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茶葉工具(茶具工具介紹圖片)
茶具工具介紹圖片
1、茶鏟 茶鏟用來量茶,裝茶入蓋碗的東西。
2、茶鉗 茶鉗燙杯是用來洗杯,送茶湯是用來夾住茶杯,端給客人品茶的用具。
3、茶針 茶針的功用是疏通茶壺的內(nèi)網(wǎng)(蜂巢),以保持水流暢通當(dāng)壺嘴被茶葉堵住時用來疏浚,或放入茶葉后把茶葉撥勻,碎茶在底,整茶在上。另外也可用作普洱茶或者茶磚用來翹茶取茶的物件。
4、茶罐 專用于儲藏茶葉的罐子。
5、茶墊 比茶盤小,是用來置沖罐的。
6、茶壺 茶壺是一種泡茶和斟茶用的帶嘴器皿。它是茶具的一種,主要用來泡茶。茶壺由壺蓋、壺身、壺底、圈足四部分組成。
7、茶盤 茶盤是用來放置茶壺、茶杯等等的其他的泡茶所用到的像是一個托盤一樣的東西,它可以裝著泡茶之后流出來的或者是洗茶杯所需要倒掉的水。茶盤要定時清洗,不然的話污垢等等的累積到一定的時間便是很是很難清洗了。
8、茶荷 是一種置茶的工具,并且還具備著觀賞性,主要的用途就是把茶罐中的茶葉轉(zhuǎn)移到茶荷上,不僅是可以當(dāng)做藝術(shù)品使用,而且還是可以具備一定的實用性,茶荷主要是竹制品制作的。
9、茶匙 茶匙又被稱為茶扒,是用來挖取茶葉的工具,泡開的茶葉會緊緊塞住了茶壺,再加上是茶壺的口又是很小的,這時候用手挖茶葉是不方便的,也不干凈,這時候可使用茶匙。 來源:-工夫茶具 來源:-茶盤 來源:-茶針
茶具各種工具名稱及使用方法
銀酒具、茶具、餐具都屬于銀制器皿,銀制器皿的使用通常要注意以下幾點:
1.當(dāng)不用時,用干布或者紙巾輕輕擦拭杯內(nèi)的水分使其保持干燥狀態(tài)。若殘留水質(zhì)的話會加速其氧化速度。
2.在泡茶后盡量養(yǎng)成清洗銀杯的習(xí)慣,如產(chǎn)生茶垢,可用軟毛牙刷配合牙膏輕輕擦拭內(nèi)膽表面即可處理.
3.銀表面在使用期間變色屬于正常的氧化現(xiàn)象,但是請不要擔(dān)心,不影響您的使用,您也可以用牙膏或者白醋進行清洗.
4.禁止與酸堿和強烈腐蝕性物質(zhì)接觸,不然這些酸性和堿性物質(zhì)容易與銀發(fā)生化學(xué)反應(yīng),造成銀杯使用壽命縮短,甚至直接損壞。因此,我們不能用銀杯去盛裝市場上各種碳酸飲料。
5.不宜用堅硬物清理、碰撞內(nèi)膽表面。特別是一些內(nèi)外純銀的銀杯子,因為這種款式外殼也是純銀所制,銀子本身質(zhì)地柔軟,若是與硬物碰撞會導(dǎo)致銀杯子表面變形,影響其美觀。
6.銀器自帶殺菌消毒屬性,這里要提醒大家,銀器是不需要消毒的,更不能用84消毒水。另外,也不能使用帶有強酸物質(zhì)的洗潔劑進行清洗。
7.銀器不能夠使用硬性的東西進行洗刷,更不可以用鋼絲球,這樣會對表面造成極大的磨損,影響其使用壽命。清洗銀器所用的工具可以是軟牙刷、棉布之類的產(chǎn)品。
8.銀器不使用的情況下,擦干銀內(nèi)膽里面的水分,將其放在通風(fēng)干燥的地方,切勿放在潮濕的柜子里。
茶具名稱
茶壺(或蓋碗、蓋杯)茶杯(還有用聞茶香味的聞香杯)---壺與杯是泡茶的基本茶具。
