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油燜漢壽甲魚(茶油蒸甲魚)
茶油蒸甲魚
8.腳魚炒粉皮(鱉)
1、主料:活腳魚(鱉或甲魚)一只(約一斤半),粉皮六兩,蒜頭一個,生姜五錢,米酒五錢,蔥頭二錢,胡椒粉五分,植物油一兩半,食鹽二錢,味精五分。2、制作:腳魚斬去頭爪,取出內(nèi)臟洗凈,將腳魚切成半寸長方塊,粉皮浸泡二十分鐘,切成小長方塊,用旺火將油燒熟,將蔥姜下鍋、泡出香味取出,然后放下腳魚入鍋,加酒再炒兩分鐘,再放開水三斤入鍋內(nèi),大火燜熟腳魚。
7.墨魚薯粉條
1、主料:薯粉條半斤;配料,墨魚二兩,大蒜絲二兩,茶油二兩。2、制作:墨魚浸透切成絲;瘦肉切小條狀,薯粉條浸濕用茶油炒熟,把先前炒熟的墨魚絲、大蒜絲、瘦肉條、醬油進(jìn)行混合拌炒兩分鐘,撒少許味精。3、效能:味道鮮美。
甲魚有油嗎
甲魚油(脂肪)的顏色和甲魚的進(jìn)食習(xí)慣有關(guān)系,和甲魚油品質(zhì)沒有任何的關(guān)系,甲魚為雜食動物,肉類、魚類、水果、蔬菜都是甲魚喜歡吃的食物。
黃油白油形成原因:
甲魚的進(jìn)食習(xí)慣和進(jìn)食比例對于油的顏色是有影響的。同樣魚類,冰鮮魚(海魚)和淡水魚也影響甲魚脂肪的顏色。
白油
一般規(guī)律來說,吃蔬菜瓜果類和海鮮魚類較多的甲魚脂肪會偏白一點。
黃油
相反吃肉類較多的偏黃一些。
構(gòu)成甲魚品質(zhì)好壞的主要依據(jù)還是冬眠期的長短,年份越長冬眠期累積時間越多,甲魚的膠原蛋白等營養(yǎng)物質(zhì)都是在冬眠期內(nèi)聚集形成的,目前,人們消費觀念中普遍認(rèn)為是黃油的好,這個其實是沒有科學(xué)依據(jù)的。
茶油蒸甲魚圖片
食材主料甲魚1只珍珠米1杯輔料茶油適量鹽適量小蔥適量生姜適量香菜適量冬菜適量步驟1.甲魚殺好斬塊(我叫商家斬好的,回來洗干凈就好了)
2.鍋內(nèi)燒水煮開放入甲魚去血水3.珍珠米淘洗干凈4.生姜切片5.甲魚,珍珠米,生姜片全部放入砂鍋蓋蓋開大火煲6.期間把小蔥和香菜切末7.大火燒開撈去浮末轉(zhuǎn)小火8.放適量茶油提鮮接著小火煲1.5-2個鐘9.放入冬菜再滾十分鐘10.關(guān)火放入蔥花和香菜末就行了小貼士沒有茶油,放點其它植物油也行,也可以放點板栗一起煲。孕婦忌吃
油甲魚怎么煮
食材:甲魚一只,雞只,蔥姜蒜適量香茹十朵,等料
1.將活甲魚仰放在砧板上,待其頭伸出要翻身時,立即用手指攥住甲魚的頸部,用刀將頭頸一起剁下,放血后,清洗干凈;
2.清洗干凈的甲魚放入開水鍋內(nèi),蓋上鍋蓋燜15分鐘取出;3.用刀刮去魚身上的黑皮,剁去尾巴和爪上的趾甲;
