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壺倒開水冒茶油(倒油茶的壺)
1. 倒油茶的壺
干的塑料瓶是不會壞的。
茶油保質(zhì)期:
山茶油適宜儲藏在陰涼干燥避光處,最佳溫度 10-25℃。低溫下會有乳白色絮狀結(jié)晶物,這是正常現(xiàn)象,不影響食用,外界溫度高自然會消失(注:極品山茶油經(jīng)過冷凍處理不會有此現(xiàn)象)。由于山茶油有大量的抗氧化物,因此在常溫下的保質(zhì)期可長達兩年,比一般食用油長得多。
油茶籽油俗稱茶油,又名山茶油、山茶籽油,是從山茶科山茶屬植物的普通油茶(Camellia oleifera Abel)成熟種子中提取的純天然高級食用植物油,色澤金黃或淺黃,品質(zhì)純凈,澄清透明,氣味清香,味道純正。油茶俗稱山茶、野茶、白花茶,是中國特有的一種優(yōu)質(zhì)食用油料植物。油茶與茶葉(學(xué)名Camellia sinensis(L.)O.Kuntze)為同屬不同種,它們所結(jié)的種子榨出的植物油是完全不同的,前者稱為油茶籽油,后者稱為茶葉籽油。
2. 裝油茶的壺
1、食材:面粉250g,花生50g,芝麻20g,核桃仁50g,食用油10g,食用鹽10g。
2、鍋并中倒入油,油熱后轉(zhuǎn)小火倒入面粉,不停地來回翻炒,直至面粉變成黃色并且有香味后盛出,攤開放涼。
3、將花生、核桃仁、芝麻放入鍋中小火翻炒,不要炒糊,制作過程中可以加入適量的鹽,炒好后將它們碾碎,晾涼。
4、將晾涼的倒入面粉中,攪拌均勻,干油茶就做好了。
5、吃的時候可以先盛出適量的油茶倒入碗中,用熱水沖開,在沖的過程中不斷的攪拌,防止出現(xiàn)疙瘩。
6、攪拌均勻后,就可以食用了,如果覺得不夠味,可以加入辣椒油,胡椒粉等調(diào)料。
3. 茶油壺圖片
步驟/方法分步閱讀
1
/6
先用沸水將壺身內(nèi)外淋燙一下,如此既可凈壺去霉,亦可暖壺醒味。
2
/6
若使用茶船,注意應(yīng)將壺身略微墊高,使其圈足高過水面,以免壺身留下水線或不均勻的色澤。
3
/6
將第一泡的溫潤泡茶湯盛置茶海中備用,待沖第二泡時再用此茶湯澆淋壺身外表,如此反復(fù)施行至全程結(jié)束。
4
/6
由于紫砂壺身具較高的氣孔率,遇熱時,因熱脹冷縮的關(guān)系,氣孔相對擴大。此時可用棉質(zhì)布巾趁機擦拭壺身,讓茶油順勢滲入壺壁細孔中,日久便可累積出光澤。
5
/6
每泡茶沖至無味后,應(yīng)將茶渣去凈,用熱水將壺內(nèi)壺外涮洗一次,置于干燥通風(fēng)處,并將壺蓋取下,以利風(fēng)干。否則,因紫砂壺的口蓋密合度較嚴謹,任令其密封陰干,亦不衛(wèi)生。
6
/6
注意事項
有些壺友趁壺身高熱時,以沾有茶湯的棉布茶巾上下擦拭身,由于此時器表溫度甚高,濕巾所含茶湯一拭隨即揮發(fā),留下可使壺身潤澤的茶油,如此便可提高養(yǎng)壺的成效。亦有人先沖出一泡較濃的茶湯當(dāng)「墨汁」,再以軟性毛筆或養(yǎng)壺毛刷沾此茶湯,反復(fù)均勻涂布于壺身,藉以提高其接觸茶湯的時間與頻率。
內(nèi)容僅供參考并受版權(quán)保護
舉報/反饋
4. 老式油茶壺
您好!試試用立白洗潔精來清洗吧,采用先進的起泡消泡技術(shù),清洗時泡沫豐富,過水時泡沫迅速消除,易漂易洗更省水。能幫您去除茶壺上的油漬呢:
1:先將茶壺放在清水中沖洗幾遍,將多余污漬去除;
2:將立白洗潔精倒入清水中,把水壺放入洗潔精水中進行擦洗,將污漬去除干凈;
3:茶壺桑的油漬去除干凈以后,用清水沖洗干凈即可。 希望能幫到您,謝謝。
5. 倒茶的茶壺
1、順序:開會倒茶從右邊開始(領(lǐng)導(dǎo)先,順時針順序進行)倒水,壺嘴不要對客人,要從客人右邊倒,主臺需要從背后倒。
2、添水:應(yīng)用左手小指和無名指夾住高杯蓋上的小圓球,用大拇指、食指和中指握住杯把,從桌上端下茶杯,腿一前一后,側(cè)身把水倒入杯中。
3、倒茶:如遇客人在工作或交談時,要說“對不起”,且倒水時要注意不能太滿,以杯的七八分滿為宜。端放茶杯動作不要過高,更不能從客人肩部和頭上越過。
4、續(xù)水:通常在活動開始15-20分鐘后進行,要隨時觀察會場用水情況,天熱時要隨時加倒。續(xù)水時不要把瓶口提得過高,以免濺出杯外。如不小心把水灑在桌上,要及時用小毛巾擦去。
5、檢查:倒過水后要逐杯加以檢查??捎檬直秤|摸杯子的外壁,如果是熱的,表明已倒過水,如果是涼的則需及時補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