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茶油燉雞肉的做法(茶油燒土雞的做法)
茶油燒土雞的做法
茶油雞怎么做
1、事先準備
材料:土雞剁小塊,紅辣椒青辣椒切碎,大蒜、生姜切米,蔥結(jié),蔥花
調(diào)料:茶油,麻油,醬油,蠔油,黃酒或啤酒,鹽,味精,胡椒粉
2、烹飪方法
首先食材洗干凈,尤其是雞翅要先放入沸水中燙去血水后,撈起以冷水洗凈,備用;
其次把鍋燒熱,加入茶油、米酒。一定要正宗的野山茶油,淳樸的大自然香味,一點也不膩。茶油是這道菜的主體元素;
然后把雞腿、雞翅下鍋拌炒,加少量鹽后加蓋燜煮。當湯汁剩1/3時,加紅辣椒、青辣椒碎、大蒜米、生姜米、蔥結(jié),再加鹽翻炒;
最后等湯汁變濃稠時加麻油、醬油、味精、胡椒粉(按個人口味),即可出鍋裝盤撒上蔥花食用。
小貼士:茶油雞色澤金黃,味濃鮮辣,特別的好吃。不過事先準備到碎的紅辣椒、青辣椒、大蒜生姜米和蔥,放多少看自己能不能吃辣。
油茶雞的做法和配方竅門
如果溫度過低,雞舍內(nèi)外的溫差大的話,那么我們是不宜放養(yǎng)的。因為幼雞的抵抗能力不強,各項生理機能都還沒有發(fā)育成熟。所以要在溫度適中的晴天進行放養(yǎng),在放養(yǎng)前5天左右時,每天放養(yǎng)3小時左右。然后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漸增加時間。促使幼雞適應茶園環(huán)境,在放養(yǎng)前一星期的時候,每畝茶園放養(yǎng)400只左右。然后再逐步減少密度,保持在每畝100只左右。
茶油土雞的做法竅門竅門
炒土雞
材料
土雞500克,洋蔥半個,紅辣椒10個,青辣椒2個,半成品竹筍一小袋,芹菜一小把,蔥,姜,紅油香辣醬1湯匙,生抽1湯匙,料酒1湯匙,雞精
做法
1.姜切絲,蔥切蔥花,青、紅辣椒剪成小段,土雞切小塊,洋蔥切小塊,芹菜切塊,竹筍用涼水事先泡半小時讓釋放一下里面的鹽
2.鍋中倒入清水,芹菜和雞塊分別焯水瀝干備用
3.炒鍋倒入適量的油,放入紅油香辣醬,再加入蔥姜爆香
4.放入焯過水的雞塊,翻炒幾下,烹入料酒,淋上生抽
5.放入洋蔥,青、紅辣椒,竹筍和芹菜,再炒大約1分鐘
6.出鍋前放雞精調(diào)味后,淋點香油翻炒均勻,即可出鍋
茶油炒土雞湘菜圖片
用料
新鮮狗肉 1500g
白蘿卜 500-800g
茶油 200g
草果 2個
桂皮 15g
八角 5-8個
生姜 100-120g
蒜末 50g
湖南干辣椒 50-80g
狗肉火鍋底料 一包
配菜(土豆,香菜,菠菜等) 自己搭配
味精 1小勺
雞精 2小勺
老抽 一小湯勺
十三香 10-15g
做法步驟
步驟 1
白蘿卜洗干凈切成蘿卜塊、生姜洗干凈去皮用刀拍扁。草果,八角,桂皮,香葉用水沖洗下,干辣椒切成兩節(jié)。然后狗肉用溫水洗干凈。
步驟 2
狗肉放入壓力鍋加水2.5kg,把蘿卜塊,草果,八角,桂皮,香葉,湖南干辣椒,拍生姜,老抽,鹽放入壓力鍋。燉30-45分鐘左右,直到狗骨頭能取出即可,也不要把狗肉燉的爛了那樣會影響口感。在燉狗肉時間段把配菜洗干凈切好分類裝盤。然后把狗肉撈出用冷水冷卻,取出骨頭,然后把狗肉切好。不喜歡吃蘿卜的可以把蘿卜撈出來丟掉,原湯汁保存好。
