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葉烘干機怎么烘毛峰(做毛峰茶葉機器)
做毛峰茶葉機器
這個制茶工程師也是分等級的,你可以制出高級茶,比如黃山毛峰或者西湖龍井待遇就會高
茶藝師的等級:
一、五級(初級)
五級是茶藝師級別最低的級別,主要要求是能熟練、規(guī)范地演示不同茶葉的泡法、喝法,同時能向消費者熟練介紹茶葉的基礎知識、茶葉的保存方法、茶葉文化歷史等知識。
二、四級(中級)
四級茶藝師基本要求是對于茶葉的審評、鑒別技能,還要掌握茶葉店的環(huán)境的設計和布置,茶具的搭配、茶藝表演等專來的技能,同時還要懂得一些代表性的茶詩、詞、文化等。
三、三級(高級)
三級茶藝師是高級茶藝師了,要求能用使用茶藝英語進行流利的對話,可以準確地鑒別出各類具有代表性的名茶和紫砂茶具的藝術,又能把茶藝進行創(chuàng)意性的表演,具有策劃、實施各類茶會的能力,花并且可以對低一級的茶藝師進行培訓。
一套黃山毛峰制茶機器
最是一年春好處,滿目翠萍染茶山。清明節(jié)至,采芽做茶,綠茶品類里面,最愛手工炒制的茶品,手工炒茶,即是功夫,又是傳承。今天說說手工炒制的,信陽毛尖。
手工炒制是信陽茶農(nóng)傳統(tǒng)和主要的制茶方法,自古而傳,至今仍在使用。信陽毛尖手工炒制的工藝流程是:鮮葉攤放→生鍋→熟鍋→初烘→攤涼→復烘→揀剔。
生鍋 : 主要是起殺青和初揉的作用。鍋溫掌握在160~200℃。特級一級毛尖生鍋溫度要求偏低,隨著鮮葉嫩度降低,鍋溫要逐漸升高。每鍋投葉量約0.5千克。
操作方法 : 用直徑84厘米的鐵鍋(俗稱牛四鍋),以35°的傾斜度裝置在33厘米高的鍋臺上。炒茶前先把鍋面磨光擦凈,炒茶期間始終保持鍋面光滑潔凈。當鍋溫達到要求時,鮮葉下鍋,用竹茅扎成的茶把,有節(jié)奏地挑動翻炒,葉子在鍋內(nèi)發(fā)出輕微的劈啪聲,變軟“下綿”后,改用轉(zhuǎn)揉動作,起揉捻作用即用茶把梢端將茶葉收攏,作圓形轉(zhuǎn)動,每轉(zhuǎn)20圈~30圈,將茶葉抖散一次,重復二三次,待葉子初步成條,約五成干時,趕到熟鍋內(nèi)整形在生鍋中,鮮葉嫩度不同,揉捻掌握的力度也不同。特級、一級茶用力宜輕些,葉子偏老,用力宜重些。雨水葉要適當提高鍋溫和減少投葉量并適當多抖散氣。
熟鍋 : 熟鍋與生鍋并連在一起,鍋徑與生鍋相同,基本動作有轉(zhuǎn)揉趕條、甩條和理條,熟鍋的作用是進一步蒸發(fā)水分,發(fā)揮香氣,做條整形使茶葉外形達到細、圓、緊、直。
熟鍋溫度,特級、一級80-100℃;二級、三級及三級以下90-120℃。操作方法:茶葉從生鍋中趕到熟鍋后開始仍以轉(zhuǎn)揉為主,用茶把子作孤形轉(zhuǎn)動,輕揉茶葉,當茶葉緊細時,便行趕條。用把子梢端的彈力帶動茶葉,迅速有力地上下來回趕動,使茶團充分散開,然后用腕力輕微扇動幾下,待茶條緊細度初步固定,不粘手時改用理條。
理條的基本動作是抓條和甩條,作用是促進茶條緊直。
抓條時,手心向下,拇指與另外四指張成“八”字形,使茶葉從小手指部位帶入手中沿鍋帶上,用大拇指捏起,離鍋心15厘米高處,即用腕力將茶葉由“虎口”處迅速敏捷地搖動甩出,使茶葉從鍋內(nèi)上緣依次落入鍋心。手中的茶葉不要一次甩,宜保留2/3。如此循序進行,到茶條成形,有七八成干時,即可出鍋。
