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油糯米粉的做法(油茶米糊的做法)
1. 油茶米糊的做法
馓子面1000g,大米1000g,普通面粉1500g,花生米800g,黃豆400g,大頭菜1個,菜籽油,1500g,花椒粉2g,辣椒油5g,姜1個,蔥1根,鹽,2g,步驟
1.先來做大米版的,大米倒入鍋中中火翻炒,要注意火候,要一直不停的翻炒以免炒糊。
2.慢慢炒至微黃。
3.到這個程度就好了,然后取一干凈無水的盆子,馬上倒入盆里放涼。
4.下面是普通面粉,方法一樣,不過面粉比米要更難掌握火候,稍不注意就特別容易糊鍋,途中一定要不停的翻炒,保證面粉全部燙熟,也是面發(fā)黃即可,但是不要糊。
5.已經(jīng)泛黃的面粉。
6.下面做馓子,四川馓子是以馓子面炸至而成,馓子面一般面店就有。
7.準備菜子油大半鍋,中火燒熱,油溫不能太燙,剛剛冒煙即可。
8.放入一把面直接下鍋。
9.炸至一面金黃翻面再炸,至兩面金黃即可。
10.裝入盆里瀝干多余的油。
11.下面做輔料,花生和黃豆放入烤盤,烤十分鐘左右,火候自己掌握,我是用150度左右,烤熟為止。
12.烤熟以后的花生會自然脫皮,黃豆會裂開。
13.取出放涼以后用刀把花生稍微碾碎一點,不喜歡皮的也可以去皮。
14.黃豆用料理機磨成粗一點的粉末。
15.大頭菜買的鹽好的,回來洗凈去皮切成小顆粒即可。
16.取一小勺米面以小勺燙面,用冷水調(diào)濕面粉,一點一點加冷水,不能太稀也不用太干,保證面粉全部打濕呈流動狀即可,取小奶鍋入大半鍋水,燒開以后一點點的倒入調(diào)好的糊,一邊倒一邊攪拌,就像沖調(diào)藕粉一樣的。
17.煮好米糊以后開始放調(diào)料,蔥姜提前切成末,放入花椒粉,姜末,鹽。
18.然后花生碎,黃豆粉,大頭菜,最后放上捏碎的馓子,淋上辣椒油,撒上蔥花即可。
19.真的太好吃。
2. 四川油茶米糊的做法
油茶面的面和油的比例是沒有固定的配方的。但可根據(jù)個人需求適量添加,通常而言,面和油的比例掌握在5:1即可,如若想要控制體重的可以適量減少些油的比例。制作油茶面的原料成分不多,主要是花生、麻油、紅豆、面粉、以及綠豆等,營養(yǎng)豐富。
實際上油茶面用法比較簡單,只需在食用時將油炒面分盛10個碗內(nèi),使用沸水沖攪成稠糊狀,之后各放上適量的白糖與糖桂花汁攪勻即可。
3. 油茶米糊的做法視頻
食材:
大米粉50克、面條10克、水350克、小蔥1根、榨菜10克、花生米10克 調(diào)味料:食用油10克、鹽1克、雞精1克、辣椒油2克、花椒粉1克、生抽1克
油茶的做法:
1、鍋中倒入食用油,油溫4成熱時,放入面條炸至金黃,撈出放涼,掰成小段;
2、鍋中底油,放入花生米,炸至變色撈出,榨菜切末,小蔥切蔥花;
3、鍋中倒入水、面粉,攪勻,煮沸后不停攪拌,防止起疙瘩,冒大泡后關(guān)火,盛入碗中;
4、最后調(diào)入鹽、雞精、辣椒油、花椒粉、生抽、榨菜、小蔥、花生米,拌勻即可。
4. 米粉油茶的做法
