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葉品鑒與飲茶讀后感(茶葉品鑒與飲茶讀后感一樣嗎)
茶葉品鑒與飲茶讀后感一樣嗎
幾乎所有茶在泡的時候不需要洗茶。
廣東、福建、臺灣用茶壺沖泡烏龍茶時,習慣把第一泡茶水倒掉,稱之為洗茶,還有人把洗茶列為茶藝規(guī)范。近年,洗荼習慣甚至有擴散到綠茶沖泡程式之中。
按《中國茶葉大辭典》洗茶條的解釋:洗茶洗去了散茶表面雜質,且可誘發(fā)茶香、茶味、并認為這是一種古人遺風習慣。不洗茶,往往被認為是不講衛(wèi)生,不懂茶藝。長期以來,不少人人云亦云,有的飲茶者抱著不求甚解的態(tài)度,有時洗茶連茶葉精華也在不知不覺中洗掉了。
有洗茶習慣的地區(qū)是廣東、福建、臺灣,那里生產的鳳凰單叢、安溪鐵觀音、武夷巖茶、凍頂烏龍等烏龍茶系列,多屬中葉種,葉肉比較厚,有些人習慣將茶沖上開水經過數秒以至數十秒鐘,再將水倒掉,認為這樣可洗去散茶中的塵末,又能使葉片伸張,也利于香氣的散發(fā),還認為烏龍茶耐泡,倒掉一、二次茶水也沒關系,這樣,茶葉精華便在不知不覺中流失。
有的人在宣傳茶藝時把洗茶列為烏龍茶程式,有的人在潮州工夫茶藝演示程式中寫道:首沖勿飲茶需洗。有的還介紹廣州人飲工夫茶習俗寫道:沏茶時要將剛燒沸的水倒進茶壺里,開頭一兩次茶水要倒掉。這就無異將飲茶沖泡的這種程式當作茶藝規(guī)范,云南某家經營普洱茶的老字號,在茶葉刊物上登出的廣告,建議顧客以沸騰的水洗茶一次,泡5分鐘。
有人認為綠茶也應該實行洗茶,我們在2001年廣西劉三姐杯茶藝大賽上以及在河南一些地區(qū)看到泡綠荼也有洗茶的做法,這是更不可取的。因為綠茶的采摘時間一般較早,采摘標準都較嫩,而鮮嫩的芽葉中氨基酸和咖啡堿等構成茶葉鮮爽度的物質又極易溶于水。據經驗,一次沖泡綠茶(5分鐘),氨基酸可溶出50—80%,這樣,綠茶如果要洗,茶中精華會流失更多。
長期以來,潮州工夫茶可謂洗茶成風,積習難改,如上所述,要洗茶一、兩次,開頭一、兩次茶水要倒掉,潮州人有一種術語:一過(遍)腳瀉(洗腳水),二過茶葉,三過要喝趕不著。意思是第一沖茶就像茶葉的洗腳水,是要倒掉的;另有一說,是制茶時烘焙茶葉須高溫,加上制茶的時候須用腳(踩)揉,所以經常是腳下流汗,因此必須沖去這洗腳水。所以,這種習俗對潮州人形成一種似乎是講究飲茶的觀念;第一巡茶照倒不留,有點貧賤不能移的風骨,可這第二巡沖出的茶似乎還只泡到茶的面,還沒透心,第三巡沖出來的茶水被認為是上品。就第三巡茶開始喝,而且心目中這第三巡茶的味道近乎崇高。
殊不知,這種陋習沿襲于舊時代的落后手工制茶法,尤其是腳揉茶,這種低又不衛(wèi)生的方法也曾經被外國人以此為借口,在報章上寫文章并配以中國茶農用腳揉茶的照片登出來,顯示:飲中國茶不衛(wèi)生,從而達到將中國茶排擠出市場的目的,這也是中國茶出口歷史上從興盛時期(1866—1889年)走向回落時期(1890—1917年)乃至大落時期(1918—1949年)的一個重要的原因。
