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茶葉標準(茶葉產品標準)
茶葉產品標準
茶葉產品標準號指的是茶葉生產標準執(zhí)行號,如普洱茶是按照《GB/T22111-2008》國家標準生產、運輸、儲存,除此之外,要注意區(qū)別嘜號,嘜號為4~5個數字,如7542,前兩位為該款茶的配方年份,第三位為原料等級,末尾一位為生產茶廠的編號。
我國現(xiàn)行有關茶葉標準內容包括產品標準、檢驗方法標準和包裝、貯運標識、標準。
其中有國際標準,出口商品茶標準、國內商品茶標準。
茶葉產品標準中國家標準有幾項
GB/T 15000.2-2019 標準樣品工作導則 第2部分:常用術語及定義
標準類別:國家標準
標準狀態(tài): 現(xiàn)行有效
頒發(fā)部門:國家市場監(jiān)督管理總局,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
發(fā)布日期:2019-12-10
實施日期:2019-12-10
標準介紹
GB/T 15000.2-2019 標準樣品工作導則 第2部分:常用術語及定義
GB/T 15000的本部分界定了標準樣品相關的術語和定義,特別是用于標準樣品產品說明書、證書和相應的研制報告中的術語。
相關公告:國家市場監(jiān)督管理總局、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關于批準發(fā)布《農產品基本信息描述 茶葉》等177項國家標準和2項國家標準修改單的公告(2019年第14號)。
茶葉產品標準中國家標準有幾個?
DB標準一般是當地或本行業(yè)內部質量控制的標準;茶企還有一套企業(yè)標準。每個企業(yè)的標準都不一樣,一些企業(yè)標“特級”的茶葉,品質可能跟人們通常理解的最高等級有很大出入。還有一些私房茶,對等級的劃分更是隨意。所以在購買茶葉時不要盲目迷信等級,可以學習一些選購技巧。
茶葉產品標準代號大全
GB/T 13738.2-2008 紅茶 第2部分:工夫紅茶 本標準把工夫紅茶產品按其感觀品質和理化指標化分為特級、一級至六級,共七個等級。如果紅茶產品當然可以標注其經檢驗達到標準規(guī)定的等級。
茶葉產品標準號是生產日期嗎
1、不是。
2、嘜號僅僅是特定歷史時期下的特定產物。
3、嘜號,即英文“mark”之意。系省公司于1976年決定使用,1978年正式通告各廠使用,專為茶品出口之用。
4、關于嘜號的每個位置上的數字,曾有具體的指向意義,比如所謂頭兩位系配方最早使用年份、第三位是配方編號或原料平均等級,第四位代表省公司旗下的四個國營廠等等。
可是許多知名茶品的嘜號都是75開頭,與嘜號的使用時間并不匹配,且后來又有人為將嘜號頭兩位數字改“早”以為茶品“拔份”的情況出現(xiàn),比如比8592還晚出現(xiàn)的7592,還有更可笑的7262,最早出現(xiàn)于皇后時代的國營廠。
甚至同一個嘜號本身也會有所變化,若是能夠將國營廠嘜號時代的茶品進行逐年比對,會發(fā)現(xiàn)其原料等級是有所變化的,這也就意味著第三位也是不老靠譜的o(╯□╰)o
至于第四位,相對而言還是比較穩(wěn)定的。不過在上世紀九十年代省公司拖欠下屬各茶廠的貨款,各廠遂拒絕為省公司供貨,省公司于是自行尋找茶廠生產嘜號茶(此段在
中糧旗下的中國茶葉出品的各類茶葉品質如何?有推薦的嗎 - 知乎
略有提及)。由此也就有了省公司版本的7542、7572等等。市場對于省公司的行為也給予了積極的回應,一直以來同時代老茶行情,省公司的貨色總是不及勐海廠的值錢~~~~5、鑒于嘜號第四位系指向茶廠編號,而國營廠或是關門或是改制,因此可以將嘜號時代的終結定為國營廠全面改制的時間。
6、此后所謂嘜號僅僅意味著一個商品名而已——未必指向配方時間、配方內容甚至生產廠家,就當做一個商品指向即可。畢竟對于品質的判斷應來自于開湯而不是數字。
茶葉產品標準號
茶葉gbt19598是安溪鐵觀音執(zhí)行的是國家標準GB/T 19598-2006 《地理標志產品 安溪鐵觀音》,該標準于2004年首次發(fā)布,2006年進行修訂。
清香型安溪鐵觀音分為特級、一級、二級、三級;濃香型安溪鐵觀音分為特級、一級、二級、三級、四級。
安溪鐵觀音的標簽至少應包括以下內容:產品名稱;廠名、廠址;凈含量;生產日期、保質期和貯藏說明;產品標準號;質量等級;食品衛(wèi)生許可證號。
茶葉產品標準號怎么申請
GB 4927-2008 ,啤酒是人類最古老的酒精飲料,是水和茶之后世界上消耗量排名第三的飲料。啤酒于二十世紀初傳入中國,屬外來酒種。啤酒是根據英語Beer譯成中文“啤”,稱其為“啤酒”,沿用至今。啤酒以大麥芽﹑酒花﹑水為主要原料﹐經酵母發(fā)酵作用釀制而成的飽含二氧化碳的低酒精度酒。
