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葉的正確泡法圖片(茶水的正確泡法)
茶水的正確泡法
1、杯泡法
適合一人獨飲,可選擇200毫升的透明玻璃杯,然后取3-5克的安吉白茶,用85-90度的開水,先洗茶,迅速倒出,繼續(xù)倒入沸水,直接悶泡個30秒左右的時間,趁熱飲用即可。
2、壺泡法
適合三五知己好友一同暢飲,選擇用紫砂壺、容量比較大的飄逸杯,取10-15克左右的安吉白茶投入茶壺內(nèi),用85度的開水洗茶,聞茶香后,再繼續(xù)沖入開水,45秒-50秒時間后,即可分杯品飲。
3、大壺法
遇到聚會、人比較多的情況下,那么適合用大瓶瓷壺去沖泡,選擇用90度的開水,直接沖泡,喝完以后繼續(xù)裝水;因為安吉白茶有比較耐泡的特點,可以長時間浸泡,味道依然清香幽雅,可以飲用一天。
4、蓋碗法
蓋碗沖泡法,適合2個人獨飲。做法簡單,取3克的安吉白茶,然后用85度的水洗茶、醒茶,聞茶香后,繼續(xù)倒入沸水,在40秒時間后出湯,這樣就可以品味到安吉白茶的鮮美口感。
5、煮飲法
煮飲的方式,適合夏天家庭飲用;做法簡單,在茶壺內(nèi)放入10克的安吉白茶,然后煮3-5分鐘時間,等到茶汁茶味出來以后,再用水壺裝好,供一天的飲用量。
沖泡安吉白茶注意事項
1、茶具的選擇
茶具的特殊性,是沖泡出一手好茶湯的關鍵,無論是任何的茶葉,都需要選擇到合適的茶具去沖泡,這樣才有助于茶葉的沖泡;
2、用水
沖泡茶葉,水質(zhì)是關鍵,選擇到一手好水,那么沖泡出來的茶湯滋味清澈甘冽,美味至極。最好是選擇用山泉水、井水沖泡是比較合適的;而沖泡的水溫不可以太高,一般選擇用80度左右的水沖泡即可。
3、茶葉、茶水比例
泡茶的時候,需要注意茶葉和水的比例,不可以多,也不可以少,否則都會影響茶水的口感、質(zhì)感。一般茶葉、茶水的比例建議在1:5即可,這樣沖泡出來的茶湯品質(zhì)好。
茶水應該怎么泡
正確的煮茶方法
1、先要準備茶具,在古代,煮茶是較為繁瑣的一件事情,據(jù)陸羽的《茶經(jīng)》記載,煮茶需要經(jīng)過焙、灸、碾、羅、煮等多個過程,需要用到很多的茶具,而現(xiàn)代的煮茶方法則簡單很多,只需要準備好茶壺、茶具、茶濾、茶海等茶具就行。
2、接下來,開始注水。煮茶要先煮水,這個大家一定要記住。不可以用冷水來煮茶,那樣煮出來的茶,味道太苦。煮茶用的水,可以使山泉水,也可以使純凈水,將水注入水壺,然后啟動開關煮水就行。
3、將水放入茶壺里面,開始煮的時候,就可以去準備茶葉了。一般是采用稱茶的方式取茶,一個人喝茶,一般用兩克左右的茶葉就行,如果是三到五個人,一般要用3-4克左右的茶葉,將茶葉放入克稱里面稱就行。
4、接下來,要進行一次洗茶,就是將茶葉放入到茶杯里面,沖入沸水,簡單浸泡兩秒就倒掉。待到茶壺里面的水和促銷如魚眼那么大的泡泡的時候,就將茶投入,讓水和茶葉在水壺里面翻滾沸騰一分鐘就可以關掉電源了。
喝茶的泡法
現(xiàn)在,我們就來看看泡茶的簡單步驟。
1. 溫杯
將茶杯洗凈,用開水稍微燙過。此為溫杯。
2. 置茶
置茶后,將開水沖入壺中,通常以沖水八分滿為宜,沖泡時間一般為5分鐘左右,沖泡次數(shù)越多,浸泡時間越長。
3. 沖泡
置茶后,將開水沖入壺中,通常以沖水八分滿為宜,沖泡時間一般為5分鐘左右,沖泡次數(shù)越多,浸泡時間越長。
4. 倒茶
沖泡好的茶應先倒進茶海里,然后再從茶海倒進客人的茶杯中。
5. 奉茶
奉茶時,需要用茶盤托著送給客人,放置客人右手前方,請客人品茶。
6. 品茶
