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肉白菜包子餡的做法是怎樣的?
一、豬肉白菜包子餡的做法是怎樣的?
方法一:
原料:豬肉餡、白菜、蔥、姜末、面粉、酵母、醬油、十三香、鹽、味精等。
做法:
1、發(fā)面。用溫水化開發(fā)酵粉,加入面粉和面。放在溫暖的地方進行發(fā)酵。
2、豬肉餡用醬油、姜末、十三香、味精、香油,腌制。
3、白菜切碎,蔥切碎,放入肉餡,加入油攪拌。
4、包包子,要是包饅頭的樣子。包好之后靜置進行二次發(fā)酵,如果溫度過低,可以放在烤箱內發(fā)酵。
5、包子醒好后,鍋內放水,篦子上鋪籠布或者抹油后把包子放入,出熱氣后蒸20分鐘關火。關火后先不要急于開蓋,靜置10分鐘以上,再開鍋取出包子。
方法二:
材料
面粉:500g?酵母:3g?豬肉餡:500g?白菜:半棵?大蔥:半棵 姜:3片 鹽:3勺?雞精:2勺?十三香:2勺 水:100ml 食用油:50ml。
做法
1、將面粉和酵母混合加水揉面,直到面不沾手,用保鮮膜覆蓋,(用大點的容器裝面團,放在較溫暖的地方發(fā)面,大概1個半小時左右,發(fā)到2個面團大小即可)。
2、將白菜、大蔥、姜切末,分別加入豬肉餡中,鹽、雞精、十三香、食用油、水也加入餡中攪拌(最后加入白菜,攪拌過程中要順著一個方向攪拌,這樣的肉餡吃起來香)。
3、將發(fā)好的面團取出,用干面粉揉面,搟皮開始包包子了。
1.豬后G肉切丁,用鹽、料酒、姜末腌10分鐘入味,然后油鍋8成熱,下豬肉丁翻炒至變色,加花椒面和豆瓣醬(或者黃醬、郫縣豆豉也行,看您口味),掛色后出鍋。
2.白菜洗凈切丁,然后撒鹽讓白菜丁出水,粉條熱水泡軟切末、黑木耳發(fā)后切末,將上述三種料添入豬肉丁,加醬油、味精和蔥末,向一個方向充分攪拌即可!
3.高筋面粉用熱水發(fā)面,餳20分鐘后即可以揪面劑子搟皮!
4.至于怎么包,我就沒法形容了,相信您一定會包好的!當然會有道具可以輔助。
還有其他做法的
白菜豬肉餡好吃又簡單。
做法:
1.將豬肉洗凈,剁成肉泥。蔥、姜洗凈,分別剁茸。
2.大白菜洗凈切碎后,用油拌勻。
3.將肉餡、蔥花、姜末倒進白菜,打入雞蛋,順時針方向勻速攪拌。
4.打至餡料起膠時,放進料酒、鹽、香油,拌勻即可包餃子了。
注意:為什么大白菜洗凈切碎后,用油拌勻?白菜水分大,做餡容易出水,一個有效的方法(適用于各種蔬菜):先將切好的各種蔬菜放少許食用油(菜油或麻油都可以)攪拌,在加入肉、蔥、姜等調料攪拌均勻,這樣子拌的餡不易出水,而且營養(yǎng)不會流失的。原因是現(xiàn)放的食用油包裹住蔬菜,水分不易跑出,蔬菜的水分擠掉,失去太多營養(yǎng)太可惜了。還有就是大白菜不宜切得太碎了。
二、如何用豬肉做美食?
