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光茶油公司(司馬光全集)
1. 司馬光全集
司馬光砸缸,突出了司馬光的急中生智,還有臨危不亂的品性。
司馬光還主持編纂了編年體通史《資治通鑒》。
十歲的時候,司馬光隨父親司馬池從東京出發(fā),去利州赴任轉(zhuǎn)運使,在山間小路上遇到了巨蟒,他沉著冷靜地手持利劍,一劍扎進了巨蟒的尾巴里,蟒蛇因為疼痛難忍,翻滾下了山崖下,司馬光父子由此脫險。
司馬光二十歲參加會試,一舉高中,從此步入仕途。在宋神宗時期,因為反對王安石變法,遠離朝廷十五年,在這期間主持編纂了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編年體通史《資治通鑒》。后來司馬光陸續(xù)在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為官,官至尚書左仆射兼門下侍郎。
司馬光剛正,為官清廉,工作勤奮經(jīng)?!叭樟Σ蛔?,繼之以夜”,是一位受人尊敬的政治家。
2. 司馬光原文和譯文
原文:
司馬光字君實,陜州夏縣人也。光生七歲,凜然如成人,聞講《左氏春秋》,愛之,退為家人講,即了其大指。自是手不釋書,至不知饑渴寒暑。
群兒戲于庭,一兒登甕,足跌沒水中,眾皆棄去,光持石擊甕破之,水迸,兒得活。
譯文:
司馬光字君實,陜州夏縣人。司馬光7歲時,已經(jīng)像成年一樣,特別喜歡聽人講《左氏春秋》,了解其大意后回來講給家人聽。從此對《左氏春秋》愛不釋手,甚至忘記饑渴和冷熱。
一群小孩子在庭院里面玩,一個小孩站在大缸上面,失足跌落缸中被水淹沒,其他的小孩子都跑掉了,司馬光拿石頭砸開了缸,水從而流出,小孩子得以活命。
3. 司馬光 原文
司馬光《赤壁之戰(zhàn)》
[原文]
初,魯肅聞劉表卒,言于孫權(quán)曰:“荊州與國鄰接,江山險固,沃野萬里,士民殷富,若據(jù)而有之,此帝王之資也。今劉表新亡,二子不協(xié),軍中諸將,各有彼此。劉備天下梟雄,與操有隙,寄寓于表,表惡其能而不能用也。若備與彼協(xié)心,上下齊同,則宜撫安,與結(jié)盟好;如有離違,宜別圖之,以濟大事。肅請得奉命吊表二子,并慰勞其軍中用事者,及說備使撫表眾,同心一意,共治曹操,備必喜而從命。如其克諧,天下可定也。今不速往,恐為操所先?!睓?quán)即遣肅行。到夏口,聞操已向荊州,晨夜兼道,比至南郡,而琮已降,備南走,肅徑迎之,與備會于當陽長坂。肅宣權(quán)旨,論天下事勢,致殷勤之意,且問備曰:“豫州今欲何至?”備曰:“與蒼梧太守吳巨有舊,欲往投之。”肅曰:“孫討虜聰明仁惠,敬賢禮士,江表英豪咸歸附之,已據(jù)有六郡,兵精糧多,足以立事。今為君計,莫若遣腹心自結(jié)于東,以共濟世業(yè)。而欲投吳巨,巨是凡人,偏在遠群郡,行將為人所并,豈足托乎!”備甚悅。肅又謂諸葛亮曰:“我,子瑜友也。”即共定交。子瑜者,亮兄瑾也,避亂江東,為孫權(quán)長史。備用肅計,進住鄂縣之樊籬口。
4. 司馬光全集校注
很多人遇到這個問題都會推薦直接讀史料或者陳寅格這種先生的長篇巨著。其實除非你是做某些特別的研究或者已經(jīng)是骨灰級的研讀者,這種著作如果沒有足夠的背景知識,反而會事倍功半。
如果只是希望在閑暇之余了解大概的歷史的輪廓,個人覺得以下三本足矣。
1. 中國近代史
本書敘述了從鴉片戰(zhàn)爭到辛亥革命這段時間的中國歷史,對中國國家前途,民族命運以學術(shù)的形式表達了關(guān)切,提出了許多真知灼見。篇幅雖小,學術(shù)含量卻很高。而且內(nèi)容上沒有拘泥于事件過程和細節(jié)的鋪陳;方法上從總體把握演變趨勢,顯示了作者沉潛思辨的寫作風格。
2. 中國通史
