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油加粉底液(茶油加石膏粉)
1. 茶油加石膏粉
1.原料及配方:黃豆5kg辣椒油250g茶油1kg麻油150g醬油500g鹵水15kg粗鹽100g熟石膏300g
2.制豆腐將黃豆用水泡發(fā),制成為豆腐腦。將豆腐腦舀入木盒內(nèi),蓋上木板,壓上重石塊,壓去水分,即成豆腐。
3.油炸臭豆腐將青礬放入桶內(nèi),春秋季約需3~5個小時,夏季約浸泡6h左右,冬季約需2天,泡好后取出,用冷開水略洗,瀝干水分,再將茶油全部倒入鍋內(nèi)燒紅,放入豆腐用小火炸約5分鐘,一待焦黃,即撈出放入盤內(nèi),用筷子在豆腐中間鉆一個洞,將辣椒油醬油麻油倒在一起調(diào)勻,放在豆腐洞里即成。
4.鹵水制法以用豆豉2.5kg為標(biāo)準(zhǔn)計算,須加清水15kg燒開,過濾后,在汁水內(nèi)加堿1500g浸泡半個月左右,每天攪動1次,發(fā)酵后即成鹵水。
2. 炒茶添加石膏粉
你說的是有部份商家這樣操作,目的是省時,增重,降低成本!沖泡后仔細(xì)看茶盤處會有殘留!
3. 茶油加石膏粉的作用
臭豆腐俗名"大呆臭",是安徽徽州地區(qū)漢族傳統(tǒng)小吃?!渡嗉馍系闹袊?》第二集《心傳》里介紹的徽州臭豆腐,表面為灰、蘭、黑綜合色,內(nèi)里潔白如玉,聞著臭、吃則異香,獨(dú)具一番風(fēng)味,下面為大家介紹一下它的做法。
主料:黃豆5千克
輔料:鹵水15千克茶油1千克熟石膏粉300克
調(diào)料:醬油500克芝麻油150克辣椒油250克粗鹽100克
徽州臭豆腐的做法
1.制豆腐 將黃豆用水泡發(fā),泡好后用清水洗凈,換入清水20~25kg,用石磨磨成稀糊,再加入與稀糊同樣多的溫水拌勻,裝入布袋內(nèi),用力把漿汁擠出,再在豆渣內(nèi)對入沸水拌勻后再擠,如此連續(xù)豆渣不沾手,豆?jié){已擠完時,撇去泡沫,將漿汁入鍋用大火燒開,倒入缸內(nèi),加進(jìn)石膏汁,邊加邊用木棍攪動,約攪15~20轉(zhuǎn)后,可滴上少許水,如與漿混合,表示石膏汁不夠,須再加進(jìn)一些石膏汁再攪。如所滴入的水沒有同漿混合,約過20min后即成為豆腐腦。將豆腐腦舀入木盒內(nèi),蓋上木板,壓上重石塊,壓去水分,即成豆腐。
2.油炸臭豆腐 將青礬放入桶內(nèi),倒入沸水用棍子攪開,放入豆腐浸泡2h左右,撈出豆腐冷卻。然后將豆腐放入鹵水內(nèi)浸泡,春、秋季約需3~5個h,夏季約浸泡2h左右,冬季約需6~10個h,泡好后取出,用冷開水略洗,瀝干水分,再將茶油全部倒入鍋內(nèi)燒紅,放入豆腐用小火炸約5min,一待焦黃,即撈出放入盤內(nèi),用筷子在豆腐中間鉆一個洞,將辣椒油、醬油、麻油倒在一起調(diào)勻,放在豆腐洞里即成。
