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國宴茶油(九江茶油基地)
1. 九江茶油基地
不需要酥油
九江茶餅系用優(yōu)質白面粉、茶油、飴糖、芝麻、桂花等原料,按不同材料的比例經(jīng)過制糖漿、制皮、拌餡、成形、烘焙、復烘、冷卻、包裝等十多道工序,采用傳統(tǒng)的手工技藝制作而成的。我記得宋朝詩人蘇東坡曾賦詩贊譽:“小餅如嚼月,中有酥和飴?!逼渖珴山瘘S,具有小而精,素以薄而脆,酥而甜,香而美的特點。由于散發(fā)著茶油的清香,丹桂的芳香及純堿、蘇打的奇香,所以被人們稱為“四香合一”的茶食精點
2. 九江油茶苗
九江地處亞熱帶季風氣候區(qū),水資源十分豐富。
特產(chǎn)主要有:南酸棗糕、九江桂花酥糖、瑞昌山藥、廬山石魚、長江野生甲魚、南峰豆參、溪口板栗、廬康茶油、九江滑子菇、如意石耳、廬山鮮筍、修水石楠木梳、千日紅花茶、修水寧紅茶、九江陳年封缸酒、修水相料茶、金盤廬山云霧茶、修水菊花茶等。
3. 九江學院油茶研究中心
九嶺山脈為羅霄山脈的北段東支,位于贛湘兩省邊境即江西省西北部—湖南省瀏陽市西南部之間(主體在江西),在修河和錦江之間,山脈呈東北-西南走向,屬褶皺斷塊山,主要由花崗巖和變質巖構成,東北端沒于鄱陽湖盆地,西對連云山脈,北部隔修河與幕阜山相望。主峰九嶺尖,海拔1794米,為九江境內(nèi)最高峰。
九嶺山山脈可分為南北兩支,北支海拔較高,分布范圍較廣,綿延于江西省的永修縣、安義縣、新建區(qū)、灣里區(qū)、奉新縣、靖安縣、武寧縣、宜豐縣、萬載縣、修水縣、銅鼓縣及湖南省瀏陽市等12個縣(市、區(qū))之間。 九嶺山西南段延伸到湖南省瀏陽市西南部,北為修河谷地,南為錦江河谷,是瀏陽河的重要源頭。長約250公里(155哩)。平均高度1,000公尺(3,300呎)左右,主峰五梅山海拔1,516公尺,主要由花崗巖和變質巖構成。
植被茂密,900公尺以下以毛竹為主,平均株高15~17公尺,混生有杉木、甜櫧、栲樹、木荷等;800~1,200公尺以杉木為主;1,000~1,350公尺之間有黃山松林。經(jīng)濟林木有茶樹、油桐、油茶、漆樹。 九嶺山是修河、錦江二流域的分水嶺,全山脈大多數(shù)位在江西省境內(nèi),西南尾端延伸至湖南省瀏陽市,成為瀏陽河的發(fā)源地。
4. 九江哪里有茶
周水石
修水縣白嶺鎮(zhèn)憶響茶奶茶店,成立于2018-10-16,注冊資本為15萬人民幣,經(jīng)營者為周水石,經(jīng)營狀態(tài)為注銷,工商注冊號為360424610153042,注冊地址為九江市修水縣白嶺鎮(zhèn)清水橋村新街,經(jīng)營范圍包括奶茶、小吃服務。(依法須經(jīng)批準的項目,經(jīng)相關部門批準后方可開展經(jīng)營活動)
5. 九江茶油基地在哪里
江西茶餅比較出名的是九江,九江制作出來的茶餅是江西的四大糕點之一,九江的茶餅在制作的時候采用的是傳統(tǒng)的配方,原料主要選用本地的茶油,當?shù)氐柠溍?,以及百年的桂花跟坡地黑芝麻去進行制作,所以制作出來的茶餅色澤金黃,又酥又甜,并且很薄,吃起來非常的香氣撲鼻。
6. 九江市區(qū)新茶
第1句 “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
出自蘇軾的七律《和子由澠池懷舊》:
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鴻飛那復計東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壞壁無由見舊題。
往日崎嶇還記否,路長人困蹇驢嘶。
公元1061年冬,蘇轍送哥哥蘇軾至鄭州,兩人分手后蘇轍回京寫詩寄給蘇軾,而這首正是蘇軾的和詩。
“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形容人生很形象、生動,飽含無限滄桑和感慨。
第2句 “腹有詩書氣自華”
