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東方之籽茶油(蘇州菜籽油)
1. 蘇州菜籽油
蘇州人清明節(jié)吃青團子的由來:
相傳青因子是用雀麥草汁和入糯米,一起舂合,使糯米浸入草汁成泥,變?yōu)楸檀渖R源擞脕戆攵股郴驐椖?,再用蘆葉墊底入籠,蒸熟即成。明郎瑛《七修類稿》中曾記載:"古人寒食,采桐楊葉,染飯青色以祭,資陽氣也。今變而為青白團子,乃此義也。"另外還有個傳說跟大禹有關。當年大禹治水十三年過家門而不人,他用疏導之法,使三江通流入海,太湖水位下降,水患得以平息,為種植冬小麥創(chuàng)造了條件,深得蘇州人的愛戴。相傳蘇州有位年青的后生,見清明節(jié)人們祭大禹都做精美的供品,認為這樣不配大禹生前節(jié)約的品格,大禹在九泉之下一定不安心。清明節(jié)時正是冬小麥返青的時候,他與大家商量用麥葉汁水和糯米粉做成了青團子,將青團子供在大禹治水墓碑前,以士不忘大禹治水之恩。久而久之,相沿成習俗。這個傳說與郎瑛的記載倒也并無特別的矛盾之處,只是使用的植物不同。
查查青團的做法,發(fā)現(xiàn)還有更多的說法,有的說用青菜汁,有的說用清明茶或艾葉粉,過程倒都差不多,綠色汁液和咸鹽或石灰一起煮熟,漂去苦澀味后,搗爛,配上糯米、早秈米磨成的米粉拌勻,揉和,然后開始制作團子。團子的餡心是用細膩的糖豆沙制成,也有用棗泥、玫瑰等等其它餡料的,在包餡時,另放入一小塊糖豬油。團坯制好后,將它們入籠蒸熟,出籠時另用熟菜油均勻地用毛刷刷在團子的表面——這就成了。最有名的“正儀青團” 采用一種叫“漿麥草”的野草洗干凈泡在盛石灰的盆里,在浸泡一段時間后,撈出搗爛,擰出青汁。正儀青團的特點是存放七天不破、不裂、不變色,剛出籠的團子蔥綠如碧玉,油亮似翡翠,甜而不膩,肥而不腴,在清末年間曾被列為節(jié)令貢品。蘇州城內最負聲名的當屬“黃天源糕團店”的了。這當兒估計早已人滿為患,隊伍大概排出去很遠了。另外采芝齋的銷售量也很驚人。前兩天在超市里看到保鮮裝的一盒盒青團擺得如小山般。
2. 蘇州菜籽油作坊在哪
配 料:
(1)紅豆150公克。
(2)吉利丁60公克細砂糖300公克沸水600㏄。
(3)冰塊450公克。
(4)椰漿200㏄三花奶水200㏄鮮奶200㏄。
.操 作:
(1)將材料(1)洗凈,放入容器中,加水蓋過紅豆表面,用大火蒸2小時,瀝干水份備用。
(2)將材料(2)放入調理碗中,用打蛋器打至細砂糖與吉利丁融化,加入材料(3)拌至冰塊溶化。
(3)最后加入材料(4)及作法(1)的紅豆攪拌均勻,倒入方形模具中,再放入冰箱冷藏,等凝固后倒扣出,再切成菱形狀,裝盤后即可上桌食用。
紅豆糕
材料:
紅豆3/4杯
大菜1包約10克
鮮奶1杯
糖7安士
做法:
1.
紅豆用清水浸3小時,去水份。
2.
將適量的水煮滾,放入紅豆以慢火煮至軟透,約需1小時半,撈起紅豆立干待用。
3.
大菜用清水浸軟,時候撈起。
4.
