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婆喜歡用茶油嗎(茶油外婆菜好吃嗎)
1. 茶油外婆菜好吃嗎
1,招牌特色三黃雞
材料:
主料:上海石紅雞十只(一只約1.6千克)
輔料:料酒1千克,蔥段、姜片各250克、香料(八角10顆,桂皮50克,陳皮150克,丁香6粒,白豆蔻15顆,草果3顆,花椒100克,香葉5片)
調(diào)料:海鷗醬油4千克、花雕酒625克、白糖1.1千克、李錦記生抽800克、李錦記老抽400克、蜂蜜300克、魚露100克、美極鮮味汁150克、味精225克
做法:
1、首選上海石紅雞
很多同行在制作這道菜時,多會選擇三黃雞或者草雞,而我們選擇的則是上海本地的石紅雞。凈雞的重量控制在1.6千克最為合適。
2、78℃燙毛最適宜
宰殺過程并不復(fù)雜,關(guān)鍵在于燙毛的環(huán)節(jié)。燙毛的水溫非常重要,水溫過高,雞皮很容易被拔壞,但是溫度過低,又不能更好地脫毛,因此我們把水溫控制在78℃最為合適。
在正式加熱前,還需要進(jìn)行一次短時間的燙皮。方法很簡單,但是絕對有竅門:鍋內(nèi)放入大量清水,燒滾后手提雞頭,將雞身先放入水中,不要放手,加熱約4秒后將雞身提出水面,然后重復(fù)操作三次,即加熱總計(jì)12秒。將燙皮后的雞放入冷水中,這樣就很容易將第一次沒有拔除的細(xì)毛全部拔掉。同時,這種加熱方式也可以讓雞皮更加緊實(shí)、脆爽。
3、分三次注入冷水
取鍋再次注入大量清水,燒滾后直接將處理好的凈雞10只放入,倒入料酒1千克,蔥段、姜片各250克,將水大火燒開,此時加入冷水3大勺(每勺水約500克),水開后改小火,保持水似開非開、冒小泡的狀態(tài)。待水燒開后,再加入冷水3大勺(每勺水約500克)。重復(fù)操作三次,一共加入了9勺水。這樣雞皮才能更細(xì)嫩、脆爽。整個加熱時間大概控制在16分鐘,此時立即將雞撈出,放入凈化的冷水中快速沖涼。
4、復(fù)合調(diào)料制蘸料
以前制作雞的蘸料,用料都很簡單,以醬油、蔥末、姜末和芝麻油為主?,F(xiàn)在,我們專門熬制了一款蘸料,其中添加了很多增鮮增香的調(diào)料,比如花雕酒、蜂蜜、魚露和香料等,它們可以讓做好的雞吃起來更加美味。
蘸料的做法:
鍋內(nèi)放入清水5.5千克,倒入海鷗醬油4千克、花雕酒625克、白糖1.1千克、李錦記生抽800克、李錦記老抽400克、蜂蜜300克、魚露100克、美極鮮味汁150克和香料(八角10顆,桂皮50克,陳皮150克,丁香6粒,白豆蔻15顆,草果3顆,花椒100克,香葉5片)大火燒開后,改小火熬制45分鐘,放入味精225克拌勻,關(guān)火浸泡至料汁冷卻,濾出料渣即可。
2、鋼盆魷魚
材料:
主料:魷魚700克。
配料:韭菜150克,鮮碎紅椒200克,姜米、蒜米各10克,蔥2克。
調(diào)料:燒雞公30克,味精、雞精各3克,蠔油、醬油、蒸魚豉油、白酒、陳醋各5克,孜然10克,大豆油300克。
制作:
1.魷魚加陳醋,白酒焯水。
