涵洞施工工藝(涵洞施工方案及施工工藝)
涵洞施工方案及施工工藝
1、測量放樣:涵洞測量放樣采取如下順序:按照施工方案,先放開挖邊線、中線及放坡點,隨著開挖進程控制坡度、坡角位置,及時檢查保證邊坡的正確開挖,及時測繪開挖斷面,作為計量資料。
要求每次收方與原始斷面采用統(tǒng)一軸線或同樣的相對關系,測繪資料制作按照竣工要求考慮,最后資料匯總成為竣工圖紙。
2、土方開挖:開挖時,根據(jù)施工現(xiàn)場實際地質情況,土層較薄時,利用1.0m3挖掘機一次性開挖至保護層;開挖厚度較大時,分層施工。
在開挖至設計基礎高程時預留10cm~20cm保護層采用人工開挖,以免擾動地基原狀土。
土方開挖過程中應經(jīng)常校核測量開挖平面位置、水平標高、控制樁號、水準點和邊坡坡度等項目,確保工程施工質量符合設計圖紙和規(guī)范要求。
3、基礎處理:基礎開挖后對于基坑底部的積水要及時排除干凈,采取的方法是在基坑內(nèi)設排水溝,排水溝布設在基坑四周,輪廓線外側,距開挖基坑邊坡坡腳1.0m左右,集水溝寬度和深度根據(jù)積水量確定。
在基礎開挖線以外設置集水坑,將排水溝內(nèi)水匯集到集水坑后采用水泵集中排除。
當基礎底部土質達不到設計承載力要求時,及時上報監(jiān)理單位、設計單位和建設單位共同研究處理方案,采取換基等技術措施以滿足設計承載力的要求。
基底清理完畢后經(jīng)隱蔽工程驗收合格后,方可進行下道工序的施工。
4、 鋼筋制作安裝涵洞工程鋼筋在加工廠按設計要求集中制作,分類編號運至工作面。
施工時根據(jù)測量放線標記,焊接鋼筋樣架;按照配筋施工詳圖,核實鋼筋的數(shù)量、型號等,由低到高人工進行鋼筋綁扎或焊接。
鋼筋安裝時應嚴格控制鋼筋的安裝位置、間距、保護層厚度和各部分鋼筋的大小尺寸,為保證鋼筋保護層的厚度滿足設計圖紙的要求,在鋼筋與模板之間墊設與待澆混凝土同標號的混凝土墊塊,混凝土墊塊分散布置,并與鋼筋綁牢。
現(xiàn)場綁扎或焊接的鋼筋網(wǎng),鋼筋交叉的連接按設計規(guī)定進行。
如設計未作規(guī)定,且鋼筋直徑在25mm以下時可按50%的交叉點進行綁扎。
柱和梁的鋼筋中,主筋與箍筋的交叉點在拐角處全部綁扎。
。
對于直徑在16mm以上的Ⅰ級、Ⅱ級鋼筋,在不損壞鋼筋截面的情況下可采用點焊來代替綁扎。
5、模板支護:涵洞工程模板安裝前,首先按照施工設計圖紙測量放樣,布設控制點,以利支護時檢查和校正。
并經(jīng)常保持足夠的臨時固定措施,以防傾覆。
模板的支架必須支撐在堅實的地基或混凝土上,當安裝在土基上時應加設墊板,且土基必須堅實牢固。
模板與混凝土接觸面,以及模板接縫處,必須光滑、平整、密合以保證混凝土表面的平整度。
對于模板縫隙較大的部位可采用雙面膠帶封堵,以免出現(xiàn)澆筑時嚴重漏漿現(xiàn)象,影響混凝土澆筑質量。
支護好的模板經(jīng)自檢合格后報請監(jiān)理工程師驗收,驗收合格后方可進行下道工序施工。
模板的拆除也是影響混凝土質量和模板周轉次數(shù)的重要因素。
模板拆除一般在混凝土澆筑結束后的2~7天后進行,且砼表面和棱角不因拆模而損壞時為宜。
