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產工藝流程圖(鑄造生產工藝流程圖)
鑄造生產工藝流程圖
落砂工藝是指在砂型中生產鑄件的鑄造方法。鋼、鐵和大多數(shù)有色合金鑄件都可用落砂工藝獲得。
由于砂型鑄造所用的造型材料價廉易得,鑄型制造簡便,對鑄件的單件生產、成批生產和大量生產均能適應,長期以來,一直是鑄造生產中的基本工藝,砂型鑄造工藝制作的工件成型后需要進行后續(xù)的加工處理,
落砂工藝的流程圖如下
鑄造工藝的流程圖
鑄造是人類掌握比較早的一種金屬熱加工工藝,已有約6000年的歷史。中國約在公元前1700~前1000年之間已進入青銅鑄件的全盛期,工藝上已達到相當高的水平。鑄造是將液體金屬澆鑄到與零件形狀相適應的鑄造空腔中,待其冷卻凝固后,以獲得零件或毛坯的方法。 [1] 被鑄物質多為原為固態(tài)但加熱至液態(tài)的金屬(例:銅、鐵、鋁、錫、鉛等),而鑄模的材料可以是砂、金屬甚至陶瓷。因應不同要求,使用的方法也會有所不同。
按造型分:砂型、金屬型、特種(低壓、石蠟、精密鑄造)
按熔煉方式分:電爐和沖天爐或者沖電并聯(lián),相對來說前者鑄件材質品質高于后者,成本亦高。樹脂砂生產中、小件的企業(yè)多用電爐
鑄造生產過程流程圖:原材料---熔煉--------- 澆注---開箱---熱處理---清理---檢驗---入庫---造型(芯)
熱處理工藝:
作用:改善基體組織,消除內應力,降低硬度,提高塑性(延伸率)。
缺點:出現(xiàn)氧化皮,退火變形。
方式:退火、正火、退火+正火
鑄造工藝流程圖完整版
SLA(Stereo Lithography Appearance) 是3D打印工藝中一種精度較高,成型質量較好的一種工藝,利用SLA光固化3D打印技術直接打印出樹脂模替代傳統(tǒng)鑄造蠟模用于鑄造生產,可省去蠟模開模環(huán)節(jié),是一種能夠同時滿足鑄造業(yè)對精度以及表面質量要求的快速原型技術,成功率高,且更環(huán)保。
SLA光固化3D打印技術原理:
以UV紫外線為光源,液態(tài)光敏樹脂為原材料,在計算機控制下按照三維圖形的截面數(shù)據逐層打樣印累積成型。用于精密鑄造的光固化原型須制作成空心狀,打印成型后將未固化的樹脂倒出,成形中空模樣,將樹脂排出口密封,然后裝上蠟質澆注系統(tǒng),就可制殼了。抽空的原型壁厚的可制作成0.6mm薄片狀態(tài),燒制時揮發(fā)氣化,可完全達到無雜質狀態(tài)。是一種理想的鑄造生產工藝,適用于高強度,大尺寸,高精密度的零件鑄造生產。
砂型鑄造生產工藝流程圖
砂子與沙子不同,其中主要含有二氧化硅 ,多為人工制造。二氧化硅含量更高,使用更加方便,所以常用砂子作為鑄造材料。
鑄造,在砂型中生產鑄件的鑄造方法。鋼、鐵和大多數(shù)有色合金鑄件都可用砂型鑄造方法獲得。由于砂型鑄造所用的造型材料價廉易得,鑄型制造簡便,對鑄件的單件生產、成批生產和大量生產均能適應,長期以來,一直是鑄造生產中的基本工藝。砂型鑄造中所用的外砂型按型砂所用的粘結劑及其建立強度的方式不同分為粘土濕砂型、粘土干砂型和化學硬化砂型3種。
鑄造生產工藝流程圖片