把3杯半水煮滾,放入大菜以慢火煮溶,加糖煮滾,再放入紅豆煮滾,然后加入鮮奶煮滾,即可倒入一個預先用水搪勻的器皿中,待冷卻后放入雪凍后便可吃了
各種風味綠豆糕的制作
一、普通綠豆糕
1.配料比例綠豆粉13分斤,白糖粉13公斤,炒糯米粉2公斤,面粉1公斤,菜油6公斤,豬油2公斤,食用黃色素適量。
2.制作方法(1)頂粉:綠豆粉3公斤,面粉1公斤,白糖粉3.2公斤,豬油2公斤,食用黃色素適量加適量涼開水和成濕粉狀。(2)底粉:綠豆粉10公斤,炒糯米粉2公斤,白糖粉9.8公斤,菜油6公斤,加適量涼開水和成濕粉狀。(3)把篩好的面粉撒在印模里,再把頂粉和底粉按基本比例分別倒入印模里,用勁壓緊刮平,倒入蒸屜,蒸熟即可。
二、京式綠豆糕
1.配料比例綠豆粉13公斤,綿白糖或白糖粉11.7公斤,糖桂花0.25公斤,清水適量。
2.制作方法1拌粉:將糖粉放入和面機里,加入用少許水稀釋的糖桂花,攪拌:再投入綠豆粉,攪拌均勻,倒出過80目篩,即成糕粉(以能捏成團為準)。2成型:在蒸屜上鋪好紙,將糕粉平鋪在蒸屜里,用平板輕輕地推平表面,約1厘米厚;再篩上一層糕粉,然用一張比蒸屜略大一點的光紙蓋好糕粉,用糕鏡(即銅鏡、銅捺)壓光;取下光紙,輕輕掃去屜框邊上的浮粉,用刀切成4厘米×4厘米的正方塊。3蒸制:將裝好糕粉的蒸屜四角墊起,依次疊起,放入特制的蒸鍋內封嚴;把水燒開(不宜過開,以免糕色變紅),蒸15分鐘后取出,在每小塊制品頂面中間,用適當稀釋溶化的食用紅色素液打一點紅;然后將每屜分別平扣在操作臺上,冷卻后即成。
三、蘇式綠豆糕
1.配料比例(1)豆沙綠豆糕:綠豆粉8.25公斤,綿白糖8公斤,麻油5.75公斤,面粉1公斤,豆沙3公斤。(2)清水綠豆糕:綠豆粉9.15公斤,綿白糖8.65公斤,麻油6.25公斤,面粉1公斤。
2.制作方法1拌粉:將綠豆粉、面粉置于臺板上,把糖放入中間并加入麻油的一半攪勻,再掏入豆粉和面粉,搓揉均勻,即成糕粉。2制坯:預備花形或正方形木質模型供制坯用。清水綠豆糕制坯簡單,只需將糕粉過80目篩后填入模內(木模內壁要涂一層麻油),按平撳實,翻身敲出,放在鐵皮盤上,即成糕坯。夾心即豆沙綠豆糕制坯,是在糕粉放入模中少一半時放入餡心——豆沙,再用糕粉蓋滿壓實,刮平即成。3蒸糕:制成的糕坯連同鐵皮盤放在多層的木架上,然后將糕坯連同木架入籠隔水蒸10~15分鐘,待糕邊緣發(fā)松且不粘手即好。若蒸制過久,會使粉坯松散或縮筋。4成品:蒸熟冷卻后在糕面刷一層麻油即成。
3. 蘇州菜籽油多少錢一斤
松樹蕈油面,這種面是常熟的一個傳統(tǒng)的特色面點,有“素中之王”之稱,興福蕈油面在常熟是出了名的。蕈,是一種野生菌,而松樹蕈則是常熟虞山的一種特產(chǎn)。它生長在松樹的根部,并不是每個季節(jié)都有,它的主要生長期是春秋兩季,那個時候的蕈又嫩又鮮,可是新鮮采下來的蕈里有很多小蟲子,先撕去表層膜衣、洗干凈后必須用鹽水浸泡三四個小時,然后才能下鍋用素油熬。
這個素油也不能隨便用,加工蕈油時一定要用純正的農家菜油。