理條時,茶葉要抓得勻,甩得開擺得直。手勢開始應松、高、輕、慢,隨水分散失,并逐步緊、低、重、快。
特級和一級茶手勢及動作宜松、輕,,切勿與鍋面擦磨。
熟鍋出鍋的茶葉攤放在直徑85厘米長的竹區(qū)凸心烘頭上約30分鐘。
每烘頭攤放五六熟鍋葉量時,即上炕灶烘焙。
烘焙 : 烘焙分3個操作程序,即初烘(毛火)、攤放、復烘(足火)。主要作用是固定外形,繼續(xù)蒸發(fā)水分,達到干燥的目的,防止品質(zhì)劣變,進一步發(fā)揮色、香、味。
初烘溫度(烘頭中心處)70°℃~90℃,時間20分鐘~25分鐘,每隔5~8分鐘翻動1次。復烘采用文火慢烘,溫度60℃左右,時間30分鐘,每隔10分翻動1次,每烘攤?cè)~量為初烘攤?cè)~量的2倍。以木炭作燃料,烘前1小時生火,火溫要穩(wěn)定,上葉厚薄要均勻,烘心頂可適當厚一些。翻烘時要把烘頭輕輕拿下來,放在可以轉(zhuǎn)動的竹匾上翻動。手勢要輕,翻動要勻翻后輕輕上炕,防止茶末掉入炕內(nèi)產(chǎn)生煙味。
經(jīng)初烘后的茶葉要攤放4小時左右,最低不少于40分鐘,攤放厚度15~33厘米左右。通過攤放,使葉內(nèi)水分重新分布,利于足干。
初烘后茶葉含水量10%-15%,手捏稍感戳手,有彈散力,色綠、香正。復烘后茶葉含水量約6%,手揉茶計成粉末,色澤翠綠,香氣清高,外形美觀,白毫顯露經(jīng)烘焙足干后,還要進行人工揀別,把條索不緊的粗老葉和黃片茶梗及碎末剔出來,達到各級茶應具有的外形標準。經(jīng)揀剔的各級凈茶為毛尖;片茶(或稱回青條)列為五級;大片及碎末列為級外茶。
毛峰工藝手工茶
施集毛峰生長在安徽省滁州市施集鎮(zhèn)井楠村群山起伏的群山上,這里風景如畫,氣候宜人。山間云霧潦繞,鳥語花香。這里的氣溫非常適合茶葉生長,這里的茶葉每棵都長得肥肥嫩嫩的,摘一葉茶放近鼻前,有著一股濃濃的清香。制成的成品茶葉,則更是人們品茗的上品,也是滁州人走南闖北送禮的上品。
施集鎮(zhèn)位于滁州市西郊,以低山丘陵為主,平均海拔110米。土壤為弱酸性砂壤結(jié)構(gòu),立地條件好,四季分明,年均氣溫為15℃,無霜期為220天,年均降雨量1030毫米,日照2200小時。
施集鄉(xiāng)素有“皖東名茶之鄉(xiāng)”的美譽,現(xiàn)有茶園面積6000畝,主要分布在井楠、永紅、孫崗、燕李、明張、長洼等村,年產(chǎn)干茶50萬公斤,現(xiàn)有茶葉加工企業(yè)五家,規(guī)模較大的企業(yè)有“施集”、“永太”“金鷹”三大加工企業(yè),生產(chǎn)的“施集牌”、“西澗牌”“嫩頭青牌”系列茶葉,完全占有整個皖東地區(qū)的茶葉消費市場,部分檔次較高的茶葉遠銷到北京、上海、合肥等省內(nèi)外大中城市。
施集鎮(zhèn)所開發(fā)研制的“西澗春雪”、“西澗極品”“西澗毛峰”、“普賢云霧”“施集烘青”等品牌成為當?shù)丶爸苓叺貐^(qū)的知名品牌,其中“西澗春雪”獲首屆“中茶杯”二等獎;1999年獲安徽省優(yōu)質(zhì)農(nóng)產(chǎn)品稱號;2000年獲國際名茶評比金獎。施集綠茶以“香高、味濃、后勁大、板栗香,耐沏泡、耐貯藏”的特點被省市確定為知名商標和省著名商標;2000年得到國家綠色食品認證。
