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壓榨茶油的方法(茶籽油物理壓榨和低溫物理壓榨)
1. 茶籽油物理壓榨和低溫物理壓榨
按照果農(nóng)們的以往經(jīng)驗得出,一般剛采摘的茶油果以100斤曬干、去殼以后所得的干茶籽大約在24斤左右。
而關(guān)于茶油果出油率這個又會受到不同品種以及不同采摘時間的不同而影響。人們常說“寒露早、立冬遲、霜降采收正當時”來形容采摘茶油果的時間,也就是大概在10月中旬到11月下旬這段時間。
但是品種不同,采摘時間也不同,比如霜降籽就要在霜降前后兩三天采摘;寒露茶籽就要在寒露節(jié)日前后幾天采摘,這個時候的茶籽出油率最高。
而出油率是受到品種、曬干程度、壓榨方式、采收時間等綜合決定。按照市場上普遍的機器壓榨方式來說,一般出油率在20%~30%左右,即即一斤干茶籽壓榨以后可以出油2~3兩茶籽油。
最后壓榨工藝如果是我們農(nóng)村以前傳統(tǒng)的壓榨方式來說的話,出油率會更加底。一般100斤干茶籽出油只有18斤左右,最多20斤。這個也是看茶籽品種和最后粉碎茶籽以及煮熟程度,壓榨力度等等綜合考慮決定。
2. 茶籽油壓榨和浸出工藝什么區(qū)別
首先,壓榨山茶油是用物理方式,就是利用高壓力,將茶籽壓碎,從中得到茶油。而浸出是用化學(xué)試劑浸泡萃取的方式。打個比方吧:壓榨法就相當于你用雙手擰濕毛巾一樣,越用力就越能擰出更多的水;而浸出法就像小時候,如果衣服上沾了不容易洗掉的油漬的時候,老一輩的人會告訴你,把衣服有油漬的地方泡在汽油里,然后再洗就能很容易的洗掉了。
其次,浸出法使用的原材料正是用壓榨法壓榨過后的茶餅,將茶餅放入有機溶劑里浸泡,然后利用專有的設(shè)備將茶餅中殘留的茶油萃取出來。
3. 茶籽油低溫壓榨和物理壓榨的區(qū)別
1:野生茶油:屬于純天然野外自然成長,樹枝高大,雜亂無章,吸取的是大自然純天然氧份,不需打農(nóng)藥,施化肥等對人體有害物質(zhì),結(jié)出來的茶籽一般顆粒較小,在榨油時也是采用物理壓榨,就是傳統(tǒng)的冷壓榨,沒有增加任何化學(xué)物質(zhì),榨出來的油非常的純。
2:雜交茶油:是經(jīng)過人工培育出來的樹苗,樹枝一般都會經(jīng)過人工修剪,長的比較矮,這樣方便以后采摘,跟其他果樹一樣,需要打農(nóng)藥防蟲,施化肥,所以結(jié)出來的茶籽顆粒比較大,雜交茶油有農(nóng)藥,化肥殘留物,榨油過程還需要增加防腐劑,化學(xué)脫色劑等對人體有害物質(zhì)。
4. 茶籽油物理壓榨和低溫物理壓榨的區(qū)別
是的
因為,茶枯是炒熟了的,茶子榨油后才壓榨成茶枯的。
一般茶油都是炒過的茶子,就是茶籽不炒的話,那種生腥味特別重,在市場上不好賣茶油,所以要炒過后的茶枯也是熟的。
以前的茶枯是像餅一樣一個一個的,現(xiàn)在的茶枯是機器壓榨成一小塊一小塊的薄片。
5. 茶籽油物理壓榨和低溫物理壓榨哪個好
我記得那個時候我們用茶枯洗衣服,洗頭發(fā)用的是熟茶枯,因為,茶枯是炒熟了的,茶子榨油后才壓榨成茶枯的。
一般茶油都是炒過的茶子,就是茶籽不炒的話,那種生腥味特別重,在市場上不好賣茶油,所以要炒過后的茶枯也是熟的。
以前的茶枯是像餅一樣一個一個的,現(xiàn)在的茶枯是機器壓榨成一小塊一小塊的薄片。
6. 油茶籽物理冷榨工藝
一、堿性化學(xué)脫脂劑除油機理:
a、皂化作用:金屬表面油脂中的動植物油(主要成分是硬脂酸),與堿性化學(xué)脫脂劑中的堿生成硬脂酸鈉(即肥皂)和甘油溶解進入堿性溶液,俗稱皂化反應(yīng),以除去金屬表面油脂。
b、乳化作用:乳化劑為表面活性物質(zhì),吸附在界面上,憎水基團向著金屬基體,親水基團溶液方向,使金屬與溶液間界面張力降低,從而在流體動力等因素的作用下,油膜破裂變成細小的珠狀,脫離金屬表面,到溶液中形成乳濁液。皂化與乳化作用是相輔相成的,相互配合才能徹底清除金屬表面油污。
c、浸透潤濕作用:皂化與乳化作用均系從油污表面逐步進行,而使含堿性化學(xué)脫脂劑的堿性溶液浸透油脂內(nèi)部,達到并潤濕工件表面,增進了脫脂除油的效果,這就是表面活性劑的浸透潤濕作用。此外還仍具有分散作用,將從工件除下的油脂分散到脫脂液之中。
請問油茶籽用雙螺桿榨油機采用冷榨工藝壓榨,餅中殘油最低能控制到多少?
