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山出什么茶葉(蒙山云霧茶產地)
蒙山云霧茶產地
西湖龍井。
茶葉的錳含量相當高。據(jù)有關試驗資料顯示,每克干茶葉中的含錳量因品種而異,如綠茶中的西湖龍井茶為1.40毫克、廬山云霧茶為1毫克;青茶中的安溪鐵觀音茶為1毫克;黃茶中的蒙山黃芽茶為0.65毫克;紅茶中的祁門紅茶為0.60毫克。茶湯中的含錳量多少也因茶而異。1克茶葉用100毫升開水浸泡10分鐘,西湖龍井茶湯中的含錳量為0.506毫克、廬山云霧茶湯含量為0.400毫克、安溪鐵觀音茶湯含量為0.238毫克、蒙山黃芽茶湯含量為0.198毫克、祁門紅茶茶湯含量為0.017毫克。
山東蒙山龍霧茶業(yè)有限公司
沂水縣地處沂蒙山區(qū)腹地,轄19個鄉(xiāng)鎮(zhèn),1040個行政村,111.2萬口人,總面積2434.8平方公里,在全省縣級區(qū)劃面積中居第二位,沂水是"紅嫂"的故鄉(xiāng)。沂水城市秀美,風光宜人,旅游交通及服務體系完善。沂水旅游短短幾年實現(xiàn)了跨越式發(fā)展。建成了地下大峽谷(AAAA級景區(qū))、雪山彩虹谷(AAAA級景區(qū))、天然地下畫廊(AAAA級景區(qū))、地下螢光湖(AAAA級景區(qū))、天上王城(AAAA級景區(qū))、靈泉山(AA級景區(qū))、沂蒙山根據(jù)地(AA級景區(qū))、云水禪(AA級景區(qū))、東方瑞海國際溫泉度假村、蒙山龍霧茶博園、沂蒙山酒文化生態(tài)旅游園。山水天溶洞溫泉度假村、崖瀑谷正在建設中。構筑起了"地質奇觀觀光、地域文化體驗、休閑度假"三大旅游產品體系,形成了獨特的"沂水旅游現(xiàn)象",被譽為山東旅游的一匹"黑馬"。先后被評為"山東省十大(特色)產業(yè)集群"、"山東縣域旅游品牌十強縣"、"中國優(yōu)秀旅游目的地,2009年以全省第一名的成績順利通過省級旅游強縣驗收。
蒙山茶品種
“揚子江心水,蒙山頂上茶”是一幅著名的茶聯(lián),出自元代李德載所作的一首小曲《喜春來.贈茶肆》——蒙山頂上春光早,揚子江心水味高。這句話的意思是:蒙山頂上春茶早,揚子江的江水是泡飲茶的最佳水。
早在唐代、宋代蒙山茶就名聲在外,民間以揚子江冷泉水為佳,以蒙頂茶為上品,天下好茶,皆需好水,而揚子江的江水與蒙頂茶則是絕配。
蒙山龍霧茶價格表綠茶
沂水縣位于魯中南地區(qū),為臨沂市最北部的縣?,F(xiàn)轄19個鄉(xiāng)鎮(zhèn),1040個行政村,110.9萬人,總面積2434.8平方公里,在山東省縣級區(qū)劃面積中居第二位,各縣中居第一位。縣人民政府駐沂水鎮(zhèn),郵編:276400。行政區(qū)劃代碼:371323。區(qū)號:0539。拼音:Yishui Xian。