出自蘇軾的七律《和董傳留別》:
粗繒大布裹生涯,腹有詩書氣自華。
厭伴老儒烹瓠葉,強隨舉子踏槐花。
囊空不辦尋春馬,眼亂行看擇婿車。
得意猶堪夸世俗,詔黃新濕字如鴉。
這首詩作于1062年,是蘇軾途徑長安時遇到窮困潦倒、正準備參加科舉考試的董傳時,話別之際贈給董傳的。當時董傳雖然生活貧困,衣衫樸素,但他飽讀詩書,滿腹經(jīng)綸,所以蘇軾說他“腹有詩書氣自華”。這句很有理趣,形容飽讀詩書者恰如其分,曾被某詩詞大會節(jié)目當作開篇詞。
第3句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出自蘇軾的七絕《飲湖上初晴后雨》:
水光瀲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妝濃抹總相宜。
這首詩作于1073年,是蘇軾于1071年至1074年任杭州通判期間,所作的眾多詠頌西湖詩中最知名的一首。“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一句甚至已經(jīng)成為西湖的名片。
第4句 “十年生死兩茫?!?/p>
出自蘇軾的詞《江城子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凄涼??v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
夜來幽夢忽還鄉(xiāng),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
這首詞是悼亡詞之冠,作于1075年蘇軾徙知山東密州(今山東諸城)時。蘇軾十九歲時,與十六歲的王弗結婚。王弗端莊、漂亮、孝順,二人恩愛至深??上Ъt顏薄命,王弗二十七歲不幸去世,這對蘇軾是巨大的打擊。
1075年正月20日,蘇軾夢見愛妻王氏,便寫下這首傳誦千古的悼亡詞,“十年生死兩茫?!保屓巳绾尾粍忧??
第5句 “詩酒趁年華”
出自蘇軾的詞《望江南 超然臺作》:
春未老,風細柳斜斜。試上超然臺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煙雨暗千家。
寒食后,酒醒卻咨嗟。休對故人思故國,且將新火試新茶。詩酒趁年華。
公元1074年秋,蘇軾由杭州移守密州,次年八月,他命人修葺城北舊臺,并由其弟蘇轍題名“超然臺”。公元1076年暮春,蘇軾登超然臺,眺望滿城煙雨,勾起無限鄉(xiāng)思,寫下這首詞。“詩酒趁年華”,多么豁達的人生態(tài)度,多么富有詩情畫意!。
第6句 “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出自蘇軾的詞《水調(diào)歌頭 明月幾時有》: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這首詞是公元1076年中秋時,蘇軾在密州所作,他借此詞感悟人生并且思念其弟蘇轍。此詞是中秋詩詞的“壓卷之作”,而“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更是成為中秋最常用、最有詩意的一句祝福語。
第7句 “與君世世為兄弟,更結來生未了因”
出自蘇軾的七律《獄中寄子由》二首其一:
圣主如天萬物春,小臣愚暗自亡身。
百年未滿先償債,十口無歸更累人。
是處青山可埋骨,他年夜雨獨傷神。
與君世世為兄弟,更結來生未了因。
1079年,著名的“烏臺詩案”案發(fā),蘇軾被捕入獄。
蘇轍不顧自身安危,自京城千里疾馳報信,后又上奏皇上自愿免終身官職保哥哥一命,未奏效后又四處奔走相救。
蘇轍每日給獄中蘇軾送飯,兩人約定,飯菜無魚則尚平安,飯菜有魚則危矣。一次蘇轍因事而另托他人送飯,忘記囑咐魚的事,結果此人給蘇軾送的恰恰是魚,蘇軾大吃一驚,認為命將休矣,于是寫了動人心魄的《獄中寄子由二首》。
“與君世世為兄弟,更結來生未了因”,兄弟情深令人淚目和羨慕,蘇軾、蘇轍二人真是兄弟情的千古典范!
