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油與茶油的區(qū)別(和桐油一樣的還有什么油)
1. 和桐油一樣的還有什么油
有兩個品種。
油桐原產(chǎn)於長江流域,引進臺灣已有百年的歷史,主要用來榨桐油。
油桐樹在植物上的分類屬大戟科喬木,臺灣有木油桐(千年桐,果皮皺摺),和桐油樹(三年桐,果皮光滑)兩個品種。木油桐生長快速,可做家俱、火柴棒、牙簽等,同時也是火柴和造紙工業(yè)的理想材料。
桐油樹以采果榨油為主,果實可用來提煉防水性佳的桐油,馳名國際的美濃紙傘傘面所使用的防水油,便是桐油,另外在化工不這麼發(fā)達的時候,也是油漆的重要原料。 據(jù)專家說,臺灣的油桐樹大多是木油桐居多,約占90%。
2. 桐油和木油
一升大約1公斤。
木油源自我國的油桐林木果實油,世界上種植的油桐有6種,以原產(chǎn)我國的三年桐和千年桐最為普遍。油桐屬大戟科,落葉喬木。三年桐學名油桐,長得快,結(jié)果早,產(chǎn)量高,盛果期可達20年~30年。千年桐學名木油桐,因果皮有皺紋,又稱龜背桐,寓意長命百歲。千年桐比三年桐高大,有10多米,樹齡較長。油桐種子榨出的油叫桐油;木油桐種子榨出的油叫木油,質(zhì)量稍遜。
3. 桐油和木油的區(qū)別
可以到賣油漆的店或者建材市場看看。
桐油是一種優(yōu)良的帶干性植物油,具有干燥快、比重輕、光澤度好、附著力強、耐熱、耐酸、耐堿、防腐、防銹、不導電等特性,用途廣泛。它是制造油漆、油墨的主要原料,大量用作建筑、機械、兵器、車船、漁具、電器的防水、防腐、防銹涂料,并可制作油布、油紙、肥皂、農(nóng)藥和醫(yī)藥用嘔吐劑、殺蟲劑等。
桐油為脂肪酸甘油三酯混合物。桐油和木油色澤紅色,金黃或黃色,都是優(yōu)良干性油。
桐油又分生桐油和熟桐油兩種,生桐油用于醫(yī)藥和化工;熟桐油由生桐油加工而成,可代替清漆和油漆等涂料,直接用于機器保養(yǎng),室內(nèi)木地板,木制天花板,桑拿板,木制陽臺扶手等;室外木地板,花架,木屋,涼亭,圍欄,木橋,船只,坐椅,木制農(nóng)用工具等。
4. 油桐和桐油的區(qū)別
桐油含α-桐酸83%和三油精〔甘油三油酸酯(Triolein)〕15%。比較詳細的數(shù)據(jù):桐油的混合脂肪酸含α-桐酸74.5%,亞油酸9.7%,油酸8.0%,飽和脂肪酸 3.3%,不皂化物 O.1%。又一資料:α-桐酸77%,亞油酸10%,油酸9%,飽和脂肪酸4%。α-桐酸分子中含有三個共軛雙鍵,故有多種幾何異構(gòu)體。在飽和脂肪酸中有硬脂酸和棕櫚酸。桐油含維生素E及角鱉烯〔Squalene(29.2毫克/100克桐油)〕。又含植物甾醇(Phytosterol)、戊聚糖(Pentosan)及幾種蛋白質(zhì)。桐油的毒性成分,桐酸是其一,但還夾雜著油桐子中的有毒皂素等毒質(zhì)(參考"油桐"條)。又熱桐油上發(fā)生的氣體,與皮膚接觸能引起急性皮炎。
5. 與桐油差不多的油
豆油可以代替桐油油網(wǎng)。但達不到桐油的效果。相對來說,桐油油網(wǎng)最好了,桐油泡過之后,沾水率就低了,撒網(wǎng)后不會變得很沉,落水的時候聲音也會變小,而且抹了桐油可以增加漁網(wǎng)的使用壽命的抹桐油是最好的,抹清漆就達不到抹桐油的效果了。
6. 桐油和木油有什么差別
通風環(huán)境良好的情況下,一般是2-6個小時表干,12-24個小時實干。如果長時間不干,并且黏手可能就是質(zhì)量不過關(guān)了。
剛開始會有一股油的味道,這種味道是無害的,主要要知道的是木蠟油完全干了之后是沒有味道的。
不論是顏色還是濃度,都與木油和桐油有很大的區(qū)別。顏色越豐富,越有保證
7. 桐油和茶油區(qū)別
沒有茶油炒茶,可以用“固體狀的烏桕油”炒茶,古時就有用烏桕油炒茶的習慣。
烏桕油是指存在于烏桕胚珠外殼的蠟質(zhì)油脂,和存在于胚珠殼內(nèi)的液狀油脂,簡稱烏桕梓油或桕油??捎米魇秤糜驮?、工業(yè)油源,又可作為動力油源。此外,在中國,人工炒茶的時候,需要在鍋里抹些烏桕油起到潤滑作用。
秋末冬初,烏桕枝頭掛果累累,蒴果球形,褐色三裂,種子三顆,表面附有一層白色蠟質(zhì),叫做“皮油”或“桕蠟”。用種子榨的油叫梓油或青油,淺黃到暗褐色,它的物理化學性質(zhì)可跟桐油媲美?!短旃ら_物》中說:“鳥桕種子榨出水油,清亮無比。貯小盞之中,獨根心草燃至天明,盍諸清油所不及者。
8. 桐油和豆油有區(qū)別嗎
大豆油和植物油是兩個概念,不能混為一談。大豆油特指用大豆作為原料壓榨或提煉的食用油;植物油泛指從植物種子或果實中壓榨提煉出來的油,如豆油、麻油、桐油、蓖麻油、椰子油等。植物油有的供食用,有的是制造潤滑油、油漆等的重要原料。所以,大豆油是植物油,而植物油不一定是大豆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