瞬間復(fù)活的茶葉叫什么用(什么茶葉一泡就像復(fù)活)
什么茶葉一泡就像復(fù)活
我精心照料了快半年之后,文竹完全恢復(fù)了往日的樣子,又長出了長長的嫩葉,嫩綠的枝條上伸出一個個小節(jié),小節(jié)上又長出小米粒大小的新枝。垍頭條萊
又過了一段時間,這盆文竹上面,盡是覆蓋一層新綠,嫩嫩的、淡淡的,頑強的綠色恣意地流淌……它的復(fù)活讓我再忙也不忘了照料它,它教會了我要熱愛生命,保護(hù)生命。它用對生的執(zhí)著追求,戰(zhàn)勝了死亡,從早已干涸的土壤里獲得生機(jī)。萊垍頭條
一泡就開的茶葉
你說的應(yīng)該叫“老鷹茶”又名紅白茶, 皖南山區(qū)特產(chǎn)。 老鷹茶是樟科的木本植物,《四川野生經(jīng)濟(jì)植物志》中直稱其為老鷹茶樹。屬常綠喬木,葉互生,葉質(zhì)甚厚,色澤深綠。這種樹遍及四川山區(qū),生長海拔要求比較高,在雅安,什邡等較多,采其嫩枝嫩葉哂干后,可當(dāng)茶泡飲,當(dāng)?shù)厝朔Q它為老鷹茶,也叫作老陰茶,特別是四川的農(nóng)村有自采自制自飲老鷹茶的習(xí)慣。在城鎮(zhèn)和交通碼頭到處可見涼飲的老鷹茶,甚至在重慶、成都這樣的大城市,也在這種涼茶,花錢不多即可痛飲至飽?! ‖F(xiàn)在其人工種植還有一定難度,老鷹茶含芳香油很多,也含多酚類化合物,泡飲時校清香,滋味厚實,先澀后甘,初飲者可能會說;"氣味難受",但常飲后反覺得老鷹茶口勁大,滋味濃而殺口,在夏天飲用更覺得消暑解渴、提神助興。 其在民間有消暑,健胃開脾的功效。
什么茶葉一泡就像活了
是苦丁茶
英文名Leaf of Chinese Holly, leaf of Broadleaf Holly,是冬青科冬青屬苦丁茶種常綠喬木,俗稱茶丁、富丁茶、皋盧茶,主要分布在西南地區(qū)(四川、重慶、貴州、湖南、湖北)及華南地區(qū)(江西、廣東、福建、海南)等地,是純天然保健飲料。
苦丁茶中含有苦丁皂甙、氨基酸、維生素C、多酚類、黃酮類、咖啡堿、蛋白質(zhì)等200多種成分。成品茶清香有苦味、而后甘涼,具有清熱消暑、明目益智、生津止渴、利尿強心、潤喉止咳、降壓減肥、抑癌防癌、抗衰老、活血脈等多種功效,素有“保健茶”、“美容茶”、“減肥茶”、“降壓茶”、“益壽茶”等美稱。袋泡苦丁茶、苦丁茶沖劑、苦丁茶含片、復(fù)合型苦丁茶等。
拓展內(nèi)容:
教你們一個防止身份信息泄露的辦法:
在一些小網(wǎng)站或者不知名網(wǎng)站注冊時謹(jǐn)慎填寫真實個人信息。一些小網(wǎng)站由于安全措施不強,容易被黑客所攻擊,從而導(dǎo)致網(wǎng)站注冊用戶的信息泄露,同時這些小網(wǎng)站對工作人員管理制度的不完善,可能導(dǎo)致工作人員將用戶信息泄露給不法分子。
定期對手機(jī)和電腦進(jìn)行木馬病毒的查殺。手機(jī)和電腦在使用過程中有可能會感染木馬病毒,這些木馬會將手機(jī)或者電腦中的信息發(fā)送到編寫者指定的位置,因此我們需要定期使用安全工具對手機(jī)和電腦并行病毒查殺。同時要養(yǎng)成良好的上網(wǎng)習(xí)慣:不安裝來歷不明的軟件,不打開危險鏈接,不瀏覽非法網(wǎng)站。