2.熱油下鍋,下姜蒜米、孜然爆香魷魚,入紅椒翻炒。
3.入調(diào)料翻炒均勻。
4.出鍋放入鋪好韭菜的不銹鋼鍋內(nèi),放蔥花即可。
特點(diǎn):
鮮香可口,回味十足。
注意事項(xiàng):
魷魚一定要加陳醋焯水,去掉腥味。
3、1904回頭魚
材料:
主料:回頭魚3000克。
配料:小米椒10克 蒜米10克 千頁豆腐50克。
調(diào)料:鹽10克 料酒50克 味精5克 豬油50克。
制作:
1.將活魚殺凈去骨取肉。
2.將凈肉改切成10cm長5cm寬的條形。
3.改切好的凈肉用蔥姜酒汁腌制30分鐘。
4.鍋內(nèi)放油2000克,將魚肉過油待用。
5.鍋內(nèi)放入精油,將小米椒、蒜米炒香,加入高湯(濃湯)3000克,放入炸好的魚肉用大火沖6分鐘,料酒少許加入,調(diào)味即可。
特點(diǎn):
鮮香可口,回味無窮。
注意事項(xiàng):
用高湯沖魚的時候必須要用大火,這樣才能保證魚肉的口感。
4、金香豆腐
材料:
主料:干黃豆1斤、雞蛋40個(12份量)。
配料:西蘭花50克。
調(diào)料:鹽3克、味精5克、雞汁10克、金瓜汁100克、紅蘿卜汁50克、高湯150克 色拉油20克 生粉10克 。
制作:
1.干黃豆泡水8-10小時,打成豆?jié){過濾,雞蛋打撒入盆,放入豆?jié){,一起攪拌均勻后放入不銹鋼的條盆后蒸20分鐘拿出,切成6厘米大小三角豆腐塊待用。
2.色拉油燒至8成熱,將豆腐塊10塊,下鍋炸至金黃色,瀝凈油后擺在燒熱的砂煲中。
3.西蘭花焯鹽水備用。
4.將高湯和金瓜汁和胡蘿卜汁加熱,加鹽3克、味精5克、雞汁10克調(diào)好味。
5.用濕淀粉勾好芡,淋點(diǎn)明油后,將汁均勻淋至豆腐上。焯水的西蘭花擺在中間。即可。
特點(diǎn):
色澤金黃,成菜美觀 豆腐細(xì)嫩,營養(yǎng)豐富。
注意事項(xiàng):
蒸制豆腐時要放入鹽15克。
特色:
外皮酥軟,內(nèi)質(zhì)鮮嫩;需要時間和耐心才能做好;營養(yǎng)系數(shù)高,老少皆宜。
5、風(fēng)味辣子豬手
材料:
主料:豬蹄
調(diào)料:老姜、大蒜、干辣椒、花椒、大料
制作:
1.豬蹄洗凈,老姜、大蒜切片。
2.鍋中燒水加些蔥和姜片,倒入少許的料酒,水開后放豬蹄飛水,撈出掉浮沫。
3.鍋中放油,加干辣椒、花椒、大料、老姜、大蒜炒香。
4.入豬蹄繼續(xù)翻炒,加老抽、陳醋和適量鹽調(diào)味,添水沒過豬蹄。
5.大火燒開轉(zhuǎn)小火至豬蹄熟爛,大火收汁。
特色:
這道風(fēng)味辣子豬手很有口味沖擊力,可提前預(yù)制,是追求出菜速度快的餐廳很好的選擇。
6、黃燜花豬肉
材料:
主料:寧鄉(xiāng)土花豬肉350克
輔料:姜末、蒜末各10克、蕌頭切末15克、剁辣椒10克、高湯100克
調(diào)料:鹽10克、雞精5克
做法:
1、鍋里放入豬油50克,放入姜蒜末、剁辣椒、蕌末炒香。
2、放入高湯,煮沸。
3、將切好片的豬肉放入高湯,燜至成熟,放大蒜葉出鍋即可。
特點(diǎn):
