鍋底灰加茶油止血(鍋底油灰怎么處理)
1. 鍋底油灰怎么處理
農村柴火灶口有火煙回流怎么辦?
柴火灶是農村人用木柴來煮飯、炒菜、蒸饅頭的土灶,這在過去,是農村每個家庭缺一不可的。雖說柴火灶構造簡單,但學問很大,一般泥水匠都好砌。但若然砌出一個既省柴火又好燒,且不賭煙的柴火灶卻不容易,沒有十年八年的實際臨場操作經驗是砌不好的。
柴火灶分單鍋灶、二鍋灶、三鍋灶,人口多的和養(yǎng)豬做豆腐的家庭一般都要砌個大灶,即三口鍋,分大、中、小,一個煮粥,一個炒菜做飯,一個蒸饅頭做豆腐。一般情況下大鍋不常用。
單鍋灶堂大,出煙直接,一般煙囪不朝北,燒火時是不會有煙火回流的。只有二鍋灶和三鍋灶才會出現這種現象,其主要原因有三點:
一、灶堂不空,柴火放得大多,堂底有塞炭的狀況,所以煙火就從柴火口冒出來。
二、每個灶堂里至煙囪都開放了一個出煙口,這個煙口的大小角度都很重要,開小了煙出不去,開大了火光都從煙囪出去了,有回煙肯定是與出口幵的太小有關。
三、與煙囪的朝向也有關系,像北方人家的垂直通天煙囪,煙火回流的情況很少。像南方人家的煙囪都是朝向開的,一旦遇到刮風下雨或者煙囪灰塵賭塞都會出現從煙火回流的情況。
如果是以上三種原因,那就可以采取以下三種措施,以徹底改變煙火回流的現象:
一、每次炒菜做飯,不能把柴火放得太多,要讓火光在灶堂里回流有空間,把灶堂里的炭火弄干凈,讓火光通風,不要讓堂里塞炭,這樣就不會從柴火口回流煙火了。
二、煙囪出口大小應在15公分左右,甬度應呈乁字形,灶堂煙口至出煙口高2米垂直,煙囪寬40公分左右,太高容易將火光拉出去,過低會出現回煙。
三、在農村有“東南床,西北灶”之稱,在選擇砌灶一般都朝西朝北居多。朝西開的煙囪一般都好燒,不會有太多的回流煙。而朝北開的煙囪就不如人愿了,一旦遇到刮風下雨回煙就會煙得人睜不開眼,而且還會流淚流鼻涕,同時柴火也會被回煙熄滅。出現這種情況應在煙囪口擋個破臉盤什么的,只要讓煙往兩頭出就;其次應經常通空煙囪,通煙囪可用一根塑料繩,一頭扎著稻草,另一頭扎著一只稱砣,從煙囪口放入,再從入柴口拉出來,反復幾次即可,所有這些都將起到緩解煙火回流的現象,謝謝你的閱讀,供你參考。
2. 鍋底油灰怎么處理才能干凈
方法一:用小蘇打和保鮮膜來解決,在有污漬的地方涂上水和小蘇打,用保鮮膜包起來,放一整夜,第二天用潔布擦凈。
方法二:用牙膏沾水擦拭,用力擦,經濟又實惠,而且不會傷害鍋。方法三:在鍋子中加入小蘇打粉和水,一起煮約20分鐘的時間,熄火后浸泡30分鐘,接著再用鋼絲球擦洗,就可以將把燒焦的東西去掉了。方法四:鋁制鍋不耐腐蝕,硬度也不高,容易劃傷,可以用濃的熱肥皂水浸泡1個小時以上,然后用粗布擦洗。3. 鍋底油灰怎么處理好
1.羊肉用清水沖洗干凈,再放入沸水中氽燙至羊肉變色,撈出后用清水洗去血沫
2.胡蘿卜洗凈切成兩截,用叉子或牙簽將其扎上一些小洞;姜切片,蔥的蔥白部分切成約5厘米長的段,蔥葉部分切成花;香菜洗凈切段;干紅椒剪成兩截,去除辣椒籽,洗凈;桔子皮、八角、桂皮、香葉、紅棗、草果洗凈待用;粉條用溫水泡軟,白菜洗凈撕成小片待用
3.起油鍋,放入八角、桂皮、干紅椒煸出香味,下入處理好的羊肉,翻炒幾下后加入少許料酒炒勻
4.放入胡蘿卜、生姜、蔥白、紅棗、桔子皮、草果,一次性加入足夠多的水(水要沒過所有的材料并高出一些),大火燒開,用湯勺舀去浮沫后倒入砂煲中小火煲一個半小時左右
5.將胡蘿卜與八角等其它配料撈出不要,加入適量的郫縣豆瓣醬(如不喜歡吃辣可不加)
6.放入粉條,加入適量的鹽,煮至粉條無硬芯后加入白菜煮一分鐘左右,放入蔥花與香菜、撒入少許胡椒粉即可
4. 鍋底灰怎樣處理
農村鍋底灰可挖來,撒在地里,當肥用,灰對莊稼是有好處的。
5. 生活小妙招鍋底油灰怎么洗
1、炒菜鍋燒熱后,翻過來用鏟刀(炒萊鏟子)鏟油灰;涂上洗潔凈,用鋼絲球刷。
2、大多數用的是95%片堿(氫氧化鈉)。泡在含有20%片堿的開水中用刷子等物檫洗到干凈為止,而用堿水,汽油或去污劑等清洗,沾到皮膚容易發(fā)炎,還可以可用木屑檫洗油煙機,方便簡單,速度快,效果極佳