茶泡好之后不可急于飲用,而是應該先觀色察形,接著端杯聞香,再啜湯賞味。
以上只是日常生活中飲茶的簡單泡法
泡茶的三種方法
萬象玻璃茶杯泡茶的正確方法
1、沸水燙杯
用玻璃茶杯泡茶,第一步就首先要對玻璃杯進行徹底的清洗,先用清水沖洗玻璃杯,將玻璃杯中的塵埃以及塵粒沖洗干凈,再往玻璃杯中加入適量的沸水,順時針或者是逆時針轉動杯身,起到溫杯燙杯的作用,接下來用玻璃茶杯泡茶,也不會因為杯身溫度驟降,影響茶葉的口感。
沖泡方法
大家用玻璃茶杯泡茶的話,可以有三種方法來選擇,第一種是面對優(yōu)質(zhì)茶類的時候,可以用上投法來進行,也就是現(xiàn)在杯中加入適當?shù)乃疁匾约八浚缓笤谥貌?,在燜茶,就可以引用了,第二種是中投法,也就是先在杯中置入1/3的水量,然后加入茶葉,浸潤之后,再加入適當?shù)乃?,浸潤之后再飲用,最后一種沖泡方法是下投法,也就是在玻璃杯中先置入茶葉,然后再注入適當?shù)乃浚?jīng)過燜茶之后即可飲用。
泡茶的正確方法
山茶花泡茶的方式分兩種:新鮮山茶花,曬干山茶花
新鮮山茶花泡茶
1、新鮮山茶花泡茶的時間,水的溫度不宜過高。由于水溫過高容易把山茶花的花瓣兒燙熟,令營養(yǎng)成分大量流失,所以水的溫度最佳在80~85度之間。
2、山茶花擁有肯定的藥用效用,用新鮮山茶花泡茶時,直接用整朵的山茶花泡茶是很難令藥效得到最佳施展,最佳的要領是把新鮮山茶花搗碎,然后再放在潔凈玻璃杯中加入適量蜂蜜,沖入85度的開水,如此泡出的茶滋味甘甜,并且藥用價值極高,能清熱解毒潤肺止咳。
曬干的山茶花泡茶
1、曬干后的山茶花可以單獨用滾水沖泡,在沖泡時可以放入適量的冰糖,茶湯甘甜,花香濃烈,口感尤其好。用曬干后的山茶花泡茶,還能吸取山茶花中含有的氨基酸以及多種維生素,吸取自然多糖,有滋養(yǎng)作用。
2、曬干之后的山茶花在泡茶時還可以搭配金銀花菊花等多種食材,清熱解毒,滋陰潤燥。
茶的泡法的正確方法
材料:雞蛋2只?;蛘呱u蛋、麻油、冰糖、蜂蜜。
做法:
1、取一個較深的容器,如大些的馬克杯。用沸水燙過容器。
2、將雞蛋打入容器內(nèi),滴幾滴麻油,用筷子或打蛋器打勻。
3、燒沸水,立刻沖入容器中,蛋液成碎花瓣狀即可。
4、趁熱加入兩塊冰糖,或稍涼后加入蜂蜜。
另一種雞蛋茶做法:把雞蛋打進杯子,放稍許糖或鹽,往杯子里沖開水,滴稍許香油,筷子攪拌。即成。特點:做法簡單,趁熱喝可治感冒。
茶的各種泡法
1、煮茶法頭條萊垍
唐代以前無制茶法,往往是直接采生葉煮飲,唐以后則以干茶煮飲,明清以迄今,煮茶法主要在少數(shù)民族流行。垍頭條萊
漢魏南北朝以迄初唐,主要是直接采茶樹生葉烹煮成羹湯而飲,飲茶類似喝蔬茶湯,此羹湯吳人又稱之為“茗粥”。萊垍頭條
唐代飲茶以陸羽式煎茶為主,但煮茶依然流行,特別是在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陸羽《茶經(jīng)·五之煮》就記載:“或用蔥、姜、棗、桔皮、茱萸、薄荷之等,煮之百沸,或揚令滑,或煮去沫,斯溝渠間棄水耳,而習俗不已。萊垍頭條
晚唐樊綽《蠻書》記:茶出銀生成界諸山,散收,無采早法。蒙舍蠻以椒、姜、桂和烹而飲之”。唐代煮茶,往往加鹽蔥、姜、桂等佐料。萊垍頭條
2、煎茶法垍頭條萊
唐代至南宋末年流行,團餅茶經(jīng)過灸、碾、羅等工序,成細微粒的茶末,再根據(jù)水的煮沸程度(如魚目微有聲,為一沸;鍋邊緣如涌泉連珠,為二沸。騰波鼓浪,為三沸。)在二沸時投茶煮,然后分飲。垍頭條萊