湯鮮肉嫩,十分滋補(bǔ)。肉質(zhì)很嫩;配料選得好,剁辣椒的加入可起到開胃的效果。
7、紅燒藕丸
材料:
主料:新鮮藕500克,雞蛋一個,面粉50克,生粉10克
輔料:西蘭花50克,蔥5克,姜5克
調(diào)料:鹽5克,味精8克,醬油10克,糖3克
做法:
1、將藕削去皮、切除節(jié)洗凈,用力斬成茸放在碗內(nèi)。
2、加入雞蛋、精鹽、味精、面粉、蔥、姜末,拌勻成餡。
3、鍋上火燒熱,下油用旺火燒至冒出青煙。
4、將藕餡擠成核桃大小的丸,放入鍋內(nèi)炸成金黃色時,撈出瀝油。
5、倒去鍋中油,放入少許開水,倒入藕丸,上火燒沸,加醬油、白糖,蓋上鍋蓋,燒約5分鐘,起鍋裝盤即成。
注意事項(xiàng):
藕一定要用新鮮藕才能達(dá)到鮮美的效果。
8、皇極秘制蟹
材料:
主料:鮮活螃蟹750克(十月膏黃期蟹為佳)。
配料:紅辣椒50克,蒜子(拍破)20克,鮮紫蘇10克,香菜5克,香蔥10克,生姜15克。
調(diào)味料:香料包1包(內(nèi)裝皇室自制香粉10克),皇室自制香辣醬15克,皇室自制香辣紅油30克,食鹽3克,味精5克,李錦記生姜汁30克,王守義十三香3克,孜然粉3克,香油2克,勁霸雞汁10克,辣妹子醬5克,李錦記生抽王50克,魚骨鮮湯300克,美極鮮醬油3克,胡椒粉3克,料酒20克,色拉油1000克。
做法:
1、將活蟹去殼、洗凈、蟹肉斬兩大塊,辣椒切塊,生姜切片待用;
2、將活蟹加料酒、蔥節(jié)、生姜汁腌15分鐘;
3、鍋內(nèi)燒油至七成熱下入蟹子,浸炸立即撈出,瀝干油分;
4、另起鍋加皇室香辣紅油,入姜片、蒜子、辣椒、生抽王、辣妹子醬、美極鮮醬油、皇室自制香辣醬煸香,加魚骨鮮湯,放入皇室自制香料包調(diào)味至湯沸下入過油后的蟹子,紫蘇葉,用“三高三低”法大火煮5分半鐘。最后入鹽、味精、雞汁、孜然粉、胡椒粉、十三香調(diào)味,出鍋淋香油,點(diǎn)綴香菜葉即成。
9、醬汁香酥肉
材料:
原料:去皮五花肉300克,春餅18張,黃瓜條100克,京蔥絲50克。
調(diào)料:自制甜面醬75克,帶湯汁的南乳15克,蜂蜜5克,玉米淀粉25克,色拉油1千克(約耗50克)。
做法:
1、去皮五花肉洗凈,切成10×4×0.3厘米的薄片,加入南乳、蜂蜜拌均勻,腌制20分鐘至入味。
2、將入味的五花肉加玉米淀粉拌均勻,放在通風(fēng)處晾干,用保鮮膜封好,放入冰箱內(nèi)冷凍4小時。
3、客人點(diǎn)菜時,直接將冷凍的肉片入燒至五成熱的色拉油中,小火浸炸至肉質(zhì)成熟,撈出;待油溫升至六七成熱時,再放入五花肉片,小火浸炸至肉質(zhì)酥脆,取出控油,放入盤中,搭配黃瓜條、蔥絲、甜面醬、蒸好的春餅上桌卷食。
自制甜面醬:
甜面醬500克,白糖150克、芝麻油50克混合均勻、放入容器內(nèi),蓋上保鮮膜上籠大火蒸40分鐘,取出后再拌入蜂蜜50克調(diào)勻即可。
關(guān)鍵點(diǎn):
1、肉片風(fēng)干主要是為了去除肉片多余的水分和油分,這樣浸炸后的肉片才能香酥適口。風(fēng)干時間應(yīng)在12小時左右,冬天要略長2個小時左右。
