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南虎事件的新聞價值在哪里?
??華南虎事件的新聞價值在哪里?
作者:郭巍青 知名學者,中山大學教授
看了一個多月的陜西華南虎新聞,拍案驚奇之余,我也有一些想法和判斷。但是覺得自己的零碎想法既不專業(yè)也不重要,就什么也沒有寫。最近以為事件該水落石出了,不料看到《北京晚報》上一篇評論質疑說,多少有關國計民生的大事不去報道,偏偏要報道華南虎,純粹是把螞蟻炒成大象,新聞工作者的社會責任到哪里去了呢?看罷這樣的評論,倒得很想說幾句了。
??
盡管難免有馬后炮的嫌疑,還是想先說明,我認為照片上的老虎是假的,理由如下。第一,哪一方有利益,并且是有組織、有預謀地爭取利益,哪一方做假的可能性比較大。陜西鎮(zhèn)坪縣政府,符合這個條件。第二,哪一方分散焦點,不愿意將辯論聚焦于“照片虎”的真實性,哪一方做假的可能性比較大。
??還是陜西方面,明顯表現(xiàn)如此。假如有類似美國的陪審團一樣的機制,各方擺出證據(jù)后,讓無利益的非專業(yè)的普通人用常識判斷真假;又假如我是這樣的陪審員,那我就會根據(jù)上述理由,投票認定農民周正龍先生拍的是假老虎,并認定陜西省林業(yè)廳關于重新發(fā)現(xiàn)華南虎的宣布是制造了假新聞。
??
回到《北京晚報》的那篇評論,到底媒體關注打虎事件有沒有意義呢?那篇評論說,這種關注純粹是為了吸引眼球,是拿著雞毛當令箭。同期發(fā)生了一些重大的事件,例如頭頂無數(shù)光環(huán)的企業(yè)家卷款逃跑或被警方控制,媒體不關注這些事情,卻跟一張照片過不去,這是新聞管理體制有問題,是媒體的嚴重判斷失誤等等。
??我覺得,這樣的論點很奇怪,也很過分。
一個人對華南虎事件不感興趣,抱怨媒體上沒有自己愛看的新聞,這很正常。但是由此而來的呼吁,應該是要求更多元、更自由、更細分的媒體才對啊。動輒要求加強管理體制,是一種高高在上的管制型思維。這在網絡時代以及議題多元化時代,顯得很落伍了。
??進一步說,所謂“媒體集體失語”的現(xiàn)象,其實比那篇評論上列舉的幾個例子遠為嚴重。近期還發(fā)生了一些更嚴重、更要命的事件,媒體也沒有報道。若非通過網絡渠道輾轉得知,很多人根本不知道,原來還有這么大的事情媒體不報道。也許誰也無力查究為什么不報道,但只要不是假扮天真,就肯定知道這不是因為媒體“嚴重判斷失誤”或“沒有社會責任”。
??
這就說到“無力感”,我認為這恰好是理解華南虎事件為什么引發(fā)強烈關注的要點之一。按理說,各種坑害老百姓的“人間老虎”被揭發(fā),應該更引人關注才對。但是問題在于,人們讀這些新聞,越讀得多,越感覺“無力”。少說也有10年了吧,總是一成不變的老橋段在上演:某官員步步高升,或某企業(yè)家背靠政府大山,獲社會榮譽無數(shù)。
??到了萬眾仰望之際,才發(fā)現(xiàn)其人原來坑蒙拐騙,作風下流,于是呼喇喇似大廈傾,凄慘慘似燈將盡。開頭還有人問,為什么不早點發(fā)現(xiàn)呢?為什么有關方面總是嚴重判斷失誤呢?為什么不堵上制度漏洞呢?為什么不吸取教訓呢?問多了之后便不再有人問,因為年復一年,誰也沒有能力去改變什么。
??
但是華南虎事件突然展現(xiàn)了一塊新土地,越來越多的人卷入其中,是發(fā)現(xiàn)自己有力量可以做成一些有意義的事情。人們分別擁有的植物學知識、動物學知識、地理學知識、攝影知識、軟件知識、以及社會知識,通過網絡傳輸、人肉搜索、博客、論壇等等,匯聚而成真實的力量。
??并沒有領導指出方向,并沒有權力迫使你做什么,反倒是在相互依賴和相互作用的平行網絡中,方向和路徑逐漸顯現(xiàn)。從樹葉和光影的質疑,到細致的圖片分析,到年畫虎的出現(xiàn),再到各種訪談資料的綜合邏輯分析,逐漸構成完整的證據(jù)鏈條。多少人在這個過程中感到了自己有力量、有信心、有尊嚴呢?不理解這些,就不能理解華南虎事件的公眾基礎。
??
通過網絡渠道交換信息,既激勵競爭,又激勵合作。通過網絡渠道聚集知識和資源,既增強個人,也增強團隊。這是網絡時代的生產力和競爭力。2003年非典期間,全球各大實驗室日夜不停,通過全球網絡互相交換最新進展,終于在合作式的競賽中快速確認了病毒。
??同樣的例子是干細胞的研究。知識的匯聚與交換,激勵各種探索方向上的競爭,中國學者俞君英所在的湯姆森實驗室取得了里程碑式的重大突破,正被許多中國人津津樂道呢。
華南虎事件中,“打虎派”與“挺虎派”在網絡上互相辯駁以求真相,其形式結構與上述科學競賽的例子高度相似。
??在新聞價值上,它比那些多年沒有什么長進的“反腐故事”重要得多,也有趣得多。腐敗與做假屢生不滅,打擊的成本越來越高。能不能另辟蹊徑,自下而上,找到更低成本而有效的方式?難道從華南虎事件中網友們所展示的力量中還不能得到有益的啟發(fā)嗎?不從這個角度想,恐怕才是真正嚴重的判斷失誤了。
??
華南虎事件展示了網絡的力量,是一個難得的案例。當然它不能跟非典的研究和干細胞研究相比,因為后者在科學進步上的意義要大得多。但是對于頑強堅持破解華南虎事件真相的所有人來說,并不需要羞愧。求真求善的努力都是平等的,如果在關系國計民生的更重要的領域中沒有看到這種努力,那并不是“打虎者”的錯。
??總有某種力量阻礙“打虎者”的進入,他們才應該羞愧。是誰使用這樣的力量呢?趙本山在蟻力神廣告詞中說,誰用,誰知道。 (本文來源:紅網 作者:郭巍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