謹(jǐn)慎上傳身份證照片,上傳身份證時在照片上加上表示用途的文字。在密碼找回、支付工具認(rèn)證、網(wǎng)上申請信用卡的時候需要我們上傳身份證照片,一定要謹(jǐn)慎,堅持”能不上傳就不上傳“的原則,上傳照片時一定要加上表示該照片用途的文字水印,同時水印要與身份證的文字有一定的重合,不要全部在空白處。
一顆茶葉泡出來就是一朵
龍都香茗是產(chǎn)于榮縣和自貢市的一種茉莉花茶。榮縣古稱榮州,毗鄰恐龍故鄉(xiāng)自貢市,因此這一地區(qū)亦稱“龍都”。榮縣自古產(chǎn)茶,《榮縣志》稱:“茶自古有之,晉以前茶不通行,惟蜀惟盛。則唐天下風(fēng)尚矣”。至今在縣境西部金花鄉(xiāng)的帽子山,還發(fā)現(xiàn)有野生大茶樹的分布。你描述的感覺像是碧螺春
茶葉泡起來
原因:茶葉經(jīng)過炒制是干的,干茶會有部分的氣體存在,這些氣體的存在就會使得剛沖的茶浮在水上,當(dāng)干茶慢慢被水浸潤,氣體排出,茶葉就會下沉。
解決方法:可以沖少一點水,搖一搖,讓茶葉得到充分的浸潤,再沖水并讓茶葉在杯中上下翻動,茶葉就會很快下沉了,水溫在80度為宜。
茶葉:指茶樹的葉子和芽。別名茶、槚(jiǎ),茗,荈(chuǎn)。泛指可用于泡茶的常綠灌木茶樹的葉子,以及用這些葉子泡制的飲料,后來引申為所有用植物花、葉、種子、根泡制的草本茶,如“菊花茶”等;用各種藥材泡制的“涼茶”等,在中國文學(xué)中亦稱雷芽。有些國家亦有以水果及香草等其它植物葉而泡出的茶,如“水果茶”。
一泡就立起來的茶葉
泡出來能立起來的茶有很多,一般有龍井和雀舌等等。
什么茶葉一泡就像復(fù)活水一樣
1、本為飲茶妨睡早,強尋詩句擬寒山。萊垍頭條
2、日長知道游車倦,自汲新泉喚飲茶。萊垍頭條
3、人生就像一杯茶,不會苦一輩子,但總會苦一陣子。 條萊垍頭
4、沖泡之后,茶芽朵朵,葉脈綠色,似片片翡翠起舞,顆顆葉片臥底后,飲之唇齒留香,回味無窮。 萊垍頭條
5、捧杯沏茶,開水向杯里一倒,馬上看到一團(tuán)白霧騰空而起,慢慢地出現(xiàn)了一只白鶴.這只白鶴對明宗點了三下頭,便朝藍(lán)天翩翩飛去了.再往杯子里看,杯中的茶葉都齊嶄嶄地懸空豎了起來,就像一群破土而出的春筍.過了一會,又慢慢下沉,就像是雪花墜落一般. 垍頭條萊
6、杯里的茶因遇到水而上浮,杯里的茶因為遇到水而清香。待香散盡,茶也變涼。 萊垍頭條
7、喝茶是一種境界,喝茶的時候什么也不要想、什么也不要說,連喝茶的心都不要有。全身心貫注在茶上,一口一口慢慢品茗,不要在意茶味的甘苦,你的心越清凈,喝出來的茶越清香甘爽。由是可知,喝茶其實就是在品味生活。萊垍頭條
8、武夷春暖月初圓,采摘新芽獻(xiàn)地仙。條萊垍頭
9、不應(yīng)辜負(fù)花枝去,且嗅清香倍飲茶。萊垍頭條
10、忙里偷閑,且和一杯茶去,苦中作樂,再倒一碗酒來。萊垍頭條
11、輕濤松下烹溪月,含露梅邊煮嶺云。條萊垍頭
12、延英引對碧衣郎。江硯宣毫各別床。天子下簾親考試。宮人手里過茶湯。 條萊垍頭
13、男耕田,女采茶,老婆婆帶娃娃,不荒一丘田,不老一蔸茶。條萊垍頭
14、飲茶作別出蘿門,相送猶懷握手溫。頭條萊垍