油茶米是用糯米制作的,制作油茶米的工序比較復(fù)雜。選用優(yōu)質(zhì)的糯米浸泡2-3天,待米粒飽滿后撈出蒸熟陰干。等米團陰干到 水分將近時,搓成小米粒繼續(xù)風干成“陰米”。想喝油茶時將陰米倒入油鍋翻炒,并掌握好火候,這樣油茶米就做好了。
5. 油茶糊糊的做法
原料配方:
面粉5千克花生米1.5千克核桃仁500克玉米淀粉1千克芝麻1千克鹽500克香料粉(大小茴香、花椒、丁香、良姜、肉桂、草果、陳皮、砂仁共100克)上磨麻油600克花生油150克
制作方法:
1.將面粉、玉米粉上籠蒸約40分鐘,攤開晾涼,把結(jié)塊的疙瘩捏散過篩;將芝麻過篩后炒成深黃色,再碾碎;將花生米用花生油炸焦,撈出晾涼去皮,壓成形如黃豆粒的粒子;將核桃仁碾成形如綠豆的小粒。
2.將鍋放火上,倒入面粉用小火炒出香味,再分三次加入麻油炒上色后,將花生米、芝麻、核桃仁、鹽、香料粉一起加入,繼續(xù)炒拌幾分鐘后出鍋,即成為可食用的油茶面。
3.食時可分沖食、煮食、沖食時,須先將油茶面用少量溫開水攪拌成糊,再用100℃的開水沖入,順著一個方向攪成稀糊,即可對熱水食用。一般50克油茶面可對熱水400克。煮食時,先將油茶面用少量涼水攪成糊,再將糊攪入適量的開水內(nèi)煮一滾即成。
6. 米面油茶的做法
1、柳林孟門“熬”
在柳林古鎮(zhèn)孟門,提起“熬”,當?shù)鼐用駮嬖V你可以吃但沒人賣。孟門“熬”實際上是一種經(jīng)濟小吃,做起來又很方便,通俗地講就叫豆腐熬餅子。與隔河陜西的“羊肉泡饃”有相似之處。先把鮮嫩豆腐切成如燉肉大塊狀,用少許蔥油小炒幾下,然后添上開水,加精鹽佐料,坐火上熬一陣子,再買幾個三角“油斜”餅,每個用手扳成十來小塊、放鍋內(nèi)一起熬片刻,加上一些鮮蕪美,再澆幾滴香油盛在碗內(nèi),就可以上飯桌了。吃起來滑膩可口,食后回味無窮,尤其當作冬春早點最上口,既經(jīng)濟又實惠。
2、柳林芝麻餅
柳林芝麻餅是一種山西省柳林縣地方特色小吃,是用上好白面,配以芝麻、酥油、堿面等上爐烘烤而成。芝麻餅香酥味美、口感筋道、酥脆可口,能夠健胃消食,尤其對慢性胃病患者有很好的保健作用。芝麻餅以其香酥的特色而譽滿秦晉,成為人們訪親問友的必備佳品。
3、柳林碗團
柳林碗團,也被稱為碗脫或碗禿。碗脫之名的來源是因為它用小碗蒸,熟后晾涼,可從碗中脫下。在柳林方言中,“團”、“脫”、“禿”,音節(jié)相似,故有多名。我本人喜歡碗團這個名字。用圓圓的碗蒸出來,象征團團圓圓!碗脫多冷食,切條、刀扎均可,以蒜泥、辣椒、醋、姜沫、香油為調(diào)料,就碗刀扎,以稠辣椒醬為主。辣椒非常重要!冬天,多配豆芽炒食,有時也與羊雜碎混炒。
4、柳林煎餅
柳林煎餅看似薄薄一層,但卻堅韌有嚼頭,在煎餅內(nèi)抹上香而微辣的辣椒醬,再卷點黃瓜絲,加點紅蘿卜絲,吃了就上癮。這煎餅不同于我們平日所吃的煎餅。它相當薄,制作需要過硬的技術(shù);韌性強;辣椒味道與眾不同,香味逼人。
5、柳林油茶
想必大家也都喝過油茶,我覺得我們柳林的油茶特別有味,用米面、莜面炒熟,加荊芥五香調(diào)料,入鍋熬成淺咖啡色糊狀,加入蔥花、板油渣、五香豆,食之香暖入味,是天寒時的方便飲食。冬天一碗下肚,暖肚有香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