沂水縣歷史悠久,是著名的革命老區(qū)。秦代即在此置縣,隋開皇16年(公元596年)因沂河過境而定名,迄今已1400多年。沂水縣是革命老根據(jù)地重心縣之一,“紅嫂”的故鄉(xiāng),《大眾日報》創(chuàng)刊地,沂蒙精神發(fā)祥地之一。戰(zhàn)爭年代,陳毅、羅榮桓、徐向前等老一輩革命家曾在這里指揮過戰(zhàn)斗,全縣先后有4.7萬人參軍參戰(zhàn),3800多人為革命獻出了生命。
沂水縣境內資源豐富,開發(fā)潛力巨大。水資源豐富,素有“百庫千塘”之稱,全縣有水資源8.16億立方米,人均占有量742立方米,是全省人均占有量的1.12倍。其中山東省第一大河—沂河為過境最大河流,南北縱貫56公里,流域面積1437.7平方公里。境內有大中小型水庫151座,其中大型水庫2座,跋山水庫為山東省第三大水庫,總庫容5.085億立方米。礦產資源豐富,現(xiàn)已探明礦種43種,主要有金、銅、鐵、水晶、鉀長石、鈉長石、石英、蛭石、玄武巖等,分布集中,質地優(yōu)良,易于開采。其中玄武巖儲量近百億噸,居華東地區(qū)首位;蛭石、鉀長石、鈉長石儲量均居全省首位。森林資源豐富,全縣木材蓄積量達260余萬立方米,森林覆蓋率達31.2%。
沂水旅游資源豐富,文物古跡薈萃,自然風光怡人,有“地下奇觀、山水風光、沂蒙風情、紅色之旅”的美譽。近年來,縣委縣政府把旅游業(yè)作為促進經濟社會發(fā)展的“三大亮點”之一重點培育,確立了“政府主導、科學規(guī)劃、市場運作、集群發(fā)展”的旅游發(fā)展戰(zhàn)略,構筑了“一大景區(qū)、三大產品體系、十大景點”的旅游發(fā)展框架。目前已建成開放旅游區(qū)5處,為山東地下大峽谷、天然地下畫廊、地下熒光湖、雪山彩虹谷、靈泉寺森林公園(其中4A級景區(qū)2處、3A級景區(qū)2處、2A級景區(qū)1處)。天上王城景區(qū)、沂蒙山革命根據(jù)地、沂蒙山鄉(xiāng)自駕車休閑度假村等景區(qū)正在開發(fā)建設,東方溫泉城、沂蒙母親湖、沂蒙山古酒城正在規(guī)劃中。2005年8月,國家旅游協(xié)會、省旅游局、省旅游行業(yè)協(xié)會聯(lián)合在沂水召開了“沂水旅游現(xiàn)象研討會”,總結推廣沂水的旅游工作經驗。2006年,全縣共接待游客270萬人次,實現(xiàn)門票收入1億元,旅游總收入14億元。2007年“五一”黃金周,縣內五景區(qū)共接待游客69.2萬人次,實現(xiàn)門票收入3447.19萬元。先后被評為“山東省十大(特色)產業(yè)集群”、“山東縣域旅游品牌十強縣”,在中國首屆旅游營銷年會上,被評為“中國優(yōu)秀旅游目的地”。
沂水縣基礎設施完善,載體功能健全??h城建成區(qū)面積達25平方公里,城市人口22萬人,縣城日供水能力5萬噸、污水處理能力5萬噸,供熱面積90萬平方米,氣化率92%,城市水面5500畝,綠地面積350公頃,綠化覆蓋率36.9%,道路硬化率達100%,全縣城市化水平達到33%。先后榮獲“全國城市環(huán)境綜合整治優(yōu)勝縣城”、“省級衛(wèi)生城”等榮譽稱號,被列為“全省城市化試點縣”。