第8句 “一蓑煙雨任平生”
出自蘇軾的詞《定風波 莫聽穿林打葉聲》: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厥紫騺硎捝帲瑲w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這首灑脫無限的詞作于公元1082年春,當時蘇軾因“烏臺詩案”被貶為黃州團練副使已經(jīng)3年。蘇軾與朋友春日出游突遇風雨,他卻毫不在乎,泰然處之,因為他曾經(jīng)歷過更猛烈的人生風雨。
“一蓑煙雨任平生”一句灑脫、超然,如今已成為很多人的座右銘。
第9句 “誰道人生無再少?門前流水尚能西”
出自蘇軾的詞《浣溪沙 游蘄水清泉寺》:
山下蘭芽短浸溪,松間沙路凈無泥,瀟瀟暮雨子規(guī)啼。
誰道人生無再少?門前流水尚能西!休將白發(fā)唱黃雞。
這首詞是蘇軾于公元1082年春3月游蘄水清泉寺時所作,“誰道人生無再少?門前流水尚能西”,充滿樂觀和自信。
第10句 “人生如夢”
出自蘇軾的詞《念奴嬌 赤壁懷古》: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杰。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fā)。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故國神游,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fā)。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
這首詞是1082年蘇軾謫居黃州時所寫,當時蘇軾四十五歲,因“烏臺詩案”被貶黃州已兩年余?!盀跖_詩案”的委屈和不甘還在,蘇軾心中有無盡的憂愁,于是四處游山玩水以求解脫。此詞就是蘇軾游黃州城外的赤壁磯時,觸景生情、有所感慨而作。
“人生如夢”雖略有消極成分,終歸此詞還是以瀟灑、豁達為主。
第11句 “小舟從此逝,江海寄余生”
出自蘇軾的詞《臨江仙 夜歸臨皋》:
夜飲東坡醒復醉,歸來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鳴。敲門都不應,倚杖聽江聲。
長恨此身非我有,何時忘卻營營。夜闌風靜縠紋平。小舟從此逝,江海寄余生。
這首詞也作于1082年,當時蘇軾經(jīng)常出入于阡陌之上,從大自然中尋找美感,領略人生哲理?!靶≈蹚拇耸?,江海寄余生”滿滿全是放下名利、渴望醉心于山水之間的漁樵之情。
第12句 “萬事到頭都是夢,休休”
出自蘇軾的詞《南鄉(xiāng)子 重九涵輝樓呈徐君猷》:
霜降水痕收,淺碧鱗鱗露遠洲。酒力漸消風力軟,颼颼,破帽多情卻戀頭。
佳節(jié)若為酬,但把清尊斷送秋。萬事到頭都是夢,休休,明日黃花蝶也愁。
這首詞是蘇軾貶謫黃州期間,作于1082年重陽節(jié),是在宴席上為黃州知州徐君猷而作?!叭f事到頭都是夢,休休”,曠達、樂觀而略帶惆悵。
第13句 “此心安處是吾鄉(xiāng)”
出自蘇軾的詞《定風波 南海歸贈王定國侍人寓娘》:
常羨人間琢玉郎,天應乞與點酥娘。盡道清歌傳皓齒,風起,雪飛炎海變清涼。
萬里歸來顏愈少。微笑,笑時猶帶嶺梅香。試問嶺南應不好,卻道:此心安處是吾鄉(xiāng)。
蘇軾的好友王鞏受到“烏臺詩案”牽連,被貶謫嶺南荒僻之地,其歌妓柔奴(寓娘)毅然決然地跟隨王鞏來到嶺南。公元1083年王鞏北歸,酒席宴上柔奴向蘇軾勸酒,蘇軾問她嶺南風土人情,柔奴答道“此心安處,便是吾鄉(xiāng)”,蘇軾大受觸動,寫下這首詞。
“此心安處是吾鄉(xiāng)”,一派心安、淡定、恬然,成為很多人的網(wǎng)名和座右銘。