模板拆除的方法和程序:在同一澆筑倉的模板按”先裝的后拆,后裝的先拆的”的原則,按次序、有步驟的進行,不準亂撬。
拆模時,應盡量減少模板的損壞,提高模板的周轉次數(shù),拆下來的模板的連接件、支撐件及時清理入庫,以備下次再用。
模板的清洗和脫模劑:鋼模板在每次使用前清洗干凈,為防銹和拆模方便,鋼模面板涂刷機油,不采用污染混凝土的油劑,以免影響混凝土或鋼筋混凝土的質量,且脫模劑在立模之前涂刷,以免污染砼接縫或鋼筋。
木模板表面采用烤涂石蠟或其它保護涂料,一般工作中采用涂刷機油。
模板在使用后及時進行清理、維修、加固。
6、涵洞混凝土和涵管施工涵洞混凝土及涵管安裝施工工序:基礎驗收→墊層砼澆筑→鋼筋綁扎→模板支護→清倉驗收→涵洞進出口擋墻基礎砼澆筑→涵管基礎砼澆筑→涵管安裝→管座砼及涵管接口處理→進出口擋墻二期砼澆筑→砼養(yǎng)護①涵洞混凝土在清倉驗收合格后即可進行砼澆筑,澆筑時按沉降縫對砼進行分倉分塊澆筑。
采用拌合機拌制砼時嚴格按經(jīng)過試驗的砼配合比進行配料計量,砼拌制的時間、投料順序、進料容量均應符合規(guī)定。
拌制完的砼在運輸過程中應注意保持砼均勻、不發(fā)生離析、漏漿、嚴重泌水現(xiàn)象,如運距較遠砼離析嚴重在入倉前對其進行二次攪拌。
砼入倉采用溜槽或溜筒下料,人工平倉振搗;振搗混凝土時,要做到振搗均勻、密實、不漏振、不過振,直到混凝土的表面平整,不下沉、無氣泡、泛漿為止。
新澆筑完的砼及時養(yǎng)護,保持混凝土表面經(jīng)常濕潤。
在澆筑混凝土的過程中按不同標號、不同配合比、不同施工部位、不同的作業(yè)班分別制作砼試件,以備檢驗;制作砼試件時要與現(xiàn)場監(jiān)理工程師共同見證取樣。
②在涵管基礎砼澆筑完成24h后,即可進行混凝土管的安裝,安裝時采用機械進行吊裝,測量人員跟蹤校核,以保證安裝軸線及高程的準確性。
確認準確無誤后,采用與管座砼同標號的砼塊將管擠牢固定,防止因外力擠壓使砼管發(fā)生位移。
③涵管安裝結束后,即可進行管口處理、管座砼澆筑、進出口擋墻二期砼澆筑,砼澆筑施工工藝方法同上。
管口施工時首先對管口進行鑿毛處理后,在管縫間填塞瀝青麻絮,然后用砼按設計要求進行抹帶處理,抹帶寬度及厚度應符合設計要求,處理完的管口用塑料薄膜包裹養(yǎng)生,直到強度符合設計要求為止。
7、涵洞土方回填:涵管頂土方的回填是道路工程質量的重要工序之一。
涵洞工程施工工藝
傳統(tǒng)現(xiàn)澆涵洞施工工藝建設一座30米長的涵洞,需要1臺吊車、8名工人連續(xù)施工45天。而采用裝配式箱型通道施工工藝后,建設同樣規(guī)格涵洞僅需20天即可完成,各道工序平行作業(yè),機械臺班、人工效率大幅提升,僅是傳統(tǒng)施工模式用量的四分之一。
涵洞基礎施工方案
涵洞施工放樣報驗單基坑放樣內(nèi)容填寫:序號或位置、工程或部位名稱、 放樣內(nèi)容、 自檢結果(施工技術負責人簽字)。 涵洞放樣涵洞中心線的確定:儀器立在涵洞中樁,根據(jù)設計的斜交角度,旋轉水平度盤至涵洞中心線方向,在該方向上定出涵洞的L上和L下長度,定樁。在遠離涵長的該方向上確定四個方向樁(A、B、C、D),上下游各兩個,注意在訂樁時應該使樁相對固定?! 『砘A的放樣:涵身基礎的放樣是依據(jù)涵洞中線與涵洞設計圖里的基礎尺寸,利用經(jīng)緯儀和鋼尺在實地上確定基礎的輪廓線。