由此看來,洗茶一詞既不科學,又因其帶來的負面影響而貶低了中國名茶的美譽度。尤其是日本繼歐盟對輸入中國茶以農殘留問題而設置的貿易技術壁壘找到所需的借口。也使中國烏龍茶輸往日本出現了前所未有的減少。
而現代中國已經普遍采用科學產制茶葉,機械化制茶,用腳揉茶也早就不存在,上述這種陳舊的觀念應當改變了
其實,鮮葉從茶樹上才摘下來以后經過初制、精制,其中有多道工序如做青、炒青、揉捻、烘培、篩揀等,不僅獲得茶葉品質、品級,而且達到衛(wèi)生標準,其中偶有夾雜物如茶灰、塵埃,即注沸水即倒掉,或用刮沫淋蓋迅即去除。這第一泡茶操作,主要有利于茶葉的舒展和茶汁的浸出,使飲用者很快享受茶葉香味,而不是單純?yōu)榱讼慈ゲ枞~不衛(wèi)生的東西。第一泡的有效成份多,如茶多酚、氨基酸、醚浸出物等對人體健康和享受茶的美味均有益。根據經驗,茶的有效成份在第一泡后三秒鐘即開始浸出,若緩慢倒掉茶水(超過三秒鐘),茶中有效成份就會大量損失,所以要快倒,這點是很重要的。
對于洗茶遺風,我們也要科學、客觀、認真考證,從實際出發(fā)。將洗茶一詞改為溫潤泡為宜。烏龍茶的賦香物質豐富,其香氣化合物以中、高沸點居多,低沸點芳香成分相對少些,因此宜用沸水沖泡,以求上佳的品茗效果。在洗茶問題上不僅是泡茶術語的更改,在操作上也須作相應如上所述的改動、調適。如果第一泡要倒掉,也應即沖即倒(不宜超過3秒鐘)這樣既可起到預熱作用,誘發(fā)茶香味,又可以保持茶中的有效物質。
不是茶讀后感
讀梁曉聲的《父親與茶》,剛開始我以為這是一本寫茶的書籍,在我看完了幾個章節(jié)后依舊沒有茶的痕跡,但它的內容已經深深地吸引了我的思維。他寫的不是茶,也不是以茶為索引,他寫的是自己在數載人生的經歷和感情。父親的,母親的,孩子的等等。從每一個不同的事件和不同的角度來講述那些經歷,都是有血有肉的情感。
梁曉聲在本書中主要講的是自己從成長期到父輩逝世這一階段的一些故事。他的父親是典型的工農階級,沒上過什么學,一輩子靠自己的體力付出獲得勞動報酬而存活。隨著成家后家庭成員的不斷增加,所附加的壓力也不斷地壓在了他父親的頭上,一個人要扛起一個家的收入,那是何等的困難。而沒有好的收入來源,這無形就將自己家庭拖入了貧困階級的底層,只好拖著強健的身體步入中老年,等待著下一代的長大和分擔。所以這樣一個家庭要想培養(yǎng)幾個讀書的知識分子是需要多少家庭的支持。非常不易。
識茶,泡茶,品茶讀后感
【原文】
以我轉物者,得固不喜,失亦不憂,天地盡屬逍遙;以物役我者,逆固生憎,順亦生愛,
一毛便生纏縛。
【譯文】
以我為中心,物為我用,得到了也不會很驚喜,失去了也不會很憂愁,天地之間盡是逍遙之事。以物為中心,我為物役,得不到時會生憎恨,得到了又會生愛憐,一點點小事就會使身心受到困擾。
【智慧啟示】
有一人嗜茶如命,每日不泡幾壺茶,似乎這一天就是白過,因太過愛茶,最后發(fā)展成“水非山泉不用,茶非名茶不泡,壺非名家不沖”。把心思全用在了茶道上,好端端的事業(yè)走向了下坡路,這樣的人不是在泡茶,而是“茶在泡他”,把一個干事創(chuàng)業(yè)的青年泡成了“玩茶喪志”的小白臉了。
