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開展識字教學(如何落實識字寫字教學)
如何開展識字教學
二、生活識字法
1、吃東西識字。
2、人體感覺識字。
3、認物識字。
4、 認名識字。
5、 活動識字。
6、 觀察自然識字。
7、 購物識字等等。
三、游戲識字法
1、表情識字:笑、哭、眨。
2、動作識字:站、爬、捏。
3、教小動物“識字”。
4、文字當物識字。
5、手心手背猜字。
6、謎語識字等等。閱讀是以識字為基礎的,因此早期閱讀自然而然就要與幼兒的識字量聯(lián)系在一起。只有識字,才能真正地實現(xiàn)自主閱讀,識字與閱讀是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的,這一點,一直是我們識字課堂上以及和家長溝通上所倡導的。
如何落實識字寫字教學
一、識寫結合。寫字和識字是互相促進的。寫字能促進辨認字形的精確性,發(fā)展知覺字形的穩(wěn)定性和主動性,并加強對字形的記憶。而字形的辨認又是形成書寫技能的重要條件。心理研究表明,識字時只認不寫,字形就難以記??;認讀加上書寫,使視覺分析器官和動覺分析器官協(xié)同工作,字形在頭腦中留下的印象要深刻得多。識字和寫字結合,還能養(yǎng)成良好的書寫習慣。
二、少而精。指導臨寫宜“少而精”,切忌濫臨、抄帖。每次,陷寫以20分鐘為宜。寫字時間長了,兒童容易疲勞,以至產(chǎn)生敷衍了事的現(xiàn)象?!吧俣钡脑瓌t既可減輕兒童的負擔,又能保證每次練習的效果。兒童能否形成正確的書寫技能,并不決定于練習的數(shù)量,關鍵在于每次練習的質量。只有正確的練習才有助于良好技能的形成。不正確的動作重復多次,反而會形成錯誤的習慣。錯誤的習慣一旦形成以后要改正就十分困難了。
三、循序漸進。常言道:“字無百日功”。練字是持久戰(zhàn),寫字不可能速成。說它能培養(yǎng)人堅韌不拔的毅力和吃苦耐勞的精神,原因就在這兒。在能力形成的過程中,要經(jīng)過由感性到理性,由具體到抽象的發(fā)展過程。學生明確了規(guī)律,不等于形成了能力,還需要一個轉化訓練的過程。這就要求我們必須進行長時間多空間的各種內(nèi)容和形式的訓練活動。采取環(huán)環(huán)相扣、步步落實的教學措施,促其健康發(fā)展。
四、少講解,多示范。指導寫字不能忽視運筆的訓練。要強調(diào)一筆一畫地寫。每一筆的運筆過程,教師要在講清要領的基礎上多做示范。讓學生親眼看到怎樣起筆、怎樣行筆、怎樣收筆;如何提、按、頓、挫;什么叫逆鋒,什么叫回鋒;輕、重、緩、疾如何把握等。因為書寫技法單靠講,學生是難以理解的。教師在課堂上示范,可用較大的毛筆蘸清水在黑板上寫。筆鋒的有序運‘行、微妙變化對學生的啟迪意義最大,學生也很感興趣。對學生寫不好的宇,老師一示范,學生往往就會寫了。此法同樣適用于鉛筆字和鋼筆宇的示范教學。
五、面向全體,發(fā)展特長?!懊嫦蛉w”是素質教育的,要求,是發(fā)揮群體激勵效應的需要,也是確保全體學生都能寫得一手規(guī)范漢字的前提。注重“發(fā)展特長”,一是為了學生的個體發(fā)展。因為學校的教育功能在于發(fā)現(xiàn)學生的潛能并創(chuàng)造優(yōu)良的教育條件,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愛好、特長,促進學生“生動活潑地、主動地發(fā)展”;這樣也為這些特長生將來進入書法高校深造奠定基礎。二是為了全體發(fā)展。因為個體的超長發(fā)展可以成為全體的榜樣,使全體產(chǎn)生一種心摹手追、見賢思齊的內(nèi)驅力。在這種積極內(nèi)驅力的作用下,他們便會發(fā)奮努力,練字攻關,向著更高的層次邁進。