基本的步驟就是先將生姜塊拍松后投入菜油,等油鍋燒到冒青煙時,鍋離火口,慢慢放入八角、丁香等佐料,接著再將蕈放入油鍋中爆透,再移旺火加醬油、鹽、糖等,燒至水分揮發(fā)即成。用蕈油作為面“澆頭”的蕈油面,香氣撲鼻,鮮美異常,非一般蘑菇可比。
4. 蘇州菜籽油均價
蘇州清明節(jié)特產(chǎn)是青團子
青團子是用一種名叫“漿麥草”的野生植物搗爛后擠壓出汁,接著取用這種汁同晾干后的水磨純糯米粉拌勻揉和,然后開始制作團子。團子的餡心是用細膩的糖豆沙制成,在包餡時,另放入一小塊糖豬油。團坯制好后,將它們入籠蒸熟,出籠時用毛刷將熟菜油均勻地刷在團子的表面,這便大功告成了。青團子油綠如玉,糯韌綿軟,清香撲鼻,吃起來甜而不膩,肥而不腴。
5. 蘇州菜籽油加工廠聯(lián)系方式
胥城大廈地
址:姑蘇區(qū)三香路333號
蘇州人喜愛的胥城大廈,不止有火遍全城的胥城肉月餅,還有獨創(chuàng)的胥城奧灶大肉粽哦!以精選糯米和新鮮豬五花肉為原料,將糯米浸泡在胥城大廈的“頭牌”——胥城奧灶面原湯里,保證每一粒米都吸飽喝足奧灶面湯的精華。粽子每日現(xiàn)包現(xiàn)煮,個大肉足,一只足足有250g那么重,是實實在在的“重量級”選手!
趙記粽子
地址:姑蘇區(qū)司前街106號
趙記粽子,蘇州最火的粽子店之一,每年端午前,這里一天能賣掉好幾千只粽子,路過時總能瞧見門前不間斷的長隊。店里的招牌大肉粽,個大肉足,每只肉粽里都含有2塊瘦肉和1塊肥肉。瘦肉有嚼勁,而肥肉在蒸煮過程中與糯米粒融合在一起,把糯米浸潤得非常油亮,一口下去,滿嘴豬肉香。另一款招牌蛋黃肉粽,每一只粽子里都含有一顆金黃澄亮的咸蛋黃,吃起來綿密油香,口感沙沙的,比一般的大肉粽層次更豐富些。
陳記一品齋粽子
地址1:姑蘇區(qū)司前街64號
地址2:姑蘇區(qū)西中市56號
同樣開在司前街的陳記一品齋粽子,在許多“吃貨”心中與趙記粽子不分伯仲。店里不同品種的粽子用不同顏色的裹粽彩線區(qū)分,紅線的是大肉粽,綠線的是蛋黃肉粽……此外還有凈素粽、細豆沙粽、赤豆粽、蜜棗粽等多個品種,咸甜皆有。
凈素粽是陳記的一大特色,雖說是素粽,里面可大有乾坤,足足用了五六種食材,香芋制成素牛肚、素香腸,加上香菇、腐竹等,用菜油炒制,調出美妙的鮮香,與肉粽相比,也絲毫不遜色!
周媽媽香粽店
地址:姑蘇區(qū)葑門橫街105號
這家開在葑門橫街的“網(wǎng)紅”粽子店,因口味獨特的灰湯粽而聞名!灰湯粽是許多老蘇州的童年記憶,但如今市面上卻很少見,不少年輕一代的蘇州人可能都沒嘗過。用燒成灰的蠶豆殼做堿灰,加入煮粽子的水中,如此燒出來的灰湯粽呈晶瑩的琥珀色,又香又糯又黏,蘸一點白糖吃,風味絕佳。
除了灰湯粽之外,周媽媽包的蛋黃肉粽、五花肉粽、大肉粽、赤豆粽、豆沙粽、蜜棗粽、白水粽也都超級好吃,充滿了家的味道。
長珍粽子
地址1:姑蘇區(qū)東環(huán)路蘇安新村內
地址2:姑蘇區(qū)臨頓路溫家岸9號
長珍粽子是蘇安新村里無人不曉的存在。他們家的粽子,特別受“肉食愛好者”的喜愛!店里和肉有關的粽子有整整12種,占了總數(shù)的一大半,五花肉、四塊肉、三塊肉、二塊肉、一塊肉......肉多肉少,隨意挑選,頗有些“高端定制”的感覺!