3.鹵水制法 以用豆豉2.5kg為標(biāo)準(zhǔn)計算,須加清水15kg燒開,過濾后,在汁水內(nèi)加堿1500g浸泡半個月左右,每天攪動1次,發(fā)酵后即成鹵水。
兩種吃法
(1)油煎法:入鍋用菜油煎炸,大豆臭自動封皮,且起皺,色澤灰藍(lán)見黃,煎好后撈出,加入你自己愛吃的配料,如辣椒醬、青蔥等,吃起來皮脆肉嫩初聞有臭味,入口則異香。
(2)燒燴法:用菜油在旺火燒鍋中將大呆臭煎烤至封皮微皺時,加入蔥末、姜末、紅椒片、味精、白糖、精鹽、肉湯、醬油燒燴數(shù)分鐘,顛翻幾下,起鍋裝盤即吃。味道鮮美爽口,似臭則實(shí)香。另有蒸吃法、湯食法、皆清香撲鼻,味道美不可言。
4. 茶油粉的作用
茶籽粉和茶枯粉區(qū)別是名字不同。茶籽粉是茶枯磨成的粉。 茶籽粉也叫茶枯粉或茶麩粉,是一種純天然洗潔粉。采用南方山區(qū)油茶樹籽,將籽中的食用茶油壓榨出來后再利用剩余的果渣研磨而成。 茶籽粉富含天然茶皂素。
5. 茶油加石膏粉可以吃嗎
云南臭豆腐的制作方法1
材料:黃豆5kg,辣椒油250g,茶油1kg,醬油500g,鹵水15kg,粗鹽100g,熟石膏300g
制作方法:
1、黃豆用水泡發(fā)后,放在清水下洗干凈,換入清水20-25kg,用石磨磨成黃豆稀糊,參加和黃豆稀糊一樣多的溫水,攪拌均勻,裝入紗布袋用力將黃豆?jié){汁擠出來,繼續(xù)在豆渣中參加沸水?dāng)嚢杈鶆蚝笤贁D一次,連續(xù)擠直到豆渣不黏手。
2、擠出來的豆?jié){撇去浮沫,放入鍋中大火煮開,倒入缸里面,參加石膏汁,一邊加,一邊用木棍攪動,攪動15-20轉(zhuǎn)的'時候,滴入一些水,如果可以和漿混合的話,就說明石膏汁不夠,此時要再添加一些石膏汁繼續(xù)攪拌。
3、再滴入一些水,如果沒有和漿混合的話,就可以停止攪拌,過20分鐘后漿就會變成豆腐腦。將豆腐腦裝到木盒里面,蓋上木板,上面壓上濕透,壓干水分之后,就成了豆腐。
4、油炸臭豆腐。將將青礬放入桶內(nèi),倒入沸水用棍子攪開,放入豆腐浸泡2h左右,撈出豆腐冷卻。
5、將豆腐放入鹵水內(nèi)浸泡,春、秋季約需3-5個小時,夏季約浸泡6h左右,冬季約需2天。
6、泡好后取出,用冷開水略洗,瀝干水分,再將茶油全部倒入鍋內(nèi)燒紅,放入豆腐用小火炸約5分鐘,一待焦黃,即撈出放入盤內(nèi),用筷子在豆腐中間鉆一個洞,將辣椒油、醬油、麻油倒在一起調(diào)勻,放在豆腐洞里即成。
云南臭豆腐的制作方法2
1.制豆腐:將黃豆用水泡發(fā),泡好后用清水洗凈,換入清水20~25kg,用石磨磨成稀糊,再參加與稀糊同樣多的溫水拌勻,裝入布袋內(nèi),用力把漿汁擠出,再在豆渣內(nèi)對入沸水拌勻后再擠,如此連續(xù)豆渣不沾手,豆?jié){已擠完時,撇去泡沫,將漿汁入鍋用大火燒開,倒入缸內(nèi),加進(jìn)石膏汁,邊加邊用木棍攪動,約攪15~20轉(zhuǎn)后,可滴上少許水,如與漿混合,表示石膏汁不夠,須再加進(jìn)一些石膏汁再攪。如所滴入的水沒有同漿混合,約過20分鐘后即成為豆腐腦。將豆腐腦舀入木盒內(nèi),蓋上木板,壓上重石塊,壓去水分,即成豆腐。 做臭豆腐,豆腐要是特質(zhì)的,壓得比我們一般吃的豆腐要硬,但比豆腐干又軟。