砂型鑄造:在砂型中生產鑄件的鑄造方法。鋼、鐵和大多數(shù)有色合金鑄件都可用砂型鑄造方法獲得。
工藝流程:
砂型鑄造工藝流程
技術特點:
1、適合于制成形狀復雜,特別是具有復雜內腔的毛坯;
2、適應性廣,成本低;
3、對于某些塑性很差的材料,如鑄鐵等,砂型鑄造是制造其零件或,毛坯的唯一的成形工藝。
應用:汽車的發(fā)動機氣缸體、氣缸蓋、曲軸等鑄件
(2)熔模鑄造(investmentcasting)
熔模鑄造:通常是指在易熔材料制成模樣,在模樣表面包覆若干層耐火材料制成型殼,再將模樣熔化排出型殼,從而獲得無分型面的鑄型,經高溫焙燒后即可填砂澆注的鑄造方案。常稱為“失蠟鑄造”。
工藝流程:
熔模鑄造工藝流程
工藝特點
優(yōu)點:
1、尺寸精度和幾何精度高;
2、表面粗糙度高;
3、能夠鑄造外型復雜的鑄件,且鑄造的合金不受限制。
缺點:工序繁雜,費用較高
應用:適用于生產形狀復雜、精度要求高、或很難進行其它加工的小型零件,如渦輪發(fā)動機的葉片等。
(3)壓力鑄造(die casting)
壓鑄:是利用高壓將金屬液高速壓入一精密金屬模具型腔內,金屬液在壓力作用下冷卻凝固而形成鑄件。
工藝流程:
工藝特點
優(yōu)點:
1、壓鑄時金屬液體承受壓力高,流速快
2、產品質量好,尺寸穩(wěn)定,互換性好;
3、生產效率高,壓鑄模使用次數(shù)多;
4、適合大批大量生產,經濟效益好。
缺點:
1、鑄件容易產生細小的氣孔和縮松。
2、壓鑄件塑性低,不宜在沖擊載荷及有震動的情況下工作;
3、高熔點合金壓鑄時,鑄型壽命低,影響壓鑄生產的擴大。
應用:壓鑄件最先應用在汽車工業(yè)和儀表工業(yè),后來逐步擴大到各個行業(yè),如農業(yè)機械、機床工業(yè)、電子工業(yè)、國防工業(yè)、計算機、醫(yī)療器械、鐘表、照相機和日用五金等多個行業(yè)。
(4)低壓鑄造(low pressure casting)
低壓鑄造:是指使液體金屬在較低壓力(0.02~0.06MPa)作用下充填鑄型,并在壓力下結晶以形成鑄件的方法.。
工藝流程:
技術特點:
1、澆注時的壓力和速度可以調節(jié),故可適用于各種不同鑄型(如金屬型、砂型等),鑄造各種合金及各種大小的鑄件;
2、采用底注式充型,金屬液充型平穩(wěn),無飛濺現(xiàn)象,可避免卷入氣體及對型壁和型芯的沖刷,提高了鑄件的合格率;
3、鑄件在壓力下結晶,鑄件組織致密、輪廓清晰、表面光潔,力學性能較高,對于大薄壁件的鑄造尤為有利;
4、省去補縮冒口,金屬利用率提高到90~98%;
5、勞動強度低,勞動條件好,設備簡易,易實現(xiàn)機械化和自動化。
應用:以傳統(tǒng)產品為主(氣缸頭、輪轂、氣缸架等)。
(5)離心鑄造(centrifugal casting)
離心鑄造:是將金屬液澆入旋轉的鑄型中,在離心力作用下填充鑄型而凝固成形的一種鑄造方法。
工藝流程:
工藝特點
優(yōu)點:
1、幾乎不存在澆注系統(tǒng)和冒口系統(tǒng)的金屬消耗,提高工藝出品率;
2、生產中空鑄件時可不用型芯,故在生產長管形鑄件時可大幅度地改善金屬充型能力;
3、鑄件致密度高,氣孔、夾渣等缺陷少,力學性能高;
4、便于制造筒、套類復合金屬鑄件。
