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葉毛尖怎樣加工(做毛尖茶的工藝)
做毛尖茶的工藝
方法/步驟分步閱讀
1
/4
篩選
因為毛尖茶樹采摘下來的茶葉之間是存在差別的,在品質(zhì)上有所不同,而且不同時間段不同天氣采摘的茶葉原料也不同,因此在制作成茶品之前要將茶葉進行篩分。
2
/4
晾放
將篩選好的鮮葉原料,平攤放置在通風透氣的室內(nèi),在茶葉下方要墊上專門用來放置茶葉的竹制品。室內(nèi)的溫度不要太高,避光,室內(nèi)環(huán)境不能潮濕,不可有異味。而且在晾放的過程中要隔一個小時左右翻一遍,這樣能夠讓茶葉均勻風干,一般一次的話時間在四個小時左右。
3
/4
烘制
將晾放的毛尖茶葉收起放入炒茶專用的鐵鍋中進行翻炒,讓茶葉的含水量降低,一般炒制的時間為15分鐘左右。茶初制好的茶葉選用優(yōu)質(zhì)無煙木炭,燒著后用薄灰鋪蓋控制火溫進行初次烘制,火的溫度控制在100度左右,一般隔個五分鐘左右翻一遍茶葉,初烘的時間在20分鐘左右,然后倒出來在晾放四個小時,然后進行復(fù)烘。復(fù)烘時間為30分鐘左右。
4
/4
除雜復(fù)烘
經(jīng)過上面的紅茶茶葉漸漸成型,含水量降低,將毛尖茶葉中的雜質(zhì),以及不好的茶葉挑揀出來。然后繼續(xù)進行烘制,沒十分鐘翻一次,30分鐘左右,茶葉成型,茶葉含水量變的很低,茶香漸濃。然后就出鍋晾放風干一小段時間后,放入密封桶中保存,這樣毛尖茶葉就制作好
毛尖茶的制作工藝
準備泡茶用具:玻璃杯、沸水、毛尖茶葉 毛尖的泡法步驟:
1.用沸水在玻璃杯中溫一會,讓玻璃杯適應(yīng)其溫度;
2.倒出沸水,放入適量茶葉,一般200ML配5克的茶葉;
3.毛尖茶葉在杯中完全下沉時即可飲用。 注意:毛尖茶不能太濃,毛尖茶采用中投的方法進行沖泡,在沖泡之前首先要清洗玻璃杯就是凈杯,杯子用開水燙一遍,尤其是冬天更應(yīng)該在沖泡之前對杯子進行溫杯,防止杯子因溫度差異造成杯子破裂,不能用帶蓋的杯或壺,因沏信陽毛尖茶時不能捂、蓋,否則湯、葉變黃。把水倒入七分滿是綠茶通用的沖泡方法,沖泡好立即飲用即可。
毛尖茶制作
毛尖茶的制作主要有篩分、攤放、生鍋、熟鍋等八個步驟。毛尖茶是綠茶的一種品種,其外形細直、圓潤光滑,茶葉全身遍布著白毫,香氣香遠悠長,茶湯的味道十分的鮮濃甘爽獨特,沖泡出來的茶湯顏色碧綠,茶葉舒張開來,慢慢沉入杯底,茶葉片片勻整,柔嫩鮮綠光滑。
毛尖的色、香、味、形均有獨特個性,其顏色鮮潤、干凈,不含雜質(zhì),香氣高雅、清新,味道鮮爽、醇香、回甘。
毛尖的做法
1、篩分:將采摘的鮮葉按不同品種的鮮葉、晴天葉與雨水葉、上午采和下午采的鮮葉分別用網(wǎng)眼竹編篩子進行分級,剔出碎葉及別的異物,分別盛放。
2、攤放:將篩分后的鮮葉,室內(nèi)通風、潔凈的竹編簸箕籃上,厚度宜(5~10)cm,雨水葉或含水量高的鮮葉宜薄攤,晴天葉或中午、下午采用的鮮葉宜厚攤,每隔1h左右輕翻一次,室內(nèi)溫度在25℃以下,防太陽光照射。攤放時間根據(jù)鮮葉級別控制在(2~6)h為宜,待青氣散失,葉質(zhì)變軟,鮮葉失水量10%左右時便可付制,當天的鮮葉應(yīng)當天制作完畢。