15、二兩茶葉一斤鹽,斤半茶葉有衣穿,改善生活在眼前;一斤茶葉十斤鋼,四斤茶葉百斤糧,建設(shè)祖國富雙強。 垍頭條萊
16、日子,不是忍耐,就是等待。不如以茶靜心,過得從容。奮斗,不是忍耐,就是等待。不如以茶敬心,贏得坦蕩。愛情,不是忍耐,就是等待。不如以茶凈心,愛得真潔。人生,不是忍耐,就是等待。不如以茶盡心,活得純粹。萊垍頭條
17、清晨,坐在電腦前,我喜歡喝一杯茶,看幾許文字。一夜安眠,晨光清朗,再有香茗陪伴,心情愜意如風(fēng)。我有兩種品質(zhì)很好的茶葉。綠茶清香,紅茶馥郁。綠茶適合慢飲,啜咂之間,余味慢慢從牙尖、嘴角蔓延,其香邈遠(yuǎn)。而紅茶要一口一口的飲下,溫潤香濃,讓人心神蕩漾。萊垍頭條
18、沒有品味開始的苦澀,怎能享受日后的甘甜。 萊垍頭條
19、舊人和舊茶都一樣,剛剛開始的時候就如滾燙的水沏到茶杯里,茶味是越來越濃的,但總免不了,喝掉之后要再重新倒。 萊垍頭條
20、陽羨春茶瑤草碧,蘭陵美酒郁金香。萊垍頭條
21、西湖龍井是我國的第一名茶,產(chǎn)于浙江杭州西湖的獅峰、龍井、五云山、虎跑一帶,歷史上曾分為"獅、龍、云、虎"四個品類,其中多認(rèn)為以產(chǎn)于獅峰的品質(zhì)為最佳。龍井素有"色綠、香郁、味醇、形美"四絕著稱于世。形光扁平直,色翠略黃似糙米色,滋味甘鮮醇和,香氣幽雅清高,湯色碧綠黃瑩;葉底細(xì)嫩成朵。 萊垍頭條
22、草堂荒產(chǎn)蛤,茶井冷生魚。萊垍頭條
23、此地千古茶國,滿城都是君子。尋味君子知味來,伴香雅士攜香去。垍頭條萊
24、好茶不怕細(xì)品,好事不怕細(xì)論。萊垍頭條
25、干癟的外形,暗淡的顏色,因了水的注入就綻放美麗的容顏,散發(fā)清淡的香味,而她沉入水底時,人們在青綠的水中回味她的美。 萊垍頭條
26、千秋同俯仰,唯青山不老,如見故人。 萊垍頭條
27、茶品質(zhì)獨特,它未經(jīng)窨花,茶湯卻有濃郁的鮮花香,飲時甘馨可口,回味無究。萊垍頭條
28、四大皆空,坐片時何分爾我。 頭條萊垍
29、寒夜客來茶當(dāng)酒,竹爐湯沸火初紅。條萊垍頭
30、一杯茶,品人生沉?。黄匠P?,造萬年世界。垍頭條萊
31、你錯了,水仙茶比較特別,等它沒有茶味的時候呢,它才會真正的開始散發(fā)悠香。只要你閉上眼睛,你就可以感覺到,那花在唇齒間復(fù)活;然后聽到那水仙在心里綻放的聲音。萊垍頭條
32、藥看辰日合,茶過卯時煎。萊垍頭條
33、中國人有一個說法:“茶如隱逸,酒如豪士;酒以結(jié)友,茶當(dāng)靜品。”喝酒可以熙熙攘攘呼朋喚友,而喝茶還真是一件清靜的事。頭條萊垍
34、亂飄僧舍茶煙濕。密灑歌樓酒力微。江上晚來堪畫處。漁人披得一蓑歸。 萊垍頭條
35、茶敬客來茶當(dāng)酒,云山云去云作車。 萊垍頭條
36、煙自抽,茶自酌,說長說短自由天。萊垍頭條
37、一杯濃郁芳香的茶總有變淡的時候,一段刻骨銘心的感情總會隨時光的流逝而淡忘。 萊垍頭條
38、茶味人生,有苦澀也有甘甜。 萊垍頭條
39、一片片茶葉,在水中翩躚起舞,如同一個個靈魂在水中游走。欣賞著茶的舞姿,傾聽著懷舊的音樂,過去的時光仿佛又回到了眼前。 萊垍頭條
40、田田詩客句,閑傾荷露試烹茶。萊垍頭條
一泡就活過來的茶葉
活茶是一種既不高溫、又不發(fā)酵的茶類,可以一直保持活性,所以名“活”茶。