具體過程就是:當鍋內(nèi)的水煮到出現(xiàn)魚眼大的氣泡,并微有沸水聲時,是第“一沸”,這時要根據(jù)水的多少加入適量的鹽調(diào)味,嘗嘗水的味道。頭條萊垍
當水煮到鍋的邊緣出現(xiàn)連珠般的水泡往上冒的時候,是“二沸”,這時需舀出一瓢開水,用竹夾在水中攪動使之形成水渦,再用量茶小勺取適量的茶末投入水渦中心。待水面波浪翻滾時,是“三沸”,這時將原先舀出的一瓢水倒回鍋內(nèi),使開水停止沸騰。頭條萊垍
此時,鍋內(nèi)茶湯表面即生成厚厚沫餑,但需及時將茶沫上形成的一層黑水膜去掉,因為它會影響茶湯的味道。然后再將茶湯均勻地舀入三個或者是五個茶盞中,而每盞的茶沫要均勻,陸羽認為茶湯的精華就是這茶湯上面的沫餑。萊垍頭條
煎茶法的主要程序:備器、選水、取火、侯湯、炙茶、碾茶、羅茶、煎茶(投茶、攪拌)、酌茶。與煮茶法不同之處:煮茶法中茶投冷、熱水皆可,需經(jīng)較長時間的煮熬;煎茶法只是在水二沸時投入“茶末”煮。頭條萊垍
3、點茶法條萊垍頭
宋代點茶比唐代煎茶法更為講究,包括將團餅炙、碾、羅,以及侯湯、點茶等一整套規(guī)范的程序。區(qū)別與煎茶之處在于,茶末不再是水二沸時投茶煮,而是將茶末適量入盞中,再把煮好的水用“湯提點”(煮水瓶)注入盞中,先是調(diào)成膏狀,再接著注水,用茶筅快速擊打,使茶與水充分交融并使茶盞中出現(xiàn)大量白色茶沫為止。萊垍頭條
茶的優(yōu)劣,以餑沫出現(xiàn)是否快,水紋露出現(xiàn)是否慢來評定。沫餑潔白,水腳晚露而不散者為上。因茶乳融合,水質(zhì)濃稠,飲下去盞中膠著不干,自然稱為“咬盞”。條萊垍頭
宋代點茶時強調(diào)水沸的程度,謂之“候湯”。候湯最難,未熟則沫浮,過熟則茶沉,只有掌握好水沸的程序,才能沖點出茶的色、香、味。宋代點茶,煮水改用肚圓頸細高的湯瓶,因為很難用眼辨認煮水的程度,因此只能依靠水沸的聲音來判斷煮水。萊垍頭條
從蔡襄《茶錄》、宋徽宗《大觀茶論》等書看來,點茶法的主要程序有備器、洗茶、炙茶、碾茶、磨茶、羅茶、擇水、取火、候湯、茶盞、點茶(調(diào)膏、擊拂)。垍頭條萊
4、撮泡法萊垍頭條
明代開始,用沸水直接沖泡散茶的飲茶法,逐漸代替了唐代餅茶煎飲法和宋代末茶點飲法,即撮泡法。置茶于茶壺或蓋甌中中,以沸水沖泡,再分釃到茶盞(甌、杯)中飲用。垍頭條萊
唐五代主煎茶,宋元主點茶,泡茶法直到明清時期才流行。萊垍頭條
朱元璋罷貢團餅茶,遂使散茶(葉茶、草茶)獨盛,茶風也為之一變。散茶代替龍團鳳餅,炒茶工藝逐漸流行,六類茶類開始逐步確立。今日流的泡茶法也多是明代撮泡的延續(xù)。萊垍頭條
茶的沖泡方法
1、溫杯
泡茶的第一步,就是要在茶里注入熱水,也就是溫杯,事先在急需(茶壺)或是茶杯之中倒入滾開的水,一般水溫要在90°以上,作為溫杯之用。茶器溫熱之后便將熱水倒掉。
2、取茶
沖泡一次的茶葉大約就是一大匙(約6g)。盡量使用茶匙,每次都取差不多的分量,如果有條件的啊,可以用測量工具,盡量避免目測取量。
3、以手感受杯子是否已達到適溫
在事先以沸水溫好的茶杯或茶壺注入90度的沸水,當手感覺到杯子傳來的熱度時,便是泡茶的適合的溫度。如果溫度不夠可重新溫杯一次即可。
4、茶葉浸泡
取適量的茶葉放入茶杯或是茶壺中鋪平。注入差不多蓋過茶葉的熱水,蓋上茶杯或是茶壺時,觀察茶葉浸泡在熱水中的狀態(tài)。茶葉一般都要浸泡在熱水中,在蓋上茶杯或茶壺。
5、萃取
餐茶葉吸收了熱水之后,變得橙黃綠色時候,便是“倒茶”的時間點了。接著以一連串的動作,將剩余的熱水倒入,蓋上蓋子,把茶湯分別倒入茶?;蚍植杵髦?。
6少量分次倒茶