茶盅(公道杯)——方便茶湯和茶渣的分離,使茶湯濃淡均勻。
茶船(茶池)——用以盛壺。
茶銜(茶漏)——用以導(dǎo)茶葉入茶壺。
茶夾——用以夾杯。
茶荷——用以置茶入壺。
茶巾——用以擦干。
渣匙——用以從壺去渣。
計時器——用以計時。
茶巾盤——用以置放茶巾及茶夾、茶匙等。
茶盤——用以端茶奉客。
茶托——用以托杯,不會燙手。
電壺——用以燒熱水。
保溫瓶——用以供水。
茶葉罐——用以存放茶葉。
茶車——是各項茶具的家,也是泡茶者的舞臺。有各種設(shè)計不同的茶車、茶枱。
個人品茗組——結(jié)合沖泡盅與蓋碗而成,是個人獨享,開會最適用的茶具。
茶具的工具
有什么不好!茶具不過是個用具而已。
40年前,單位發(fā)獎品給了我一套紅木茶具,當(dāng)時一方面我的住房條件還達不到,另方面我的經(jīng)濟條件還達不到用這種檔次的茶具,我給了我妹妹,至今她愛之如寶。
我認(rèn)為,你的茶具如果是新的有檔次的,沒打封的,送人是對對方的器重。如果是舊的,用過的,你不想要了,那不叫送,叫扔。只要對方不嫌棄,他愿意撿就給他,你減負(fù)了。
只要我們處事不傷害別人,沒什么不好。
茶具茶器圖片
一個人使用的茶具?
回答問題:隨著科技進步,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喝茶聊天也成為我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今天我就簡單介紹一下茶具托盤套裝吧。走進茶城,各種各樣的茶葉讓你眼花繚亂,再看那茶具琳瑯滿目,每一款都會讓你愛不釋手。有竹制茶臺、電木茶臺、實木茶桌、喝茶飯桌兩用的、電陶爐燒水喝茶多功能的,一個人使用的茶具有紫砂主人杯、玻璃燒水壺、小陶瓷茶盤、銀制茶漏等等,簡直太多太多了。
茶工具名稱及圖片
1.主泡器:
①茶壺:茶壺是常用的泡茶器具,一般有陶壺、瓷壺。
②茶盤:用于承放茶壺、茶杯,一般有竹質(zhì)的、木質(zhì)的、瓷質(zhì)的。
③公道杯:用于分茶,茶湯首先倒人公道杯,使得茶湯濃度均勻,隨后再進行分茶。
④茶杯:茶杯種類繁多,大小不一,材質(zhì)不一,用于品茗。 ⑤蓋碗:蓋碗是常用的泡茶器具,一般為瓷質(zhì),也有玻璃制品。
⑥玻璃杯:玻璃杯一般用于綠茶的沖泡。
茶具工具介紹圖片簡單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茶具各有其用。
茶壺:主要用于泡茶,壺身圓潤,肚大能容,壺口帶嘴用于斟茶。好的茶壺可以最大限度地激發(fā)茶的香味,且不吸茶香。
蓋碗:蓋碗又稱“三才碗”,是一種上有蓋、下有托、中有碗的茶具,主用也是泡茶。蓋為天、托為地、碗為人,暗含天地人和之意,是中華民族源遠流長茶文化的一種體現(xiàn)。
公道杯:公道杯也稱“茶海”,是用于均勻茶湯,再分茶至品茗杯中的茶具。以前人們用蓋碗泡好茶后直接分至各品茗杯中,容易出現(xiàn)茶湯濃淡不一、湯量不一的現(xiàn)象,公道杯的出現(xiàn)就解決了這個問題。
品茗杯:就是用于喝茶的杯子,杯身較矮,款式多樣。