2、風(fēng)干后再冷凍一是方便大批量制作和存放,二是為了使炸后的成品口感更加疏松、香脆。
10、土仔姜爆嫩水鴨
材料:
原料:土仔鴨500克,仔姜、小米椒各150克。
調(diào)料:山茶油50克,鹽4克,5度湖之酒100克,味精、雞精、八角粉各1克,辣椒醬5克,生抽15克,蠔油5克、胡椒粉2克,本地青椒10克。
做法:
1、將制凈仔鴨去主骨,切成塊,放入生抽5克、湖之酒50克腌制入味;小米椒、青椒切段;仔姜切小片;大蒜葉切小段。
2、熱鍋入山茶油燒熱,下鴨塊煸炒至八成熟,倒出。
3、鍋留底油燒熱,下仔姜片、爆香,下小米椒、青椒,加鹽煸炒,下鴨塊翻炒,烹湖之酒50克,放入100克啤酒,待湯汁收濃,加味精、雞精、胡椒粉、八角粉,淋生抽10克、辣椒醬、加蠔油翻炒均勻,出鍋裝盤即可。
2. 茶油能做菜吃嗎
明確的時候 菜子有事可以炒菜的 ,菜籽油與普通的大豆油炒出來的菜更香 有菜籽本身的溫馨性格 我在害怕較高的地方生長 因此他吸收的員工的飽和度更高 耐含量也更高 炸出來的油更香更純 不過車子在炒菜的時候 產(chǎn)生的音量會比其他的高 但是他炒出來的味道會比其他的油更香 更純 味道更好 更能激發(fā)出菜的香味兒 ,
3. 外婆家的菜是什么茶
顯示他們的公平。
《童年》是蘇聯(lián)作家馬克西姆·高爾基以自身經(jīng)歷為原型創(chuàng)作的自傳體小說三部曲中的第一部(其他兩部分別為《在人間》、《我的大學(xué)》)。
該作講述了阿廖沙(高爾基的乳名)三歲到十歲這一時期的童年生活,生動地再現(xiàn)了19世紀(jì)七八十年代沙俄下層人民的生活狀況,寫出了高爾基對苦難的認(rèn)識,對社會人生的獨(dú)特見解,字里行間涌動著一股生生不息的熱望與堅(jiān)強(qiáng)。
4. 茶油做菜好吃嗎
好吃。山茶油(又名野山茶油,茶籽油,油茶籽油)取自山茶屬山茶科油茶樹的種籽。山茶油的制作過程可分為:去殼,曬干,粉碎,蒸,榨油,過濾。茶油中不含芥酸,膽固醇。經(jīng)測試:茶油中不飽和脂肪酸高達(dá)90%以上,油酸達(dá)到80~83%,亞油酸達(dá)到7~13%,但亞麻酸含量極低。
5. 外婆的油菜籽油
金龍魚外婆鄉(xiāng)小榨好,金龍魚外婆鄉(xiāng)小榨菜籽油作為高端風(fēng)味菜油代表,精選非轉(zhuǎn)基因原料精心制作,保留地道濃香風(fēng)味,少油煙少泡沫,以“小時候的菜油香”為品牌核心訴求,連續(xù)多年通過“香韻之旅”等線下場景化營銷體驗(yàn)活動,與消費(fèi)者深入互動溝通,獲得高度認(rèn)可
6. 茶油外婆菜好吃嗎怎么做
第十名醬板鴨
醬板鴨是一道湖南益陽的漢族特色名菜。選材為本地特有的水鴨,是經(jīng)三十多種名貴中藥浸泡,10余種香料、經(jīng)過風(fēng)干、烤制等15道工序精致而成,成品色澤深紅,皮肉酥香,醬香濃郁,滋味悠長,具有活血、順氣、健脾、養(yǎng)胃、美容之功效,是近期風(fēng)靡大江南北的一種風(fēng)味美食,是一道佐酒佳肴、送禮佳品。產(chǎn)品香、辣、甘、麻、咸、酥、綿適中,具有醇香可口,色香俱全,低脂不膩,回味無窮,食用方便的特點(diǎn)。