因此,在我與外在之物的關系上,一定要分清誰是主,誰是輔,誰使用誰。物是為人所用的,所以要以人為中心,人去役物。萬萬不可反過來,以物為中心,物來奴役人。不然,好端端的一個人,為物所累,為物所困,被物牽著鼻子走,最后走向私欲過重的深淵,斷送幸福的人生。
茶的讀后感
父親喜歡喝茶,茶品如人品
茶的認識和品鑒
品嘗和品鑒其實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品嘗的意思就是品和嘗,主要是對被品嘗的事物做一個主觀感受;品鑒的意思包含品和鑒,不僅要有主觀的感受,還要對事物做出相應的客觀評價,評定出和不同等級標準。對茶來說,在不同的環(huán)境條件下,也是存在品嘗和品鑒兩種形式的。
品茶的讀后感
《品茶》是2003年上??茖W技術出版社出版的圖書。由克里斯蒂安著,袁糧鋼翻譯。
作者是(法)克里斯蒂安 / 瑪麗?茲班登
將飲茶讀后感
這樣的夜晚沒有理由拒絕喝茶。生活中有時需要一種空靈、悠逸的境界去放松自己的身心。跳出塵世的包圍,才發(fā)現自己是多么渴望用這片刻的寧靜來??科v的心靈。
我常想,在靜謐的夜晚喝茶是一種幸福。聞著繞鼻的茶香,剎那間,紛亂的心緒便漸漸舒展開來。
只有在這時,我才體會到一種難得的悠然。任由自己的思緒去遐想,領悟著如甘似苦的人生,覺得一切都釋然。
讓喜歡喝茶的人喝到好茶讀后感
總覺得沒有一把年紀是讀不懂魯迅的。先生的好多文字都是在中學課本里讀到的,《祝?!贰豆枢l(xiāng)》《孔乙己》《阿Q正傳》《藥》等等這些故事,不知道現在是否還住在中學教科書里。當時學習的時候,總覺得那么深奧。那時正值青春年少,喜歡的是快意恩仇,纏綿悱惻的文字。而魯迅的文字卻略顯暗淡和冷漠,就像他很少微笑的外表,總給人一種敬畏之感,又說不清為什么。不知怎么想起了《藥》,可能是最近我總和藥打交道吧!藥畢竟是治病救人的,什么樣的藥治什么樣的病,也可以說有什么樣的病,就會出現什么樣的藥。就像現在流行的一個段子,“你有病?。俊薄澳阌兴幇。 毙^之后,細品還真的有道理。藥和病是一對克星,就像中國傳統(tǒng)文化里講的相生相克。當然有的病,目前無藥可治,那是因為科學技術所限,還沒有找到合適的藥。沒有發(fā)現不等于不存在,這只是時間的問題。當然這也是特例。言歸正傳,我們回到100多年前,魯迅《藥》里的世界?!端帯肥前l(fā)生在華家和夏家的故事,華家、夏家合起來就是華夏,暗指當時的中國。華家的孩子小栓得了肺結核,在病入膏肓之時,有病亂投醫(yī)。他的父母聽說人血饅頭可以治這種病,很虔誠地買回了革命烈士的血,蘸在饅頭上給他吃,但還是沒能治好孩子的病。肺結核在當時本是不治之癥,再怎樣治療,也不可能根除。那時的中國還很落后,還沒有“細菌學”這一學科。遇到這樣的病,首先是中醫(yī),然后就是偏方,再就是寄希望于上天。有病亂投醫(yī)就可以理解了。不是說中醫(yī)不好,但中國當時的確是太落后了,有很大的局限性。先進的科學離我們很遠,這一切不是某一個國民的力量所能左右的。遇到事情只能用固有的方式去思考,這是沒有辦法的事情。政府已經腐敗到一定程度,已經無力去解決民生。為了解救國人,就出現了許多的愛國人士,魯迅就是這些人中的一員。