4.用刀沿著背甲四周把裙邊劃開,揭下背甲,掏出內(nèi)臟及腹內(nèi)油脂,再用清水洗凈;
5.然后,將甲魚切成3.3厘米見方的塊;
6.將肥老母雞用刀剁斷氣管,放血后清理干凈,再切成約重1250克從脊背開膛,取出五臟和食嗉剁去翅尖、雞爪、用水洗凈,切成與甲魚同樣大小的塊;
7.把切好的甲魚、雞塊分別在開水鍋里浸一下,去凈血沫,用清水沖洗一下;
8.將甲魚、雞塊放入鍋內(nèi),加入豬骨湯、蔥段、姜塊、黃酒用旺火燒沸后,改用小火煨至酥爛;
9.炒勺燒熱,下入蔥油、蔥、姜炒成黃色,放入原湯(煨煮甲魚和雞的湯)、醬油、黃酒、味精、精鹽;
10.然后再把甲魚與雞塊一起放入勺內(nèi),用中火燜燒五、六分鐘,湯燒濃后,淋上芝麻油出勺即成
蒸甲魚做法
1.沙參燉甲魚
主料:團(tuán)魚適量、沙參適量、姜適量。
輔料:蒜適量、花椒適量、油適量、食鹽適量、胡椒粉適量。
具體步驟:
第一步,選擇鮮活的團(tuán)魚,宰殺破腹后洗凈,在開水鍋里燙一下,撈出刮凈粗皮,沖洗干凈沙參泡軟洗凈切成小節(jié),團(tuán)魚用刀剁成小塊,裝碗備用
第二步,鍋里燒油,七成熱放姜蒜,花椒炒香,放團(tuán)魚肉,加鹽翻炒,炒制入味,加水適量
第三步,用大火燒開,打去浮沫,放沙參,加胡椒粉,改用小火慢燉60分鐘左右,最后燉制團(tuán)魚熟透,湯色濃郁,就可以關(guān)火,最后裝在一個湯碗就可以享用了。
2.烏雞燉甲魚
主料:烏雞1只甲魚600g
輔料:大蔥25g姜25g紅棗5個桂圓7個料酒25ml鹽10g味精2g
具體步驟:
第一步,先把烏雞洗凈。
第二步,剁成小塊。
第三步,甲魚放血后,先用70℃的水燙一下,再放在90℃的水中燙一下?lián)破?,刮去頸、爪、裙邊上的粗皮,用刀順著裙邊將其劃穿,除去內(nèi)臟漂洗干凈, 用刀將甲魚爪尖宰去。
剁成小塊。
第四步,然后用沸水焯,出水后洗凈。
第五步,再把烏雞放入熱水中焯一下。
第六步,烏雞、甲魚、水放入不銹鋼鍋中。
第七步,放入蔥、姜、料酒、鹽。
第八步,放入紅棗、桂圓。
第九步,用大火燒開。
第十步,轉(zhuǎn)小火燉1小時左右,放入味精調(diào)味即可。
第十一步,盛入碗中,就可以吃了。
3.烏雞燉甲魚另一種做法
食材明細(xì):
甲魚500克烏骨雞1000克、鹽20克、味精2克、胡椒粉2克、料酒25克、姜25克 大蔥25克
具體做法;
將甲魚放血后,先用70℃的水燙一下;
再放在90℃的水中燙一下?lián)破?
刮去頸、爪、裙邊上的粗皮,用刀順著裙邊將其劃穿,除去內(nèi)臟漂洗干凈;
用刀將甲魚爪尖宰去,然后用沸水焯,出水后洗凈,烏雞洗凈宰成塊,用沸水除盡血水.
