) 24
海參(鮮) 71
海蜇皮 33
海蜇頭 74
蛤蜊 31
蛤蜊(花蛤) 45
蛤蜊(毛蛤蜊) 97
蛤蜊(秋) 89
蛤蜊(沙蛤) 56
蛤蜊(雜色蛤) 53
蚶子(銀蚶) 71
河蚌 36
河蜆(蜆子) 47
螺(東風(fēng)螺,黃螺) 106
螺(紅螺) 119
螺螄 59
螺(石螺) 91
螺(田螺) 60
螺(香海螺) 163
墨魚 82
墨魚(干,曼氏無針烏賊) 287
牡蠣 73
泥蚶(珠蚶,血蚶) 71
生蠔 57
烏魚蛋 66
烏賊(鮮,槍烏賊,臺灣槍烏賊) 84
鮮貝 77
鮮赤貝 61
鮮扇貝 60
魷魚(干,臺灣槍烏賊) 313
魷魚(水浸) 75
章魚(真蛸) 52
螯蝦 93
白米蝦(水蝦米) 81
斑節(jié)對蝦(草蝦) 103
長毛對蝦(大蝦,白露蝦) 90
刺姑(紅大蝦) 77
東方對蝦(中國對蝦) 84
對蝦 93
海蝦 79
菠蘿豆 392
蠶豆(烤) 372
蠶豆(炸,開花豆) 446
炒肝 96
茶湯 92
春卷 463
蛋糕(蛋清) 339
蛋糕(老年,烤) 383
蛋糕(奶油) 378
蛋糕 347
蛋糕(蒸,黃蛋糕) 320
蛋黃酥 386
蛋麻脆 452
德慶酥 456
豆腐腦(帶鹵) 47
豆汁(生) 10
鵝油卷 461
鳳尾酥 511
福來酥 465
茯苓夾餅 332
灌腸 134
黑麻香酥 436
黑洋酥 417
核桃薄脆 480
黃酒肉(羊肉) 277
混糖糕點 453
江米條 439
焦圈 544
京八件 435
金錢酥 504
京式黃酥 490
雞腿酥 436
開口笑(麻團) 512
空心果 451
涼粉(帶調(diào)料) 50
綠豆糕 349
栗羊羹 301
驢打滾 194
麻烘糕 397
麻花 524
麻香糕 401
美味香酥卷 368
面包 312
面包(多維) 318
面包(法式配餐) 282
面包(法式牛角) 375
面包(果料) 278
面包(麥胚) 246
面包(麥維) 270
面包(維生素) 279
面包(武斯羹) 273
面包(咸) 274
面包(椰圈) 320
面窩 293
蜜麻花(糖耳朵) 367
年糕 154
釀皮子 132
牛雜割 156
青稞(甜胚子) 130
起酥 499
熱干面 152
肉香餅 435
三刀蜜 383
三鮮豆皮 240
燒餅 326
燒麥 238
水晶餅 436
酥皮糕點 426
湯包 238
桃酥 481
豌豆黃 133
碗糕 332
香油炒面 407
小豆粥 61
羊法子 61
羊面腸 152
硬皮糕點 463
油茶 94
月餅(百壽宴點) 428
月餅(豆沙) 405
月餅(奶油果餡) 441
月餅(奶油松仁) 438
月餅(唐王賞月) 429
月餅(五仁) 416
月餅(香油果餡) 449
月餅(棗泥) 424
炸糕 280
狀元餅 435
寶寶福 390
冰川可樂 45
冰棍 47
冰淇淋 126
冰磚 153
橙珍(易拉罐) 25
刺玫汁(紙盒) 32
紅果汁 157
胡蘿卜素王 130
橘子晶 390
橘汁(濃縮蜜橘) 235
橘汁(VC蜜橘) 95
涼薯(番茨地瓜豆薯) 55
蘿卜 20
蘿卜(白,萊菔) 20
蘿卜(紅皮蘿卜) 26
蘿卜(算盤子紅皮蘿卜) 19
蘿卜(紅心蘿卜) 39
蘿卜(青蘿卜) 31
蘿卜(水蘿卜,脆蘿卜) 20
蘿卜(心里美) 21
馬鈴薯(土豆洋芋) 76
馬鈴薯粉(土豆粉) 337
馬鈴薯片(油炸,油炸土豆片) 612
馬鈴薯丁(脫水) 337
馬鈴薯絲(脫水) 343
魔芋精粉(鬼芋粉南星粉) 37
苴蓮(苤藍球莖,甘藍) 29
藕(蓮藕) 70
藕粉 372
藕粉(桂花藕粉) 344
苤藍(玉蔓菁) 30
山藥(薯蕷) 56
山藥(干) 324
甜蘿卜(甜菜頭,糖蘿卜) 75
大白菜(酸,酸菜) 14
大白菜(小白口) 14
大蔥(鮮) 30
大蒜(蒜頭) 126
大蒜(脫水) 339
大蒜(紫皮) 136
冬寒菜(冬莧菜,冬葵) 30
枸杞菜(枸杞地骨) 44
