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油檢測不合格(茶油檢測的標準)
1. 茶油檢測的標準
顏色淺的好。
顏色深的是土茶油,土茶油質量等級大概3級,土茶油是簡單工藝壓榨出來的茶油,含有霉變籽,黃曲霉素,有致癌作用。且其中棉酚有毒會使茶油帶極深顏色,對人體造成傷害。毛油中含有少量磷脂、游離脂肪酸等可能損害人體健康有機雜質,烹飪時會產生大量泡沫并生成黑色沉淀,影響炒菜美觀和風味,還會影響煙點變低。
相反,顏色越透亮越金黃的茶油純度反而越高,也就是俗稱的純茶油。純茶油達到甚至超過國標1級,所以純茶油肯定更干凈、衛(wèi)生。純茶油也因此價格相對較高,如果賣價在100以下的純茶油,一般有假的。
2. 山茶油檢測標準是什么
鑒別茶油是否過期變質的方法: 一、看包裝 野生初榨茶油對光比較敏感,光照在一段時間都保持強烈的狀態(tài),野生初榨茶油就容易被氧化,因此,在購買的時候應該選擇小瓶包裝,或者是不容易透光的禮盒包裝,這樣,茶油的保存的時間會較長一些,茶油中的營養(yǎng)物質不容易被破壞。 二、看品質理化指標要求達到國家綠色食品標準,另一方面需要通過感官進行測定。把需要品評的野生初榨茶油倒入小的玻璃杯中,手掌緊貼杯底,輕輕晃動,用手掌的溫度慢慢將野生初榨茶油加熱: 觀:油體透亮,呈黃色,或金黃色。浸出精煉的茶油因色素及其它營養(yǎng)成份被破壞而色淺; 聞:有濃郁的茶油香味; 嘗:口感爽滑,喉嚨的后部有明顯的茶油清香。
3. 茶油純度檢測方法
說明山茶油的純度不夠,可能是不合格的山茶油。
4. 茶油檢測的標準2019
50斤茶籽可以出10斤左右茶油。
山茶油(又名野山茶油,茶籽油,油茶籽油)取自油茶樹的種籽。山茶油的制作過程可分為:去殼,曬干,粉碎,蒸,榨油,過濾,全過程均為物理方法,因此它是真正的純天然綠色食用油。 茶油中不含芥酸,膽固醇、黃曲霉素和其它添加劑。經測試:茶油中不飽和脂肪酸高達90%以上,油酸達到80-83%,亞油酸達到7-13%,并富含蛋白質和維生素A、B、D、E等,尤其是它所含的豐富的亞麻酸是人體必需而又不能合成的。
5. 茶油質量標準
菜籽油7%、核桃油8%、亞麻油10%、茶籽油10%、芝麻油12%、葵花籽油12%、玉米胚芽油13%、橄欖油14%、大豆油15%、花生油19%、棉籽油27%、棕櫚油51%、椰子油92%。
6. 茶油的國家標準
食用植物油衛(wèi)生標準(GB2716-1988)規(guī)定:
1、酸價--花生油、菜籽油、大豆油、葵花油、胡麻油、茶油、麻油、玉米胚芽油、米糠油≤4;棉籽油≤1 2、過氧化值(meq/kg)--花生油、葵花油、米糠油≤20;菜籽油、大豆油、胡麻油、玉米胚芽油、棉籽油、茶油、麻油≤12 3、浸出油溶劑殘留量(mg/kg)≤50 二、色拉油衛(wèi)生標準(GB 13103-1991)規(guī)定:
1、酸價≤0.
3 2、過氧化值(meq/kg)≤10 三、精煉食用植物油衛(wèi)生標準(GB 15197-1994)規(guī)定:
1、酸價≤0.
5 2、過氧化值(meq/kg)≤10
7. 茶油檢測的標準是什么
山茶油好
國標GB11765-2003規(guī)定了食用成品茶油的質量指標,包含了“色澤”、“氣味”、“透明度”、“含皂量”、“不溶性雜質”、“酸值”、“過氧化值”和“溶劑殘留量”等項目的指標。其中“酸值”、“過氧化值”和“溶劑殘留量”為強制性指標。用國家標準方法檢測,凡是達標的,就是可以食用的成品油。
8. 茶油檢驗標準
國內一般用的是國標,這個標準相對來說比較低,我知道的六千歲山茶油這種通過SGS檢測國際標準的,屬于頂級山茶油,營養(yǎng)與安全都有保障。
9. 茶油檢測報告
流程如下:
1、原料驗收 化驗室收到原料進廠通知后,化驗員到場取樣時應審核報驗單內容填寫是否規(guī)范、完整。
2、取樣 原材料取樣: 化驗員應在接到進貨報驗單后到指定位置對進廠原料進行取樣,取樣按各物料取樣規(guī)程進行取樣,確保所取樣品具有代表性,取樣結束后按實際取樣情況填寫樣品取樣記錄。
3、樣品登記 化驗員應及時在樣品取樣登記表上進行樣品登記。對原材料要保留樣品至生產結束。樣品保留參照留樣管理制度實施。保留樣品要及時登記并確保樣品和記錄相符,確保樣品在保留期間的完好,未經批準不得外借與調換。
4、樣品檢驗 成品檢驗要以班為一批次根據(jù)要求進行項目檢驗,檢驗完畢后要封存樣品。
5、填寫記錄 檢驗過程中化驗員要隨時填寫檢驗記錄,檢驗記錄必須按具體操縱如實填寫,保持頁面字跡清晰、整潔、不得隨意涂改。
6、出具檢驗報告單 檢驗報告的出具要嚴格按照檢驗記錄數(shù)據(jù)進行出具。不得任意涂改,檢驗員應對檢驗數(shù)據(jù)進行核實,保證數(shù)據(jù)真實性。
7、檢驗報告上報 將填寫完整的檢驗報告單交予相關部門負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