“活茶”其實并不是“創(chuàng)新”,而是“逆襲”。宋代以前,制茶的主流標(biāo)準(zhǔn)就是:防止發(fā)酵和高溫。后來,這個標(biāo)準(zhǔn)被朱元璋咔擦掉了,之后制茶方法就改變?yōu)椋簯?yīng)用發(fā)酵和高溫。所以在宋代以前,沒有六大茶類,只有活茶;而朱元璋以后,就沒有了活茶,陸續(xù)出現(xiàn)了六大茶類。
社會需要高管白領(lǐng)、模特明星,也需要吃苦耐勞的清潔工。“活茶”就是茶中的清潔工,它不擅長待客,不適合商談,不登雅集之堂,不配英式茶點,只能干一種最臟最累的活:幫助人們打掃身體,通經(jīng)絡(luò),解食毒。
一泡就化的茶葉是啥
龍珠茶又名茉莉繡球、龍珠花茶、太極龍珠,是以其形狀取名的茶。采用福鼎大白茶等良種早春嫩芽制成坯,并以雙瓣和單瓣茉莉花交叉重窨“七窨一提”而成。成品外形毫芽肥壯重實,滿披銀毫,經(jīng)精工巧制成珠球形狀,美名“龍珠”。其茶香氣鮮濃,帶有清幽的茉莉花香,滋味濃醇,湯色微黃。
龍珠茶",是生活在廣西、湖南、貴州三省區(qū)交界處的苗族、瑤族等少數(shù)民族喜歡飲用一種特種茶。當(dāng)?shù)乩习傩瞻岩疤佟⒉枞~和換香樹等枝葉堆放在一起,從而引來許多小黑蟲,當(dāng)這些小黑蟲吃完堆在一起的枝葉后,留下來的是比黑芝麻還小的粒狀蟲屎和部分殘余莖梗。用篩子去殘渣,取其蟲屎,美名"龍珠"。把它放在鍋上炒干,再按蜂蜜:茶葉:蟲屎=1:1:5的比例混合后復(fù)炒,蟲屎茶便炮制而成。
蟲屎茶又名"龍珠茶",是廣西桂林和湖南城步縣的特產(chǎn)。當(dāng)?shù)乩习傩瞻岩疤佟㈥惸甑年惒韬突ㄏ銟涞戎θ~置于裸露的竹籃或?qū)⒉枞~一片片串起,化香夜蛾織網(wǎng)產(chǎn)卵,成蛆后,幼蟲咀咬茶葉成渣(珠狀),沾掛在網(wǎng)外做保護(hù)偽裝.珠狀的茶渣就是"蟲屎茶",民間稱"龍珠茶".對抑制胃泛酸特別有效.一般夜蛾是不會選在新茶產(chǎn)卵的.。用篩子篩子去殘渣,取其蟲屎,美名"龍珠"。把它放在鍋上炒干,再按蜂蜜:茶葉:蟲屎=1:1:5的比例混合后復(fù)炒,蟲屎茶便炮制而成。
提到"蟲屎",許多人會聯(lián)歡想到臭和臟,其實不然,它帶高雅的熟香,味濃略顯甜,口味醇厚,湯色烏深,別有風(fēng)味,連飲數(shù)杯,絕無膩感、反而感到情緒昂揚,思路廣開。蟲屎茶不但香味好,而且還是健胃的良藥,對胃功能較差的人來說,尤有助益。
蟲屎茶不僅含有茶葉的成分,而且含有茶蟲吃了茶葉后所排泄出來的有機(jī)物.蟲屎茶藥用價值較高,正宗的六堡野生茶蟲屎,品飲之后再飲什么茶都顯得淡水,再無味道。其實蟲屎茶在農(nóng)家一向是以當(dāng)藥為主,往往以陳年為佳。真正的農(nóng)家六堡茶蟲屎,應(yīng)是甘甜極夠,茶香明顯(多為霜降大葉茶香),且爽口耐泡,少許(約1克)就可五六人品嘗。當(dāng)然,茶蟲屎好與否決定于茶蟲所吃的茶葉質(zhì)量與時間來決定的,正宗的六堡野生茶加上陳年,泡飲起來入口較純而無異味,過后滿口生津回甘,久久不消。