鍋洗凈摻入鮮湯,放入烏雞、甲魚、鹽、胡椒粉、姜、蔥、料酒,用小火慢燉至雞塊與甲魚質(zhì)地軟透;
揀去姜、蔥等等等等,調(diào)好味即可。
茶油燜甲魚
1、寧都三杯雞
寧都縣素有“客家祖地、贛南糧倉、贛江源頭”之稱,客家人獨特的飲食文化在當(dāng)?shù)赜绊懮钸h(yuǎn),并不斷地傳承融合。
三杯雞,最早起源于寧都,歷史悠久,風(fēng)味獨特,從選材到制作均非常講究。選取優(yōu)質(zhì)三黃雞,切塊與配料放入特制砂缽,依次倒入一杯茶油、一杯米酒、一杯醬油,微火慢燉,最后大火收汁到濃稠。
成品色澤金黃、肉質(zhì)酥嫩、甜中帶咸、咸中帶鮮,雞肉原有的香味和鮮味得到了凸顯。
三杯雞是一道中華傳統(tǒng)名菜,隨著客家人的遷徙,廣泛流行于中國福建、廣東、臺灣地區(qū)以及東南亞等地,2008年還曾入選奧運主菜單。
2、蓮花血鴨
蓮花血鴨是萍鄉(xiāng)一道傳統(tǒng)名菜,已傳承800余年。相傳當(dāng)年文天祥率軍途經(jīng)蓮花,火頭軍錯將鴨血當(dāng)成辣醬倒入了鍋中,眾將士食后士氣大振,“蓮花血鴨”從此名揚(yáng)天下。米酒和鴨血的精準(zhǔn)調(diào)配,鴨肉與鴨血的充分融合,茶油與辣椒的增香提味,小塊的蓮花血鴨,充分吸收每一滴湯汁的精華,共同造就了這道美食。
清末帝師蓮花人朱益藩將此菜獻(xiàn)給朝廷,由此登上了宮廷菜譜,名噪一時,世人皆知。
3、四星望月
“四星望月”是“將軍縣”贛州興國的知名菜品,主菜蒸籠粉魚,用竹編圓籠盛魚,有“合家團(tuán)園、吉慶有余”的寓意。
將自制辣椒醬調(diào)成醬汁,加入米粉和魚片,使其充分融合,放入鋪有粽葉的圓籠中蒸熟。
籠蓋一揭,熱氣騰騰,香、辣、鮮味撲鼻而來,魚肉鮮嫩味美,層次豐富,米粉浸染著粽葉的清香,入口滑潤,韌性十足。配上四碟小菜,令人口舌生津,食欲大開。
4、余干辣椒炒肉
余干辣椒炒肉是贛菜分支饒幫菜的代表菜之一,嫩香爽口的余干辣椒是這道菜的“靈魂”。
余干氣候溫和,光照充足,水量充沛,四季分明,獨特的氣候條件,為余干辣椒提供了絕佳的生長環(huán)境。
余干辣椒作為國家地理標(biāo)志產(chǎn)品,已有600多年的種植歷史,是明清時期進(jìn)貢朝廷的地方特產(chǎn)。
余干辣椒具有肉厚、皮薄、味香、辛辣適中、營養(yǎng)豐富等特點,與新鮮五花肉一同烹制,最簡單的烹飪手法迸發(fā)出最極致的口感,食后讓人回味無窮。
5、井岡煙筍
八百里井岡,風(fēng)景秀麗,林木繁茂,被世人贊嘆為“綠色寶庫”。優(yōu)質(zhì)的生態(tài),孕育了美味山珍,被譽(yù)為“竹林海參”的井岡煙筍最具代表性。
鮮嫩爽脆的大竹筍剝?nèi)訉庸S衣后,用山泉水煮軟,木炭文火焙烤,熏制成黑褐色的煙筍,配上五花肉、臘肉一同翻炒,筍肉結(jié)合,香而不膩,肉味更顯甘美,筍味更顯綿長。
細(xì)長的煙筍層層置于盤中,絲絲紅椒裝點,紅褐相間,菜色喜人。