如何落實識字教學
1、識字表中是要求學生認識的字(當然,會寫更好);寫字表是要求學生會認、會寫、會用的字。
2、生字表一是藍色的,要求會認會讀就可以了,就是所謂的二類生字。
3、生字表二是綠色的,要求不僅會認會讀,還要求能正確書寫,這就是一類生字。
擴展材料:
識字與寫字在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有哪些:
1、教學目標定位不準:低年級語文教學第一課時有一個非常明確的教學目標--認識生字。所聽之課在第一課時教學時,都沒有落實好生字識記任務。表現(xiàn)為:在教學生字時,忽略了多種形式的認讀,忽視了分析字形和理解字義,生字識記時間短,教學不深入,而后便進行閱讀教學,重點放在品詞析句,理解分析課文上,造成教學目標定位不準。
2、教學重點不突出:小學生在入學前已經(jīng)接觸了大量的口語詞匯,會說,會用,就是不認識字形。我們的教師恰恰忽視了生字的字形教學,而這正是低年段識字教學的重點和難點。長此下去必然導致學生對生字的識記不深刻,并影響到以后的閱讀和運用。
3、書寫習慣要求不嚴 :由于教師對學生書寫習慣關注不夠,要求不嚴,寫字指導不到位,導致大部分學生沒有養(yǎng)成良好的書寫習慣。具體表現(xiàn)為:一是書寫姿勢不正確;二是書寫不整潔;三是書寫不規(guī)范。
1、識字表中是要求學生認識的字(當然,會寫更好);寫字表是要求學生會認、會寫、會用的字。
2、生字表一是藍色的,要求會認會讀就可以了,就是所謂的二類生字。
3、生字表二是綠色的,要求不僅會認會讀,還要求能正確書寫,這就是一類生字。
擴展材料:
識字與寫字在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有哪些:
1、教學目標定位不準:低年級語文教學第一課時有一個非常明確的教學目標--認識生字。所聽之課在第一課時教學時,都沒有落實好生字識記任務。表現(xiàn)為:在教學生字時,忽略了多種形式的認讀,忽視了分析字形和理解字義,生字識記時間短,教學不深入,而后便進行閱讀教學,重點放在品詞析句,理解分析課文上,造成教學目標定位不準。
2、教學重點不突出:小學生在入學前已經(jīng)接觸了大量的口語詞匯,會說,會用,就是不認識字形。我們的教師恰恰忽視了生字的字形教學,而這正是低年段識字教學的重點和難點。長此下去必然導致學生對生字的識記不深刻,并影響到以后的閱讀和運用。
3、書寫習慣要求不嚴
:由于教師對學生書寫習慣關注不夠,要求不嚴,寫字指導不到位,導致大部分學生沒有養(yǎng)成良好的書寫習慣。具體表現(xiàn)為:一是書寫姿勢不正確;二是書寫不整潔;三是書寫不規(guī)范。
是說小學語文教科書后面的兩個表嗎?識字表中是要求學生認識的字(當然,會寫更好);寫字表是要求學生會認、會寫、會用的字。
小學生如何進行識字教學
識字教學是低齡段乃至小學階段重要學習和教學任務,幾乎每一節(jié)新課都要融入識字教學。因而識字教學十分重要。教師掌握以下要領,能夠很好的指導學生識字。
識字順序:
漢語言文字學習的順序為:漢字-詞語-短語-句子-段落-文章。故漢字學習是起點。一二年級學生重在識字,應花更多時間在生字學習上。對生字學習的不透徹,導致句子朗讀不通順。應寫、讀、認結合,既會寫,又會讀,才算真正掌握一個字。多讀就是認字識字的過程。