毛峰茶加工機器設備
毛峰與毛尖的區(qū)別:
1、分類,毛峰屬于綠茶,毛尖有綠茶也有黃茶;
2、外觀,毛尖茶細、直、圓、緊,毛峰茶緊、細、彎曲;
3、口感,毛峰綠茶清香持久,口感甘冽鮮爽,毛尖綠茶有板栗般的香氣,滋味甘爽。
1、分類
毛峰一般為綠茶,比較著名的是黃山毛峰,是我國的十大名茶之一,產(chǎn)自安徽省,除此之外,毛峰的產(chǎn)地還有四川峨眉、貴州遵義等地。而毛尖茶既有綠茶,如都勻毛尖、信陽毛尖;也有黃茶,如溈山毛尖等等。
2、外觀
毛峰和毛尖都不是單指某一種茶葉,而是因外觀特點而得名,二者都呈條索狀,但毛尖茶的外形細直,圓潤光滑,特點是細、直、圓、緊;而毛峰茶的外形緊細,看起來像麻雀的舌頭一般,特點是緊、細、彎曲。
3、口感
對于綠茶中的毛峰茶,沖泡之后湯色嫩綠明亮,清香持久,口感甘冽鮮爽。而綠茶中的毛尖沖泡后呈現(xiàn)出明亮的嫩綠色澤,有一種高長的熟板栗般的香氣,滋味甘爽,回味無窮,二者都是綠茶中的精品。
毛峰手工茶葉制作過程
羊艾毛峰的泡法:
1.取茶3-5克,以80℃-90℃水溫沖泡,玻璃杯或者白瓷茶杯皆可。
2.先投茶,然后注入1/3杯水,待3分鐘左右,茶葉舒展之后再將水加足。
3.一般可續(xù)水沖泡4—6次。品質(zhì)佳的毛峰茶沖泡后,霧氣凝頂,芽葉豎直懸浮于湯中,之后徐徐下沉,芽挺葉嫩
毛峰茶葉的制作方法
黃山毛峰是中國十大名茶之一,屬于綠茶。產(chǎn)于安徽省黃山(徽州)一帶,所以又稱徽茶。由清代光緒年間謝裕大茶莊所創(chuàng)制。每年清明谷雨,選摘良種茶樹“黃山種”、“黃山大葉種”等的初展肥壯嫩芽,手工炒制,該茶外形微卷,狀似雀舌,綠中泛黃,銀毫顯露,且?guī)в薪瘘S色魚葉(俗稱黃金片)。入杯沖泡霧氣結(jié)頂,湯色清碧微黃,葉底黃綠有活力,滋味醇甘,香氣如蘭,韻味深長。由于新制茶葉白毫披身,芽尖峰芒,且鮮葉采自黃山高峰,遂將該茶取名為黃山毛峰。
毛峰茶葉制作流程
黃山毛峰是綠茶,因色澤清純,香氣撲鼻而得名,是黃山人非常愛喝的待客之茶,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好客的黃山人都會用黃山毛峰招待客人,黃山毛峰在制作時工序比較多,那么黃山毛峰快速萎凋房怎么制作呢?
先建一個空間房,然后建一個萎凋槽就可以了。
毛峰茶葉加工的工序
市場上常見的黃山毛峰主要有兩種類型:一種是理條形,一種是揉捻形。雖然是同一種茶葉,但因為制作工藝的不同,口感上也存在著細微的變化。
理條形的毛峰外形好看,味道清淡一些;而揉捻后卷曲形的毛峰則滋味醇厚,香氣要更重一些。二者無所謂好壞,而是你個人傾向于哪一個而已。
毛峰茶怎么做
取茶3-5克,以80℃-90℃水溫沖泡,玻璃杯或者白瓷茶杯皆可。先投茶,然后注入1/3杯水,待3分鐘左右,茶葉舒展之后再將水加足。一般可續(xù)水沖泡4—6次。品質(zhì)佳的毛峰茶沖泡后,霧氣凝頂,芽葉豎直懸浮于湯中,之后徐徐下沉,芽挺葉嫩,景象萬千,茶湯清澈,葉底明亮,嫩勻成朵。更有趣的是,用黃山泉水沖泡黃山毛峰茶,茶湯經(jīng)過一夜,第二天也不會在茶杯中留下痕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