3、生鍋:采用炒茶專用鐵鍋,鍋口面直徑84cm(事先磨洗光滑無銹),生鍋呈35°左右傾斜,鍋臺前方高40cm左右,便于操作,后壁高1m以上,與墻貼合。
4、熟鍋:與生鍋規(guī)格一致,與生鍋并列排列,呈40°傾斜。在接納生鍋轉(zhuǎn)來的茶葉后緊接操作。鍋溫(80~100)℃,開始仍用茶把操作,并以把尖先把茶團打散,然后以把尖團揉茶葉,繼續(xù)“裹揉”,不時挑散,反復(fù)進行,約(3~4)min后,茶條進一步緊縮,茶把稍放平,進行“趕條”。
5、初烘:將熟鍋陸續(xù)出來的4~5鍋茶葉作為一烘,均勻攤開,厚度以2cm為宜,選用優(yōu)質(zhì)無煙木炭,燒著后用薄灰鋪蓋控制火溫,火溫宜(90~100)℃。根據(jù)火溫大小,每(5~8)min輕輕翻動一次,經(jīng)(20~25)min,待茶條定型,手抓茶條,稍感戳手,含水量為15%左右,即可下炕。
6、攤涼:初烘后的茶葉,置于室內(nèi)及時攤涼在大簸箕內(nèi)4h以上,厚度宜30cm左右,待復(fù)烘。
7、復(fù)烘:將攤涼后的茶葉再均勻攤在茶烘上(厚度以(4~5)cm為宜),輕輕于茶炕上(火溫以(60~65)℃為宜),每烘攤?cè)~量2.5kg左右,每隔10min左右輕翻拌一次。待茶條固定,用手揉茶葉即成粉末樣,方可下炕,復(fù)烘30min左右,含水量控制在7%。
8、毛茶整理:復(fù)烘后的毛茶攤放在工作臺上,將茶葉中的黃片、老枝梗及非茶類夾雜物剔出,然后進行分級。
毛尖的功效
毛尖茶好處一:
預(yù)防感冒消炎抗菌防蛀牙,說到茶水很多人都知道茶水有消炎抗菌的功效,其實大部分的人都曾經(jīng)有口腔炎癥喝口腔不清新,常用毛尖茶水漱口不僅能令口腔保持清新,還能預(yù)防口腔發(fā)炎。
毛尖茶好處二:
分解毒素,經(jīng)常抽煙的是不是不感冒的情況下,偶爾都會咳嗽,那是因為經(jīng)常抽煙造成的,毛尖茶水能分解體內(nèi)的毒素,減輕肺部的負擔。
做毛尖茶的工藝流程
采的茶葉細嫩,信陽毛尖大山茶采一芽一葉或一個單芽(又稱純芽或芽頭),茶青從萌芽到采摘,時間控制在48個小時,確保茶葉的嫩度。細嫩的茶芽中含有豐富的營養(yǎng)物質(zhì),其中以有保健作用的氨基酸含量為最高。豐富的氨基酸含量,使信陽毛尖大山茶具有獨特的鮮爽度。
無芽茶青不采,茶樹在營養(yǎng)充足的情況下會萌發(fā)茶芽,而在營養(yǎng)條件不好或環(huán)境不好的情況下,會直接生長出葉片。一般來說,營養(yǎng)豐富的茶芽香度更高,口感更純正,外形也更美觀。所以當?shù)夭柁r(nóng)采純芽、一芽一葉,甚至一芽兩葉,而不采無芽的葉片。
毛尖茶采制技藝
毛尖是綠茶當中的名品,毛尖也是分等級的,當屬雨前茶最好,用剛發(fā)的嫩尖采制而成,單瓣茶葉個個形似銀針 ,也有三瓣葉尖形似雀舌,這種嫩茶的葉子比較小所以都是直的,而那些葉片較老的茶葉因為葉片比較大,所以做出來的茶葉都是彎曲的。