境內公路交通四通八達,東紅、沂博、兗石、泰薛、沂邳、韓萊六條省道貫穿全境,境內油路總里程達2330公里,可直通濟南、青島、臨沂飛機場;東臨青島港、日照港、嵐山港三大口岸,北靠膠濟鐵路、,南依兗石鐵路、日東高速公路,西連,東接同三高速公路。膠(州)新(沂)鐵路經過沂水并設立縣級站,青萊、天汕高速公路在沂水境內交匯。電網結構完善,電力充足,供電性能可靠,有綜合性熱電廠1家、企業(yè)自備熱電廠4家,實現(xiàn)了電力調度自動化。通訊快捷便利,電話總容量25萬門,實現(xiàn)了村村通電話,移動通訊實現(xiàn)了無縫覆蓋。開通了“山東沂水”綜合網站、建設了電子政務專網和20個應用信息網站,寬帶上網用戶6000余戶。全縣衛(wèi)生醫(yī)療機構健全,縣城內有衛(wèi)生機構13處,其中市級醫(yī)院1家,擁有先進的國內外醫(yī)療設備。縣城內有中高檔賓館10處,其中星級賓館7處。
沂水縣工業(yè)經濟門類齊全,農業(yè)經濟特色優(yōu)勢明顯。工業(yè)結構優(yōu)勢明顯,已形成了食品、紡織服裝、機械、礦產建材、輕工、電子、包裝印刷七大主導行業(yè)及煙草、化工、木材加工、工藝美術、制革、鞋業(yè)、農副產品深加工等行業(yè)為主的工業(yè)體系。特別是食品、制鞋、機械“三城”特色優(yōu)勢和規(guī)模優(yōu)勢明顯,被中國地區(qū)開發(fā)促進會命名為“中國食品城”、“中國布鞋城”、“中國油頂城”。目前,全縣規(guī)模以上工業(yè)企業(yè)發(fā)展到195家,年銷售收入過億元的19家,省級以上高新技術企業(yè)8家,省級名牌產品11個、著名商標15個。全縣個體工商戶累計10572戶,私營企業(yè)1423家。
沂水縣是山東省重要的糧、棉、油產區(qū)之一,盛產小麥、玉米、地瓜、蠶繭、烤煙、蘋果、山楂、板栗、核桃、柿子、桃、杏、雪棗、大櫻桃、花椒、生姜、中藥材等,是全國果品、油料生產百強縣,全國商品糧基地縣,全省優(yōu)質煙葉生產基地縣。黃煙、蠶繭、油料產量居全省前列,全蝎、大櫻桃、雪棗等馳名全國,有“蒙山龍霧”茶、“匯泉”葡萄等綠色食品和無公害農產品品牌發(fā)展到46個,年生產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6億公斤。
沂水縣經濟實力不斷增強,各項事業(yè)全面發(fā)展。2006年,全縣實現(xiàn)國內生產總值139.6億元、同比增長17.8%,其中一二三產業(yè)分別增長12.3%、19.6%和17.3%;地方財政收入4.4億元,按可比口徑增長13.2%;金融機構各項存款余額達到76.5億元,貸款余額37.2億元,分別增長12%和12.8%;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57.5億元,增長34.3%。農民人均純收入4112元,增長15.8%。今年上半年,實現(xiàn)生產總值81.25億元,增長16.3%。地方財政收入3.51億元,增長21.1%。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39.27億元,增長39.1%。