第14句 “一點浩然氣,千里快哉風”
出自蘇軾的詞《水調(diào)歌頭 黃州快哉亭贈張偓佺》:
落日繡簾卷,亭下水連空。知君為我新作,窗戶濕青紅。長記平山堂上,欹枕江南煙雨,杳杳沒孤鴻。認得醉翁語,山色有無中。
一千頃,都鏡凈,倒碧峰。忽然浪起,掀舞一葉白頭翁。堪笑蘭臺公子,未解莊生天籟,剛道有雌雄。一點浩然氣,千里快哉風。
這首詞作于1083年蘇軾貶居黃州時,是他豪放詞的代表作之一?!耙稽c浩然氣,千里快哉風”豪氣沖天,表現(xiàn)出身處逆境而能泰然處之的精神。
第15句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出自蘇軾的七絕《題西林壁》:
橫看成嶺側成峰,
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
只緣身在此山中。
這首詩作于公元1084年,當時蘇軾由黃州貶所改遷汝州團練副使,他赴汝州時途徑九江,與好友同游廬山時寫了這首著名的哲理詩。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寓意“當局者迷,旁觀者清”,非空洞說教,而滿是哲理且詩意盎然。
第16句 “人間有味是清歡”
出自蘇軾的詞《浣溪沙 細雨斜風作曉寒》:
細雨斜風作曉寒,淡煙疏柳媚晴灘。入淮清洛漸漫漫。
雪沫乳花浮午盞,蓼茸蒿筍試春盤。人間有味是清歡。
這首詞作于1084年12月24日,當時蘇軾改任汝州團練副使,他來到泗州即上書朝廷,請求罷官回宜興休養(yǎng)。此詞就是蘇軾與泗州劉倩叔同游南山時而作。
“人間有味是清歡”表達出清曠、閑雅的生活態(tài)度。
第17句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出自蘇軾的詞《臨江仙 送錢穆父》:
一別都門三改火,天涯踏盡紅塵。依然一笑作春溫。無波真古井,有節(jié)是秋筠。
惆悵孤帆連夜發(fā),送行淡月微云。尊前不用翠眉顰。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這首詞作于1091春,是蘇軾知杭州時,為送別自越州徙知瀛洲途經(jīng)杭州的老友錢勰(穆父)而作。“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知名度頗高,一派榮辱不驚、淡然處世的人生態(tài)度。
7. 江西九江茶花基地
景德鎮(zhèn)華民共 江西省轄級市歷史曾與佛山、漢口、朱仙鎮(zhèn)并稱四名鎮(zhèn)華民共務院首批公布全二四歷史文化名城甲類外放城市景德鎮(zhèn)市現(xiàn)轄市縣兩區(qū)即樂平市、浮梁縣、珠山區(qū)、昌江區(qū)面積5二5陸平公 景德鎮(zhèn)處于昌(南昌)、九(九江)、景(景德鎮(zhèn))三角工業(yè)帶景德鎮(zhèn)曾帶陶瓷工業(yè)主江西省重要工業(yè)基江西統(tǒng)計信息中國數(shù)據(jù)稱二00陸景德鎮(zhèn)市城鎮(zhèn)單位崗職工平均工資一三一0陸元景德鎮(zhèn)由于制瓷歷史悠久瓷器產(chǎn)品質精良外影響較瓷都兩字幾乎景德鎮(zhèn)代名詞 市樹市花一9吧59月二陸華民共景德鎮(zhèn)市第八屆民代表通評選樟樹定景德鎮(zhèn)市市樹茶花定景德鎮(zhèn)市市
8. 九江茶油基地地址
撫州南豐縣付坊鄉(xiāng)的茶油很好,都是純野生的茶籽,壓榨也是人工用木榨榨出來的,價格也比較貴,前幾年都要六十塊錢一斤,現(xiàn)在可能要賣到八十到一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