步驟 3
用炒鍋加熱倒入茶油等油鍋溫度到80度左右,把蒜蓉和火鍋底料放入翻炒炒出香味,把狗肉倒入鍋里面放十三香翻炒5分鐘左右炒勻,把原湯汁加入鍋里,放去味精雞精等湯沸騰即可關(guān)火。
步驟 4
把煮好狗肉裝進湯鍋,把電磁爐加上,有利于湯配菜,美味佳肴的湘味狗肉火鍋就從這里開始…
茶油燒雞怎么做
回答:近年來,食客的胃越來越好,以前無人無人問津的菜品成了香餑餑。例如,燒雞公,豬頭肉,等等。豬頭肉合飯的具體做法如下。
一,首先把豬頭清理干凈,放到水己經(jīng)燒開的大鍋里,等到半生不熟的時候拿出來。
二,準備好數(shù)量在三斤左右的,己經(jīng)切片的豬頭肉和新鮮辣椒及家常佐料。
三,等鍋里的茶油八成熱的時候,先把佐料放進去,再把辣椒放進去翻炒半分鐘,然后把豬頭肉放進去翻炒,再放高湯。兩分鐘后出鍋。
油茶雞怎么煮
油茶好
農(nóng)民們回歸了理性,開始改種油茶樹。因為野生的油茶樹幾乎已經(jīng)滅絕了,油茶更是成為了童年的回憶。俗話說物以稀為貴,現(xiàn)如今油茶在市場上的價格已經(jīng)賣到了80塊錢一斤,并且供不應求
油茶樹是土生土長的本地樹種,對土壤沒有過多要求。而且只要種一年就可以結(jié)果了。因此有農(nóng)民把自家的桉樹一把火燒光,然后開始種植油茶樹。
現(xiàn)在廣西農(nóng)民開始逐漸趨于理性,不會大規(guī)模種植某一單一樹種。
比如在種植油茶樹的同時,在樹下養(yǎng)雞、養(yǎng)鴨相結(jié)合。雞、鴨的糞便當作油茶樹的肥料,而油茶樹又可以給雞鴨提供了乘涼的地方。
茶油燒土雞的做法大全
材料:土雞剁小塊,紅辣椒青辣椒切碎,大蒜、生姜切米,蔥結(jié),蔥花
調(diào)料:茶油,麻油,醬油,蠔油,黃酒或啤酒,鹽,味精,胡椒粉
2、烹飪方法
首先食材洗干凈,尤其是雞翅要先放入沸水中燙去血水后,撈起以冷水洗凈,備用;
其次把鍋燒熱,加入茶油、米酒。一定要正宗的野山茶油,淳樸的大自然香味,一點也不膩。茶油是這道菜的主體元素;
然后把雞腿、雞翅下鍋拌炒,加少量鹽后加蓋燜煮。當湯汁剩1/3時,加紅辣椒、青辣椒碎、大蒜米、生姜米、蔥結(jié),再加鹽翻炒;
最后等湯汁變濃稠時加麻油、醬油、味精、胡椒粉(按個人口味),即可出鍋裝盤撒上蔥花食用。
小貼士:茶油雞色澤金黃,味濃鮮辣,特別的好吃。不過事先準備到碎的紅辣椒、青辣椒、大蒜生姜米和蔥,放多少看自己能不能吃辣。
茶油燒土雞的做法竅門
準備材料:大公雞一只2000克、大蒜頭30瓣、姜300克、蔥3兩、五爪辣椒25克、普通干紅椒25克、胡椒20粒。
輔料:
土茶油、醬油2湯匙、馬田豆油1湯勺、蠔油1湯匙、料酒1湯匙、、精鹽及雞精少許、蔥段少許、清水300克。
準備工作:
1、大蒜、姜去皮,切成姜、蒜片;蔥切成一寸長的蔥段待用。
2、胡椒碾成粉待用。
3、干紅椒剪成半寸長的小段備用。(其中顏色偏黃的是辣椒皇,猛辣型的,用來調(diào)味;而顏色偏紅的是普通干椒,用來配相。)
