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油煎蛋會胖嗎(茶油能煎蛋嗎)
1. 茶油能煎蛋嗎
組成
山茶油組成:
山茶油主要脂肪酸組成(%)
1.油酸 C18:1 78-86
2.亞油酸 C18;2 8.6
3.亞麻酸 C18:3 0.8-1.6
4.棕櫚酸 C16:0 8.8
5.硬脂酸 C18:0 2.0
1) 單不飽和脂肪酸的含量超過橄欖油,高達(dá)80%;
2) 不飽和脂肪酸含量完全符合"歐米伽膳食"國際營養(yǎng)標(biāo)準(zhǔn);
3) 富含較高的維生素E,是橄欖油的兩倍;
4) 含有角鯊烯與黃酮類物質(zhì),對抗癌、抗炎有著極佳的作用;
5) 不含膽固醇、黃曲霉素、添加劑,未受任何農(nóng)藥化肥的污染。 制作方法
1.將采收后的茶籽進(jìn)行曝曬,或用小火慢烘,待其殼脫落后,取圓形或扁圓形的茶籽用石碾研碎。因茶籽粉粘性小,要注意磨得越細(xì)越好。
2.用蒸籠隔水蒸熟,取熱的碾粒(蒸坯料),趁熱快速踩餅,如果冷了,做不成餅,降低出油率,甚至不出油。
3.將餅放入土榨中壓榨,壓榨時,猛打快榨,中途不能退榨。
4.精煉:榨出的油經(jīng)經(jīng)過精煉,以除去雜質(zhì)??捎?0%的稀硫酸與油混合,在45℃溫度下靜放一晝夜,使褐色的雜物沉積下來?;蛘呙?00千克油用酸性白礬土粉2千克,混合拌勻,靜放一晝夜,也可將雜質(zhì)分離出來,使油色澄清。 用途
1、煎烤
每天早晨用茶油煎蛋1-2個,有潤嗓清熱,姿腸潤胃之功效。
2、烹炒
茶油含有豐富的維生素A和E,具有抗氧化的作用,用茶油進(jìn)行烹炒,不但能保留食品原有的新鮮,而且具有去腥作用(茶油煮魚去腥效果極佳)。
3、油炸和清蒸
茶油高溫加熱后不會改變其營養(yǎng)成份,且不變色,不變味,更不會產(chǎn)生有害于健康的物質(zhì)。
2. 山茶油可以煎蛋嗎
.茶油的營養(yǎng)價值比較高,含有不飽和脂肪酸和抗氧化物,煎、炒、烹、炸、燉都可以,能夠極大程度上滿足日常的烹飪習(xí)慣。
2.由于茶油制作的工藝精良包括原材料的高品質(zhì)要求,所以成品的茶油可以生吃,這是區(qū)別于其他食用油的一個最明顯的特點,早上起來,可以將倒上一小杯茶油,加入蜂蜜,這是一種非常含有營養(yǎng)的喝法。
3.用茶油可以烹飪,尤其是清蒸魚,將熟油淋在配好料的魚上邊,味道非常的鮮香。
4.自家做燒烤的時候涂上茶油,會使肉質(zhì)鮮美,鮮香酥脆。煲湯的時候放入茶油,提升湯汁的鮮味,美美的品上一口,十分回味。
5.早上煎雞蛋時可以使用茶油,味道和營養(yǎng)價值都不會流失。
6.茶油用來涼拌味道更清爽,普通的食用油需要加熱菜可以涼拌,但是茶油直接可以用于涼拌,味道清爽,口感清淡,不油膩。
3. 茶油煎鴨蛋
生曬的海味感覺是營養(yǎng)很豐富的,有蟶干,牡蠣干,干貝等等,這些可以用來煲湯,
常規(guī)制作方法
原料:對蝦,蔥姜,鹽,料酒,白糖,味精。
做法:
1、鍋燒熱,在鍋里放上鹽,炒到鹽發(fā)黑,放入明蝦,變色后放入黃酒,去腥味。黃酒不用放很多,因為蝦在燒的過程中自已也會有水份出來。黃酒放多了,蝦反而不鮮了。記得不要加油、也不要加水、更不要加味精。因為蝦本來就蠻鮮的,而且味精加熱后對身體不好。
2、取出瀝干水份(一般也不會有多少水份),然后放在微波盤里排好,排一層就夠了。不要疊加起來,否則水份收不干。烘的時間根據(jù)各家微波爐功率不同是不一樣的。最簡單的就是先烘?zhèn)€2分鐘試試,嘗一嘗,如果不行,再接著烘。正面2分鐘,反過來放再2分鐘就搞定了。
3、吃不完,用密封罐裝好放入冷凍室,可以放得久一點。
簡易方法
原料:對蝦,蔥姜,鹽,料酒,白糖,味精。
制作:
1、鍋中加水(千萬別象白灼蝦這么多水,只能把蝦剛漫過就可以。),加入所有調(diào)料和蔥姜,等到燒開后,放入對蝦,焯到成熟就撈出,記得把上面的浮沫要清除掉。
2、把撈出的蝦用干凈的布給擦干水分,然后放入微波爐中高火轉(zhuǎn)2分鐘,取出后攤開放在網(wǎng)篩中,選擇通風(fēng)的地方(最好是陽臺或者是院子)讓秋風(fēng)吹上6小時,中間要把蝦翻動一次,讓蝦的口感保持一致。
3、等到吹的差不多干的時候,用保鮮膜包好,放在冰箱中,吃的時候取出,配上點米醋就可以了。
注意事項:
1、焯的時候水千萬別多了。
2、進(jìn)微波爐前一定要擦干水分。