蟲茶是中國特有的林業(yè)資源昆蟲產(chǎn)品,是傳統(tǒng)出口的特種茶。蟲茶是由化香夜蛾、米黑蟲等昆蟲取食化香樹、苦茶等植物葉后所排出的糞粒。蟲茶約米粒大小,黑褐色,開水沖泡后為青褐色,幾乎全部溶解,像咖啡一樣,飲用十分方便。如果用茶的科學(xué)定義來衡量,其實這蟲茶并不是茶,只不過人們食用這種蟲子的糞便的方法與我們飲茶相近,故而將其稱作“茶”。這樣也好,在飲用時讓我們忘記它的本來身份,以免心理有不舒服的感覺。
蟲茶味清香,類似茶葉。盡管我國是一個茶葉生產(chǎn)和消費的大國,但蟲茶卻鮮為人知。其實,蟲茶在我國生產(chǎn)和飲用已有悠久的歷史。早在明朝,李時珍的《本草綱目》中就有記載。
蟲茶的營養(yǎng)價值高于普通茶葉,含有18至19種氨基酸,一定量的粗蛋白、粗脂肪、糖類、單寧、維生素等營養(yǎng)成分,還含有人體所需的微量元素。
醫(yī)療功效 :
可調(diào)血脂、血糖、平衡血壓,減肥胖,改善睡眠,延緩衰老,增強免疫力,抵消藥物對人體的副作用,防癌抗癌,潤腸通便。早在1525年明朱棣《救荒本草》中就有記載。
一泡就復(fù)活的茶
圣蜜的活茶面膜很好用。
到手后真的用一次就愛上,它是三合一的卸妝效果,一瓶搞定臉眼唇,ph值弱酸性的溫和不刺激也無戚薇,對敏感肌很友好。質(zhì)地清透,清爽不粘膩,上臉輕松卸掉妝容,而且用后也沒有不適感。因為含有天然成分,用完之后臉上都是水嫩嫩的。
會復(fù)活的茶葉是什么茶
茶是古人的一種上佳飲品,但品茶賦詩更成了一種高雅的文化。而茶詩是文人墨客在品茶后對茶的贊譽和有感之言。她也是中國詩歌中的一個分支,雖然在浩如煙海的中國詩歌典籍中,茶詩所占比例非常小,但是在藝術(shù)成就上卻美不勝收,不少篇至今膾炙人口。唐宋時期是茶詩創(chuàng)作的巔峰期,一些名人大咖紛紛亮相,把茶詩文化推上了一個高潮,筆者選幾首經(jīng)典的茶詩之作與大家共享。
第一首是唐·皎然寫的《飲茶歌誚崔石使君》:
越人遺我剡溪茗,采得金牙爨金鼎。
素瓷雪色縹沫香,何似諸仙瓊?cè)餄{。
一飲滌昏寐,情來朗爽滿天地。
再飲清我神,忽如飛雨灑輕塵。
三飲便得道,何須苦心破煩惱。
此物清高世莫知,世人飲酒多自欺。
愁看畢卓甕間夜,笑向陶潛籬下時。
崔侯啜之意不已,狂歌一曲驚人耳。
孰知茶道全爾真,唯有丹丘得如此。
唐代詩人皎然在這首詩里用飲茶的好處來誚(譏嘲)崔石的飲酒,并列舉了東晉兩個著名的飲酒人物:畢卓、陶潛。皎然講述了他品飲剡溪茗的感受:第一飲達(dá)到滌昏寐,第二飲達(dá)到清我神,第三飲達(dá)到最高的境界——得道。同時指出茶是最清高的,而飲酒則是一種自欺?!笆胫璧廊珷栒妫ㄓ械で鸬萌绱恕痹撛娛状翁岢觥安璧馈眱勺?。把飲茶上升到“道”的意義上,是這首詩的獨到之處,也開創(chuàng)了中國“茶道”之紀(jì)元。
僧皎然(公元約720-約公元803 ),俗姓謝,字清晝,吳興(今浙江湖州)人,唐代著名詩僧,謝靈運的十世孫。
皎然在文學(xué)、佛學(xué)、茶學(xué)等方面頗有造詣。與顏真卿、靈澈、陸羽等和詩,現(xiàn)存470首詩。多為送別酬答之作。情調(diào)閑適,語言簡淡。皎然的詩歌理論著作《詩式》
第二首是唐白居易的《謝李六郎中寄新蜀茶》
《謝李六郎中寄新蜀茶》
唐·白居易
故情周匝向交親,新茗分張及病身,
紅紙一封書后信,綠芽十片火前春。