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5.03億元,增長17.3%。農民人均現(xiàn)金收入2549元,增長20.7%。先后被評為“全國農村基層組織建設先進縣”、“全國體育先進縣”、“全國計劃生育優(yōu)質服務先進縣”、“全省創(chuàng)建文明城市工作先進城市”、“全省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先進縣”、“全省社會文化先進縣”、“全省普法先進縣”、“全省精神文明建設先進縣”、“全省安全生產先進縣”、“全省雙擁模范縣”、“全省農村教育工作先進縣”、“全省就業(yè)再就業(yè)工作先進縣”、“全省計劃生育三為主先進縣”、“山東縣域旅游品牌十強縣”等榮譽稱號。
本回答由地區(qū)分
蒙山云霧茶產地在哪里
揚子江心水,蒙山頂上茶” 蒙山,橫亙于名山縣城西北側,山勢北高南低,呈東北一西南帶狀分布,延伸至雅安境內。山體長約10公里,寬約4公里。蒙頂五峰環(huán)列,狀若蓮花,最高峰上清峰,海拔1456米。從蒙頂西眺可見峨眉、瓦屋、周公諸山。向東俯視,原野平疇,山巒起伏,溪澗縱橫,風景如畫?,F(xiàn)存建筑古剎永興寺、千佛寺、凈居庵等寺廟坐落于茶園翠靄茂林間,紅墻梵宇,別增情趣?! ∶缮揭颉坝觎F蒙沫”而得名,這里因常年雨量達2000毫米以上,古稱“西蜀漏天”。西麓雅安有“雨城”之名,又有“雅安多雨,中心蒙山”之說。雨多而形成云多、霧多的景象。春夏秋季,從山巔俯瞰,云霧飄浮于山嶺溝壑之間,小山浮露,恰似仙山瓊閣。冬天從山下仰觀,冰絲雪掛,山崗云繞,亦真亦幻。日出時金光漫射,紅云飄浮。小山座座,亦如只只鳳凰,沐浴著初升的朝陽。傍晚遠望名山、雅安兩城萬家燈火,如繁星落地,景象萬千?! ∶缮绞侵袊N茶業(yè)和茶文化的發(fā)祥地之一,早在兩千多年前的西漢時期,蒙山茶祖師吳理真好開始在蒙頂馴化栽種野生茶樹,開始了人工種茶的歷史。唐宋時是蒙山茶的極盛時期。從唐玄宗天寶元年(724年)被列為貢品,作為天子祭祀天地祖宗的專用品,一直沿襲到清代,歷經一千二百多年而不間斷。在民間,蒙頂茶歷來被看作祛疾去病的神來之物。因此,歷史悠久的蒙頂茶被稱為“仙茶”,蒙山被譽為“仙茶故鄉(xiāng)”。
蒙頂云霧茶葉價格
烏龍茶屬于什么綠茶嗎?中國六大茶類分為綠茶、紅茶、黃茶、白茶、黑茶和烏龍茶。所以烏龍茶不屬于綠茶,綠茶也不屬于烏龍茶。
烏龍茶屬于什么綠茶嗎
中國茶葉分為六大類,這六大類中有包含了很多其他的品種,不同不品種之間還有小的分類或者不同的等級。
烏龍茶
1、簡介
烏龍茶亦稱青茶、半發(fā)酵茶及全發(fā)酵茶,品種較多,是中國幾大茶類中,獨具鮮明中國特色的茶葉品類。烏龍茶是經過采摘、萎凋、搖青、炒青、揉捻、烘焙等工序后制出的品質優(yōu)異的茶類。烏龍茶由宋代貢茶龍團、鳳餅演變而來,創(chuàng)制于1725年(清雍正年間)前后。
品嘗后齒頰留香,回味甘鮮。烏龍茶的藥理作用,突出表現(xiàn)在分解脂肪、減肥健美等方面。在日本被稱之為“美容茶”、“健美茶”。