6、白澆雄魚頭
九江攬長江,傍鄱陽湖,水域豐富,水質(zhì)上乘,魚鮮眾多,在這里烹魚手藝代代相傳,形成了一批著名的魚菜。其中,最具特色和代表性的當(dāng)屬白澆雄魚頭。
白澆雄魚頭利用蒸代替煮的烹調(diào)方式,極致還原了魚頭原有形態(tài),在鎖住鮮味的同時,保留了食材的本味。
在烹飪過程中搭配特色醬料,使整道菜的口味更加豐富,魚嘴膠質(zhì)味濃,魚肉肥嫩鮮美,湯汁酸辣適度,鮮香濃郁。
7、鱖魚煮粉
鄱湖之濱,美食之鄉(xiāng)。江西自古以來就有“魚米之鄉(xiāng)”的美譽(yù),擁有優(yōu)質(zhì)豐富的淡水資源,美食食材也格外豐富,尤以河鮮、湖鮮為玉盤珍饈,引得四方食客紛紛前來品嘗。
魚米之鄉(xiāng)的鄱湖人,在漫長的歲月中將烹魚的技法臻于化境,在旺火燉煮的奶白色鱖魚湯中,加入韌性十足、潤滑爽口的江西米粉,將米粉的清香完全融入到鱖魚中,鮮嫩的魚肉,配合爽滑的米粉,再來一口鮮美的魚湯,一份美好、一份幸福盈溢在唇齒之間,令人回味悠長。
8、甲魚粉皮
撫州,素有才子之鄉(xiāng)的美譽(yù),被譽(yù)為“東方莎士比亞”的湯顯祖就出生于此。
據(jù)傳,湯顯祖構(gòu)思《牡丹亭》時,書童為他做了一碗甲魚燒粉皮,食后湯顯祖精神倍增,一氣呵成完成了《牡丹亭》的創(chuàng)作。由此,甲魚粉皮成為當(dāng)?shù)匾坏纻魇烂恕?/p>
取新鮮甲魚宰殺、清洗、焯燙后剁塊,和已浸泡的粉皮一同爆炒后悶燒,舀入鮮湯燒沸,再移小火上燜熟。
甲魚味道嫩滑鮮美,香味濃郁,肉質(zhì)軟爛。粉皮充分吸收甲魚的鮮美滋味,口感彈韌,入口順滑,回味綿長。
9、藜蒿炒臘肉
“正月藜,二月蒿,三月四月當(dāng)柴燒?!?/p>
每值冬盡春來,冰雪消融之時,鄱陽湖便呈現(xiàn)出翠綠無際,水草豐茂的景象,一種美味正在孕育。湖灘化成的草原土地肥沃,氣候濕潤,長出莖嫩肥美,肉質(zhì)脆嫩的藜蒿。
藜蒿最經(jīng)典的做法就是炒臘肉。農(nóng)歷春節(jié)前,人們將新鮮的豬肉精心腌制后經(jīng)過日光曝曬,造就了豬肉的另一種美味形態(tài)——臘肉。咸香柔韌的臘肉,愈發(fā)襯出藜蒿特立獨行的香氣。藜蒿如青絲帶,嫩綠中發(fā)亮,臘肉金紅微白,黃綠相間。
藜蒿炒臘肉以應(yīng)季天然的食材,普通家常的做法,烹制出這片土地專屬的美味,征服了天南海北的食客。
10、滋補(bǔ)泰和烏雞
中國食療藥膳文化源遠(yuǎn)流長,在世界飲食文化中獨樹一幟。滋補(bǔ)泰和烏雞正如其名,是一種養(yǎng)生美食,是自然饋贈的禮物,是時間賦予的味道。
井岡之畔的泰和山水,養(yǎng)育了肉質(zhì)細(xì)嫩,外形獨特的烏雞,因其藥用功效被載入李時珍《本草綱目》。
清乾隆年間,泰和烏雞因外貌超群,肉質(zhì)細(xì)嫩、奇香味美被視為奇品異珍,并被列為“貢雞”進(jìn)貢朝廷,從此,泰和烏雞名聲遠(yuǎn)揚(yáng)。