第九名豬血丸子
豬血丸子又稱血粑豆腐或豬血粑,是湖南邵陽地區(qū)的漢族傳統(tǒng)名點(diǎn),屬于湘菜系。以豆腐為主料,配以適量的豬血和豬肉制成。近幾年,又在原料中增加了雞蛋,每丸一蛋。稱為金錢丸,味道尤美。
第八名外婆菜
外婆菜(Grandmotherfood)的主要食材為芽菜、陽光豆豉、老豆腐、五花肉沫,是湖南湘西地區(qū)的一道家常菜,原料選用多種野菜、湘西土菜,以湘西傳統(tǒng)的民間制作方法曬干放入壇內(nèi)腌制而成,不添加任何色素和防腐劑。外婆菜是難得一見的時尚湘菜,口感極好,嚼之有勁,品之逾香,具有開胃下飯、降血脂、軟化血管、滋養(yǎng)容顏的功效。
第七名口味蝦
如果你無辣不歡,那么一定愛吃湖南口味蝦。湖南口味蝦是湖南長沙的名小吃,以鮮、香、麻、辣為最大特色,吃起來能滿足你的味蕾需求,還能給身體補(bǔ)充一定的營養(yǎng)成分。
第六辣椒炒肉
無論是代表湖南無論農(nóng)家還是市民最家常的美食生活,在辣椒炒肉中,長沙人的美食生活,總是既自由散漫又質(zhì)樸豐富,不但活色生香且滋味無窮。
第五名臘味合蒸
臘味合蒸是湖南 傳統(tǒng)名菜之一,是取臘肉、臘雞、臘魚于一缽,加入雞湯和調(diào)料,下鍋清蒸而成。徐睿稱,臘味是湖南特產(chǎn),主要有豬、牛、雞、魚、鴨等品種,將三種臘味一同蒸熟即為“臘味合蒸”,此菜臘香濃重,咸甜適口,色澤紅亮,柔韌不膩,稍帶厚汁,且味道互補(bǔ),各盡其妙,是湘菜中傳統(tǒng)風(fēng)味名菜。
第四名永州血鴨
湖南永州血鴨是代表傳統(tǒng)名菜。永州血鴨最為出名,也有邵陽血鴨,做法基本相同,所以幾乎家家戶戶都會制作此菜。這幾年經(jīng)過廚師多次改良……血鴨做法已是五花八門,有干燒的、也有帶點(diǎn)湯汁的、總之說……現(xiàn)在餐桌上的血鴨,不是專業(yè)人員還真分不清真真血鴨的味道。
第三名東安雞
東安雞是湖南傳統(tǒng)名菜。它是以七成熟雞肉條加調(diào)料炒制而成。此菜源于湖南省東安縣,原名醋雞。被列為國宴菜譜之一、八大湘菜之首。
第二名毛氏紅燒肉
毛氏紅燒肉是一道湖南省傳統(tǒng)的漢族名菜,屬于湘菜系。此菜色澤鮮艷,肉質(zhì)鮮嫩,酸辣爽口,肥而不膩,食多不厭,香氣四溢,營養(yǎng)豐富,香、甜、酸、辣、嫩、脆六味俱全。
第一名剁椒魚頭
湖南剁椒魚頭,湘菜中的經(jīng)典菜譜。食在湖南,餐桌上基本都會有這道名菜,其鮮紅的辣椒汁漬侵著鮮美的魚頭。怎不讓人口水直流呢。 剁椒魚頭屬湘菜系,是湘潭的一道名菜。以魚頭的“味鮮”和剁辣椒的“辣”為一體,風(fēng)味獨(dú)具一格。特別指出的是此菜所使用的油是茶油。湖南湘潭的剁椒魚頭是在大街小巷的大小餐館酒店都可以吃到的。
![](/static/images/biaoqian1.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