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粉和茶油的效果(茶油加石灰粉功效)
1. 茶油加石灰粉功效
茶枯和生石灰不能同時使用。
茶枯又叫茶麩,是榨干了茶油后產(chǎn)物,富含蛋白質(zhì)、脂肪、有機酸等營養(yǎng)物質(zhì)及豐富的有機質(zhì),特別是含氮量很高,是一種優(yōu)質(zhì)高效的有機農(nóng)業(yè)使用的肥料。而生石灰化學(xué)成份是氧化鈣,遇水變成氫氧化鈣,呈堿性,當(dāng)茶枯與生石灰混合時,茶枯中的蛋白質(zhì)分解后的氮素與氫氧化鈣產(chǎn)生化學(xué)反應(yīng)變成不穩(wěn)定的氫氧化銨,再進一步分解成逸飛的氨氣和水,造成最重要的氮素的損失。
2. 石灰水加茶籽油有什么療效
茶籽餅即茶粕、又稱茶麩、茶枯,呈紫褐色顆粒,是野山茶油果實榨油后剩下的渣。茶粕中含有12-18%的茶皂素。茶皂素是一種溶血性毒素,能使魚的紅細胞溶化,故能殺死野雜魚類、泥鰍、螺螄、河蚌、蛙卵、蝌蚪和一部分水生昆蟲。茶皂素易溶于堿性水中,使用時加入少量石灰水,藥效更佳。由于茶粕的蛋白質(zhì)含量較高,因此這還是一種高效有機肥,廣泛應(yīng)用在農(nóng)作物及果樹栽種中,效果極佳。
3. 茶油與石灰混合的作用
通風(fēng)避光處存放不容易生霉!
茶籽餅即茶粕、又稱茶麩、茶枯,呈紫褐色顆粒,是野山茶油果實榨油后剩下的渣。茶粕中含有12-18%的茶皂素。茶皂素是一種溶血性毒素,能使魚的紅細胞溶化,故能殺死野雜魚類、泥鰍、螺螄、河蚌、蛙卵、蝌蚪和一部分水生昆蟲。茶皂素易溶于堿性水中,使用時加入少量石灰水,藥效更佳。
由于茶粕的蛋白質(zhì)含量較高,因此這還是一種高效有機肥,廣泛應(yīng)用在農(nóng)作物及果樹栽種中,效果極佳。對淤泥少、底質(zhì)貧瘠的池塘可起到增肥作用。使用茶粕作為清塘藥物,比其它藥物具有更獨特的功效
4. 茶油加石膏粉
1.原料及配方:黃豆5kg辣椒油250g茶油1kg麻油150g醬油500g鹵水15kg粗鹽100g熟石膏300g
2.制豆腐將黃豆用水泡發(fā),制成為豆腐腦。將豆腐腦舀入木盒內(nèi),蓋上木板,壓上重石塊,壓去水分,即成豆腐。
3.油炸臭豆腐將青礬放入桶內(nèi),春秋季約需3~5個小時,夏季約浸泡6h左右,冬季約需2天,泡好后取出,用冷開水略洗,瀝干水分,再將茶油全部倒入鍋內(nèi)燒紅,放入豆腐用小火炸約5分鐘,一待焦黃,即撈出放入盤內(nèi),用筷子在豆腐中間鉆一個洞,將辣椒油醬油麻油倒在一起調(diào)勻,放在豆腐洞里即成。
4.鹵水制法以用豆豉2.5kg為標(biāo)準(zhǔn)計算,須加清水15kg燒開,過濾后,在汁水內(nèi)加堿1500g浸泡半個月左右,每天攪動1次,發(fā)酵后即成鹵水。