本書分上、下兩冊。上冊分門別類地敘述社會經(jīng)濟制度、政治制度和文化學術(shù)的發(fā)展情況,內(nèi)容包括婚姻、族制、政體、階級、財產(chǎn)、官制、選舉、賦稅、兵制、刑法、實業(yè)、貨幣、衣食、住行、教育、語文、學術(shù)、宗教等十八類;下冊按歷史順序敘述了政治歷史的變革。
3 中國哲學史大綱
按耿云志的說法,“此書是中國近代以`來,第一本用現(xiàn)代學術(shù)方法系統(tǒng)研究中國哲學史的書……此書的出版,是中國哲學史學科成立的標志”。確實,此書的“預流”,不在于發(fā)現(xiàn)“新材料”,而在于運用 “新方法”,研究“新問題”。了解中國的歷史無外乎了解古人,所以對于古人的哲學意識需要有所了解。
以上作為入門部分基本已經(jīng)足夠。讀完以后如果仍有深入了解的意愿則可以進一步研讀其他內(nèi)容
5. 司馬光全解
意思是:“鑒于往事,有資于治道”,即以歷史的得失作為鑒誡來加強統(tǒng)治。
“資”,在文言文做動詞使用的時候,解作“用于、用以、提供”?!爸巍?,在這里解作“治理、統(tǒng)治”?!巴ㄨb”,在這里解作“通用的,可廣泛使用的借鑒(資料)”。 《資治通鑒》(書名)含義:提供給當時(北宋)統(tǒng)治者通用的,可廣泛使用的借鑒性的歷史資料。 書名由來,為宋神宗賜名。北宋司馬光主編,其目的是“鑒前世之興衰,考當今之行失”,宋神宗賜名《資治通鑒》。
6. 司馬光全集論財利疏翻譯
釋然就是當我們有疑慮、嫌隙等消失后心中平靜的樣子,愉快的樣子顯現(xiàn)的意蘊。不僅在我們?nèi)粘Q哉Z中常出現(xiàn),在古代文言詩句中出現(xiàn)的比例也較高,常被利用表達其感受。 釋然『shìrán』 折疊編輯本段注釋 疑慮、嫌隙等消釋后心中平靜的樣子釋然 內(nèi)觀其心,心無其心;外觀其形,形無其形; 遠觀其物,物無其物;三者既無,唯見于空。 觀空亦空,空無所空;所空既無,無無亦無; 無無既無,湛然常寂. 詳細解釋 詳細解釋
1、疑慮消除貌。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言語》:“由是釋然,復無疑慮?!?宋 沈括 《夢溪筆談·神奇》:“釋然放懷,無復蔕芥?!?明 馮夢龍 《東周列國志》第四十回:“文公意乃釋然;天色乍明,軍吏報:‘楚國使人來下戰(zhàn)書?!?魯迅 《書信集·致樓煒春》:“先時聞謠言,多為噩耗,幾欲令人相信。今見其親筆,心始釋然。”
2、消融貌;瓦解貌。 唐 劉禹錫 《何卜賦》:“於是蹈道之心一,而俟時之志堅。內(nèi)視群疑,猶冰釋然。” 宋 蘇洵 《幾策·審勢》:“久而不治,又將有大於此,而遂浸微浸消,釋然而潰。” 明 劉基 《郁離子·千里馬》:“ 三代之民,猶以膠摶沙,雖有時而融,不釋然離也?!?
3、形容領(lǐng)悟。 《新唐書·杜正倫傳》:“朕及即位,處置有失,必待諫乃釋然悟?!?金 王若虛 《道學發(fā)源后序》:“明乎天理人欲之辨,始於至粗,極于至精,皆前人之所未見,然后天下釋然,知所適從?!?清 惲敬 《明夷說》一:“三圣人之意蓋相條貫如此,知此則諸爻之辭可釋然矣。”
4、喜悅貌。 《莊子·齊物論》:“南面而不釋然,其故何也?” 成玄英 疏:“釋然,怡悅貌也?!?宋 司馬光 《論財利疏》:“一朝京師得雨,遠方未遍,則君臣釋然相慶,不復以民食為念?!?/p>
7. 司馬光全集翻譯
司馬光和一群小孩子在庭院里面玩,一個小孩站在大缸上面,失足跌落缸中被水淹沒,其他的小孩子都跑掉了,只有司馬光拿石頭砸開了缸,水從而流出,小孩子得以活命。
注釋
司馬光:字君實,陜州夏縣(現(xiàn)在山西)人。北宋大臣,史學家,編撰《資治通鑒》等書。
庭:庭院。
甕:口小腹大的一種容器。
皆:全,都。
棄去:逃走。
光:指司馬光。
破:打開,打破。
迸:涌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