漢字學習內(nèi)容
漢字學習的內(nèi)容為:筆畫、偏旁、結構、讀音,意思理解等。故筆畫學習是漢字的起點,學生只有先練好筆劃,才能練好漢字。對于漢字書寫基本功太差的學生,必須從練筆劃開始。一年級以識字為主,剛開始寫字數(shù)量不在多,應該特別注意工整和筆畫順序。除了筆畫學習,對拼音的學習也尤為重要,在學會拼音后,應指導學生加強拼音拼讀的練習,并大量展開課文拼讀、指讀、朗讀。指讀的意思是要學生用手指指著每一個字來朗讀,方便認準讀音和字型。一年級初步學會指讀,仍需堅持強化,不斷實踐形成習慣。一年級學生學生讀句子的過程中容易拖音,應該及糾正。
識字方法:
教師應提前研究每課生字,對生字進行歸類,把有共同點的生字放在一起來教,會比較容易。另外應采取多種識字方法教學,不能讓學生覺得枯燥且單一。學生識字的第一原則就是不能脫離課文,而應該結合語言環(huán)境來識字,畢竟文字的學習就在于應用。識字方法很多,比如字源識字法,組詞識字法、圖片識字法,偏旁識字法等。圖片識字法就是文字配圖片,將該漢字蘊含的意思用圖片形象化。是一種較好的識字方法,學生記憶效率較高。對象形字,形近字,形聲字、獨體字采用相應不同方法教學。
指導寫字:
教師應該親自示范書寫,范寫生字時,對于字要怎樣寫,寫成什么樣算標準,一要出示圖片供學生參照,使學生有清晰的認識,對于課件設計上單個生字學習應該出示圖片或卡片,會比較醒目、注意力集中。二是一定要把漢字的筆畫順序、偏旁、結構、讀音,及占格特點說清楚。對低年級學生應該注意交代細節(jié),做具體化指導,而不能想當然,所以然,以成年人的思維來判斷,自己認為簡單的就是簡單的。絕不能在語言描述和指導上含糊其辭。
三是每堂課都要指導、練習、糾正。提筆即是練字時,教師板書課文題目時,生跟著書空筆畫。把課文中一類漢字分布在第一、二課時進行指導練習。生練字,師巡視,糾正坐姿,糾正學生寫字典型錯誤。由此長此以往堅持。
如何教好識字教學
這個問題還真沒有標準答案,認知漢字主要還是要靠自已在長期閱讀寫作實踐中去日積月累才能達到目的。俗話說"書到用時方恨少",只有通過積累增長知識量才是唯一正確的途徑,沒有一勞永逸,一蹴而就的路可走。當遇到難字時可因時因地采用不同的方式去積淀。比如向人請教,向書典請教等。我們?yōu)尘陀幸晃焕项^迷上的佛教,沒事總喜歡念佛經(jīng),他讀書本不多,偏偏佛經(jīng)的生僻字卻很多,他只要見到我回家就將收集的不認識的生僻字向我請教。說實話,有許多字我也很為難。因為我學習的大多是簡體字,他請教的偏偏繁體字居多。我采取的方法有如下幾種,一是自己認識的熟字直接告訴他。二是對不太確定的,讓他將原文給我看,基本能讀出來。這個方法主要依據(jù)是漢字的幾大造字法,如象形,形聲,會意等。我的老師們曾經(jīng)教給我一種簡單識字方法,即長字讀一厝,寬字讀半邊。后來我發(fā)現(xiàn)這個土辦法只對形聲字基本管用,并不能包治百病。三是對不熟悉的字向字典請教。(因我們村在家的人不多,能請教的人很少)。其實現(xiàn)在的《新華字典》主要收錄的是常用字多,他要請教的字在這里還真很多找不到,幸得我家收藏有部清未民初出版的《中華字典》,基本上可以滿足我的要求。
以上只有本人識字的經(jīng)驗,要達到既認識,又記住就是自己的事了。因為中國的漢字主要講究的音,形,義。只有既會讀其音,又了解形,即字形結構,更要了解字義,這樣才能加深印象,記憶深刻。
總的來說,要想達到你所說的目標,還須自已有毅力,持之以恒去積累才是最佳方案!