溫度應(yīng)控制到多少概念,主要是看天氣、氣候、油仔的水份情況來定,南方在30分鐘左右加熱,北方在20分鐘左右,花生為例,冷榨在30-40%左右,熱榨在40-48左右。
帶殼影響不大。
花生醬如何脫脂?
花生醬,是花生油提取前的產(chǎn)物?;ㄉu的色澤為黃褐色,質(zhì)地細膩,味美,具有花生固有的濃郁香氣,不發(fā)霉,不生蟲。一般用作拌面條、饅頭、面包或涼拌菜等的調(diào)味品,也是作甜餅、甜包子等餡心配料。
花生醬以優(yōu)質(zhì)花生米等為原料加工制成,成品為硬韌的泥狀,有濃郁炒花生香味。優(yōu)質(zhì)花生醬一般為淺米黃色,品質(zhì)細膩,香氣濃郁,無雜質(zhì)。一般人群均可食用,脾弱便溏者、高脂血癥患者、跌打瘀腫者、膽囊切除者不宜吃。
花生醬分為甜、咸兩種,是頗具營養(yǎng)價值的佐餐食品,在西餐中的應(yīng)用比較廣泛。
低脂花生醬的食品工藝屬于國際專利。
工具/原料:
主料:花生米500g
配料:花生油適量、鹽適量、白綿糖適量
步驟/方法:
1.將花生米放在烤箱的烤盤里,烤箱150度20分鐘即可,中間翻動一次烤盤里的花生米;
2.烤好以后將花生米晾涼,裝在保鮮袋里輕輕搓掉花生皮,花生油適量根據(jù)自己的口味,干稀自行勾兌,糖適量根據(jù)中間喜歡掌握量的多少;
3.將去皮的花生米放入食物粉碎機里根據(jù)自己喜歡的粗細程度酌情處理,打好的花生米粉倒入一個干凈的盆里;爐灶鍋里倒入花生油炸熟;
4.將炸好的花生油倒入花生粉里;
5.再倒入準備好的糖;用多可必料理棒攪拌均勻;攪拌均勻的花生醬,可以裝在干凈的容器里放冰箱保存,吃的時候取出來;
6.抹在面包上或者饅頭片上很方便的,好吃極了。
注意事項
1,花生要烤熟不然的話不香,晾涼以后搓掉皮;
2,糖的多少可根據(jù)自己的喜好隨意放;
3,花生油一定要炸熟了再用
7. 茶籽油傳統(tǒng)壓榨
這是肯定的,市面上大多數(shù)的茶油都是用油茶樹的茶籽壓榨而成的。
油茶樹是我國主要的木本油料樹,被譽為“東方樹”,屬山茶科山茶屬常綠小喬木,是我國特有的木本類植物油資源。
正常情況茶籽都是在國慶期間收獲的,然后就是曬干、裝袋。
等到冬季農(nóng)閑的時候,農(nóng)民就把茶籽倒出來,開始撿茶籽,剩下的茶籽殼也是冬季的一種很好的取暖材料。
茶籽在榨油之前,一般都是用機器研磨成粉狀,這樣不僅能更好的壓榨出茶籽油,也能更好的弄成園塊狀的茶枯。
然后粉狀的茶籽在放到蒸籠里烘干水分,這樣榨出的茶油才可以收得好幾年也不會變質(zhì),而且口感也更加清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