魯迅小時候,親眼目睹了父親生病被庸醫(yī)耽誤的事實?!陡赣H的病》真實地記錄了這樣一件奇聞怪事:最平常的是“蟋蟀一對”,旁注小字道:“要原配,即本在一窠中者?!彼坪趵ハx也要貞節(jié),續(xù)弦或再醮,連做藥資格也喪失了。但這差使在我并不為難,走進百草園,十對也容易得,將它們用線一縛,活活的擲入沸湯中完事。當時小小的魯迅,當然那時候他還叫周樟壽,小小的樟壽經常去藥鋪給父親抓藥。有一副藥需要“原配的蟋蟀”做藥引子,這可難壞了小樟壽的家人,蟋蟀好找,蟋蟀夫妻也好找,可是這原配的怎么找,就是找到了,你怎么知道它們是不是原配。就這樣魯迅的父親死掉了,也給他幼小的心靈留下了陰影。他知道父親的病是被愚昧和迷信耽誤至死,所以勵志要學醫(yī),來到日本仙臺,就是藤野先生所在的那個學校。在那里他和藤野先生亦師亦友,發(fā)誓用自己所學的醫(yī)學知識來拯救國民。當時世風日下,許多病就連名醫(yī)也治不好。正在他惆悵彷徨之際,一個突發(fā)事件改變了他的想法。中國留學生觀看幻燈片,影片上一群中國人在圍觀日本人殺害自己的同胞。看到這樣的畫面,魯迅感到既憤怒又震撼。圍觀的人卻都很麻木,好像刺刀沒架在自己的脖子上,就跟自己無關似的。由此他看出了民族的不幸和危機并不在國民的身體里,而是在精神上。精神上不覺醒,永遠都會處于蒙昧狀態(tài)。于是他先寫了《阿Q正傳》,接著又寫了《藥》,這些文字都是當時社會的真實反應,魯迅先生用自己的筆寫出了社會的真相。阿Q的愚昧麻木和那些觀影的國人如出一轍,華老栓夫婦的行為也有魯迅當年尋找“原配蟋蟀”的影子。所有的一切都是當時國民精神和現實生活的再現。再讀《藥》,這一切體現得淋漓盡致。文章不長,分四個場景講述。開始是黎明前夕華老栓去買藥——新鮮的人血。這樣大量的人血好像只有在犯人身上可以取到。那時候死刑犯是要被砍頭的,砍頭就會濺出大量的鮮血,裹滿小小的饅頭富富有余。要知道犯人執(zhí)行死刑都是在黎明之前那樣的黑夜里,所以華老栓接過妻子手中的錢走進了夜幕之中……街上黑沉沉的一無所有,只有一條灰白的路,看得分明。燈光照著他的兩腳,一前一后的走。有時也遇到幾只狗,可是一只也沒有叫。天氣比屋子里冷多了;老栓倒覺爽快,仿佛一旦變了少年,得了神通,有給人生命的本領似的,跨步格外高遠。而且路也愈走愈分明,天也愈走愈亮了。走在空曠安靜的街上,華老栓的心里像是揣著神圣的使命。他把錢抖抖地放進口袋,又在外面按了兩下。天越來越亮,路也越走越分明。關系到他兒子的性命,這在他家里也當然是大事。華老栓心里對藥還是充滿希望的,迫切希望兒子吃了這藥能好起來……待他得了人血饅頭之后,仔細包好,全部心思都凝在這上面,根本聽不到別人的問話,敬畏地抱著那饅頭,就像抱著一個十世單傳的嬰孩。第二個場景是他回到了家,也就是他家的茶館里,把饅頭交給妻子。妻子用荷葉包了饅頭放在火上烤了烤,房間里立刻飄起一股奇怪的香味。老兩口專注地做著這件事,就連駝背五少爺的問話都沒聽見。看著兒子把這饅頭吃掉,就像看到新的生機注入到兒子的身體里面,幸福的生活就要降臨在他的家里。