如何進行有效的識字教學
人類的大腦是非常奇特的,嬰幼兒時期,對于圖片的記憶是非常深刻的!所以在剛開始識字的時候要選擇一些圖文并茂的卡片來進行教識,聲情并茂的領讀調(diào)動孩子的積極性,讓他有興趣才會起到記憶的目的!起初孩子認字并不是真的記住這個字,而是把它當做了一幅圖畫!這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后面就一點點給孩子看繪本,簡單的詞語,句子,慢慢的孩子就會認識越來越多的漢字!后面也會非常愛看書!這是養(yǎng)育大寶時的經(jīng)驗,現(xiàn)在孩子非常愛看書,識字量和知識面都比同齡孩子要多!也很有自己的想法!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如何開展識字教學小學一年級識字1
1、人教版教材一年級上冊識字量400,下冊550,全年識字量950。
2、一年級孩子識字量太少可以通過以下方法改善:
?。?)親子閱讀。這是最簡潔也最快速、最有用的方法。先教孩子按順序看圖,邊看邊說,還教孩子說完了之后進行合理的想象。然后,鼓勵孩子讀拼音、識字。借助拼音識字,在識字的過程中鞏固拼音。
如何進行識字教學
1,引人入勝的歌曲和詩歌是孩寶寶們的最愛,也很容易被他們接受。家長可以先教寶寶背誦他們自己喜歡的歌曲,然后再將漢字慢慢地逐字教給寶寶。
2,圖片教學,父母可以制作大量插圖識字卡或收集兒童識字的圖片。平時只要有時間就通過卡片,游戲方法教孩子們理解漢字。孩子們很容易學習,父母也更容易教,更重要的是,他們可以加深對漢字的印象。
3,不要錯過每個機會,為孩子閱讀故事書和閱讀圖畫書。爸爸媽媽在給孩子教認字的時候,還可以告訴孩子們關于生字的含義和故事情節(jié),并提供單詞卡片,以便他們在理解情節(jié)的同時記住漢字。
如何有效開展識字寫字教學
當前,在語文教學改革的浪潮中,培養(yǎng)孩子們的“語文素養(yǎng)”是提得最響的一個詞,而識字寫字能力作為各種能力的首席出現(xiàn)在語文素養(yǎng)里面,這說明“識字寫字”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漢字筆畫多,對于兒童來說,不但難認、難寫、還難記。識字是讀書寫作的基礎,因此在低年級階段識字尤為重要。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是老師單一的教,認真地范寫,學生反復地機械地抄寫,效果卻不理想,寫出的字質量也不高。于是,識字就成為學好語文的攔路虎。如今小學語文新課程的教學改革,也對識字教學進行了改革,它打破了舊的教學模式,提倡多種識字方法,把識字轉化為思維訓練的過程,從而培養(yǎng)了學生獨立自主識字的能力?,F(xiàn)將自己在識字、寫字教學中的做法和體會談一談。 教給學生多種識字的方法 1、學會漢語拼音 漢語拼音是認識漢字,學習普通話的重要工具,所以必須在學習漢字之前教給學生拼讀音節(jié)的方法。為了方便記憶,我運用了適合低年級兒童年齡特征和兒童心理特點的兒歌,既能引起小學生的興趣,又能方便他們的記憶,掌握拼讀方法。例如:教學聲母g,k,h,我用兒歌是q下加彎g,g,g,機槍向上k,k,k,一把小椅h,h,h.教學兩拼法,我用兒歌:“聲母輕短韻母重,兩音相連猛一碰”。學習帶有介母的三拼音時,我教學生“聲輕介快韻母響,三音相連很順當?!辈⒅笇蛏线\用,逐步達到心拼口直呼,直到能夠獨立運用。這樣等到學生學習生字時,學生能夠直呼音節(jié),把字讀準,邁出了識字的第一步,為獨立識字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2、識記漢字字形 識記漢字的字形是漢字的重點。“小學語文能力整體發(fā)展實驗”把漢字字形歸為四類:基本字、基本字帶字、形聲字和難字。