3、要選擇通風(fēng)的地方來制作。
4、一定放冰箱保存。
4. 茶油能煎雞蛋嗎
1、涼拌:普通的食用油在不加熱至熟的情況下,不能直接用于涼拌,而野茶油在不需加熱的情況下,可直接用于涼拌各種葷、素菜,同時還可以調(diào)制色拉醬,具有色澤鮮亮、口味爽滑,清淡、不油膩等特點。
2、熱炒:營養(yǎng)專家指出“熱鍋冷油”的烹調(diào)方式可以保證菜品色、香、味和營養(yǎng)的正確方法。用野茶油熱炒食品不發(fā)黑,清爽可口,不油膩。
3、煎炸:煎炸食物時,普通食用油在高溫下會產(chǎn)生過氧化物,對人體極為有害。而野茶油含有抗氧化物(維E),可以在220度高溫連續(xù)油炸20小時不變質(zhì),不產(chǎn)生反式脂肪酸,品質(zhì)也不會發(fā)生改變,是更理想、更健康的煎、炸食用油。
4、烘烤:在烘烤前或烘烤時涂抹一層野茶油,可以保持食物鮮香酥脆,口感爽滑,不易糊焦。
5、湯菜:在煮湯時或煮湯后加入一匙野茶油,使湯更清鮮味美。
5. 茶籽油煎蛋
研究發(fā)現(xiàn),人體必需的八大營養(yǎng)素中,脂肪酸總量的70%來自食用油。因此選對、用對油非常關(guān)鍵。那么,應(yīng)該如何做到正確用油呢?
不能長時間只吃一種油
市場上食用油大致可以分為三類:第一類是我們最常見的大豆油、花生油、玉米油、葵花籽油等,它們的共同特點是亞油酸含量高,大約為40%~70%。亞油酸是必需脂肪酸之一,人體無法合成,必須由食物提供。第二類是橄欖油、山茶油、高油酸菜籽油等,它們的共同特點是油酸含量高,含量為70%~80%。油酸具有降低膽固醇、改善血脂的作用,對防治心腦血管疾病有益。第三類是亞麻油和紫蘇油等,它們的共同特點是亞麻酸含量高,為50%~60%。亞麻酸也是一種人體必需的脂肪酸,缺之不可,對降血脂很有幫助。更難得的是,亞麻酸在其他植物油或食物中含量都很少,來之不易。
正因為各類植物油都有“秘密武器”,因此要想獲得全面的營養(yǎng),就不能長時間只吃一種油,各類都要嘗試。也許有的人會覺得麻煩,其實不然,最簡單的方法是交替食用或混合食用,比如把上述三類植物油中各一種混裝在一個小油壺中,自制一壺“調(diào)和油”。需要提醒的是,加了初榨橄欖油、亞麻油以及芝麻油等自制調(diào)和油,就要避免高溫加熱、爆炒,否則容易破壞其營養(yǎng)成分。
控油溫,少用油,避免油炸
健康烹調(diào)的原則:控油溫、少用油,避免油炸。
不同的植物油有自己匹配的烹飪方法:如果要用油煎、燒烤、煸炒的烹調(diào)方法,可以選擇花生油、棕櫚油、茶籽油、各種調(diào)和油等;炒菜時間短或用紅燒、烤箱烤制的烹飪方法,油煙相對少一些,適合用花生油、米糠油、山茶油、各種調(diào)和油、不含葉綠素的橄欖油(淡黃色,特殊氣味淡)、葵花籽油、玉米胚油、大豆油等;極短時間熗鍋、燉菜、煎蛋,做各種非油炸面點時,油溫不超過180℃,可以用花生油、玉米胚油、葵花籽油、大豆油等;另外還可以用葡萄籽油,雖然其不飽和脂肪酸高,但其中的抗氧化物質(zhì)較豐富。焯煮菜、蒸菜、做湯等,溫度不超過100℃,可以用亞麻籽油、紫蘇籽油、核桃油、芝麻油、小麥胚芽油、葡萄籽油、未精煉的初榨橄欖油等;拌涼菜可以用亞麻籽油、紫蘇籽油、核桃油、芝麻油、未精煉的初榨橄欖油等。
其實,食用油使用的正確與否,說到底就是“溫度控制”的問題,炒菜油溫控制在五六成左右即可。把油倒進(jìn)鍋里先搖勻,看著有一點點冒煙就是五六成熱。也可用手掌檢測油溫法:將油倒入鍋中,中火加熱一兩分鐘,手掌放在離鍋面5~8公分處,如果沒有溫?zé)岣?,這時油溫較低,大約為100℃~120℃,如果掌心溫?zé)岬粫C人,溫度大約為120℃~140℃;如果有燙手的感覺,油溫可能已經(jīng)超過180℃了。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推薦,人均每天的用油量為25~30克。而調(diào)查顯示,中國城市居民每天人均吃油量為49.1克,為國人日益增長的肥胖率以及與肥胖相關(guān)的慢性病發(fā)病率幫了不少忙。建議買油要買小桶的,可以將一家人一周的用油量倒在一個油壺中,方便隨時監(jiān)測;家庭用的小白瓷勺1勺為8~10克,也可以用它來控制油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