倒茶的時候要注意“分量平均、濃度一致”。最好是“少量分次”的方式可便于調(diào)整。觀察“茶湯的狀態(tài)”,并詢問與你喝茶的人的回應。以便下次沖泡時候進行調(diào)整,這也是很重要的。
拓展資料
泡茶是中國人的發(fā)明,是中國茶文化發(fā)展的拐點,帶動了茶具、茶道、茶藝、茶文化的發(fā)展。泡茶講究茶具、用水、水溫、環(huán)境、心境、甚至著裝(禮服)等等。在泡茶之前,人們只會把茶葉放在嘴里咀嚼。在泡茶之后,茶飲才真正實現(xiàn)了普及,成為中國人和世界各地茶人的至愛。茶相關經(jīng)典名句:“一器成名只為茗,悅來客滿是茶香?!?/p>
茶水知識及沖泡技巧
綠茶的種植是指綠茶的種植技術和沖泡茶水的方法,具體操作如下:
一、綠茶的種植
1、定植茶苗應在陰天移栽,茶苗要定植于穴的中心,移栽深度要適宜,以栽到根莖處上1厘米為宜,主根超過20厘米的剪去超過部分。若栽種遇雨天,需澆足夠的定根水,并插上遮蔭樹葉。移栽30天后,檢查茶苗成活情況,有死苗及時補栽,移栽后,及時拔除雜草。
2、土壤管理一般耕深15-20厘米。每年或隔年進行——次,宜秋季封園后及早進行。幼齡茶園建園前用帶狀深墾的,應及早深翻行間土壤,深度60厘米。成齡茶園長年未施基肥土壤板結的應深翻土壤,深度約為60厘米。
3、修剪根據(jù)茶園不同樹齡階段分別采用定型修剪、整型修剪、輕修剪、深修剪、更新修剪等方法,培養(yǎng)樹冠,整飾樹形,更新復壯。
4、追肥每年分別于3月中旬、4月下旬到5月—上旬、7月中旬旬施三次追肥。以速效氮肥為主,可選用海餐沃水溶肥,肥料種類為茶樹專用復合肥、尿素、碳酸銨、碳銨等。
二、綠茶的沖泡方法
1、準備茶具-溫杯
2、投茶(用茶則取5g的綠茶,用茶匙將茶葉投入玻璃杯中。綠茶的茶水比例為1:50,300ml左右的玻璃杯投茶5g即可。綠茶講究鮮爽,清香,因此注意投茶量,避免苦澀)3、沖泡(向杯中注水(水溫為80~85℃),沿著杯壁緩緩注下,讓茶葉充分浸潤,注水速度不宜太快,常速就好,七分滿為佳。注水后靜靜的等待3~5分鐘,即可品飲鮮美、翠綠欲滴的茶湯,一口、兩口、三口滿口清潤,回甘生津、徐徐到來)
茶葉泡茶的正確方法
一、上投法
第一步: 準備透明玻璃杯(本例杯子大小約200ml,之所以選透明玻璃杯,主要是為了便于后面的的觀察),置入適量適溫怕注怕的開水后,投入3-5克綠茶茶葉。
第二步: 靜待綠茶茶葉下沉 。
第三步: 綠茶茶葉在杯中逐漸伸展,上下沉浮,湯明色綠。
第四步: 欣賞綠茶茶葉起浮及舒展的過程。
第五步: 待綠茶茶葉完全下沉后即可品飲。
二、中投法吩關
第一步: 準備透明玻璃杯(本例杯子大小約200ml),先置入適溫開水約三分之一,投入3-5克綠茶茶葉,靜待綠茶茶葉慢慢舒展。
第二步: 待綠茶茶葉舒展后,加滿開水。
第三步: 五屈綠茶茶葉完全下沉后即可飲用。
三、下投法
第一步: 這次我們準備瓷蓋杯(本例大小約150ml)或溫杯,投入適量茶葉。 加入少許適溫開水。
第二步: 拿起沖泡的瓷蓋杯,徐徐搖動使茶葉完全濡濕,并讓茶葉自然舒展。
第三步: 待茶葉稍為舒展后,加入九分滿開水。
第四步: 等待茶葉溶出茶湯。
第五步: 用杯蓋稍微撥動茶湯,使茶葉溶出的茶湯更平均后即可飲用。
以上泡茶方法有點品茶的味道了,在辦公室喝茶也可以不必如此講究。
檸檬綠茶水的正確泡法
檸檬綠茶我覺得還是冰的好喝 這要看個人的喜好 。如果你想補充維生素c 那就喝涼的 ,最好不要超過50℃的水沖泡 ,因為檸檬不能拿熱水泡, 維c遇熱就苦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