5. 油茶粉的功效
這是北方人最愛的早餐,簡單一炒用開水沖著喝,低脂營養(yǎng)更飽腹
冬天,北方人早餐特別愛吃油茶面,用面粉搭配各種堅果炒一炒,做好的油茶面用開水一沖就能喝,完全不需要早起,10分鐘的時間就能搞定一份早餐,而且關(guān)鍵是其飽腹感強,胃里暖暖的還很飽,早上不用挨餓了,油茶面可以用普通的白面粉做,亦可用粗糧做,我非常喜歡用玉米面做油茶,帶著淡淡的玉米香味,做好的玉米面油茶口感好的沒話說,這是一般的面粉所代替不了的味道,下面我便會將玉米面油茶的做法分享給大家。
玉米面油茶的做法:
備用食材:玉米面粉1杯半,植物油適量,芝麻少許,各種堅果少許;
制作過程:第一步,玉米面粉準(zhǔn)備出適量,同時芝麻和果仁、堅果等也需要準(zhǔn)備出,葡萄干、核桃仁、花生仁、蔓越莓干等等都可以搭配,事先需要將芝麻和各種果干炒熟;
第二步,放入鍋中干炒,小火慢慢炒至香味散發(fā)出來,就說明熟了,盛出晾涼,切成丁,別太碎了,接下來將玉米面粉放入在炒鍋中,繼續(xù)用小火不停翻炒;
第三步,慢慢地玉米面開始出水汽,再炒一會,便能看到面粉里有小疙瘩,繼續(xù)不停炒,慢慢將其中的水分炒干,玉米面的小疙瘩也就會越來越少;
第四步,繼續(xù)不停翻炒,待里面幾乎沒有玉米面疙瘩的時候,就可以向其中加入植物油,用黃油、豬油或者是牛油都可以,繼續(xù)翻炒,讓玉米面和油可以充分融合
第五步,這個時候便可加入事先處理好的芝麻以及個人果仁,混合翻炒均勻,油完全被玉米面吸收,油茶面就做好了,關(guān)火盛出,放涼后,取兩大勺,用80度的熱開水沖開便可。
總結(jié):油茶面可以做甜的亦可做咸的,為了照顧到全家人的口味,因此我在炒面的過程中沒有添加調(diào)味料,這樣等到要用水沖的時候,便可根據(jù)個人口味自行添加白糖或者是食鹽,油茶面的制作非常隨意,首先面粉的選擇,玉米面、黑麥面、白面粉或者是個人喜歡的粗糧面都可以,而果仁、堅果等更是可以自行搭配,簡單將這些食材下鍋炒一炒,用開水沖著喝,低脂營養(yǎng)更健康,早起沖一碗,飽腹感強還暖胃,難怪會成為北方人最愛的一款早餐。
烹飪小技巧:
1、各種堅果需要事先烤熟或者是炒熟了用,炒的時候不用放油,小火干炒便可,直到將其香味散發(fā)出,基本上就炒熟了,堅果別切得太碎了,稍微帶點顆粒,吃著口感更好;
2、炒玉米面,需要全程小火,并且不停翻炒,避免糊鍋,一開始炒,因為玉米面中有水汽,因此會結(jié)小疙瘩,不用擔(dān)心,繼續(xù)不停炒,將玉米面充分炒干后,便不會有小疙瘩;
3、食用油的搭配按照個人喜好做,用動物油口感會更佳,待將面粉炒好后再加油,炒至其充分被玉米面吸收,便可出鍋了,沖泡油茶面,不要用剛燒開的水,最好用80度的熱水,否則很容易有疙瘩。
如果你認為油茶面的做法還不錯,歡迎將其收藏起來學(xué)習(xí),或者是分享給更多需要的人!