茶葉產品標準號是什么意思
1、范圍
本標準適用于無公害茶葉加工條件與衛(wèi)生要求。
本標準適用于由茶樹鮮葉加工而成的綠茶、紅茶、緊壓茶、花茶類的無公害茶葉。
2、引用標準
下列標準所條文,通過在本標準中引用而構成本標準的條文。本標準出版時,所示版本均為有效。所有標準都會被修訂,使用標準的各方應探討使用下列標準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5009.11-1996 食品中總砷的測定方法
GB/T5009.19-1996 食品中六六六、滴滴涕殘留量的測定方法
GB7718-1994 食品中標簽通用標準
GB/T8302-1997 茶 取樣
GB8321.1-1987 農藥合理使用準則(一)
GB8321.2-1987 農藥合理使用準則(二)
GB8321.3-1989 農藥合理使用準則(三)
GB8321.4-1993 農藥合理使用準則(四)
GB8321.5-1997 農藥合理使用準則(五)
GB/T8321.6-1999 農藥合理使用準則(六)
GB9679-1988 茶葉衛(wèi)生標準
GB9679-1989 食品包裝用原紙衛(wèi)生標準
GB14935-1994 食品中鉛限量衛(wèi)生標準
GB/T17331-1998 食品中有機磷和氨基甲酸酯類農藥多種殘留的測定
GB/T17332-1998 食品中有機氯和擬除蟲菊酯類農藥多種殘留的測定
3、鮮葉的加工條件
3.1鮮葉盛裝容器必須潔凈、透氣、無污染、不緊壓,不得用塑料袋材料,運輸、貯存時也必須清潔衛(wèi)生。
3.2鮮葉、毛茶收購應嚴格行驗收標準,不得收購摻假,含有非茶類物質以及有異味、霉變、劣變的茶葉,或污染農藥或其他物質等不符合衛(wèi)生要求的茶葉。拼堆和堆放地點應通風、干燥、潔凈、不得與化肥等其他雜物混合存放。
3.3環(huán)境條件
茶廠選址、廠區(qū)和建筑設計必須符合《中華我民和國環(huán)境保護法》、《中華我民共和國食品衛(wèi)生法》、《工業(yè)企業(yè)設計衛(wèi)生標準》的有關規(guī)定;茶廠應遠離糞池、垃圾場及排放三廢的工業(yè)企業(yè)等各種現(xiàn)有的與潛在的污染源。
3.4人員要求
參與無公害茶加工廠人員上崗前和每一年度均須體檢,健康合格者才能上崗。必須保持個人衛(wèi)生,禁止吸煙和隨地吐痰。
4、包裝材料
無公害茶葉的包裝料必須符合GB11680的規(guī)定。
5、無公害茶的衛(wèi)生要求
無公害茶葉的衛(wèi)生標準必需符合GB9679。
5.1感官要求
具有該茶類正常的商品外形及固有的色、香、味,不得混有異種物植物葉,不含非茶類物質,無異味,無異嗅,無霉變。
5.2衛(wèi)生指標見附表A,出口茶葉的衛(wèi)生指標見附錄A、附錄B。
6、檢驗衛(wèi)生
感官要求用感官方法檢驗,其余指標檢驗方法見附表A、附表B。
7、檢驗規(guī)則
7.1取樣與組批
7.1.1組批:請確定“批”的內容。
7.1.2取樣:按GB/8302進行
7.2制定規(guī)則
經取樣檢測,如查有一項指標未符合本標準的規(guī)定,則判該批產品為合格。
8、標識
無公害茶葉的食品標簽必須符合GB7718的規(guī)定。
無公害 質量標準
茶葉產品標準號DB
六堡是地名,今廣西梧州六堡鎮(zhèn)。明朝時,此地有一堡、二堡,一直到六堡。因六堡所產的茶在該茶產區(qū)品質最佳,故以“六堡”作為這個茶產區(qū)茶的名字。
六堡茶有著一千多年的悠久歷史,以散茶為主,按六大茶類的分類方法,歸屬黑茶類。
六堡茶因其獨特的祛濕調腸胃功效而興盛與傳承。
2014年12月30日實施的,廣西壯族自治區(qū)地方標準DB 45/T 1114-2014《地理標志產品 六堡茶》中,關于“六堡茶”是這樣定義的:選用蒼梧縣群體種、廣西大葉種及其分離、選育的品種、品系茶樹的鮮葉為原料,按特定的工藝進行加工,具有獨特品質特征的黑茶。
何謂古法六堡茶
古法,簡單講,是指老工藝、老手藝。
古法六堡茶,是指原料及工藝采用自古流傳的罨堆或其它非冷水發(fā)酵工藝等傳統(tǒng)方法加工制作的六堡茶。
所謂罨(罨:粵語讀 ∧p,普通話讀yǎn)堆發(fā)酵,是指利用揉捻后的茶青自身的汁液進行堆放發(fā)酵的工藝。罨堆的次數與每次時間的長短取決于加工者所需要的口感及湯色;罨堆發(fā)酵有時又叫做鮮葉發(fā)酵。
所謂非冷水發(fā)酵工藝,是指采用蒸、焗等方法發(fā)酵的工藝。
因此,可以說:六堡茶的古法工藝與現(xiàn)代工藝主要是就六堡茶的主要發(fā)酵工藝而言的,現(xiàn)代工藝六堡茶是指以冷水渥堆發(fā)酵或借助現(xiàn)代機械設備發(fā)酵的六堡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