他的旁邊,一面立著他的父親,一面立著他的母親,兩人的眼光,都仿佛要在他身上注進什么又要取出什么似的;便禁不住心跳起來,按著胸膛,又是一陣咳嗽。“睡一會罷,——便好了?!钡谌齻€場景還是在華老栓的茶館里,一些經常來喝茶的茶客調侃對話。通過這些對話,把人血饅頭的來龍去脈說得清清楚楚,讀者便不再云里霧里。首先是花白胡子閃亮登場,駝背五少爺附和著,他們都發(fā)現了華老栓的異樣,家里有事情怎能不心事重重??!這時候康大叔來了,“吃了么?好了么?老栓,就是運氣了你!你運氣,要不是我信息靈……”“真的呢,要沒有康大叔照顧,怎么會這樣……”華大媽也很感激的謝他。由此可以看出,這“人血饅頭”是康大叔幫忙買到的?;ò缀右幻嬲f,一面走到康大叔面前,低聲下氣的問道,“康大叔——聽說今天結果的一個犯人,便是夏家的孩子,那是誰的孩子?究竟是什么事?”“誰的?不就是夏四奶奶的兒子么?那個小家伙!”康大叔見眾人都聳起耳朵聽他,便格外高興,橫肉塊塊飽綻,越發(fā)大聲說,“這小東西不要命,不要就是了。我可是這一回一點沒有得到好處;連剝下來的衣服,都給管牢的紅眼睛阿義拿去了?!谝灰阄覀兯ㄊ暹\氣;第二是夏三爺賞了二十五兩雪白的銀子,獨自落腰包,一文不花?!边@一大段對話告訴我們,那饅頭上的血是犯人的,這犯人是夏家的孩子。對話中沒有體現這個犯人是一名革命烈士,因為這些看客只把這一切當笑話講講,對那些流血和犧牲根本沒有意識。文章沒有對華小栓吃掉饅頭后的反應做過多的描述。因為這本來就是一件荒謬不靠譜的事情,此病根本無藥可治,人血饅頭就是一場滑稽的鬧劇,華小栓最后死掉也在情理之中了。所以,華小栓的死作者沒有過多著墨,給讀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間,這是作者的高明之處。第四部分寫的是華媽媽給兒子上墳。墳場在西關外靠著城根的地面,中間有一條細路。路的左邊埋著死刑和瘐斃的人,右邊是窮人的叢冢。小栓的墳在右邊,而左邊也有一座新墳,和小栓的墳相對。一個襤褸衣裙的老女人在擺供品,化紙錢,很悲傷的樣子。原以為華家開茶館,應該家庭殷實,生活富裕,但從華小栓的墳地位置就可以看出,事實不是這樣??磥砟莻€年代——清朝末年,開茶館的也是窮人??!兩個墳頭都是新的,唯一不同的是,夏家的墳上,多了一具花圈。這具花圈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讓人在沉迷中看到了希望。雖然沒有講明花圈是誰送的,但這并不重要,革命烈士并沒有悄無聲息地死去,總有人還在做著什么。魯迅的小說是需要一而再、再而三地反復讀的,每一遍都會有新的收獲,讓人在啼笑皆非之后,心隱隱地痛。是的,人血饅頭上的血是革命烈士的。在魯迅的內心世界里,他是希望革命烈士的血能用來救中國,但卻沒能救華小栓的命。這一方面道出了作者的無奈和悲哀,一方面又體現出現實的嚴峻。革命的道路還很長很坎坷。結尾是一片枯樹林,寒冷的天氣,烏鴉飛了起來,刺穿灰色的天空,留下了一個非常悲傷的畫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