烏龍茶為中國特有的茶類,主要產于福建的閩北、閩南及廣東、臺灣三個省。四川、湖南等省也有少量生產。烏龍茶除了內銷廣東、福建等省外,主要出口日本、東南亞和港澳地區(qū)。主要生產地區(qū)是福建省安溪縣等地。
2、包含的品種
烏龍茶屬于什么綠茶嗎
烏龍茶中的主要品種是大紅袍、鐵羅漢、白雞冠、水金龜、武夷肉桂、武夷水仙、武夷奇種、文山包種、凍頂烏龍茶、臺灣高山茶、木柵鐵觀音、白毫烏龍(又名“膨風茶”、“香檳烏龍”)、東方美人、羅漢沉香、鳳凰水仙、閩北烏龍茶、廣東烏龍茶、鳳凰水仙、鳳凰單樅、永春佛手、浪菜、嶺頭單樅和石古坪烏龍。
綠茶
1、簡介
綠茶是以適宜茶樹新梢為原料,經殺青、揉捻、干燥等典型工藝過程制成的茶葉。其干茶色澤和沖泡后的茶湯、葉底以綠色為主調,故名綠茶。
綠茶是未經發(fā)酵制成的茶,保留了鮮葉的天然物質,含有的茶多酚、兒茶素、葉綠素、咖啡堿、氨基酸、維生素等營養(yǎng)成分也較多。綠茶中的這些天然營養(yǎng)成份對防衰老、防癌、抗癌、殺菌、消炎等具有特殊效果,是其他茶類所不及的。
烏龍茶屬于什么綠茶嗎
中國生產綠茶的范圍極為廣泛,河南、貴州、江西、安徽、浙江、江蘇、四川、陜西(陜南)、湖南、湖北、廣西、福建是我國的綠茶主產省份。
2、包含的品種
綠茶的主要品種有英山云霧茶;西湖龍井;峨眉雪芽;湄潭翠芽;蘭馨雀舌;惠明茶;洞庭碧螺春;馬邊云霧茶;日照綠茶;顧渚紫茶;午子仙毫;黃山毛峰;六安瓜片;信陽毛尖;狗腦貢茶;云霧毛尖;大悟綠茶;平水珠茶;蒙頂茶;涌溪火青;恩施玉露;都勻毛尖;泉崗輝白;南京雨花茶;太平猴魁;開化龍頂;廬山云霧;江山綠牡丹;云南白毫;遵義毛峰;建德苞茶;金壇雀舌;古丈毛尖;峨眉毛峰;蒙頂甘露;南岳云霧茶;湄潭翠芽;花果山云霧茶;遂昌銀猴等200多種。
烏龍茶屬于什么綠茶嗎
總之,烏龍茶不屬于任何綠茶,綠茶也不屬于任何烏龍茶。
蒙山龍霧茶
特產有許多,如布鞋、栗子、全蝎、核桃、煎餅、蒙山龍霧茶、一些時令水果(如櫻桃、草莓)、香椿芽等等。從我看來,真正能拿出手的特產是沂蒙全蝎,煎餅。若是來旅游帶特產回可帶煎餅,若是外出送人可送全蝎
蒙山什么茶
“揚子江心水,蒙山頂上茶”。這是詠茶詩文中最為著名的一對茶聯(lián)。
蒙頂山云霧茶
一、蒙頂茶
古時采制蒙頂茶極為隆重而神秘。每逢春至茶芽萌發(fā),地方官即選擇吉日,一般在“火前”,即清明節(jié)之前,焚香淋浴,穿起朝服,鳴鑼擊鼓,燃放鞭炮,率領僚屬并全縣寺院和尚,朝拜“仙茶”。禮拜后,“官親督而摘之”。貢茶采摘由于只限于七株,數(shù)量甚微,最初采六百葉,后為三百葉、三百五十葉,最后以農歷一年三百六十日定數(shù),每年采三百六十葉,由寺僧中精制茶者炒制。
炒茶時寺僧圍繞誦經,制成后貯入兩銀瓶內,再盛以木箱,用黃縑丹印封之。臨發(fā)啟運時,地方官又得卜擇吉日,朝服叩闕。所經過的州縣都要謹慎護送,至京城供皇帝祭祀之用,此謂“正貢”茶。
如今,蒙頂茶是四川蒙山各類名茶的總稱,有傳統(tǒng)名茶,也有新創(chuàng)制的,其中品質最佳的有“蒙頂甘露”、“蒙頂黃芽”等。今日這些“凡茶”,其實早已勝過昔日的“正貢”仙茶了。