涵洞施工方案范本
涵洞施工完成后,頂部以上50cm嚴禁用壓路機碾壓,應分30cm一層用小型夯機壓實。
涵洞施工方案及施工工藝流程
1、測量放樣:涵洞測量放樣采取如下順序:按照施工方案,先放開挖邊線、中線及放坡點,隨著開挖進程控制坡度、坡角位置,及時檢查保證邊坡的正確開挖,及時測繪開挖斷面,作為計量資料。
要求每次收方與原始斷面采用統(tǒng)一軸線或同樣的相對關系,測繪資料制作按照竣工要求考慮,最后資料匯總成為竣工圖紙。
2、土方開挖:開挖時,根據(jù)施工現(xiàn)場實際地質情況,土層較薄時,利用1.0m3挖掘機一次性開挖至保護層;開挖厚度較大時,分層施工。
在開挖至設計基礎高程時預留10cm~20cm保護層采用人工開挖,以免擾動地基原狀土。
土方開挖過程中應經(jīng)常校核測量開挖平面位置、水平標高、控制樁號、水準點和邊坡坡度等項目,確保工程施工質量符合設計圖紙和規(guī)范要求。
3、基礎處理:基礎開挖后對于基坑底部的積水要及時排除干凈,采取的方法是在基坑內(nèi)設排水溝,排水溝布設在基坑四周,輪廓線外側,距開挖基坑邊坡坡腳1.0m左右,集水溝寬度和深度根據(jù)積水量確定。
在基礎開挖線以外設置集水坑,將排水溝內(nèi)水匯集到集水坑后采用水泵集中排除。
當基礎底部土質達不到設計承載力要求時,及時上報監(jiān)理單位、設計單位和建設單位共同研究處理方案,采取換基等技術措施以滿足設計承載力的要求。
基底清理完畢后經(jīng)隱蔽工程驗收合格后,方可進行下道工序的施工。
4、 鋼筋制作安裝涵洞工程鋼筋在加工廠按設計要求集中制作,分類編號運至工作面。
施工時根據(jù)測量放線標記,焊接鋼筋樣架;按照配筋施工詳圖,核實鋼筋的數(shù)量、型號等,由低到高人工進行鋼筋綁扎或焊接。
鋼筋安裝時應嚴格控制鋼筋的安裝位置、間距、保護層厚度和各部分鋼筋的大小尺寸,為保證鋼筋保護層的厚度滿足設計圖紙的要求,在鋼筋與模板之間墊設與待澆混凝土同標號的混凝土墊塊,混凝土墊塊分散布置,并與鋼筋綁牢。
現(xiàn)場綁扎或焊接的鋼筋網(wǎng),鋼筋交叉的連接按設計規(guī)定進行。
如設計未作規(guī)定,且鋼筋直徑在25mm以下時可按50%的交叉點進行綁扎。
柱和梁的鋼筋中,主筋與箍筋的交叉點在拐角處全部綁扎。
。
對于直徑在16mm以上的Ⅰ級、Ⅱ級鋼筋,在不損壞鋼筋截面的情況下可采用點焊來代替綁扎。
5、模板支護:涵洞工程模板安裝前,首先按照施工設計圖紙測量放樣,布設控制點,以利支護時檢查和校正。
并經(jīng)常保持足夠的臨時固定措施,以防傾覆。
模板的支架必須支撐在堅實的地基或混凝土上,當安裝在土基上時應加設墊板,且土基必須堅實牢固。
模板與混凝土接觸面,以及模板接縫處,必須光滑、平整、密合以保證混凝土表面的平整度。
對于模板縫隙較大的部位可采用雙面膠帶封堵,以免出現(xiàn)澆筑時嚴重漏漿現(xiàn)象,影響混凝土澆筑質量。
支護好的模板經(jīng)自檢合格后報請監(jiān)理工程師驗收,驗收合格后方可進行下道工序施工。