6. 鍋底油灰怎么處理干凈
學名:馬面魚 有些地方叫剝皮魚、橡皮魚 [編輯本段]馬面魚簡介 馬面魚學名叫綠鰭馬面鲀,潮汕俗名:迪仔;在上海和閩浙一帶稱橡皮魚、剝皮魚,在北方稱豬油、皮匠魚、面包魚、燒燒角。 馬面魚是一種溫暖性近底層魚類,主要分布于我國東、南、黃、渤海,朝鮮和日本,也見于南非。不僅產量高,而且魚汛比較集中,其主要汛期在2月上旬至5月下旬。目前以我國東海的產量為最多,最高年產量已達25萬噸左右,已成為我國僅次于帶魚的第二位的海洋經濟魚類品種。 馬面魚資源豐富,無毒,含有蛋白質、維生素及脂肪等營養(yǎng)成分(見表1),營養(yǎng)價值不比其它魚類差,是一種價廉物美的食用魚類。但由于魚的外觀難看,一般消費者習慣上不太愛吃,個別的人吃了有過敏性反應,因此對這種魚產生了懷疑,市場上不受歡迎。 作為菜肴,中醫(yī)師黃懷得特別欣賞馬面魚的細幼、無腥味。由于此魚魚肉比較淡,因此用豆豉、醬油、姜絲、蒜蓉燜煮最好吃。切片煮湯,用一點芫荽和姜絲調味,非??煽冢环烈辉?。馬面魚肉可以制成美味魚絨,成品比傳統的魚松優(yōu)越。肌肉纖維長,色香味佳的小包裝方便食品。又可制成烤魚片,干烤馬面鲀,配以玉蘭、冬菇、油菜,特點是色棗紅、味清、鮮、香。還有醋溜馬面鲀,配料萵筍、木耳、油菜。成品金紅色,味香、焦、酸略甜,都別有風味。 馬面魚肝大,可制魚肝油。肝占全魚重量的3.9~7.4%,含油量高達50~60%。油灰還可代替桐油灰。魚骨可做魚排罐頭,頭皮內臟可做魚粉。魚皮能制取成可溶性食用魚蛋白。這是一種富含蛋白質的營養(yǎng)食品,不僅含多種氨基酸,而且易被人體消化吸收。因此對于年勸兒童以及一般體弱多病者等都是一種良好的營養(yǎng)食品。不過制得食用蛋白具有特殊的腥臭味,所以會影響其實用價值。 馬面魚的食療作用:可治胃病、乳腺炎、消化道出血等癥。 馬面魚全身是寶。我們應該珍視它,又要合理開發(fā)利用。 表1:馬面鲀營養(yǎng)成分 品種 可食部分% 水分% 蛋白質% 脂肪% 馬面鲀 46.5~ 80.2~82.2 16.1~17.7 0.2~0.4 表2 馬面魚皮(干)的氨基酸含量
[編輯本段]馬面魚的幾種做法 姜蔥豆醬炆馬面魚 原料:馬面魚、姜、蔥、豆醬。 做法:馬面魚去皮洗凈待用,姜切絲、蔥切段備用。起鍋下油,下姜絲爆香,再放馬面魚略煎,然后下豆醬,加小半碗清水,用中火炆,八九成熟時放進蔥段,加蓋炆二分鐘后即可。 五花肉蘿卜燉魚 用料:去皮五花肉二兩,白蘿卜六兩,小馬面魚半斤(三條)。 做法: 1、將小馬面魚去皮洗凈,抹點鹽腌兩小時。 2、五花肉切長塊,白蘿卜去皮洗凈切長粗條,姜切片,蔥切段備用。 3、擦去魚身上的水份,入油鍋煎,多煎一會兒再撈出待用。 4、將五花肉入干鍋內煉出油份盛出待用,注意不可煉得太干。 5、用五花肉煉出的油放入姜、蔥炒蘿卜,然后放五花肉煸炒,放一勺醬油、一勺料酒、一小勺鹽、一小勺白糖、適量雞精、兩個泡野山椒(小個的那種),添水蓋鍋蓋略燉,再放入小馬面魚,中火燉至收湯,撒上蔥花即可。 這樣做出來的肥肉不膩、海魚不腥、蘿卜也不會太過清淡,而且綜合起來的味道真的很好吃,有空不妨試試吧! 凍豆腐燉馬面魚 1、 把它洗干凈后,橫切為段。 2、 鍋內添適量的水,一般這不到1斤的一條魚,半斤豆腐,水剛剛沒過豆腐和魚肉即可。 3、 接著向鍋里加入花生油2湯匙、豬五花肉1兩左右(切條或小塊)、鵪鶉蛋大小的鮮姜1塊(拍扁)、花椒粒10粒左右(裝調料盒)、辣椒片兒若干,先開火煮燉, 4、 開鍋后轉中火燉10分鐘左右,加入凍豆腐塊(農家老豆腐在冰箱凍制的),再加適量的鹽,蓋鍋蓋,中小火,繼續(xù)煮燉,注意觀察,避免糊鍋底, 5、 發(fā)現湯汁濃稠,尚余少量(鍋底淺淺一層湯汁),即可將拍扁切碎的3~4瓣大蒜和手指頭粗細的大蔥一根(切短段)撒入, 6、 10幾秒后之后即應關火,撒香菜末(或段)后出鍋裝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