最具人氣的香腸蛋黃雙肉粽,光聽名字就是“王者”級別的,又大又飽滿,糯米里藏著各種食材,真是讓人欲罷不能。
雀麥草糕團店
地址:相城區(qū)陽澄湖鎮(zhèn)圣堂村包塘16號
陽澄湖鎮(zhèn)的雀麥草糕團店,聽名字可能覺得陌生,但說起他們家出品的“沈周青團”,相信很多人就有印象啦!他們家的青團好吃,粽子更好吃!包粽子的粽葉,是從陽澄湖鎮(zhèn)太空蓮基地的蘆葦叢里采摘來的,是粽子鎖味添香的關鍵。
本地的優(yōu)質糯米,腌制入味的五花肉,浸泡八小時的紅豆......粽子的每一樣原材料,都是精挑細選、精心準備的。紅豆餡、蜜棗餡、蛋黃肉餡……餡料有古老的傳承,也有新式口味的創(chuàng)新。店里的肉粽叫“一帆風順”,蛋黃肉粽叫“二龍騰飛”,豆沙粽用了漿麥草汁染色,取名“四季平安”。既好吃又有寓意,這樣的粽子是不是很特別呢!
6. 蘇北菜籽油
油菜種子哪個品種好?根據(jù)各地的生產(chǎn)表現(xiàn)看,灃油737、華油雜62、贛油雜8號、大地199、邡油777、浙油50、豐油730、中油雜19、徽豪油26等油菜品種好。
贛油雜8號是江西省農科院作物研究所油料育種團隊培育的高產(chǎn)優(yōu)質甘藍型油菜新品種,該品種高產(chǎn)優(yōu)質、含油量高、抗耐菌核病,抗倒性強,適于機械化生產(chǎn);具有花瓣大、花色鮮艷,宜兼觀花油菜生產(chǎn)、菜薹口感好,被廣泛應用于觀花和菜薹采摘栽培。2020年都昌縣典型示范機收實割畝產(chǎn)達223.66公斤,創(chuàng)江西省稻油輪作高產(chǎn)紀錄。
徽豪油26是安徽國豪選育的雙低雜交油菜品種,熟期較早,平均株高149厘米左右,莖稈強壯,抗倒性強,抗菌核病好,抗寒性較好,適宜機械化收割,一般畝產(chǎn)180-220公斤,品質好,含油量高(平均值44.06%),芥酸0.15%,硫甙21.55mol/g,其芥酸、硫甙含量均達到國際雙低油菜標準。
中油雜19是中國農業(yè)科學院油料所選育的首個含油量達50%的國審油菜品種,具有高抗倒伏(株高160厘米左右,莖稈堅硬)、抗裂角、抗菌核病和菜薹高維生素C、菜籽油脂肪酸組成合理等突出優(yōu)勢,芥酸含量平均為0.15%,硫甙含量21.05mol/g,品質優(yōu)于國際雙低標準,一般畝產(chǎn)150-200公斤/畝,高產(chǎn)可達250公斤以上。
華油雜62、邡油777以往有文章做了介紹,其他好品種也不一一介紹。同時,好品種要配套好的種植技術,根據(jù)播種的時期選擇油菜品種,適宜播種量(一般每畝300-400克),合理施肥(注意補充硼肥)管水(雨季開溝排水),防好病蟲害(蚜蟲、菌核病等),可以采用油菜“345”生產(chǎn)技術模式,增加油菜種植的產(chǎn)量和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