在教學中要結合字的特點教給學生相應的識字方法。基本字是筆畫比較簡單的字,是組成漢字的基本單位。首先要教給學生識記基本字的方法:熟字要牢記,筆畫不忘記。例如:“明”是由“日”和“月”兩個熟字組成,可用口訣“日月明”來記,“車”是由筆畫組成,教給學生識記方法是記住筆畫。 字帶字是由一個基本字加上一個偏旁部首帶出來的新字,也是熟字加偏旁來識記。如“們”的記憶方法是:基本字“門”加上“人”旁合起來念“們”,我們的“們”。還要指導學生偏旁表意幫助識記字形,我們是人,所以“們”用“人”旁,把記形與字義相結合。 形聲字是半邊表音,半邊表意的字。這類字段記憶方法是:半邊表音要牢記,半邊表義不忘記。如“蜻蜓”右半部是表音,左邊是“蟲”表義,因為蜻蜓是昆蟲,所以是蟲子旁。要充分發(fā)揮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在識字中讓學生都說出自己的想法。這樣不僅培養(yǎng)了學生的識字能力,也培養(yǎng)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為讀寫能力的形成,奠定了基礎。 理解漢字是的意思是識字的難點。也是識字的又一種重要方法。理解漢字的意思,主要有兩種方法。第一,通過偏旁了解字義,這種方法掌握后,就很快地區(qū)分同音字。如“情”和“晴”,“情”的偏旁是豎心,與心情有關。“晴”是晴天的晴要有日頭。這樣在運用時就不會出現(xiàn)錯誤。第二,運用查字典的方法。教給學生兩種查字典的方法,通過查字典了解字義,使學生掌握漢字的構字規(guī)律,逐步形成識字能力。 “減”、“加一加”、“換一換”也是識字的良好方法。如“哪”減去“口”念“那”。“我”字加上“鳥”就是“鵝”?!鞍钡摹叭恕迸該Q上“木”字旁念“榜”。這樣是學生能用學過的熟字與生字進行比較,使記憶更加深刻。編順口溜和猜謎語更能激發(fā)學生的識字興趣和提高識字能力。如:學習“笑”可說:一個小孩天天笑,頭上戴個小竹帽。學習“碧”可說:王先生,白先生,一起坐在石頭上。學習“弟”可說:弟弟真淘氣,頭上兩角系,身上掛張弓,一腳踢出去。學習“畫”可讓學生猜謎“一塊豆腐切四瓣,放在鍋里蓋上蓋。”學習“閃”字可讓學生猜“門里有個人”?!按骸薄叭巳障氯ゴ河巍薄!皝怼薄懊咨霞訖M豎出頭”。學生掌握了多種的識字方法,也就能自主地獨立識字了。 3、注重漢字運用 正確運用漢字是識字的最終目的。同樣也是一個難點。也是寫話寫作的基礎。因此必須在一年級識字教學時教給學生正確運用漢字的方法。開始在理解字形、字義的基礎上讓學生組詞。為加深印象,讓學生選一詞說話,選兩個詞語說一段話,這樣不僅能夠把字義掌握,又培養(yǎng)了學生的說話能力,也為寫作打下了基礎。 培養(yǎng)學生寫字觀察的能力 低年級學生有的在寫字之前沒有觀察范字的意識,更沒有觀察范字的寫法。因而寫出的字總與范字差之千里。怎樣才能把字寫得更美觀呢?那就是要學會觀察。在寫字教學中注意培養(yǎng)學生認真、精細的觀察能力。 1、培養(yǎng)觀察習慣 寫好漢字是識字教學的又一難點。寫字不是單純寫對而且還要寫好。寫對容易,寫好難。要想寫好字,必須在學生寫漢字之前,教給學生基本筆畫的書寫方法及筆畫特點。如:點要頓,橫要平,豎要直,捺有腳,提要尖,折有腳,彎要圓,撇有尖。另外還要指導學生仔細觀察漢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使學生對寫的字的筆畫姿態(tài),結構特點有一個全面的整體印象。注意觀察漢字哪筆壓在橫虛線上,哪筆壓在豎虛線上,及起筆位置。注意字形特點與形近字的細微區(qū)別,牢固的記憶字形。如:“走”、“足”讓學生區(qū)分比較兩字的相同與不同。 2、指導學生觀察方法 觀察字越精細越好。模仿范字越精細越好??梢娋毜赜^察范字是仿寫范字的首要條件。