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山里山茶油(茶山里茶油怎么樣)
1. 茶山里茶油怎么樣
豐收啦!豐收啦!
金秋十月,天高云淡,
滿山遍野的油茶林里,
粉白色的油茶花飄香,
沉甸甸的油茶果垂掛枝頭,
構成了秋收季節(jié)里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常寧
霜降籽喜迎豐收
到了寒露或霜降,這是一個山歌滿坡的油茶果收摘季節(jié),人們滿懷豐收的喜悅采摘油茶樹上累累果實。茶果桃收摘回來之后,經暴曬脫殼,選出果仁,不久就可挑送到榨油坊去候榨,經焙干脫水,上輾粉碎、蒸熟、打胚、上槽、開榨,客家人世代食用的香噴噴的茶油就出來了。在我們家鄉(xiāng)“婦女盼做月,男人望榨油”,榨油寄托著客家人生活的厚厚希望??图胰说纳?,有很大一部分都靠著油茶山和茶油。
2. 茶油 山茶油
最大區(qū)別就是產量。
紅花山茶油較為稀少,而白花油就比較多。
只要是白花茶樹可以廣泛種植,而紅花油茶樹對生長環(huán)境要求較為嚴格,一般只有在高海拔地區(qū)。
3. 山上茶茶油功效怎么樣
01、烘
烘烤,從樹上采摘下來的生油茶籽,飽含水分,必須將水分驅除干凈才可榨油,與許多地方采用炒干的方法不同,老油坊里采用的是在烘床上烘干的方法。烘床形如北方常見的土炕,底下生火,將茶籽鋪于其上。烘干的標準是香而不焦,要注意控制好火候,這關系到能否榨出香而純的茶油。
02、碾
碾碎,將烘干的油茶籽投到碾糟中碾碎。石質的圓形碾槽直徑接近5米,其上是木質的十字架形碾車,碾車的4個支腳上分別裝著4個石輪。碾車的動力最初是用牛拉,后來是靠建在溪水中的水車帶動。用牛拉時,碾碎油茶籽一次大約需要1小時,用水車作動力時需要30分鐘,現在用電力,只要10分鐘就好。
03、篩
過篩,油茶籽被碾成粉末之后,還需要用細目竹篩過篩。篩下的細膩茶籽粉末可以進入一道工序,顆料較大的碎茶籽則要返回碾盤再次碾壓。茶籽末顆粒越小,出油率越高,成油后沉淀物越少,油品越好。
04、蒸
蒸粉,過篩后的油茶籽粉末會被悉心地收集起來,用木甑放入大鍋中隔水蒸熟。在這一步也需要嚴格掌控火候,蒸熟的標準是可見蒸汽但不能熟透,否則也會影響出油的品質。每當蒸粉之時,濃郁的油茶香氣就會隨著蒸氣一起散發(fā)出來,彌散在整個油坊之中。此時,如果觀察木甑中的茶粉,會發(fā)現有晶亮的油分滲出。
05、裹
裹餅,將蒸熟的油茶籽粉末填入用稻草墊底的圓型鐵箍之中,壓實,再用稻草裹扎,做成一片片圓形的還餅。因為稻草中富含堿分,和茶籽發(fā)生作用,可以使最終榨出的茶油更香。現在使用機械榨油法的其他油坊都沒有了這一步驟,出油的香度自然也就不能和古法榨油相比。
06、榨
榨油,將坯餅裝入由一根整木鑿成的榨槽里,剩下的空間塞進方木塊,再打入木契,擠壓茶餅,就可以開榨了。開榨時,兩位掌錘的師傅合力推動懸吊在空中大約30斤重的元寶形石錘,晃晃悠悠地撞到油槽中的木楔上,一錘一錘地將楔子楔入,金黃色的茶油就會被擠榨的坯餅中淌出。經過2個小時后,坯餅中的油分幾乎被榨盡,一次完整的榨油過程至此也就結束了。
這是茶籽榨完油留下的渣,這種渣也有很大作用喔!農村人管它叫枯ku餅,用這個泡水用來洗頭還有喂豬,不知道你們有沒有聽說過呢?
剩下的茶子殼可千萬不能扔,它可是天然的好肥料。它是堿性原料,把它燒成灰可以做堿,用來腌咸蛋,也可以撒在自家的菜園里做肥料。榨油后的茶餅也是寶貝,以前沒有洗發(fā)水時,女人們就用它來洗發(fā)美發(fā),還可以用它洗衣服、殺蟲等。
4. 茶油是不是山茶油
(1)煙點高,約220℃,不易因油溫的升高和重復使用而產生對人體有害的物質,是一種理想的烹飪油。一般食用油的煙點約 100℃。
(2)不含芥酸和山榆酸等難以消化吸收的組分。同時,也不含有致癌性很強的黃曲霉毒素。
(3)維生素E含量豐富,為669.25ug/g,比一般植物油含量高。
(4)茶油還富含生理活性物質甾醇、角鯊烯,以及橄欖油中所沒有的特定活性物質山茶苷、茶多酚等。
茶油最大的特點是單不飽和脂肪酸-油酸含量是所有植物油中最高的
5. 那里山茶油最好
中國油茶總共面積約6000萬畝,其中最好的茶油生長在我國江南無污染的高山以及丘陵酸性紅壤中,其四季掛果,素有“十月懷胎”之稱,無霜期為天,積溫為℃。全部滿足這些條件的有湖南,江西等,在這些區(qū)域內,每個市縣都有上萬的油茶種植地,故其很多地方都有“茶油之鄉(xiāng)”的美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