@工商大學(xué)的秋天
2.發(fā)酵:將做好的豆腐一板一板地上架,木質(zhì)架子可以放十幾層豆腐,中間可通風(fēng),抹上鹽,點(diǎn)上霉菌〔菌種溶化在水中,用手指蘸了彈在豆腐上〕,在無陽光直曬的通風(fēng)房間里放兩至三天,夏天屋中氣溫可在32度上下,豆腐會長出一寸長的白毛,即霉菌。
3.發(fā)酵后的處理 將青礬放入桶內(nèi),倒入沸水用棍子攪開,放入豆腐浸泡2h左右,撈出豆腐冷卻。然后將豆腐放入鹵水內(nèi)浸泡,春、秋季約需3~5個h,夏季約浸泡2h左右,冬季約需6~10個h,泡好后取出,用冷開水略洗 ,瀝干水分即可?!阐u水制法: 以用豆豉2.5kg為標(biāo)準(zhǔn)計算,須加清水15kg燒開,過濾后,在汁水內(nèi)加堿1500g浸泡半個月左右,每天攪動1次,發(fā)酵后即成鹵水。
6. 茶油可以涂
可以。茶油是植物性用油,對身體皮膚沒有刺激性,相對來說還是比較安全的,可以潤滑全身,成年人和小孩都可以涂抹茶油。
7. 茶油加石膏粉的功效
可以從以下幾方面來說特產(chǎn):
1、工藝。肇慶的端硯、牙雕、玉雕、竹編和工藝扇具有濃厚的民族風(fēng)格和地方特色。
2、材料、礦產(chǎn)。各種竹子、木材、四會石膏等。
3、食材。劍花、雞蛋花、肇實(shí)、首烏、紫貝天葵是名優(yōu)特產(chǎn)。肇慶的餐飲主要以粵菜為主,兼有糅合南北風(fēng)味,中西風(fēng)格,集菜肴、點(diǎn)心,小食于一身的地方風(fēng)味。主要的地方特色有:西江河鮮、廣寧筍宴、竹蟲、高要市大灣鎮(zhèn)麥溪鯉(鯇)、文?鯉(鯇)、鼎湖上素、肇慶裹蒸、封開杏花雞、四會仙螺、四會茶油雞、德慶竹篙粉、懷集燕窩等。
8. 油茶粉怎么沖
步驟1
首先炸陰米,將少許茶油倒入熱鍋煮沸,把陰米倒入鍋里,噼噼叭叭,轉(zhuǎn)眼間炸成黃白色的米花,把它撈起盛在碗或盤里
步驟2
其次是炸糍粑、炸花生、黃豆,把豬肝粉腸、蝦公魚仔煮熟分別盛在碗里。再次是煮茶水,把茶油倒入熱鍋,放入一小把粘米(或陰米),炒到冒煙嗅出焦味,再把茶葉拌和焦米一起炒,待鍋里冒起青煙,倒入清水,撒少許鹽,煮沸
步驟3
每碗茶水煮多煮少,以喝油茶人數(shù)的多少而定,以每人每輪半小碗為準(zhǔn)。喝油茶一般每餐三咸一甜(三碗放鹽的茶水、一碗放糖水圓的茶水)。喝茶時,由主婦把炸陰米、炸花生、炸糍粑、豬肝、魚仔等均分入碗,用湯勺將沸茶水倒進(jìn)碗,噴香的油茶就打好了
9. 茶油加中藥粉
將柚子皮、茶油渣和一些中草藥放進(jìn)發(fā)酵了的淘米水中配制煮沸,待冷卻后就可以用來洗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