低年級學生大多寫字時不會觀察。不知該看什么?怎么看?所以指導學生寫字時首先要指導學生學會觀察范字盡力做到觀察精細,寫每個字都應該既觀察整體又觀察局部。要觀察漢字結構在田字格中怎樣搭配。如:左右結構,有的左窄右寬。有的左右相等,上下結構的字,有的上大下小,有的上小下大,有的上下相等。不管什么字都要認真觀察,認真書寫。在觀察漢字時還要注意筆畫特點,如寫“地”的“土”字旁時,最后一筆的橫要寫成提?!靶!钡哪咀峙缘淖詈笠还P是點而不是捺。還要觀察漢字每個筆畫的姿態(tài)。如:長短、粗細、斜正、曲直及至筆畫首尾的樣子,中途轉折點特點等。注意運筆方法的指導,才能收到較好的效果。 激發(fā)學生獨立識字的興趣 雖然在一年級時教師已經(jīng)教給學生識字方法,但學生還不能獨立運用。所以到二年級我引導學生繼續(xù)運用各種方法識字,激發(fā)學生獨立識字的興趣,直到能夠獨立運用。 1、指導學生運用方法 識字方法分為音、形、義、寫、用五個方面。讓學生在清楚這五個方面的基礎上按順序具體識字:如“夠”應該這樣記:這個字讀gou,它是左右結構,左邊是“句”右邊是“多”合在一起是“夠”,能夠的夠也可以組成:“不夠、夠了、吃夠、看不夠。把詞寫在黑板上,讓學生選詞說話,然后指導學生觀察這個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再練寫。比一比誰組的詞多,誰寫的字漂亮。這樣清楚了步驟每個字都這樣識記,久而久之就形成了規(guī)律。學生對識字也產(chǎn)生了興趣。 2、指導學生獨立運用方法 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學會運用方法,形成規(guī)律后,便開始獨立運用了,這時先不要完全放手,教師還要進一步指導,經(jīng)過一邊運用一邊指導,等到學生能獨立運用了再放手??勺寣W生說出自己的學習過程,使知識清晰可見,把掌握變成一種樂趣。 3、放手練習,形成能力 為了讓每個學生都有獨立識字的能力,可以請學生來當小老師,讓小老師領讀,分析字形,介紹識字方法,組詞說話等。這樣可以激發(fā)每個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形成自主識字的能力。 總之,識字、寫字、觀察、運用,可以提高學生的閱讀、寫作能力,并能為閱讀、寫作打好堅實的基礎。全面發(fā)展學生的語文能力,為學好其他學科奠定良好的根基。
談談如何開展識字教學
識字教學,分為以下3部分。
(1)認清字形。
漢字字數(shù)多,各具特征,有的形體繁復(如“鐮、魏、贏、戴”),有的差別細微(如“干—千”“未—末”),需要認真辨析,一筆不茍。要教學生熟悉字的筆畫、筆形、筆順、筆數(shù),熟悉組成合體字的各種結構,包括各種偏旁。
(2)讀準字音。
漢字本身不能顯示讀音,有些字雖可借助形聲字的表聲部分來幫助讀出字音,但可借助的不多,字的讀音要依靠漢語拼音字母。
(3)了解字義。
漢字是漢語的語素,有時作為單音詞,有時和別的字構成復音詞,字的意義要在詞里才能顯現(xiàn)(如“花卉”與“花錢”,“行動”與“銀行”)。
如何進行小學識字教學
本課題核心概念的界定識字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基礎,是低年級階段的重要任務之一。在教學實踐中,要根據(jù)實際情況,運用合理的教學方法,激發(fā)學生的識字興趣。課題概念的界定。有效識字教學,指教師在進行識字教學中,轉化觀念,創(chuàng)設生動有趣的學習情境,充分調(diào)動生活學習的經(jīng)驗,運用符合兒童心理特點的、兒童喜聞樂見的教學方法,讓學生有主動識字愿望,喜歡學習漢字,培養(yǎng)學生主動識字的能力,來幫助學生更好的閱讀
![](/static/images/biaoqian1.png)