4.大公雞解刀成一寸見方的塊狀。(在所有關(guān)節(jié)的部位,都順著關(guān)節(jié)頭的接縫切,那里只有脆骨和韌帶,是不用剁的,一切就斷。)
5.內(nèi)臟洗凈解刀另放,備用。
四:燒制:
1、炒鍋燒干,不倒油,直接把雞倒入鍋中干炒,加入一部分五爪干辣椒生姜蒜頭,然后再加點老抽煸炒,炒個10分鐘左右用碗盛出來。
2、將炒制去腥后的雞塊倒入高壓鍋中,放少許姜片與鹽,放水稍稍蓋過雞肉的清水一起壓至高壓鍋上氣,改中火再壓5-6分鐘(雞越老,時間壓得越長),壓好后,雞塊撈出控干水備用。
3、炒鍋置旺火上燒熱,倒入150克土茶油,將蒜片、姜片、干椒段倒入鍋中煸炒。
4、待佐料炒香之后,倒入壓制好的雞塊,翻炒。
5、放醬油調(diào)色。然后放鹽、蠔油、料酒、醬油調(diào)味。(因為這道菜屬于猛辣型,口味要重,早放調(diào)味料才可以保證入味哦~)
6、繼續(xù)翻炒,至雞皮翻卷、肉質(zhì)緊縮。
7、加入適量清水(水量至少要與雞肉保持水平),加蓋燜三分鐘后,開蓋,再放入之前切好的雞內(nèi)臟,把內(nèi)臟埋到雞肉和湯里,繼續(xù)加蓋燜二分鐘。
8、根據(jù)個人口味放入適量的雞精和之前碾好的胡椒粉,與主料翻炒均勻。再淋上50克生茶油,并將蔥段全部倒入鍋內(nèi),迅速拌勻后起鍋裝盤即可。
茶油燒雞公做法
如何讓雞湯熬至金黃?
食無邊、良有界,更多美食問答,請關(guān)注覓源良食,讓我們給您答疑解惑,喜歡用美食表達愛、相信付出愛是讓自己幸福的最好方式!
上周周末,風和日麗,雖說已是寒冬,但是天氣暖和的好像春天一般,小區(qū)的熱心街坊,組織了一次農(nóng)家樂的一日游,小區(qū)的老年人去的比較多,難得出門的老爸,這次也隨老媽一起出門游玩;
晚上回家,老爸對這次出游比較滿意,心情也非常的愉悅,而且老兩口還帶回了兩只已宰殺好的土雞,爸媽說這是農(nóng)家樂的項目,他們中午吃的也是雞湯,感覺非常鮮美,就購買了兩只;
今年入冬以后,我們小兩口老愛去漢口這邊的一家老字號的鮮湯館去喝雞湯,吃過好幾次,有一次在店內(nèi)聽到年老的食客聊天,說起這家店的鮮湯,在他們家喝雞湯也有十多年了,雞湯味道鮮美,特別有年代感,好喝的雞湯,沒有什么竅門,只要你舍得花時間,大火煨小火熬,時間到了,一碗好吃的雞湯也就做好了;
現(xiàn)代人的生活節(jié)奏快,壓力大,花上4-5個鐘頭去煨制一鍋雞湯,在我看來,幾乎不太容易做到,而且,冬季喝雞湯,在我爸媽這一輩人的眼中,好喝的雞湯首選的食材是老母雞,用老母雞煨制的雞湯,湯黃肉白,香味撲鼻,但是往往老母雞的雞肉會比較柴,口感不好,雞湯喝完往往都會剩下小半鍋雞肉,喝湯棄肉不僅浪費,而且還是對食材的辜負;
題主的問答題,詢問的是:“如何讓雞湯熬至金黃?”上文我有感而發(fā),說起了老母雞煨湯雞肉口感比較柴的問題,我在這想說的是,萬事都有解決之道,除了能將雞湯熬制的像題主所要求的那樣,我們還要給大家分享用老母雞煨湯,解決雞肉過老的問題,畢竟,白丟了那么多的雞肉,實在是可惜;