聞香杯:聞香之用,比品茗杯細長,是烏龍茶特有的茶具。傳統(tǒng)的茶道講究的就是一嗅二聞三品味,聞香杯聚香效果好,香味散發(fā)慢,既可暖手又可盡情品玩。
輔助茶具有很多,應(yīng)用于每一個泡茶品茶的環(huán)節(jié),總的來說是個“細節(jié)控”。購買的時候根據(jù)自己的使用習(xí)慣和實際需求來定就好了。
茶葉罐:盛放茶葉的容器。茶葉的存放,講究密封、干燥、避光、陰涼、無異味,針對茶的特質(zhì)來選存儲工具,才是正理。
茶盤:茶盤是用于放置茶具、茶杯的平臺。一般而言,茶盤要平,且不怕泡水,所以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采用烏金石茶盤,有檔次感,還能排水。
杯托:剛泡好的茶容易燙手,一個杯托不僅能避免被燙,還能增加茶的儀式感,美哉。
茶濾:用于從茶壺中過濾茶湯,避免有碎葉茶渣落入茶湯,影響觀感和口感。
茶洗:用來洗茶的工具,形如大碗?!冻敝莶杞?jīng)》中說:"烹茶之家必備三個,一正二副。正洗用以浸茶杯,副洗一以浸沖罐,一以儲茶渣暨杯盤棄水。"到了現(xiàn)在,茶洗的功能更偏于洗杯、回收杯、裝茶渣棄水等。
茶承:茶承是用來承載茶壺的器具,即茶壺下的托盤。一方面茶承可以用于淋壺時盛水,另一方面茶承可以用于襯托茶壺的精美。
杯架:用來晾杯的架子,洗過的茶杯倒置于杯架上可以瀝干水分,保持干爽,不受污染。
茶荷:茶荷:用于盛放茶葉、觀賞茶葉,將茶葉放入茶壺中。形狀多以有引口的半球形,通常用竹、木、陶、瓷等制成。
茶蓋置:用來放茶壺、蓋碗的蓋子,直接放桌上或承盤里易臟,易留下水漬,一個蓋置可以。
茶工具使用圖解
1.萊垍頭條
先準(zhǔn)備好食材,并將它們放入壺里面的茶漏中。頭條萊垍
2.萊垍頭條
倒入適量的水,記得不能超過最大刻度線,也不能低于最低刻度線。垍頭條萊
3.萊垍頭條
這款煮茶器有自動和手動兩種模式,煮茶時選擇手動模式就可以了。萊垍頭條
4.萊垍頭條
3分鐘水就能煮沸,大約再煮2分鐘就煮好茶了,即大約5分鐘就能煮好一壺茶,超快。頭條萊垍
茶工具的用法
一,備具
將三只玻璃杯杯口向下置杯托內(nèi),三只杯及托呈倒三角形在茶盤橫中心線前部位置,茶盤前方擺放已經(jīng)置樣的茶荷及茶匙筒,左下角置水盅,中下方置茶巾,右下角放水壺。。
二,備水
急火煮水至浮騰,沖入熱水瓶備用。泡茶前先用少許開水溫壺,再倒入煮開的水備用。這一點在氣溫較低時十分重要,溫?zé)岷蟮乃畨刭A水可避免水溫下降過快。
三,布具
雙手(在泡茶過程中特別是女性強調(diào)用雙手做動作,一則是顯的穩(wěn)重,二則表示敬意,但男士泡茶為顯大方,可用雙手。)將水壺水盅,一一提端到茶盤右側(cè)桌面。將茶巾端放到茶巾水盅后方;將盤左上角的杯及托端至盤左下角,使3只杯呈右前左后的斜線狀排列,將茶匙筒放到茶盤左側(cè)上方桌面上,再將茶荷端放在茶匙筒后方,雙手按從右到左的順序?qū)⒉璞?/p>
四,賞茶
將茶荷奉給來賓,請他們欣賞茶的外形,色澤及嗅聞干茶香。
五,潤杯