觀達菜(根達菜,恭菜) 14
紅菜苔 29
紅胡蘿卜纓 73
紅皮蔥 46
茴香菜(小茴香) 24
茭白(茭筍茭粑) 23
芥菜(大葉芥菜) 14
芥藍(甘藍菜) 19
莖用芥菜(青菜頭) 5
芥菜(小葉芥菜) 24
金針菜(黃花菜) 199
韭菜 26
韭芽(韭黃) 22
蕨菜(脫水) 251
苦菜(節(jié)節(jié)花拒馬菜) 35
苦苦菜 38
蘿卜纓(白) 14
蘿卜纓(青) 32
蘿卜纓(小,紅) 20
落葵(木耳菜軟漿葉) 20
蘆筍(石叼柏龍須菜) 18
馬蘭頭(馬蘭雞兒腸) 25
苜蓿(草頭金花菜) 60
牛俐生菜(油麥菜) 15
瓢兒白(瓢兒菜) 15
蕎菜(野蕎) 11
薺菜(薊菜) 27
芹菜(白莖,旱芹藥芹) 14
芹菜(莖) 20
芹菜(水芹菜) 13
芹菜(葉) 31
青蒜 30
生菜 13
蒜(小蒜) 30
蒜黃 21
蒜苗(蒜苔) 37
湯菜 22
茼蒿(蓬蒿菜艾菜) 21
蕹菜(空心菜) 20
烏菜(塌菜,塌棵菜) 25
萵苣筍(萵苣) 14
萵苣葉(萵筍葉) 18
莧菜(青,綠莧菜) 25
莧菜(紫,紫莧菜紅莧) 31
香椿(香椿頭) 47
小白菜(青菜,白菜) 15
小蔥 24
西蘭花(綠菜花) 33
西洋菜(豆瓣菜,水田芥) 17
雪里蕻(雪菜,雪里紅) 24
油菜 23
油菜(脫水) 299
油菜苔 20
圓白菜(甘藍,卷心菜) 22
芫荽(香菜,香荽) 31
芫荽(脫水) 293
榆錢 36
白瓜 10
白金瓜 24
白蘭瓜 21
菜瓜(生瓜,白瓜) 18
冬瓜 11
方瓜 13
佛手瓜(棒瓜,菜肴梨) 16
哈蜜瓜 34
黃瓜(胡瓜) 15
黃河蜜瓜 5
葫蘆條(干) 219
葫蘆(長瓜,蒲瓜,瓠瓜) 14
節(jié)瓜(毛瓜) 12
金瓜 14
金絲瓜(裸瓣瓜) 37
金塔寺瓜 8
苦瓜(涼瓜,賴葡萄) 19
靈蜜瓜 6
麻醉瓜 16
面西胡瓜 10
木瓜 27
南瓜(飯瓜番瓜,倭瓜) 22
蛇瓜(蛇豆,大豆角) 15
絲瓜 20
筍瓜(生瓜) 12
甜瓜(香瓜) 26
小西胡瓜 22
西瓜(寒瓜) 25
西瓜(忠于6號,黑皮) 32
西瓜(京欣1號) 34
西瓜(鄭州3號) 25
西葫蘆 18
籽瓜 4
茄子(長) 19
青椒(燈籠椒,柿子椒,大椒) 22
番茄(西紅柿,番柿) 19
番茄(整,罐頭) 21
番茄醬(罐頭) 81
葫子(茄科) 27
辣椒(紅尖,干) 212
辣椒(紅?。?32
辣椒(尖,青) 23
奶柿子西紅柿 13
茄子 21
茄子(綠皮) 25
秋葵(黃秋葵,羊角豆) 37
甜椒(脫水) 307
八寶菜(醬) 72
菜干(芥菜) 141
大頭菜(醬) 36
大頭菜(桂花,佛手疙瘩) 51
大頭菜(五香) 48
洋姜(咸,地姜,鬼子姜) 34
冬菜 46
甘露(醬腌,甘露子,地蠶) 37
狗芽菜 22
合錦菜 75
黃瓜(甜辣黃瓜) 99
黃瓜(醬黃瓜) 24
姜(糟) 27
醬包瓜 107
芥菜(酸) 25
芥菜頭(腌,水菜,水疙瘩) 38
芥菜頭(腌煮,煮菜,煮疙瘩) 26
金錢蘿卜 41
韭菜花(腌) 17
蕨菜(腌) 22
龍須菜(腌制) 75
蘿卜(醬) 30
蘿卜干 60
蘿卜條(辣) 37
蘑菇(醬) 121
苤藍絲(醬) 39
乳黃瓜(腌,嫩黃瓜) 32
什錦菜 34
蒜頭(糖) 114
蒜頭(醬) 104
甜酸皎頭 97
萵筍(醬) 23
咸沙蔥(蒙古韭) 25
雪里蕻(腌,腌雪里紅) 25
花生仁(生) 563
花生仁(炒) 581
葵花子(生) 597
葵花子(炒) 616
葵花子仁 606
蓮子(糖水) 201
蓮子(干) 344
栗子(干) 345
栗子(鮮,板栗) 185
毛核桃(鮮) 174
南瓜子(炒,白瓜子) 574
南瓜子仁 566
芡實米(雞頭米) 351
山核桃(熟,小核桃) 596
山核桃(干) 601
松子(炒) 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