當然也有用荷包蛋包的,這些都是另外的話題,肉餡的包子就有很多種,比如灌湯包就是一種很美味的美食,現(xiàn)在我來介紹一個不一樣的灌湯包,絕對挑戰(zhàn)你的味蕾,首先我們的灌湯包不是用面粉,因為我不會揉面,然后還沒有搟面的東西,所以我們用我們的餃子皮,餃子皮怎么做好吃的呢,尤其是這個難度這么大的灌湯包,是不是覺得不可能,其實什么事情都是有可能的。
就像是我說的灌湯包用餃子皮來包,同樣好吃。首先我們準備豬肉,圓形的餃子皮,還有一系列的調味料和蔥花姜末,首先我們先來切好食材,等一個剁豬肉,剁的一定是瘦肉,然后劃點豬皮肉,然后把豬皮肉切丁,然后把瘦肉,豬皮肉丁,蔥花,姜末,一起放在碗里,然后加入調味品,生抽,海鮮醬油,耗油食用鹽,雞精攪拌均勻,用手把餃子皮壓薄,泰山壓頂,然后就薄了。
接著把肉餡包進餃子皮,包成包子的形狀,每個都是這樣,包好以后放上蒸籠擺放均勻,然后開始蒸,蒸十分鐘左右就可以拿出來了。這樣子做出來的灌湯包皮薄餡大,吃的時候湯汁里的味道全部融入進了我們的味覺,完全的美味讓人無法自拔,肉的魅力還是這么大,絲毫沒有改,就是這么任性。其實對于豬肉來說在漢族來說,幾乎每天都會在餐桌上見到。
但是我們卻絲毫沒有嫌棄它,這就是因為她可以做成多種多樣的味道,可咸可淡,可以辣著吃,也可以涮清淡的吃,總之就是多種多樣,絲毫不會影響它在我們大家眼里的味道,各種做法都新奇的不要不要的,但是味道都是出奇的好,豬肉不僅是包東西好吃,就算是她的其他的肉也一樣好吃。
三、包子種類名稱
包子種類大全1,叉燒包:流行于廣東與香港的一種在餡里放入叉燒醬的包子,味甜而獨特。2,奶皇包:廣東特有的一種甜味包子,以蛋黃做餡,是廣東甜包子里最負盛名的一種。3,狗不理:天津著名包子,以豬肉餡為主,現(xiàn)在各種餡都有了,有一百多年歷史了。4,小籠包:用小籠屜做的包子,很多地方都有小籠包,上海南翔小籠包與四川小籠包比較有名氣。5,韓包子:成都一種比較有名的包子,由韓映斗創(chuàng)制于1914年。皮薄松泡、餡心飽滿、入口化渣,被稱之為“成都小吃之上品”。6,灌湯包:開封特產的一種包子,因餡里有湯水兒而命名。7,水煎包:山東一種用鍋煎的類似餃子的包子。8,一品包子:河南開封的著名包子。9,發(fā)面包子:泛指發(fā)面做的包子。10,豆沙包:也叫澄沙包,是用去皮小豆做餡包的包子。11,豬肉包子:豬肉餡的包子。12,肉包子:泛指用肉做餡的包子。13,人肉包子:傳說中用人肉做餡的包子,肥而不膩。14,素包子:泛指素餡的包子。15,糖包子:用糖做餡的包子。16,糖三角:做成三角型的糖包子。17,豆包:用小豆做餡的包子,個頭比較小。18,粘豆包:用黏米面做的豆餡包子,東北特產。19,舍利包子:佛家的一種素餡包子。20,鹽菜水晶包:湖南的一種特色包子。21,九園包子:四川一種特色包子。22,龍眼包子:四川一種特色包子。23,蠔油叉燒包:廣東一種加入蠔油的叉燒包。24,燒賣:包子的一種,捏口處放大量的淀粉而使形成一種開口狀。25,火燒包:做成火燒外狀的包子,肉餡居多。26,二奶包:因包二奶而得名的包子
比如天津的“狗不理”包子,開封的灌湯包,廣東的奶皇包,上海的南翔小籠包,山東的水煎包等等,不勝枚舉。