缺點:
1、用于生產異形鑄件時有一定的局限性;
2、鑄件內孔直徑不準確,內孔表面比較粗糙,質量較差,加工余量大;
3、鑄件易產生比重偏析。
應用:
離心鑄造最早用于生產鑄管,國內外在冶金、礦山、交通、排灌機械、航空、國防、汽車等行業(yè)中均采用離心鑄造工藝,來生產鋼、鐵及非鐵碳合金鑄件。其中尤以離心鑄鐵管、內燃機缸套和軸套等鑄件的生產最為普遍。
(6)金屬型鑄造(gravity die casting)
金屬型鑄造:指液態(tài)金屬在重力作用下充填金屬鑄型并在型中冷卻凝固而獲得鑄件的一種成型方法。
工藝流程:
工藝特點
優(yōu)點:
1、金屬型的熱導率和熱容量大,冷卻速度快,鑄件組織致密,力學性能比砂型鑄件高15%左右。
2、能獲得較高尺寸精度和較低表面粗糙度值的鑄件,并且質量穩(wěn)定性好。
3、因不用和很少用砂芯,改善環(huán)境、減少粉塵和有害氣體、降低勞動強度。
缺點:
1、金屬型本身無透氣性,必須采用一定的措施導出型腔中的空氣和砂芯所產生的氣體;
2、金屬型無退讓性,鑄件凝固時容易產生裂紋;
3、金屬型制造周期較長,成本較高。因此只有在大量成批生產時,才能顯示出好的經濟效果。
應用:金屬型鑄造既適用于大批量生產形狀復雜的鋁合金、鎂合金等非鐵合金鑄件,也適合于生產鋼鐵金屬的鑄件、鑄錠等。
鑄造生產工藝流程圖怎么畫
要的。光刻機的金屬零件、鏍絲是鑄造件。
鑄造件,是指通過鑄造工藝生產出的產品。
所謂鑄造是將液體金屬澆鑄到與零件形狀相適應的鑄造空腔中,待其冷卻凝固后,以獲得零件或毛坯的生產方法。
光刻機被譽為“全人類最高科技的結晶”,生產一臺光刻機需要10多萬個零件,這些零件來自全球各國5000多家供應商,例如來自德國的蔡司鏡頭、日本的JSR光刻膠、德國的光庫光源等等。所以我們想要自己制造出一臺所有零件都是完全自研的光刻機是很難的。
鑄造件,是指通過鑄造工藝生產出的產品。
所謂鑄造是將液體金屬澆鑄到與零件形狀相適應的鑄造空腔中,待其冷卻凝固后,以獲得零件或毛坯的生產方法。
鑄造生產工藝流程圖填空
啥產品???機械行業(yè)的工藝多了去,下料工藝,機械加工工藝,焊接工藝,熱處理工藝,裝配工藝,鑄造工藝,鍛造工藝,裝配工藝。
一般先設定工藝流程,然后做各方面工藝指導書,詳細的做工藝卡。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一般先做整個產品的工藝流程圖,是針對所有零部件主要根據生產形式分類的大流程,然后細分大流程里面的每一種加工方法,然后再細分加工方法的每步驟,就這樣逐步細分直到操作的每一步驟的參數(shù).這樣從總工藝流程圖到每件的工藝流程一直形成單件工藝卡和工序卡.不同的生產商工藝路線還是相同的,原則是在盡可能滿足設計要求的情況下,減少轉序,減少輔助時間.增大批量等等降低生產消耗1.材料準備方面:主要是下料,毛坯鍛打,毛坯鑄造等
2.預先熱處理方面:主要是退火,正火,調質
3.機械加工方面:主要是車、鉗、銑、刨、磨等等.
4.過程熱處理,最終熱處理
5.精加工
6.表面防腐處理
7.裝配
8.涂裝打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