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山毛峰茶葉炒青機械(黃山毛峰炒制方法)
黃山毛峰炒制方法
1、篩選
因為毛尖茶樹采摘下來的茶葉之間是存在差別的,在品質上有所不同,而且不同時間段不同天氣采摘的茶葉原料也不同,因此在制作成茶品之前要將茶葉進行篩分。
2、晾放
將篩選好的鮮葉原料,平攤放置在通風透氣的室內(nèi),在茶葉下方要墊上專門用來放置茶葉的竹制品。室內(nèi)的溫度不要太高,避光,室內(nèi)環(huán)境不能潮濕,不可有異味。而且在晾放的過程中要隔一個小時左右翻一遍,這樣能夠讓茶葉均勻風干,一般一次的話時間在四個小時左右。
3、烘制
將晾放的毛尖茶葉收起放入炒茶專用的鐵鍋中進行翻炒,讓茶葉的含水量降低,一般炒制的時間為15分鐘左右。茶初制好的茶葉選用優(yōu)質無煙木炭,燒著后用薄灰鋪蓋控制火溫進行初次烘制,火的溫度控制在100度左右,一般隔個五分鐘左右翻一遍茶葉,初烘的時間在20分鐘左右,然后倒出來在晾放四個小時,然后進行復烘。復烘時間為30分鐘左右。
4、除雜復烘
經(jīng)過上面的紅茶茶葉漸漸成型,含水量降低,將毛尖茶葉中的雜質,以及不好的茶葉挑揀出來。然后繼續(xù)進行烘制,沒十分鐘翻一次,30分鐘左右,茶葉成型,茶葉含水量變的很低,茶香漸濃。然后就出鍋晾放風干一小段時間后,放入密封桶中保存,這樣寧武毛尖茶葉就制作好了。
黃山毛峰的制作工序
黃山毛峰是綠茶,因色澤清純,香氣撲鼻而得名,是黃山人非常愛喝的待客之茶,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好客的黃山人都會用黃山毛峰招待客人,黃山毛峰在制作時工序比較多,那么黃山毛峰快速萎凋房怎么制作呢?
先建一個空間房,然后建一個萎凋槽就可以了。
黃山毛峰怎么做
黃山毛峰經(jīng)過機器加工以后,還需要機器烘干,烘茶葉的烘干機加烘
黃山毛峰制作方法
本地原生老品種有黃山大葉種、祁門櫧葉種,這類茶原生環(huán)境在深山處,海拔高,基本3月下旬才上市,海拔高的地方要到4月初才能開采。
老品種也就是土種是嚴格意義上才是正兒八經(jīng)的正宗黃山毛峰,白毫披身,綠中帶黃,香氣四溢。在老茶客眼里,這才是黃山毛峰。但是土茶上市相對早品種晚10天至半個月左右,很多搶鮮或者分不清的茶客等不及。
黃山毛峰怎么炒
主料:信陽柴雞蛋600克,特級信陽毛尖100克
輔料:油100克,精鹽2克,姜、蔥少許
制作:
1.將雞蛋打碎倒入碗中,筷子攪勻;
2.將毛尖用90℃水沖泡兩次,待茶葉舒展后撈出,用涼水沖洗一次,瀝干水分;
3.鍋置火上,添入油,油熱后,將雞蛋倒入,隨即將茶葉倒入,并加精鹽、姜、蔥,迅速翻炒,待雞蛋松散即成。
黃山毛峰制作流程
一般也就是3到10分鐘。泡久了不但茶的口味不好了,還容易將茶中對人體不利的物質泡出來。將黃山毛峰放入杯中后,先倒入少量開水,以浸沒茶葉為度,加蓋3分鐘左右,再加入開水七八成滿便可趁熱飲用。水溫高、茶葉嫩、茶量多,則沖泡時間可短些;反之,時間應長些。一般沖泡后加蓋3分鐘,茶中內(nèi)含物浸出55%,香氣發(fā)揮正常,此時飲茶最好。
黃山毛峰炒青
炒青茶一般是春茶。炒青是加工茶葉的一道工藝。
對于“炒青茶”的理解,可分為狹義上和廣義上的,狹義上的炒青茶主要指的是炒青綠茶,而廣義上的炒青茶指的是所有通過炒青工藝加工而成的茶葉。
目前大部分的綠茶都采用了炒青工藝。炒青綠茶的特點是條索緊結光潤,滋味濃厚而富有收斂性,比較耐沖泡。像我們平時接觸比較多的碧螺春、西湖龍井、信陽毛尖、蒙頂甘露等都屬于炒青綠茶。
廣義上的炒青茶還包括所有經(jīng)過炒青工藝加工而成的茶葉,比如烏龍茶。大多數(shù)的烏龍茶都需要經(jīng)過炒青工藝,這也是烏龍茶加工過程中的第三大步驟(第一步為采摘鮮葉、第二步為做青階段,第三步即為炒青)。
炒青是烏龍茶制作中非常關鍵的一道工序,對品質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烏龍茶也有幾個比較有代表性的品種,比如安溪鐵觀音、武夷巖茶、鳳凰單叢等。
黃山毛峰的制作工藝流程
祁紅毛峰,產(chǎn)自茗洲,與黃山金毫、祁紅香螺并稱“祁紅三劍客”。祁紅毛峰以外形苗秀、色有“寶光”和香氣濃郁著稱,在國內(nèi)外享有盛譽。祁紅分傳統(tǒng)工夫、祁紅香螺、祁紅毛峰三個品類,祁紅毛峰是祁紅中的上品。不同于傳統(tǒng)祁紅采摘一芽二、三葉的芽葉作原料,祁紅毛峰采制工藝更為精細,采用一芽一葉、一芽二葉進行全發(fā)酵,憑借葆和堂獨創(chuàng)的木質揉捻技術和創(chuàng)始人張衛(wèi)海的獨特的制作工藝,結合黃山毛峰的造型手法制作而成,較傳統(tǒng)紅茶香氣高。
祁紅毛峰采摘于原生茗洲茶樹,生長于原生態(tài)的茗洲古村中,位于神秘的北緯30°線上海拔600-800米的原始森林中。該地森林覆蓋率達97%以上,負氧離子含量極高,植被保護完好,水質絕佳,含適度礦物質,空氣純凈濕潤。茗洲地質是遠古洪水沖擊形成的沙洲地,茶園生長在特有的爛石沃土之上,《 茶經(jīng)》稱茶山之土“上者生爛石,中者生礫壤,下者生黃土”。茗洲種茶樹是一種高產(chǎn)優(yōu)質品種,葉片大,葉色深綠油亮,葉面稍隆起,肉厚質嫩,育芽能力強,發(fā)芽整齊,肥壯重實,且抗寒性較強,適制紅、綠茶。
原生茗洲茶樹天性高貴,其生長區(qū)域周圍少有雜樹,常與銀杏、紅豆杉、原生菩提等珍貴樹種相伴。茶園在依山傍水,終年云霧縹繞,四季百花溢香,云蒸霞蔚的優(yōu)越自然環(huán)境中,憑借著臨水而居的獨特自然條件,孕育出茗洲茶的高貴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