湯添勺水煎魚眼,未下刀圭攪曲塵,
不寄他人先寄我,應(yīng)緣我是別茶人。
白居易不僅是唐代著名的現(xiàn)實主義詩人,還是負(fù)有盛名且影響深遠(yuǎn)的 文學(xué)家。他不僅詩寫得好,而且還是一個品茶行家。原因就是他親自種過茶樹,對茶葉了解頗深,也常常得到親友們饋 贈的茶葉。在這首《謝李六郎中寄新蜀茶》描寫了他與李六郎中之間的深厚交情,同時,最后兩句“不寄他人先寄我,應(yīng)緣我 是別茶人”說出了他是一個品茶的行家。詩人懂茶,讓茶更有了一種文化的依附,內(nèi)涵更加豐富。這就是詩對茶的作用。
第三首是唐朝皮日休的《茶中雜詠·茶人》
《茶中雜詠·茶人》
唐·皮日休
生于顧渚山,老在漫石塢。
語氣為茶荈,衣香是煙霧。
庭從穎子遮,果任獳師虜。
日晚相笑歸,腰間佩輕簍。
這首詩說的大致意思為:茶人出生在這顧渚山上,也在這漫石塢中慢慢老去。與茶人們聊天,他們說的都是這個季節(jié)的茶葉,茶葉聞起來還是很清新,香氣很重,茶人們的衣服上也散發(fā)出陣陣茶香。穎子樹已經(jīng)把茶人們的庭院遮住,主人不在家,狗在庭院內(nèi)叫個不停。茶人們要天色很晚的時候才從茶園中歸來,臉上掛滿了微笑,腰間掛著輕輕的茶簍。
詩人在與茶人的閑聊中體會到了茶人長時間在茶院中勞作的辛苦,茶與人都融合到一起了,才有了看見的和聞到的“語氣為茶荈,衣香是煙霧”。
皮日休是晚唐著名詩人、文學(xué)家,與陸龜蒙齊名,世稱"皮陸"。其詩文兼有奇樸二態(tài),且多為同情民間疾苦之作,被魯迅贊譽為唐末“一塌糊涂的泥塘里的光彩和鋒芒”。《新唐書·藝文志》錄有《皮日休集》、《皮子》、《皮氏鹿門家鈔》多部,對于社會民生有深刻的洞察和思考。
第四首是唐陸龜蒙的茶具十詠·茶灶》
《茶具十詠·茶灶》
唐·陸龜蒙
無突抱輕嵐,有煙映初旭。
盈鍋玉泉沸,滿甑云芽熟。
奇香襲春桂,嫩色凌秋菊。
煬者若吾徒,年年看不足。
這首詩的大致意思為:山中被霧氣環(huán)抱著,如煙的霧氣映射著早晨的太陽。鍋中那甘甜清澈的泉水已經(jīng)沸騰了,整個甑里的茶芽都已經(jīng)熏蒸完畢。
高揚特殊的香氣熏染著美麗的春色,茶葉鮮嫩的顏色已經(jīng)接近于菊花版的黃色。灶下燒火的人如同我的門徒,每一年都會見到他。
陸龜蒙與皮日休,都晚唐著名詩人、文學(xué)家不僅是詩友,更是茶友,且兩人在茶與詩上的造詣都非常高。兩人在蘇州偶然相識后,每日以詩歌唱和,評茶鑒水,讓人羨慕不已。
在他們的詩歌唱和中,陸龜蒙的《奉和襲美茶具十詠》和皮日休的《茶中雜詠10首》對后世影響最為深遠(yuǎn)。幾乎涵蓋了茶葉制造和品飲的全部,他們以詩人的靈感、豐富的詞藻,藝術(shù)、系統(tǒng)、形象地描繪了唐代茶事,對茶葉文化和茶葉歷史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義。
懂茶、知茶才能讓茶在詩文里升華,筆者介紹的這幾位都是唐朝種茶、懂茶、知茶的高人,有是唐朝著名的詩人、文學(xué)家和文化旗手,所以他們寫出來的茶詩不一般,一直流傳至今讓人們津津樂道……
2019年8月31日于艾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