6. 頭發(fā)灰加茶油功效
01、烘
烘烤,從樹上采摘下來的生油茶籽,飽含水分,必須將水分驅(qū)除干凈才可榨油,與許多地方采用炒干的方法不同,老油坊里采用的是在烘床上烘干的方法。烘床形如北方常見的土炕,底下生火,將茶籽鋪于其上。烘干的標(biāo)準(zhǔn)是香而不焦,要注意控制好火候,這關(guān)系到能否榨出香而純的茶油。
02、碾
碾碎,將烘干的油茶籽投到碾糟中碾碎。石質(zhì)的圓形碾槽直徑接近5米,其上是木質(zhì)的十字架形碾車,碾車的4個支腳上分別裝著4個石輪。碾車的動力最初是用牛拉,后來是靠建在溪水中的水車帶動。用牛拉時,碾碎油茶籽一次大約需要1小時,用水車作動力時需要30分鐘,現(xiàn)在用電力,只要10分鐘就好。
03、篩
過篩,油茶籽被碾成粉末之后,還需要用細目竹篩過篩。篩下的細膩茶籽粉末可以進入一道工序,顆料較大的碎茶籽則要返回碾盤再次碾壓。茶籽末顆粒越小,出油率越高,成油后沉淀物越少,油品越好。
04、蒸
蒸粉,過篩后的油茶籽粉末會被悉心地收集起來,用木甑放入大鍋中隔水蒸熟。在這一步也需要嚴(yán)格掌控火候,蒸熟的標(biāo)準(zhǔn)是可見蒸汽但不能熟透,否則也會影響出油的品質(zhì)。每當(dāng)蒸粉之時,濃郁的油茶香氣就會隨著蒸氣一起散發(fā)出來,彌散在整個油坊之中。此時,如果觀察木甑中的茶粉,會發(fā)現(xiàn)有晶亮的油分滲出。
05、裹
裹餅,將蒸熟的油茶籽粉末填入用稻草墊底的圓型鐵箍之中,壓實,再用稻草裹扎,做成一片片圓形的還餅。因為稻草中富含堿分,和茶籽發(fā)生作用,可以使最終榨出的茶油更香。現(xiàn)在使用機械榨油法的其他油坊都沒有了這一步驟,出油的香度自然也就不能和古法榨油相比。
06、榨
榨油,將坯餅裝入由一根整木鑿成的榨槽里,剩下的空間塞進方木塊,再打入木契,擠壓茶餅,就可以開榨了。開榨時,兩位掌錘的師傅合力推動懸吊在空中大約30斤重的元寶形石錘,晃晃悠悠地撞到油槽中的木楔上,一錘一錘地將楔子楔入,金黃色的茶油就會被擠榨的坯餅中淌出。經(jīng)過2個小時后,坯餅中的油分幾乎被榨盡,一次完整的榨油過程至此也就結(jié)束了。
這是茶籽榨完油留下的渣,這種渣也有很大作用喔!農(nóng)村人管它叫枯ku餅,用這個泡水用來洗頭還有喂豬,不知道你們有沒有聽說過呢?
剩下的茶子殼可千萬不能扔,它可是天然的好肥料。它是堿性原料,把它燒成灰可以做堿,用來腌咸蛋,也可以撒在自家的菜園里做肥料。榨油后的茶餅也是寶貝,以前沒有洗發(fā)水時,女人們就用它來洗發(fā)美發(fā),還可以用它洗衣服、殺蟲等。
7. 茶油加石灰粉功效作用
雨天魚池可以用石灰消毒,這個不影響什么。 魚池消毒詳解: 一是采取干池,魚池最低處只留約10公分水,其他地方裸露,通過太陽的紫外線殺滅大部分的細菌等,例外在每隔10米處挖一小坑放置生石灰,用水化開后用瓢等均勻潑灑至整個池塘,石灰的用量為每畝約60-75公斤,潑灑后用扒子與池泥進行適當(dāng)攪拌,以殺滅池泥中的細菌與野雜魚和生物,藥物也可用漂白粉,成本要高些,效果要稍微比生石灰差; 二是采取帶水消毒,即將池塘的水放至水深約1米左右,在確保池塘沒有經(jīng)濟魚類后用,生石灰或漂白粉化在水捅后進行全池潑灑,用量為漂白粉為15公斤左右/畝。在有茶油餅的地方也可用茶油餅,用法為將茶油餅錐碎成小顆粒或粉,再用開水浸泡10分鐘以上,即可帶水均勻潑灑到池塘中,用量為20公斤/畝,新鮮的茶油餅效果好可以少用,陳舊的茶油餅要多用,但茶油餅的缺點為對其對一般的野雜魚殺滅效果好,對細菌殺滅效果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