滋補(bǔ)泰和烏雞以烏雞、枸杞、黨參、紅棗等食材隔水蒸制3個小時而成,肉質(zhì)酥爛透香,湯色清澈甘醇,是溫補(bǔ)養(yǎng)氣的佳品,千百年來廣受百姓歡迎。
如何蒸甲魚
材料:甲魚500克、火腿絲100克、水發(fā)香菇絲適量、蔥段、姜絲、鹽、味精、胡椒粉、上湯和豬油。
制作方法:
1. 將甲魚洗凈,用凈布擦干內(nèi)外肚身,抹上鹽、裝入墊有蔥段的盤中,再撒上姜絲、香菇絲,加豬油,然后放入蒸籠中,用旺火蒸熟取出,潷出原汁,揀去蔥段,再放上火腿絲,撒上胡椒粉備用。
2. 坐鍋點火,加入豬油燒熱澆淋在甲魚上,再將鍋中加入紹酒、上湯、味精、鹽、香油燒沸,用水淀粉勾芡,然后加入剩余的豬油,出鍋淋入甲魚盤中即可。
蒸甲魚的湯汁還要嗎
甲魚其實做法挺多的,分享三個比較容易做的: 蒸,砍件,洗凈,下姜絲 蔥白段,香菇絲,紅棗絲各少許,花雕酒少許去腥,用鹽,白糖,味精碼七八分味蒸熟后放少許蒸魚醬油即可(可用荷葉墊底蒸,會有荷葉的芳香味) 紅燒:甲魚砍件,洗凈,控水,起鍋放油下甲魚兩面煎金黃色倒出,另起鍋爆香姜片,蒜子下甲魚下少許酒翻炒幾下,下海鮮醬,蠔油,味精,雞粉,紅糖,鹽各少許碼味,放滿過甲魚的水大火燒開改小火慢煮至熟(喜歡香菇的放一起煮) 甲魚湯;按自己的口味做啦!可以放紅棗。當(dāng)歸,黨參,蟲草花等一起
甲魚怎么去油
原料
甲魚
五花肉丁
姜粒
蒜粒
毛豆子
小米椒
鹽
醬油
小炒甲魚的做法
1、甲魚適量剁成拇指塊大小、五花肉丁、姜粒、蒜粒、毛豆子、小米椒各適量。
2、鍋內(nèi)去油放入五花肉煸香、煸出油份。
3、五花肉煸香后,放入姜粒、蒜粒、小米椒一起炒香。
4、輔料炒香后放入甲魚煸炒。
5、當(dāng)甲魚水份炒干時,放入鹽、醬油炒均上色后倒入一聽啤酒(500ml)。
6、放入毛豆子、胡椒粉蓋上鍋蓋大火燒開后改中火燜15分鐘,至甲魚出汁,再轉(zhuǎn)大火收汁。
7、當(dāng)湯汁合適的量時,放入適量的雞精翻炒均勻即可起鍋。
美味蒸甲魚
【準(zhǔn)備食材】:
甲魚、姜、蒜、干辣椒、鮮辣椒、大料、桂皮、鹽、雞精、胡椒粉。
【制作方法】:
1、所有的食材準(zhǔn)備充分。
2、將食材甲魚翻過身來,背朝地,肚朝天,當(dāng)它使勁翻身將脖子伸到最長時,用快刀在脖根一剁,然后控血處理。
3、熱水燙一下去掉甲魚身上的外膜。
4、改刀成大小均勻的塊狀。
5、準(zhǔn)備好姜、蒜、干辣椒、桂皮、大料。
6、冷水下鍋焯水清洗干凈去掉多余的油脂。
7、起鍋燒油入姜片煸香。
8、入食材甲魚大火煸炒。
9、再入八角、桂皮、干辣椒煸炒。
10、鹽味、啤酒、清水入鍋,食材燒開后將大料、桂皮等香料撈出。
11、入大蒜適量。
12、中火燉煮出鍋前入青椒、雞精、胡椒粉調(diào)味即可出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