總體來說,南方和北方的包子就像同源的兩支派別,不盡相同卻各有千秋。
如同南北方人的性格差別一樣,北方的包子顯得大氣、粗獷,單從個頭上都可以看出來,而南方的包子大多小巧玲瓏,無論是外形還是餡心都精致得很。
天津狗不理包子(名包推薦)
“狗不理”包子鋪原名“德聚號”,至今已經有百余年的歷史了。其實“狗不理”包子的名稱卻是由于店主的乳名而得來的。
原來店主叫高貴友,而其父親因為四十得子,就為店主取名叫“狗子”?!肮纷印钡陌雍苁茴櫩蜌g迎,生意非常紅火?!肮纷印辟u包子忙得顧不上和人說話,于是人們就善意地取笑他說:“狗子賣包子,一概不理?!庇谑菨u漸地這個名號被喊順了嘴,就成了“狗不理”。 狗不理包子好吃關鍵在于選料、配放、攪拌以至揉面、搟皮兒都是有一定的絕招兒,特別是包子褶花勻稱,每只都不少于15個褶,做工很精細。
品包子:剛出屜的包子熱氣騰騰,看上去如同薄霧之中含苞的秋菊,再咬上一口,香而不膩。
南方包子
廣東奶皇包
廣東的傳統(tǒng)包子很多,甜包中最有名的就是奶皇包了,它用蛋黃做成餡心,體態(tài)輕盈,小巧玲瓏。南方的包子是茶點的老祖宗,因此飲茶的習俗也成就了各種特色包子。廣東和香港人特別愛喝茶,在各式各樣的茶餐廳里,在他們的早茶、午茶、晚茶里,奶皇包是必備茶點。 品包子:奶皇包有很多種,口味上大體可以用“軟”、“甜”二字來形容。拿流汁奶皇包來說,包子看起來很清秀,細皮嫩肉的,面皮綿軟卻不粘牙。
鼎泰豐特色小籠包
鼎泰豐素來是以極品特色小籠包聞名天下,其源頭是南翔小籠包。1972年鼎泰豐在臺北創(chuàng)建第一家店,依靠“即制即蒸”的傳統(tǒng)工藝,不僅受到海內外各大媒體的一致好評,在1993年更是被《紐約時報》評為全世界十大餐廳之一。
品包子:這種包子單從外觀看就非常精致,半透明的包子皮,還隱約可以看見里面的餡心。拿起筷子輕輕夾起一個,小心翼翼地咬破一個口子,將鮮汁吸進嘴里,滿嘴的香。
杭州小籠包
自南宋遷都臨安即今日的杭州后,各地食店相繼涌入,菜館、食店眾多。明清年間,游覽杭州的帝王將相和文人騷客日益增多,飲食業(yè)大大地發(fā)展起來,名菜名點不勝枚舉,而杭州小籠包則是獨樹一幟,遠近聞名。杭州知味觀是最有名的生產小籠包的老店。
品包子:口感柔滑,味道鮮美,包子皮雖然有點厚,但口感松軟,吃后口齒留香。
北方包子
開封灌湯包
開封歷史悠久的名小吃首先要算小籠灌湯包了。它是由北宋時期有名的“山洞梅花包子”演變而來,至今已有近千年的歷史。在開封吃包子,最有名的要數(shù)開封第一樓,它經營的“第一樓小籠包子”有著“提起像燈籠,放下像菊花”的優(yōu)美形態(tài),并被譽為“中州膳食一絕”。
品包子:包子皮薄,有半透明的感覺。湯味道鮮美,包子皮柔韌,餡多不油膩。
西安賈三灌湯包
在西安你可以看到賈一、賈二、賈三灌湯包子,聽說原本是一家人,后來分開經營,就各自成名,但是經營得最好、最有名的還是賈三灌湯包。有人說只有在賈三的店里,才能感受到包子的文化和文化的包子。
包子的種類非常多,餡兒不同、做法不同的包子們都各有特色,而愛吃包子的朋友也總能在其中找到一款自己最喜歡的。下面,百科君就粗略地為大家介紹一下全國知名的那些包子品種,吃貨們請注意口水哦!