蒙山是中國種茶業(yè)和茶文化的發(fā)祥地之一,早在兩千多年前的西漢時期,蒙山茶祖師吳理真好開始在蒙頂馴化栽種野生茶樹,開始了人工種茶的歷史。
蒙山橫亙于名山縣城西北側,山勢北高南低,呈東北一西南帶狀分布,延伸至雅安境內。山體長約10公里,寬約4公里。蒙頂五峰環(huán)列,狀若蓮花,最高峰上清峰,海拔1456米。
從蒙頂西眺可見峨眉、瓦屋、周公諸山。向東俯視,原野平疇,山巒起伏,溪澗縱橫,風景如畫?,F(xiàn)存建筑古剎永興寺、千佛寺、凈居庵等寺廟坐落于茶園翠靄茂林間,紅墻梵宇,別增情趣。
二、青城雪芽
青城雪芽外形秀麗微曲,白毫顯露,湯綠清澈,產于四川省都江堰市灌縣西南15公里的青城山區(qū)。陸羽《茶經》中就有對青城茶的記載。五代毛文錫《茶譜》記載:“青城,其橫源、雀舌、鳥嘴、麥顆,蓋取其嫩芽所造”。青城山在宋代就開始設茶場,并形成一套制茶工藝。
“青城雪芽”為50年代創(chuàng)制的新茶品種,色、香、味、形都臻上乘。采摘于清明前后數(shù)日,以一芽一葉為標準。要求芽葉全長3.5厘米,鮮嫩勻整。青城雪芽外形秀麗微曲,白毫顯露,香濃味爽,湯綠清澈,耐沖泡。
青城山位于四川省都江堰市西南,為中國道教發(fā)源地之一,屬道教名山,古稱“丈人山”。全山林木青翠,四季常青,諸峰環(huán)峙,狀若城廓,故名青城山。這里峰巒疊翠,古樹參天,有“青城天下幽”之譽。
青城山作為著名的川內景點,而且離成都市區(qū)頗近,有成都的后花園之稱,品一杯香茗,置身于大好春色之間,聽潺潺流水,或者在去都江堰看看著名的水利工程,抑或是去虹口玩一玩漂流,整個春游頓時生動靈活起來。
三、峨眉竹葉青
峨眉竹葉青產于峨眉山。茶園主要分布在海拔800~1200米的清音閣、白龍洞、萬年寺、黑水寺一帶,居于群山環(huán)抱之中,生長于云霧繚繞之處,環(huán)境優(yōu)美,很適合茶樹生長。
竹葉青茶采用的鮮葉十分細嫩,加工工藝十分精細。一般在清明前3~5天開采,標準為一芽一葉或一芽二葉初展,鮮葉嫩勻,大小一致。竹葉青茶特點是:外形扁平,條索緊直,肥厚帶毫,兩頭尖細,形似竹葉;內質香氣高鮮;茶湯黃綠明亮,香濃味爽;葉底嫩綠勻整。
峨眉山山勢巍峨,峰巒挺秀,林木蒼翠,云海連綿。來峨眉山不僅可賞山景品好茶,豐富的茶文化亦很值得探求。例如在峨眉山報國寺有一茶聯(lián):半壁山房待明月,一盞清茗酬知音。萬年寺亦有茶聯(lián)曰:賜茗出龍團,奇書觀鳥跡。
峨眉山更是著名的佛教圣地,喝茶講究的是修身養(yǎng)性,跟佛家文化也大有關系,一邊欣賞美麗的風景,了解茶文化,上金頂觀美麗的日出,有佛緣之人或許也許能看見佛光。除此之外,或許也能去不遠的樂山大佛看看唐代的鬼斧神工。
四、宜賓早白尖工夫紅茶
宜賓古有“烏蒙西下三千尺,僰道南來第一城”的美譽,而高縣則是巴蜀歷史上的著名茶區(qū),也是我國茶葉原產地之一,茶馬古道的重要驛站,相傳茶圣陸羽曾游訪古高洲,品綠茶并賜名“早白尖”。