經(jīng)消毒柜消毒后的茶具常帶有一些消毒的異味,故用開水潤杯,以消除異味,另一方面,干燥的玻璃杯經(jīng)濕潤后,沖跑時可防止水汽在杯壁凝霧,以保持杯的晶瑩剔透,以便觀賞,雙手取茶巾,斜放在左手手指部位,右手提開水壺,逆時針轉(zhuǎn)動手腕,令水流沿茶杯內(nèi)壁沖入,約占容量的1/3,右手轉(zhuǎn)碗斷水,逐個注水完畢后開水壺與茶巾復(fù)位。不用茶巾時,左手半握拳搭桌沿,右手提壺沖水即可,右手握茶杯基部,左手托杯底,雙手手腕逆時針轉(zhuǎn)動,杯沿依向后,向右、向前、向左、向右、扶正的順序回選,令茶杯各部分與開水接觸,然后雙手滾動茶杯,將開水倒入水盅,杯入茶托。
六, 置茶
將茶荷中的干茶分別投入3個茶杯中。一般茶與水的比為1:50,每杯用茶葉2-3克,沖水為100-150毫升。
七,浸潤泡
以回轉(zhuǎn)手法向玻璃杯內(nèi)注少量開水,目的是使茶葉充分浸潤,促使可溶物質(zhì)析出。浸潤跑時間20--60秒,可視茶葉的緊結(jié)程度而定。
八,試香
左手托住茶杯杯底,右手輕握杯身基部,運用右手手腕逆時針旋轉(zhuǎn)茶杯,左手輕搭杯底作相應(yīng)運動,稱作搖香。此時杯中茶葉吸水,開始散發(fā)出香氣。搖畢可依次將茶杯奉給來賓,敬請品評茶之初香。隨后依次收回茶杯。
九,沖泡
雙手取茶巾,斜放在左手手指部位,右手執(zhí)水壺,左手以茶巾部位托在壺底,雙手用“鳳凰三點頭”手法,高沖低斟,將開水沖入茶杯,應(yīng)使茶葉上下翻動,不用茶巾時,左手半握拳搭在桌沿,右手執(zhí)水壺單手用“鳳凰三點頭”手法沖泡。
十,奉茶
雙手將泡好的茶依次敬給來賓,這是一個賓主融洽交流的過程,奉茶者行伸掌禮請用茶,接茶者宜點頭微笑表示謝意,或答以伸掌禮。
十一,收具
奉茶畢將不需之具收回,順序為先布的具后收回。放置原則先左后右,前低后高,即左前為茶荷,左后為茶匙筒,茶巾在盤中后,水盅在盤右前,水壺在盤右后。
十二,品飲
接過一杯春茗,觀其湯色碧綠清亮。聞其香氣清如幽蘭,淺啜一口,溫香軟玉如含嬰兒舌,深深吸一口氣,茶湯由舌尖漫至舌根,輕輕的苦,微微的澀,然而細品卻似甘露。
十三,續(xù)水
奉茶者應(yīng)該留意,當(dāng)品飲者茶杯中只余下1/3左右茶湯時,就該續(xù)水了。虛水前應(yīng)將水壺中未用盡的溫水倒掉,重新注入開水。溫度高一些的水能使續(xù)水后茶湯的溫度仍保持在80度左右,同時保證第二泡的濃度,一般每杯茶可續(xù)水2次,續(xù)水仍用“鳳凰三點頭”手法。
十四,復(fù)品
綠茶的第二,第三泡,如果沖泡者能將茶湯濃度與第一泡保持相近,則品者可進一步體會甘甜回味,當(dāng)然鮮味與香味略遜一籌。第三道茶淡若微風(fēng),靜心體會,這個淡絕非寡淡,而是沖淡之氣的淡。
十五,凈具
每次沖泡完畢,應(yīng)將所用茶器具收放原位,對茶壺、茶杯等使用過的器具一一清洗。
茶具工具介紹圖片大全
泡茶器(茶壺、蓋碗、盞等)、煮水器(鐵壺、泥壺、爐、隨手泡什么的),茶道配件(茶夾、茶刀、茶荷、茶針等),輔助用具(水方、杯托、墊布、蓋置、壺承、茶巾),茶葉罐,茶海,茶慮,茶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