1、狗不理:聞名中國的天津著名包子,以主人的小名狗子得名。狗不理包子以豬肉餡為主,現(xiàn)在各種餡都有,有一百多年歷史了。
2、叉燒包:流行于廣東與香港的一種在餡里放入叉燒醬的包子,味甜而獨特。
3、小籠包:用小籠屜做的包子,很多地方都有小籠包,南方味道偏甜,北方味道偏咸。
4、奶皇包:廣東特有的一種甜味包子,以蛋黃做餡,是廣東甜包子里最負盛名的一種。
5、肉包子:泛指用肉做餡的包子,大多數(shù)包子都是肉餡的,只是肉的種類不同而已。
6、灌湯包:開封特產的一種包子,因餡里有湯水兒而命名。
7、豆沙包:也叫澄沙包,是用去皮小豆做餡包的包子。
8、韓包子:成都一種比較有名的包子,皮薄松泡、餡心飽滿、入口化渣。
包子的種類非常多,餡兒不同、做法不同的包子們都各有特色,而愛吃包子的朋友也總能在其中找到一款自己最喜歡的。下面,百科君就粗略地為大家介紹一下全國知名的那些包子品種,吃貨們請注意口水哦!
1、狗不理:聞名中國的天津著名包子,以主人的小名狗子得名。狗不理包子以豬肉餡為主,現(xiàn)在各種餡都有,有一百多年歷史了。
2、叉燒包:流行于廣東與香港的一種在餡里放入叉燒醬的包子,味甜而獨特。
3、小籠包:用小籠屜做的包子,很多地方都有小籠包,南方味道偏甜,北方味道偏咸。
4、奶皇包:廣東特有的一種甜味包子,以蛋黃做餡,是廣東甜包子里最負盛名的一種。
5、肉包子:泛指用肉做餡的包子,大多數(shù)包子都是肉餡的,只是肉的種類不同而已。
6、灌湯包:開封特產的一種包子,因餡里有湯水兒而命名。
7、豆沙包:也叫澄沙包,是用去皮小豆做餡包的包子。
8、韓包子:成都一種比較有名的包子,皮薄松泡、餡心飽滿、入口化渣。
包子是百姓餐桌上經常出現(xiàn)的主食,制作包子的方法簡單易學,經濟又實惠。包子的原稱是饅頭,所以現(xiàn)在部分南方地區(qū)的饅頭就指包子,不同的原料做出的包子味道也不同。制作包子時也有很多的技巧,比如包子皮的發(fā)酵,傳統(tǒng)的發(fā)酵食品具有豐富的營養(yǎng)價值,而且多吃發(fā)酵食品對人體健康也有很多好處。
原料:面粉500克、牛奶、酵母;小白菜、水發(fā)香菇、豆腐皮、木耳、洋蔥、姜。做法:發(fā)面。將酵母用溫開水化開,分兩次倒入面粉內,加牛奶和成團,放在電飯鍋,保溫檔上進行發(fā)酵。待面發(fā)至1倍大的時候,取出,放在通風的地方,繼續(xù)發(fā)酵。我放了一夜,第二天早上,面已發(fā)至2倍大小;和餡。將材料2剁碎,小白菜很新鮮不用捏出水,洋蔥和姜要多的稍微碎點。加生抽、雞精、十三香、料酒、蠔油,少許香油調味,鹽在包之前再放;包包子。順邊捏出折;蒸包子。冷水上鍋,這樣也是一個發(fā)酵的過程,待水開后,再蒸20分鐘,即可。
因為是素餡,所以調味料越少越好,餡料調拌好后,如果不是馬上包的話,就不要過早放鹽,會出水。有粉條好一些,可以吸收一部分水份。放入粉條的作用,一來可以吸收餡中的水分,有助于餡抱團,而且加了粉條的素餡口感更加軟嫩、好吃。一般面粉和酵母的比例為40:1,即200克面粉加入5克酵母。酵母放入碗內,用溫水化開,倒入面粉中揉勻,最好放在溫暖處,就可以等待發(fā)酵了。
根據(jù)上面的文章介紹,雖說包包子簡單易學,但是想要制作出美味的包子還是有很多技巧的,比如搟包子皮的時候中間一定要厚,不然很容易破;發(fā)面的時候最好選擇干酵母,因為酵母不便長時間保存,干酵母發(fā)面方便易操作,而且營養(yǎng)價值比保鮮酵母要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