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茶葉出口國比例(全國茶葉出口量)
全國茶葉出口量
中國不僅是世界第一大產茶國,也是世界主要出口國。盡管按照出口量計算中國排在第二位,僅次于肯尼亞,但按出口額計算的話,則中國茶葉出口自2015年以來連續(xù)幾年位居世界首位。據中國海關統(tǒng)計,2018年出口綠茶30.3萬噸,占中國茶葉出口總量的80.4%,出口額12.2億美元,占茶葉出口額的63.9%;出口紅茶3.3萬噸,為綠茶的1/10。
2017年中國茶葉出口量
2020年1-12月,中國茶葉出口量總計為34.88萬噸,比2019年全年減少1.77萬噸,同比減少4.86%。分茶類來看,2020年全年,除普洱茶外,其余茶類的出口量均有不同幅度減少。
茶葉月度出口量普遍下降
據中國海關數據,2020年12月,中國茶葉出口量為2.46萬噸,同比減少24.88%,出口額為1.59億美元,同比減少17.11%,12月出口均價為6.47美元/千克,比2019年同期上漲10.34%。
全國茶葉出口量排行
2020年全球前五大茶葉出口國共出口茶葉147萬噸,其中肯尼亞茶葉出口量為52萬噸,同比增長4.6%,位列第一。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肯尼亞,其余四個國家茶葉出口量同比均有下降。艾媒咨詢分析師認為,多個主要茶葉出口國家在疫情的影響下,茶葉的生產與出口計劃均受到一定的影響,而未來隨疫情的散去,茶葉的生產與出口將會慢慢復蘇。
中國茶葉出口額
2019年福建省茶葉全產業(yè)鏈產值近1200億元,茶葉產量、單產、茶樹良種推廣率、全產業(yè)鏈產值、出口額增速等五項指標均居全國第一。目前,福建現有茶葉類農業(yè)產業(yè)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yè)13家、省級重點龍頭企業(yè)155家,約占省級以上龍頭企業(yè)總數的20%。安溪鐵觀音、武夷巖茶被評為中國茶葉十大區(qū)域公用品牌,福鼎白茶被評為中國茶葉優(yōu)秀區(qū)域公用品牌。2019年茶葉產量19200噸,比2008年增長260%;據統(tǒng)計,武夷山茶業(yè)總產值達到21.12億元,比2008年增長近一倍
我國茶葉出口量
我國綠茶品種與產量均居世界首位,綠茶,不發(fā)酵茶,六大茶類之一,綠茶也是六大茶類中受眾人群較廣,產量較高的茶品,在我國茶葉總產量中,綠茶占比超過六成,其次是紅茶、黑茶、烏龍茶、白茶,同時綠茶的產量亦位居世界首位。
2020年中國茶葉總產量全球第一、在世界茶葉出口量排名中位列第二,當前數字化、智能化已經成為中國茶產業(yè)的發(fā)展方向。
全球種茶國家和地區(qū)有60多個、茶園面積約480萬公頃、年產茶葉近600萬噸、有飲茶習慣的國家和地區(qū)達160多個,中國是世界第一大產茶國,茶園面積占全球60%以上、茶葉產量約占全球50%,茶產業(yè)總規(guī)模超過7000億元人民幣。
2020年全球茶葉總產量排名前五的國家是中國、印度、肯尼亞、土耳其和斯里蘭卡,總產量分別為298.6萬噸、125.6萬噸、56.9萬噸、28萬噸、27.8萬噸。
中國主要產茶省(市、區(qū))茶園總面積為4747.69萬畝,茶園面積最多的前5位地區(qū)依次是貴州、云南、四川、湖北、福建。當年中國的茶葉總產量中,綠茶占比超過六成,其次是紅茶、黑茶、烏龍茶和白茶。
中國目前在全球茶葉國際貿易中的占比為20%左右,出口品種以綠茶為主,占比超過八成。浙江、安徽和湖南是2020年中國茶葉出口量排名前三位的省份。
2020年全球茶葉出口量最大的國家是肯尼亞、中國、斯里蘭卡、印度和越南,出口量分別為52萬噸、35萬噸、26萬噸、21萬噸、13萬噸。
2018年中國茶葉出口量
我國出口的主要茶葉品類包括綠茶、紅茶、烏龍茶、普洱茶和花茶,2019-2020年,綠茶是主要茶葉出口品類,2019年中國綠茶出口達30.39萬噸,占出口總量的82.8%。2020年上半年,綠茶出口量占比提高到了84.3%。2020年中國茶葉出口數量達36.66萬噸,同比減少7.7%。
中國茶葉的出口量
2020浙江出口茶葉數量14.62萬噸,其中普洱茶:648073 千克
烏龍茶:4218731 千克
綠茶:401503418 千克
紅茶及其他部分發(fā)酵茶:29200800千克
因為花茶不屬于廣義上的茶葉,故數據中不包含花茶。浙江省出口的茶葉數量最多為綠茶,但其占比逐年下降。
中國茶葉出口量排名
斯里蘭卡茶葉的市場遍于世界各大洲的6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其中萬噸以上的主要買主及其在斯里蘭卡茶葉出口中所占比重量
(以2001年為例)依次為:俄羅斯17%、阿聯酋12%、敘利亞8.6%、利比亞6.6%、土耳其5.9%,伊拉克4.6%,伊朗4.1%。值得注意的是,斯里蘭卡茶葉出口價格長期以來居世界首位,主要原因是小包裝茶和袋泡茶等高附加值商品出口量增加。高附加值茶葉平均已占斯里蘭卡茶葉出口一半左右。
斯里蘭卡茶園面積長期以來變化不大。斯里蘭卡1992年6月開始逐步實行國有茶園私有化,許多茶園扭虧為盈后改善生產條件和基礎設施,形成良性循環(huán)。斯里蘭卡茶葉行業(yè)從業(yè)人員共約150萬人。茶葉已經成為斯里蘭卡國民經濟的支柱之一,也是該國外匯收入的主要來源之一。所以斯里蘭卡政府對茶葉生產和出口非常重視。
斯里蘭卡發(fā)展茶葉生產和出口的主要途徑是提高單位面積產量并在管理上下功夫,該國在發(fā)展高附加值茶葉方面的成功經驗也很值得我們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