模板的拆除也是影響混凝土質量和模板周轉次數(shù)的重要因素。
模板拆除一般在混凝土澆筑結束后的2~7天后進行,且砼表面和棱角不因拆模而損壞時為宜。
模板拆除的方法和程序:在同一澆筑倉的模板按”先裝的后拆,后裝的先拆的”的原則,按次序、有步驟的進行,不準亂撬。
拆模時,應盡量減少模板的損壞,提高模板的周轉次數(shù),拆下來的模板的連接件、支撐件及時清理入庫,以備下次再用。
模板的清洗和脫模劑:鋼模板在每次使用前清洗干凈,為防銹和拆模方便,鋼模面板涂刷機油,不采用污染混凝土的油劑,以免影響混凝土或鋼筋混凝土的質量,且脫模劑在立模之前涂刷,以免污染砼接縫或鋼筋。
木模板表面采用烤涂石蠟或其它保護涂料,一般工作中采用涂刷機油。
模板在使用后及時進行清理、維修、加固。
6、涵洞混凝土和涵管施工涵洞混凝土及涵管安裝施工工序:基礎驗收→墊層砼澆筑→鋼筋綁扎→模板支護→清倉驗收→涵洞進出口擋墻基礎砼澆筑→涵管基礎砼澆筑→涵管安裝→管座砼及涵管接口處理→進出口擋墻二期砼澆筑→砼養(yǎng)護①涵洞混凝土在清倉驗收合格后即可進行砼澆筑,澆筑時按沉降縫對砼進行分倉分塊澆筑。
采用拌合機拌制砼時嚴格按經(jīng)過試驗的砼配合比進行配料計量,砼拌制的時間、投料順序、進料容量均應符合規(guī)定。
拌制完的砼在運輸過程中應注意保持砼均勻、不發(fā)生離析、漏漿、嚴重泌水現(xiàn)象,如運距較遠砼離析嚴重在入倉前對其進行二次攪拌。
砼入倉采用溜槽或溜筒下料,人工平倉振搗;振搗混凝土時,要做到振搗均勻、密實、不漏振、不過振,直到混凝土的表面平整,不下沉、無氣泡、泛漿為止。
新澆筑完的砼及時養(yǎng)護,保持混凝土表面經(jīng)常濕潤。
在澆筑混凝土的過程中按不同標號、不同配合比、不同施工部位、不同的作業(yè)班分別制作砼試件,以備檢驗;制作砼試件時要與現(xiàn)場監(jiān)理工程師共同見證取樣。
②在涵管基礎砼澆筑完成24h后,即可進行混凝土管的安裝,安裝時采用機械進行吊裝,測量人員跟蹤校核,以保證安裝軸線及高程的準確性。
確認準確無誤后,采用與管座砼同標號的砼塊將管擠牢固定,防止因外力擠壓使砼管發(fā)生位移。
③涵管安裝結束后,即可進行管口處理、管座砼澆筑、進出口擋墻二期砼澆筑,砼澆筑施工工藝方法同上。
管口施工時首先對管口進行鑿毛處理后,在管縫間填塞瀝青麻絮,然后用砼按設計要求進行抹帶處理,抹帶寬度及厚度應符合設計要求,處理完的管口用塑料薄膜包裹養(yǎng)生,直到強度符合設計要求為止。
7、涵洞土方回填:涵管頂土方的回填是道路工程質量的重要工序之一。
涵洞施工方案及施工工藝規(guī)范
道路施工中100cm的圓管涵需要埋土深20厘米左右。圓管涵是農(nóng)村公路路基排水中最常用的涵洞結構類型,它不僅力學性能好,而且構造簡單、施工方便、工期短、造價低。圓管涵中最常見的是鋼筋混凝土圓管涵?! A管涵由洞身及洞口兩部分組成。洞身是過水孔道的主體,主要由管身、基礎、接縫組成。洞口是洞身、路基和水流三者的連接部位,主要有八字墻和一字墻兩種洞口型式。
![](/static/images/biaoqian1.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