為了解決上文提到的疑問,我專門去查閱了好多本食譜,在一本《食憲鴻秘》的書籍里,還蒸找到了燉老母雞可使雞肉鮮嫩、湯汁金黃的竅門,具體的方法,分享如下:
1、首先說說如何將雞湯熬至金黃?雞湯的色澤金黃,其實是在長時間的燉煮過程成,將雞塊中的脂肪,有就是我們常說的雞油,給煨制出來的結(jié)果,這個沒有什么竅門,也比較簡單,大火煨,小火熬,大約煨制4個鐘頭左右,就能得到一鍋色澤金黃的雞湯;
2、童年時家中煨湯,為了不至于長時間的煨制而不干水,多半都會選擇那種叫做:“銚子”的砂鍋,一次將溫水加足,煨制4-5個鐘頭,完全是不會干水的;
3、現(xiàn)在,我們家已沒有了當年的“銚子”,換成了電砂鍋,但是原理是一樣的,幾乎不會將湯水煮沒,我們在喂雞湯前,需要一次性加夠足量的溫水,如果中途再次添加,雞湯的味道會大打折扣;
4、在煨制雞湯時,我們可以往湯水中加入二三十顆黃豆同燉,可以讓雞肉更加鮮嫩,而且也會熟的更快,味道更鮮;
5、如果家中有山楂,可以放入三四枚山楂,這樣做可以讓雞肉更加容易熟爛;
6、也可以這樣處理老母雞,將切成小塊的老母雞,用涼水和少量的醋浸泡一個小時左右,之后再用小火慢燉,這樣燉出來的雞肉會香嫩可口;
7、家中的淘米水也有妙用,它含有少許的淀粉和維生素,將雞塊放入淘米水中浸泡15分鐘左右,不但可以去除雞皮上的異味,還可以讓雞肉更加的鮮嫩;
8、食鹽需要在雞湯燉煮至湯水金黃后再放入,如果食鹽放入的過早,雞肉不太容易燉煮軟爛;
上文給大家分享了好多種煨雞湯,雞肉不柴的竅門,同時,也回答了題主關(guān)于如何將雞湯燉煮至金黃的辦法,這些方法和竅門,都比較容易操作,但是,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你家一定要有一口上好的煨制雞湯的砂鍋,用電用天然氣都不重要;
下面,我們給大家簡單的介紹一下,煨制雞湯的做法,希望能夠幫到題主:
1、將切成小塊的老母雞,用涼水和少量的醋浸泡一個小時左右,之后,放入清水鍋中,焯一下水,去除雞塊的肉腥味,大火煮沸后撇清浮沫,之后用溫水沖洗干凈,瀝干水分;
2、加熱炒制,也是去除肉腥味的方法之一,鍋中放入少量的色拉油,微微加熱之后,放入姜片炒香,然后放入雞塊,快速翻炒,放入少量的料酒,再次翻炒均勻,通過料酒的揮發(fā)帶走雞塊的肉腥味;
3、之后,將炒好的雞塊全部放入電燉鍋中,加入足夠的溫水,往湯水中加入二三十顆黃豆同燉,大約4-5個鐘頭的小火慢燉,一鍋鮮美的雞湯就能做好,湯黃肉白,香氣撲鼻;
寫到最后,還想啰嗦幾句,上文中我們提到那本書籍:《食憲鴻秘》,是比袁枚寫《隨園食單》要早的一本美食書籍,由朱彝尊所撰寫,可以作為美食寶典來閱讀;
最后感謝大家的閱讀,大家可以在評論區(qū)給我們留言,聊一聊您的看法,分享帶來快樂,我們在評論區(qū)等您;
我們盡量做到恰如合適、通過原創(chuàng)圖文,在文字與圖片之間為您分享一道道菜肴,它們美味、漂亮、營養(yǎng),您要什么樣的美食,在這里希望我們能夠給您!
![](/static/images/biaoqian1.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