毛尖茶什么工藝
毛尖是茶葉的一種,綠茶類.毛峰毛峰又稱毛尖,是細嫩烘青的統(tǒng)稱。指綠茶初制中形成條索細緊,露茸毫的嫩烘青。在小葉種地區(qū)制的毛峰,外形細緊,茸毫披露,顯芽鋒,湯色明亮,香氣清高,滋味醇爽,葉底嫩綠明亮;大葉種制的,外形較肥壯,顯露毫尖,色澤較黃或暗綠,香味較厚實,葉底肥嫩露芽。 取谷雨之芽葉,經(jīng)傳統(tǒng)工藝精制而成.色澤油潤光亮,挺拔舒展,尖芽緊偎其中.沖泡時霧氣凝頂,清香四溢,沁人心脾。茶湯清澈明亮,香氣持久似蘭蕙,醇厚爽口,回味甘甜??芍^“清秀脫俗,茶中仙子”。 具體又分溈山毛尖,信陽毛尖,茅坪毛尖,都勻毛尖,黃山毛尖等。
毛尖茶是怎樣加工制成的
毛尖茶的制作主要有篩分、攤放、生鍋、熟鍋等八個步驟。毛尖茶是綠茶的一種品種,其外形細直、圓潤光滑,茶葉全身遍布著白毫,香氣香遠悠長,茶湯的味道十分的鮮濃甘爽獨特...
做毛尖茶的工藝要求
在國家標準中,對于特級毛尖的湯色明確規(guī)定為:“清澈鮮亮而嫩綠”。從這個角度來說,湯色清澈明亮的毛尖好,相反,湯色渾濁的信陽毛尖品質(zhì)欠佳。
沖泡毛尖等高檔細嫩芽茶時,會出現(xiàn)輕微毫渾的現(xiàn)象,總體是是清亮,但注意不是渾濁。
因為此類茶品有毫,茶樹品種、采摘嫩度、制茶工藝等原因使有些高檔綠茶顯毫明顯,沖泡時茶毫混在茶湯中,會有輕微的渾濁現(xiàn)象,稱之為“毫渾”。
毛尖茶制作方法
毛尖是屬于紅茶中的一個品種,其外形看起來十分的舒服,光滑圓潤細嫩,茶葉碧綠透亮充滿綠色光澤。茶湯的香氣十分的充足濃郁持久,在茶品中屬于不錯的茶類飲品,那么毛尖制作時是經(jīng)過哪些工藝呢?下面我們來看看吧。
因為毛尖茶樹采摘下來的茶葉之間是存在差別的,在品質(zhì)上有所不同,而且不同時間段不同天氣采摘的茶葉原料也不同,因此在制作成茶品之前要將茶葉進行篩分。
晾放
將篩選好的鮮葉原料,平攤放置在通風透氣的室內(nèi),在茶葉下方要墊上專門用來放置茶葉的竹制品。室內(nèi)的溫度不要太高,避光,室內(nèi)環(huán)境不能潮濕,不可有異味。而且在晾放的過程中要隔一個小時左右翻一遍,這樣能夠讓茶葉均勻風干,一般一次的話時間在四個小時左右。
烘制
將晾放的毛尖茶葉收起放入炒茶專用的鐵鍋中進行翻炒,讓茶葉的含水量降低,一般炒制的時間為15分鐘左右。茶初制好的茶葉選用優(yōu)質(zhì)無煙木炭,燒著后用薄灰鋪蓋控制火溫進行初次烘制,火的溫度控制在100度左右,一般隔個五分鐘左右翻一遍茶葉,初烘的時間在20分鐘左右,然后倒出來在晾放四個小時,然后進行復(fù)烘。復(fù)烘時間為30分鐘左右。
經(jīng)過上面的紅茶茶葉漸漸成型,含水量降低,將毛尖茶葉中的雜質(zhì),以及不好的茶葉挑揀出來。然后繼續(xù)進行烘制,沒十分鐘翻一次,30分鐘左右,茶葉成型,茶葉含水量變的很低,茶香漸濃。然后就出鍋晾放風干一小段時間后,放入密封桶中保存,這樣毛尖茶葉就制作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