“早白尖”產于川滇結合部海拔800至1200米的烏蒙山區(qū),茶區(qū)群山環(huán)抱、云霧繚繞、煙雨蒙蒙,自然生態(tài)環(huán)境十分優(yōu)越。特殊的地形地貌,形成了熱量不易散發(fā)的封閉型特殊氣候,冬季氣溫高,春季回暖早,是全國同緯度冬季平均氣溫最高的地區(qū),具有發(fā)展名優(yōu)早茶產業(yè)得天獨厚的水熱資源優(yōu)勢,是發(fā)展高品位有機茶和綠色食品茶的最適宜區(qū)。
高縣地理氣候優(yōu)勢獨特,生態(tài)環(huán)境天然優(yōu)越,大部分土壤呈微酸性。得天獨厚的自然氣候和土質條件,優(yōu)良的地貌和生態(tài)環(huán)境使高縣成為綠色生態(tài)茶區(qū)和名優(yōu)早茶開發(fā)的最適宜區(qū),是全省茶葉的主產區(qū),也是全國早茶生產基地。
“早白尖”綠茶采用國家級良種早白尖茶樹的鮮葉精心制成,具有上市特別早的優(yōu)點。茶葉常年在2月上旬就可開園生產上市,一般比省內和江、浙一帶主產茶區(qū)早15-30天左右。它的外形條索緊細,伸直,滿披白毫,內質則具有香氣清新高雅,湯色碧綠清澈,滋味鮮醇爽口和葉底嫩綠勻整等優(yōu)點。
五、文君綠茶
文君綠茶,以其產地為西漢才女卓文君的故鄉(xiāng)——四川省邛崍縣而得此溫文爾雅的芳名。這里多高山峻嶺,亦有部分丘陵,兩旁山勢巍峨,峰巒挺秀,多云霧。境內竹木蒼翠,雨量充沛,土質肥沃,自然環(huán)境得天獨厚。文君綠茶成茶條索緊曲,白毫顯露,嫩綠油潤;香氣嫩香持久,湯色綠亮,滋味鮮醇回甘。為四川省優(yōu)質名茶。
邛崍位于四川省中部,為巴蜀四大古城之一的“文君故里”,境內文物古跡眾多,而臨邛古鎮(zhèn)、平樂古鎮(zhèn)、天臺山、紅軍長征紀念館等著名景點也位于其內。
想想看,走在古樸的古鎮(zhèn)街道,聽著卓文君跟司馬相如浪漫的愛情故事,在輕輕抿一口文君綠茶,也為這個春天添加了一份浪漫。
除此之外,天臺山也是邛崍茶之旅很值得去的景點,“天臺天臺、登天之臺”,雖然天臺山主要是以“高山流水”為主要賣點,但是作為大熊貓棲息地世界自然遺產的天臺山,觀山觀水觀植物也別具一格。
六、巴山雀舌
巴山雀舌產于四川省萬源市,產區(qū)地理環(huán)境優(yōu)越,山巒起伏,植被茂密,相對濕度大。特級雀舌在清明時節(jié)采制。成品外形扁平勻直,色澤綠潤略顯毫;香氣栗香高長,滋味鮮爽回甘,湯色黃綠明亮;葉底嫩勻成朵。
萬源市,藏珍蓄寶,物產豐富,素有“萬寶之源”之美譽。萬源是四川的產茶大省,土壤富含硒,所產茶具有高山茶的特殊品質。
萬源市轄區(qū)內景點也同樣非常的多,煙霞山便是其中的一個,因常年的煙霧繚繞,亦真亦幻,陽光照耀之下,霞光萬丈而得名。煙霧繚繞更讓煙霞山多了神仙福地的美譽。
山巔有建于清代中期的“覃大仙廟”,而煙霞山也是因覃大仙而出名,如果有幸能于煙霞山聽得覃大仙的傳說,在喝一杯巴山雀舌,體驗古蜀文化的神秘,何不了哉。除了煙霞山、去八臺山或去漢江漂流也是不錯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